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

更新时间:2023-07-13 01:53:38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一】

周一晚上看完了重播的决赛,这一季中国好声音就追完了。一集没有落下。我大概是从中间五六期开始追的。我很喜欢每一位导师,我也希望周杰伦能夺冠,但是就我自己看的这一两年的几期,选择周杰伦的学员也都不错,但重点是每次PK时,很多学员都唱他的歌,但大部分学员并不太适合唱杰伦的歌,发挥不出实力的。所以最终杰伦一直与冠军无缘。总体感觉周杰伦的个人风格太强了,可能当导师的能力不如其他导师。

周杰伦战队我最喜欢的是16年有向洋的那一期。虽然他唱的歌很大众化,但我觉得听起来很深情,在进入决赛之前,向洋也确实在排名中是第一的。但最后决赛我没看,听说是汪峰战队的蒋敦豪夺冠了。

17年是刘欢战队的扎西平措夺得冠军。我感觉导师最后镇定的样子很能影响学员最终的状态。李建一直以来很稳扎稳打,比赛中一直给学员中肯的评价,而且选歌很用心,也注意到了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方式。最后知道旦增尼玛,当他将自己脖子里的玉送旦增的时候,我隔着屏幕都感觉出来李建老师特别真挚诚恳。虽然李健老师自己的风格更倾向于民谣类的,但他也尊重不同学员的喜好,一路PK尽量按照学生喜好选歌的。

周杰伦的风格一致是和学员们打成一片,不管是聚餐什么的都太接地气了。决赛前,他还说能从队员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挺好的。总体来说感觉他在学员身上花心思不够多,而且对结果略过于自信。所以最终面对突如其来的压力会有些不知所措。这次有两名学员进入18年决赛,如果他真的想拿冠军,应该在两个人身上都好好用心思的。结果明眼人都感觉他花在宿涵身上的功夫比在周兴才让上多的多。但多花在宿涵身上的.心思作用不是太大,因为第一个出场不是特别占优势,尤其是这次决赛的歌还是摇滚风的,和前几次没有太多差别,甚至没有让人有第一次初选时候的那种惊艳感。

关于比赛中很多人说的内幕问题。我最早看的时候也很纠结,这些内幕会影响很多。但后来释然了,有内幕又如何,一个选手能否最终成名,和他在比赛中的表现有关,和名次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我有时候忍不住想,如果不淘汰我很喜欢的选手,会不会结果不一样呢?比如从前那英不淘汰周深该多好呀。这次,如果周杰伦不淘汰刘嘉慧或者吴奇该多好啊。今年海选时我最喜欢周杰伦战队的“小丸子”刘嘉慧。

但是最后吴奇非要挑战刘嘉慧,现场刘嘉慧可能因为比了好几次,已经略有点累,所以最后发挥不如吴奇。然后周杰伦选择了吴奇,但他心里不太开心。后来组内赛,他选的歌不是很适合吴奇,更适合evis,所以吴奇又被淘汰了。如果有这两个人在队里,冠军是杰伦战队的概率就大多了。其他人我也挺喜欢的,比如我最喜欢的歌是张神儿的《母系社会》太好听了,但后续她唱的歌没有第一首那么好了。

这期好声音最值得看的是谢霆锋战队。尽管他多年没有唱歌,很多学员对他也不是特别了解,选他的人很多是被他的诚恳感动。相对来说,他的学员整体水平不如其他组。但是一次次PK,他指导的学员给大家很多惊喜。从选歌到演出,谢霆锋真的是很细心指导了。各位导师PK间隙开玩笑的时候也都说谢霆锋老师和学员总是准备到很晚。刘郡格穿皮衣唱《Bad Boy》实在是我感觉这一季她唱过的最好的歌,当然其他歌也很稳很好听。

哈林一如既往的老顽童。他虽然和学员们在一起玩,也确实能给学员们很多指导,略微不足的是某一次PK改了自己的《情非得已》,改过后的歌听起来不如原唱,结果学员输了那一场比赛。但其他的,他在决赛给黎真吾选的歌不错,有弹幕说黎真吾全靠吼,但我也有听到很多真情的部分。所以能走到第二名实至名归。

不管有多少遗憾,这一期好声音要结束了。下一期杰伦会不会来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二】

都无从何得知,而我仅仅要做的是,执一支笔,书写走向成功的历程。一本书,便是我的一方天地,世俗风月与我无关,四季轮回与我无关,红尘纠葛亦与我无关。我行走在书的世界里,浅浅的纸墨香蕴藏着上古文化,记载着人类走过路程,演绎着微观世界的深奥......

