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过中秋节的优秀作文)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过中秋节的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3-01-10 05:06:15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过中秋节的优秀作文)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一】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星期三晚上,我们去买东西,买多明天要的东西,自然包括月饼。

星期四早上,我想:今天一定要出去玩。后来,妈妈买菜回来了。中午,妈妈说吃火锅,太好了,我要吃火腿肠、牛肉、菠菜等好吃的。可是十分钟后,我来时,一点也没有了,妹妹笑嘻嘻的看着我。我一看,哼,不用说,肯定是她吃的,我只好重搞。

下午,我发现下雨了,雨雾朦胧,没办法去玩了,只好看书写字了。

晚上,我和妈妈,趁爸爸准备月饼,妹妹看电视的时候做水果沙拉。妈妈帮我把火龙果、梨子、苹果切成丁,把葡萄、橘子剥好,把石榴果实摘下来,然后就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了。我拿出四个碗,爸爸和妈妈要苹果、石榴、梨子、橘子,妹妹和我,都要一点,弄完水果,拌上酸奶就好了。看着一只只眼冒绿光的“饿狼”我坐在一边,吃起了我的月饼和沙拉。自己做的就是好吃。

这个中秋,虽然没有看见月亮,可我依然很开心。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当然少不了赏月,而赏月时如果能配上一块月饼,那真是幸福啊!

一大早,妈妈就买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有的镶着金边,显得高雅美丽;有的像戴了一顶笨拙的帽子,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块月饼居然散发着巧克力的香气!

哇!我像饿狼一样冲了出去,扑向那块月饼,用力撕开包装袋,一股浓郁的巧克力味随即蔓延开来,跳进我的鼻孔,把我的心勾得痒痒的。棕色的月饼活像一块让人口水直流的巧克力,好像大声说:“来啊,快来吃我呀!”饼皮上有着精细的花纹,像给月饼穿了一件古风外衣,让棕色的朴素美也美得华丽。

放在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一股巧克力味在我的嘴里翩翩起舞,纵情歌唱。好像月亮的味道也融化在月饼里了。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二】

中秋节终于到了。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李白怀念故乡的千古流传的诗句,如今虽然再也消失了,但是,我们中华民族却仍然忘不了中秋。以文字为皮,用思想做馅,写一篇中秋日记吧!我这时是这么想的。

今年,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了东河、枫溪,看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摸着我的额头,高兴地说:我家孙子长大了!的确如此,这一年,我们家很少回乡下,我忽然觉得外婆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我再也不是那个年代的“小孩子”了,如今又回到家乡,感觉自己再也不是那个曾经用石子打过公鸡,却被公鸡追的满村跑、看到狗就尿尿的所谓“小屁孩”了……

今年的中秋可是不一样了,今年舅舅舅妈和哥哥一起带来了一个小弟弟,别人说,他长的不像龚华特(弟弟的亲哥哥,我的表哥)到长的像何况,我不知道自己小时候长的是什么样,但是我能肯定,坑定不像我的表哥,因为他太瘦了,小弟弟圆滚滚的像个“小肉球”,大家都抢着抱他,上次轮到我抱的时候,我差点把他摔在地上——因为他太重了——他一下子哇哇哇地哭了起来,小弟弟好好玩啊!妈妈说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嗯,啊,我的中秋就是这样过的。我们吃着家乡的特产——东河肉饼,总觉得中秋吃的比平常吃的好吃多了。这个中秋虽然没有滚圆明亮的月亮,但是,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轮明月挂在心中。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三】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老人张湘霓娓娓道来,“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成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

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赏月饮酒

中国古代对月亮的崇拜极为普遍,先秦至汉唐,人们在中秋节拜月、赏月、咏月。中秋节的月亮以及明月辉映下的清景奠定了中秋节的审美意趣。人们以期盼团圆、渴望科举蟾宫折桂、追求爱情、祈求子嗣等为中秋节增添了世俗情怀。而传说中的嫦娥奔月、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吴刚伐树等神话故事,更让中秋节包含了超越世俗之上的文化意蕴。

我们从诸多的皇帝诗文中可以看出,当年乾隆皇帝在山庄过中秋时的地点、时间以及当时的心情意境,如乾隆三十六年中秋即景中写道:“胜地云山真表地,中秋风月正秋分。”“云山胜地为康熙三十六景之一,每当中秋吟诗於此。”此外,还有青枫绿屿中的月台、月色江声、梨花伴月、云帆月舫等,这些以月为名的景点都影射着赏

月的'意境,还有一些诗文说明了乾隆皇帝每年在山庄过完中秋节后,农历十六早便起程出发至木兰围场行围打猎,因而,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清宫行围出发的时间制度。

