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感谢抗击疫情一线人员作文)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感谢抗击疫情一线人员作文)

更新时间:2022-10-03 13:06:48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感谢抗击疫情一线人员作文)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一】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疫情重灾区。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二】

你们好!

我团人口又不算多,但是我想很多人都会在平时或多或少的讨论团场及周边团场的发展情况,对其经济、生活、文化、政治进行各种讨论。但是当我们在对团场的状况进行各种专家式的评价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为团场做了什么?我们如何改变团场的现状?

我虽然只做了几个月与党建、政工有关的工作,但是我发现个很有趣的现象。这几次发材料、统计人数,各单位报党员的时候,总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党员,每次给的数字都不一样。或者每次都是现想的,思考了半天给的一个约数,我想可能是从来没有好好的做过统计。不知道把关的干部心中有没有一个标准,或者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大家给不出准确的数字,这样,我们也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党委组织不可能挨个党员考察。靠的还是各党支部去把关。我们只能以你们说的为基准来做规划。

我想大家平时的工作,彼此都很清楚。前面,有些单位,应该说是很多单位,在做材料的时候说,有些党员不在本地,有些党员不参加活动,有些党员不听组织,有些党员从来都不交党费等等问题很多。党员应当是像长辈一样,万事带头,披荆斩棘,否则,何谈做党员?很多党员做工作还没有群众积极。很多单位反过来将党员当做晚辈一样宠,我也只能呜呼哀哉。现在都来问我,没有差评党员,还要不要做这次的材料和表格了?多么可悲的自相矛盾啊!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谁能来给我答案?

做党员评议的时候,很多人填表都是一个笔迹,党员不参加,职工代表不参加,也不做深入工作。现在做不合格党员的时候大家还是想着偷点懒,省点事,不得罪人为主。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也没什么,只要抓住一个标准和思路,从头走到尾就好,不要给人说闲话的机会即可。后面大家也不要埋怨组织党员工作的时候,有多少党员不参加活动、不交党费了。上帝是公平的,在一个地方偷懒了,就要在另一个地方补上。

不露出马脚也就算了,但是有些同志总会漏出马脚,我们只好进行阻止。还有的同志,主动漏出马脚,然后来问我们,行不行?有没有问题?你自己说行还是不行?不过话说回来,像我这样没有权利没有地位的,说不行也没有人会理会的。

“XXX团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结构严谨,表述的'有条理很清晰,标准说的很明白,很值得拜读,没有大家不认识的字。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可以念一遍,但是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进一步简单化阐述解释了。

“XXX团关于做好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通知”用词用语很是恰当,游刃有余。比如第二部分的处置程序,比如第三部分的内容,都有详细的分类,给大家留有游刃有余的空间。

啰嗦那么多,就是想说,不要再问我怎么做,我实在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很多工作更多的是党支部能够深入的去做,有时候总是弄得好像我去添加额外的负担似的。说的伟大点工作是给人民群众看得,说的小一点工作是给上级领导看的,我看不看无所谓的。

很多事情程序上是党支部书记一把手,但是现在在岗的党支部书记大半都是糊里糊涂的二把刀子。

其实,既然某些人想偷懒,不积极带头,又何必占用那个党员的名额呢?又不是荣誉称号、二等功什么的能发奖品。占了那个名额,而又想偷懒,只能给人以话柄,名誉上被动,工作上被动。干活、捐款还要带头,净是亏本生意。起码自己得会算账。

一个没有工作的年轻人的话外话

2014.9.30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三】

记得那是一个爽晴的日子。下午第一节体育课,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天气干爽,燥热。嗓子里几乎要冒烟了,渴了,想喝水的念头愈来愈强烈,如果能喝一口清凉的冰水,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正想着,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既没带水也没带钱就向朋友借吧!突然,我看见李烁手里有一瓶冰水,于是,我飞快地跑了过去向李烁借水,可李烁就就好像没看见我似的,走了过去。我愤怒极了!连好朋友都不理我,太没良心了!

到了教室,我的喉咙就像着了火似的,徐佳琦见了我,二话不说的把水瓶递给了我,我顿时热泪满盈喝了一大口,后来,我遇见了李烁,我本想转头就走,可李烁叫住我对我说:“我不是不理你而是我感冒了不想传染给你!"

