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那年我16岁作文(那年我十五岁作文)

那年我16岁作文(那年我十五岁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5:42:55
那年我16岁作文(那年我十五岁作文)

那年我16岁作文【一】

又是一轮弦月,同那年一样。若是月亮能映出你的容颜,我愿守着窗前,在每个月光升起的夜晚。可我再也找不到和你牵手走过的那片海滩,再也记不起送你的那枚叶子上的纹线,但初见你的那片花海,同你那一刻的笑颜一样,还有烙在我脑海中的那年花开。

去年的今日,此处花开遍野,芳草连天;此刻的眼前,尽是青砖瓦砾,断壁残垣。人世间,能亘古不变的,怕也只有月光罢了。而今夜的月色,却消瘦憔悴,早丢了那年的温婉可人。

月光透过离落的街灯,洒在冰冷的地面上,斑驳的影子中显出一抹无法言说的孤独,生生的拉扯起人心中最浓的悲伤。我拾起落下的一枚梧桐叶,只是一枚叶子,在寒风中飘舞,在岁月中荒芜,就像眼前的景色,早已不是那年的那片花海,人,也早也不是那年的那个少年。我知道,从那以后,再无花开。

我抬头仰望,看月光倾泻如水,像绵长的时光,流失在指隙,散落一地的哀伤,这该是在每个无助的`夜晚,伸出的那双来自黑暗的纤纤玉手,却能缓缓伸向每个孤独旅人心中最最遥远的地方,紧紧抓住角落里深藏的那抹伤痛,让人看起来又如滑过指尖那般的若无其事。可能月光早就明了,我生活中还点缀着你随手丢下的颜色,染在命格里,任乱世肆意涂抹我的一切,也无法擦去你当年种下的因果。

我不再翘首企盼,那月弯是在给我微笑,它笑,只向着幸福的人群,我孤零的影子惹不来它的关怀,但如今我不会再轻易离开,像那年一般,带着沉湎,带着悲哀。若选择漂泊,就要走到更远的未来;若选择留下,就不必再为过去伤怀。我坐在苇草之间,等待花开。

心总是在颠沛流离中成长,青春注定变荒芜,梦想注定会荒废,回忆注定要荒凉,往事也注定要成为一段不愿提起的荒唐。而不会被岁月侵蚀的,还是记忆里那年的月光。

那年我16岁作文【二】

??《匆匆那年》有感

第一次写,我这烂笔头也写不出个所以然,不过,真的很喜欢《匆匆那年》,我还是拿起了这个烂笔头写下来了。

刚了解《匆匆那年》时,是电视剧版的,虽然追了很长时间但觉得它给我的印象竟不如电影版。原著九夜茴姐姐真的很有想象力,她的文字表达的好到了极点,不管这是想象出来的的故事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都很打动人。张一白导演的这部剧的一些细节很好很真实。彭于晏、倪妮、魏晨、张子萱、陈赫和郑恺还有其他的演员演的很入戏,也许是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哪个纯真的青春岁月吧。

陈寻与方茴,虽然最后未能走到一起,但能带着这段记忆走了十五年,回想起来依旧如初也分外不容易。无论有无沈晓棠,故事的结局可能还是没能走到一起,毕竟初恋想长久也并不容易。

乔燃却是一个以朋友身份去默默爱着方茴默默为方茴担心的'一个温情男孩,如果故事的开始黑板上写的不是“方茴喜欢陈寻”而是“方茴喜欢乔燃”的话,就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了,但这也是原著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方。“暖男”这个词给乔燃一点也没错。

赵烨和林嘉茉他俩本应是情侣,但岁月不但会改变人的外表也会改变人的内心,两个备胎的故事从始至终似乎没有顺过。

五个人的情谊很深,哭过、笑过、疯过也无奈过,最后路口的分别我感到分外凄凉。之后五个人相聚,幸福涌出来了,早已忘记了当初可笑的分别,记得的只是一个个青涩的面孔和美好的回忆。