“纵观历史,将思想穿越时空,与皇帝一起欣赏山庄中秋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盛世时期的塞外山庄是怎样的欢歌乐舞、一派丰收景象。”张老兴奋地说。正像皇帝诗中描写的一样:“风景皇洲争较异,彩棚瓜饼货街头。”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张老说。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更加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

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张老边说边查资料让记者看。

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零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在清代,皇帝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听到这里,我禁不住问。“拜祭月神、品尝月饼、赏月饮酒、宴请群臣。”张老很爽快地回答。接着,张老详细地讲了起来。

拜祭月神

夜幕降临紫禁城,天清云淡,皓月升空。披着月亮的清辉,清代皇帝率领他们的嫔妃,拜祭月神,赏月饮酒。沐浴在略带清冷的月光中,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感到清爽,但除了皇帝之外的每个人,后妃们、太监们、宫女们,他们的心里似乎又有些落寞:自己的亲人都在宫外,在这团圆的时节,亲人们一定在思念自己吧?

宴请群臣

史载,乾隆皇帝是八月十三的生日,与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只隔一日。清代将皇帝的生日称为

“万寿节”,两个重大的节日如此相近,因此,乾隆帝在山庄谕旨曰:“八月十三上万寿节,皇太后行宫行礼,御澹泊敬诚殿扈从王公大臣行庆贺礼,上奏皇太后於卷阿胜境侍膳,此王公大臣等宴凡三日。”

也就是说万寿节后,中秋节继续侍宴,颁赐瓜果月饼,皇宫内外一派吉祥如意、喜庆祥和的场面不变。适时,宫中还会在山庄清音阁、一片云、云山胜地等大小戏台演出承应时令的戏目,像《丹桂飘香、霓裳献舞》、《日月迎祥》、《群仙庆贺》、《广寒法曲》等,这些曲目大多内容是感谢皇恩、歌功颂德,为的是增添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乾隆皇帝是位孝子,每年的八月十三万寿节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几天都要给皇太后请安,并侍奉和宴请其母后,还要为母后作中秋侍宴诗,特别是在驻跸山庄期间。八月十五时节正是山庄秋色宜人、丹桂飘香的时候,每当中秋之夜,悠闲在山庄的月夜之中,欣赏着一轮明月,皇帝与群臣们一起举杯赏月,感受着人间天上仙境般的美景,这种情与景的交融恰好迎合了人们内心最惬意的性情。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四】

中秋,即八月中旬之秋。

适逢中秋,我独倚窗台,双手自然搭在双腿,仰头望月。

始,空中一色无味,似,又略带黄昏的妖魅,又品,墨迹屏风后一笑,倾城。

轻赏细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啊,明月,你寄了数不尽人间的想思愁,思乡泪,又,何来一方夜郎?又如何,微风轻摇芦苇时姿婀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叹,老树孤鸦鸣,秋露私沁桂,明月,你可曾知这秋思又念着谁家可怜人?叹哉,却也无奈何。

乌纱笼月,黄昏的妖魅淡淡褪去,不留情面,一丝遗痕也不愿留,是,夜空似有了一星半点的白,实是风吹得乌云帘下时隐时现,若即若离,伸手也抓不住衣的裙摆水袖,却也挣脱了留下回眸一点,渐行渐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但,这青天大老爷,又怎明知明月何时能现?今夕于天,又为何年,风轻楼重,玉碎清寒。

曾记儿时,呼作白玉盘,瑶台镜,青云端上嫦娥恋舞翩翩,吴刚桂有关方万年,玉兔捣药,似与人间,后羿,你忍射碎一幅唯美天宫?你忍望清冷月宫,却不得团圆吗?

乌纱撑不住了,急褪了场,月也算正式登了台,淡黄泛白,鹅黄衬雅韵,是对偶?不,她真的很小,怎拟与天才月比,但因如此,在浩如烟海的空,散发柔和的光,似水流年……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五】

家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中秋节的团圆饭家人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因为爷爷说每年的这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他感觉最踏实最高兴的事了。爷爷的话相当有权威,没人敢不听。