顿时,我的泪水就像泉水似的涌了出来。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四】

暑假的一天,我正睡着懒觉,爸爸推醒我,要带我去捉鱼。我朦胧中一听说要捉鱼,马上就想起上次和爸爸捉鱼的情景,我一骨碌下床穿好衣服,来不及洗脸,就拎着水桶,网兜,跟着爸爸去捉鱼去了。我们到了山后面的小河,然后从桥边爬到快干枯的小河床上。

爸爸卷着裤脚要从桥洞里走过去,我也卷起裤脚想下水,爸爸大声说:”不行你会淹的.”我只好站在河床上,但心里想:“我都一米四,怕啥淹,要怕淹我还来?”可我毕竟怕爸爸,只好看着爸爸修坝。我把要用的石头,甩过去,有的石头却掉在水边,溅了爸爸一身泥浆。他抬头说:“小心点。”我伸了伸舌头,爸爸修完坝走到一头,我以为他还要在这修坝,就抢先把出水的小沟堵了。

爸爸一见,说:“这要排水。”我又把水草扒开,和爸爸和开了一条又宽又深的排水沟,让水流出去。不久,桥洞里的水就浅了很多,爸爸看水不多了就钻进桥洞里捉鱼。我看见爸爸一伸手就捉住一条鱼,一连捉了三四条。我的手也不禁痒起来,也想捉几条。忽然,我发现排水沟里有几条鲫鱼正顺水流去。我一下子飞扑过去按住了一条,我把鱼装在水桶里。回家我对妈妈说:大丰收,大丰收。妈妈开心地笑了。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五】

冬日已至,春节已至,疫情也至……

从前,门庭若市,一出门便会碰着摩肩接踵的场面,参入敲锣打鼓的队伍里。如今,因为疫情,路上竟然不见一车,空荡荡的街道不禁让人打起一个个寒颤。

疫情开始后,便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如今,浙江,成为了第二个重灾区。

遵听钟南山院士的话:“春暖花开再动一动。”每天,我都会趴在窗子上,看向窗外——北风“呼呼”吹过,树叶没有一点翠色欲滴的样儿,花儿也不知在为谁低头哈腰。有时,火红的太阳便会当空照,使世界看起来充满活力些。

收听新闻是我每天的任务。我常常安适地坐在床上,打开手机,刷着有关疫情的新闻。或是打开电视,和家人共同收听各地疫情情况等。看着白衣天使们辛勤地付出,流下一滴又一滴汗水。我不禁紧皱眉头,抿住双唇,想要跳到他们跟前,拿出手帕,为一位位医护人员逝去他们额上那一粒粒晶莹的泪珠。但是,他们哪有时间?就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了……

其实,家,是温暖的港湾。被疫情袭击后,人们每日待在家中,除了医生与患者,每一个人都与亲人相处在一起。我们与家人一起喝着清新的茶水,吃着柔软的米饭,下一顿顿象棋,猜一次次谜底……每个未患病的家庭中,都充满了小脾气与次次欢笑,充满了过期零食与飘香的饭菜。

但同时,我也想到,那些患者的家庭却沉浸在痛苦与悲凉中。疫情如同一片广阔无垠的海,将他们隔离在海峡两岸;疫情如同一座险而高的山峰,将一个家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山头,另一部分却在山脚下;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一个家庭隔离在门两侧。

这个假期,一个特别的春节。一日复一日,疫情并未好转,确诊病例愈增愈多,却也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些事——生命是无价之宝,亲情是上帝赐予的珍贵礼物。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六】

上周星期六的晚上,爸妈和我在家一起吃饭,其乐融融。

吃着、吃着,我不小心掉了几粒饭在桌面,爸爸叫我捡起来吃掉。我不以为然,撅起嘴巴说;"几粒饭有啥了不起?爸爸,你也太小气了。”爸爸脸上常有的微笑消失了,逐渐变得严肃起来。他说:“你应该学了《悯农》这首诗,把它背给爸妈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是呀。”爸爸说:“这粮食是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顶着烈日,种出来的。一粒粮食一粒汗,来之不易呀。”听了爸爸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心想:“这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爸爸读懂了我的愧意,抚摸着我的头,和蔼地说:“爱惜粮食是一种美德!爸爸虽然很爱你,必须要求你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你知道吗?还有许多灾区的孩子吃不上饭、穿不上衣、上不了学,等着我们的支援呢!”

“爸爸,我懂得了要节约粮食的道理。”听了我的话,爸爸大笑起来,笑得那么开心!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笑声飞遍家里的每个角落。

难忘上周和爸妈吃饭的事,更难忘爸爸语重心长的教育!

献给一线抗击疫情工作者的作文【七】

每当我放学到家的时候总是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我就记得之前一件难忘的事。

就在那天,伍朔良来我家作客,我爸爸妈妈不在家,又不知道吃什么。我问伍朔良:“你想吃什么呀?‘’伍朔良仔细思考了会儿说:”随便吧。“我说:”好,我就煮我最最拿手的李氏挂面吧。“我赶快跑到厨房拿了两包挂面,然后系了围裙,我拿了两个大碗,拿了醋、酱油、花椒油……洒在碗里,接着拿了个盆子接了一些水倒在锅里。然后把火点燃,再把油倒在锅里,再把挂面丢在锅里,放了一些食用盐和味精在里面。过了一会儿,”哗啦“”哗啦“,熟了。我用铲子把面弄起来,放在碗里,再用筷子一搅,就有味了。我说:”伍朔良快来呀,李氏挂面做好了!“伍朔良跑过来把面端过去津津有味的吃起来了。”伍朔良,别吃太快了,小心喉咙。“我说。

那天真开心呀,因为我终于可以亲自下厨招待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