来说说我自己。我是九九年的,可能感触不深,就像原著说过的,没故事的看到匆匆,有故事看到那年。我没有故事却也看到了那年,因为上普通高中是我一个愿望,我也不管学校的好坏,我只想上个普通高中,像剧中五个主人公一样有纯真的友谊和单纯唯美的爱情。其实我是一名高中生,说白了是中专生,学的专业也没有女孩。我喜欢写作,思想可能跟他们不一样,所以在他们看来我是个疯子,这使我更想“跳槽”到普通高中,不过我已经没有机会了,没有参加中考的我学习成绩也差,可能没有《匆匆那年》中那样的故事了。

最后要说的是《匆匆那年》原著九夜茴加上张一白导演和几个主演,把80后们的记忆重新拾起,成为2014年年度青春贺岁大片,当然也少不了天后王菲的美妙歌声。

珍惜一起的时光吧,别让现在那么快变成那年。

那年我16岁作文【三】

想起那样的午后,站在窗台前,面包加牛奶充饥,楼下有几个班的男生在打篮球,阳光中明晃晃的,耳边是“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现在再也没有那样的午后了。——摘自《微博》

高一的时候,时间好像格外的充裕,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来假装伤感,明明都有着明媚灿烂的笑脸,却总是在彩色的笔记本上写满了郭敬明式的爱恨离别。凌乱不堪的桌椅把教室填的满满当当,窗外翠绿的柳条把阳光剪的细碎,斑斑点点的光点折射在摊开笔记本上,隽秀或张扬的字迹赫然摆在眼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邻桌在桌兜里不停捣鼓着他新买的口琴,语文老师字正腔圆的解读着宝黛的初见,窗外操场上,不知谁有节奏的拍打着篮球,一声一声撞击在有些人的心上。

一晃眼,到了高二的初夏,空气中飘散着棉花似的柳絮,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寝室的女生趴在阳台上,俯瞰这穿梭在校园的人们,热聊着最火的八卦。教学楼前的花园里红的、黄的、粉的刺梅花盛大开放,大片大片的三叶草丛边蹲着几个小学妹,她们低头扒拉着叶子,仔细的找寻着,我想她们大概是在找象征守护幸福的四叶草吧。午饭的时候广播里总是传来一个嗲嗲的女声,感情丰富的朗读着某首小诗,前奏扰乱了拖堂的数学老师,他总是爱说再耽搁大家两分钟,然后二分钟、五分钟、十分钟,直至广播响起,他才很无奈的夹起书本扭头走了,教室哗啦啦的响起桌椅推拉的声音。打饭的窗口总是排着长队,热气腾腾的面汤整齐的放在桌台上,小商店也是人山人海,阿尔卑斯、百事可乐总是断货,而现在再也没有三块钱一碗的刀削面,也没有一块钱的菜夹馍,当然也没有了喝可乐的习惯。

书上说,一年不止有四季,还有一个毕业季。操场边合欢花开得最美的时候,我们开始进入了高考倒计时,教室后面花花绿绿放满了水壶,课桌上,窗台上堆满了各种“五三”冲刺习题,课间上个厕所,桌子就会被凌乱的试卷所覆盖,打个盹,黑板上就密密麻麻的列满了各种方程式,深夜的的宿舍楼道里、清晨的幽径路灯下总有努力地背影.....但在那段痛并快乐的时光里,依旧有明朗的笑声,有坚定的歌声,传遍教室的同学录,还有那件写签名字的蓝色校服。

高考之后,心情有释然、又忐忑,更多的是不舍。转身出校门的时候,我们互道再见,那个时候不知道,有些人再见之后真的就再难相见了……

今年我们同寝室的女生都陆陆续续结婚、生子,朋友圈一下子演变成了奶爸辣妈的秀场,看着大家的微信头像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然后再变成三个人,除了一些感动,其实更多的是感激,感激大家都没有变成年少时自己所讨厌的那个样子,感激大家在纷扰多变的社会里守住了自己的初心。那天,初一的同桌发来自己在周杰伦演唱会上的视频,在星海中,他声音嘶哑的跟着大声哼唱,他说这是对自己青春最好的告别,我突然想起了李宇春那首《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2009年的夏天,我无比憧憬的外面,2017年夏天,我无比怀念的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