拥挤的车站,每个人都急着回家团圆。有的人甚至想爬窗户钻进车里,被车站管理人员拖着腿往下拽。我站在售票口快被挤成了压缩饼干。下午3点我终于买到了一张回县城的车票。可是我又后悔了。到了县城也得晚上8点多了,而县城到我们镇上只有上午9点和下午3点的两班车。从县城到我们村怎么也得2个小时吧。给父亲打电话要不我把票退了吧,不回去了。父亲请示爷爷,爷爷在电话那边坚决的说“不行,我去县城的车站接你”。晚风习习,吹得我打了个寒颤。县城的车站行人已经很少了,我还没下车就看到到爷爷和父亲站在车站门口,爷爷的背有些驼了,连走到镇上赶集都费劲。真不知他是怎么来到县城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得走两个小时的路程回家。一边走着我一边埋怨爷爷“何必呢,不就是中秋节吗。害得我们都这么辛苦。让我爸一个人来接我就行了,你走这么慢,还来干什么?”爷爷什么也不说,只管低着头往前走。今晚的月真圆,皎洁的月光洒在乡村小路上竟然有别样的柔美。很长时间都没有这样的闲情雅致了。因为很忙,忙工作忙应酬,忙得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晚上10点回到家,奶奶和妈妈赶紧端上饭菜,叫醒熟睡的小妹。给爷爷和爸爸拿来了酒杯。那晚我们在爷爷的葡萄架下边吃边聊一直到半夜。爷爷微微有些醉了“是你奶奶她想你,经常半夜在那流泪。除了过节放假你才能回来一趟。平时更是很少回来。我……我也想你呀”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这是20xx年我第一次去外地工作,回家过中秋节的那个夜晚。这么多年过去了,爷爷蹒跚的脚步,还有喝醉酒时那苍老的眼角的一滴泪,深刻的烙在了我的记忆里。却使我不能理解的是:什么样的动力,让爷爷来回走了四个小时的路程接他的孙女回家过中秋节。也许只有我们也做了爷爷奶奶之后,才能切身的体会儿孙绕膝,一家团圆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滋味。对儿孙的牵挂又是怎样的一种煎熬。

什么最重要?亲人最重要。只要你心里有这种想法,即使你身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回家的路途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艰难。

怎样过中秋节作文范文【六】

恬静的夜,一轮满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皎洁的月光就像一泓秋水,透着清辉,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银色的光海之中,烘托出一个宁静和详的中秋夜。

守边战士小常身着一身朴素而实在的军装,紧握手中枪,静静地站在山头上,缕缕轻柔的月光绕洒在他的身上,孤零零的身躯犹如一尊银白肃穆的雕塑。

夜渐渐深了,万籁俱静,军营里只剩下几盏灯火在孤独地放射着寒冷的光。小常轻轻地踮起脚尖,抬着头远眺,山的边沿依旧黑蒙蒙的一片,看不见一丝灯光在闪烁,他失望地垂下头,冰凉的泪珠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滴落了下来。

忘不了前年的中秋节,小常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家,和亲人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在阳台上赏月,谈笑风生,小小的石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圆的,方的,应有尽有,乍一看,就足够让人垂涎三尺!天上的圆月,小小的圆石桌,还有圆圆的月饼,映照着这圆圆满满的一家人。小常甭提有多高兴了,而现在,依旧是一轮玉盘似的圆月,而看到的,却只有眼前一派望不到边的山峦,听到的,只有晚风轻轻拂过的声音。

想想去年,因军务多,小常不能在中秋节和自己朝思暮想的亲人团聚,而让人意外的是,小常却收到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寄来的月饼。虽然不能与亲人同度佳节,但小常的心却填满了喜悦,那方方圆圆的月饼依旧保持着家乡原有的风味,清清的,甜甜的,不容分说,他和战友们把月饼一抢而光。那味道至今还念念不忘呢!战友们连声夸赞,小常别提有多自豪呢!而如今,丝毫不见月饼的踪影,只有月饼似的月亮放射着柔和的光。

“小常”,一声叫唤打断了小常的思绪,原来是不远处的张大妈正蹒跚地向这边走来了。张大妈满面春风地直到小常身旁嘘寒问暖。随后,含着笑意小心地从怀里摸出两个小小的圆饼。月饼?小常内心一震,“张大妈,这是……”还没等小常说完,张大妈便边把饼塞进小常手里边说:“这虽不是月饼,但这金灿灿的,圆圆的多像月饼啊!”“嗯,多像家乡的月饼!”小常喃喃自语。

就这样抚摸着月饼。许久,山边上闪烁起一串亮闪闪的光点,就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月光下铺成一道闪亮的光线。“山脚下的人们正在放烟花呢!”张大妈由衷地说,脸上浮起微笑。小常一怔,而那一串串光点忘乎所以地绽放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来,每个人都在欢度佳节呢,为什么我不能坦然地去接受这美丽的烟花呢?小常豁然开朗,他轻轻地品尝着手中的“月饼”,禁锢的脸上浮起笑意,泪光再次荡漾在他眼角,但却闪着欣喜的光芒。也许,他远在家乡的亲人也正含着笑意望着这五彩缤纷的礼花呢!

他笑了,在这样一个没有月饼的中秋节,他重新握紧了手中的钢枪,仿佛又回到了家乡一样,品尝着家乡那清清甜甜的月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