窗外是一片萧瑟之景,细细绵绵的小雨透着凉意。望向远山,一片青黛色,浓厚的阴云似我的心情一层不展。俗尘太过凄凉,唯有躲在书里的片刻,聊以安慰。

笔下是行云流水,在这秋末之际,唯有它以再美的姿态写下娟秀的文字,宛若苍白的纸上开出的一朵朵姹紫嫣红的花,给这象征着枯萎的季节增添一丝生机。

还有二百多天,我便要走向那场人生中最公平的“面试”,我们这一群“面试者”喊着“奋斗”的口号,一身戎装上阵。我们不在是受得世界宠爱的孩子,成长的重担便是自己来扛。在这些走向成熟的日子里我们勤勤恳恳的.织着一个茧,尽管有时候觉得漫无天日,几尽呕心沥,可我们还是为了二百多天后的“破茧成蝶”。

立足于当下,时光中央,流年再好,奔跑的孩子不容驻足观赏,跟随着青春的脚步,向着梦想的国度策马奔腾。哪管跋山涉水,一路上仅剩下脚步和汗水。

而我们此时要做的是翻开书,执一支笔,听着窗外小雨淅淅沥沥,于秋末之际,书写出人生最美的年华,让笔下生花,开在锦瑟之年,铺满奋斗的路,向着梦想的国故进发!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三】

中国好声音的.好看,不仅仅是新颖的模式、四个导师毫无大牌的真我展示、导师之间人才争夺的舌战,还有打造未来巨星的噱头。它一扫选秀节目的阴霾,告别以往选秀节目疯狂造势、激烈厮、无疾而终的命运怪圈,赋予选秀者一个明朗的未来。频频听到某某选秀歌手、郁郁不得志而离世,颇令人扼腕叹息。中国好声音则将选拔、培训结合起来,为选秀者的成长、成功夯实每一个基础。

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的调研数据则显示,“90后”员工离职率整体偏高,这批职场新生代员工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闪辞的主因是缺乏发展空间。不可否认,行业招工不难,难的是留人。企业文化留人是后话,前话则是如何在入职培训或者三个月试用期时留住人才。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制胜法宝。80、90后员工,求高薪、求地位,更求发展。学学中国好声音,在招聘时就放出酒店为基层员工量身打造的培训计划以及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日后的工作、培训中仔细落实,相信,高流失率将会节节败退。

亦困扰,亦机会。如果可以,您也可以将人才招聘看做选秀,于求职者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于您则是万众挑一、精益求精。乘着中国好声音的火热,去体会下人才招聘的新思维,去探寻适合贵企业招聘的新方法,去迎接人力管理的新阶段!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四】

最近电视上有个很流行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我个人十分喜欢,因为那是喜欢音乐的人绽放光芒的舞台。在那里,无论你的美丑,无论你的家世如何,最重要的是你的声音,能打动导师的声音。

在这个节目中,有许许多多怀揣着没想来歌唱的人,他们即使在生活中遭遇过挫折,但依然没有放弃,因为他们要在这个舞台上展现最真实的自己,向家人向自己证明自己。他们有的成功了,带着导师的认可;他们有的失败了,但也带着导师们的祝福离开。有失败才有进步,他们在这个神圣的舞台上保证一定会继续加油,朝着梦想前进。

我一直在追看好声音,其中有一个人令我十分感动。一场车祸改变了一个女孩的一生,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她在舞台上这样说过,当时车祸发生时,她愣愣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两颗门牙。想到此情此景我不禁被震撼了,对于一个爱唱歌的人来说,失去两颗门牙是件多么痛苦的`事,因为她有可能再也唱不了歌。但她却不放弃,她凭着对音乐的热爱,她来到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她要唱出心中的歌。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四位导师都为她转身了。她非常激动地说了一番话:“我喜欢唱歌,就算出了车祸,我还在唱;就算掉了两颗门牙,我还在唱;就算戴着假牙套,我依旧在唱。”她的勇气和对梦想的执着打动了导师们,也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更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

我不禁陷入沉思,我为那些能实现音乐梦的人而高兴,更为有中国好声音这样一个舞台而高兴。是啊,如果没有中国好声音这样一个舞台,又怎么能让那些追逐梦想的人们实现心中的音乐梦呢!我,也在向我的梦想前进着……让我们一起追逐梦想吧!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五】

从题目能看出我是支持梁博的,没错,我相当支持。但这种偏好并不意味着这个节目我只为他一人观看。张玮,平安,王乃恩,丁丁,金池,权振东都是我非常喜欢和看好的歌手。事实上我觉得像中国好声音这样的栏目,真的没有必要在最后非要决出一个优胜者。每个歌手都是不同的风格,都能唱出独一无二的感觉,不存在谁比谁更优秀。也正因为如此我并不为梁博最终夺冠而感到多么欣喜若狂,虽然我最喜欢他,但是我觉得夺冠之后所必然要承受的巨大压力和众多非议对他来说太沉重了。

和所有其他中国好声音的观众一样,我在一开始对梁博一点印象也没有,夹在长长一期节目中的短短三十秒实在太容易被人忽略了,更何况一开始听说他是摇滚范我就更没什么感觉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懂音乐,对于摇滚流行什么的更绝对是白痴。我对于一首歌的评判完全是基于自己的感觉,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听,仅此而已。所以我的评价非常主观,我在这里先承认这点,我所写的一切完全只代表我自己的意见。我听的歌也非常少,《长安长安》是我在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才知道的,第一次听也没什么感觉。所以对于盲选阶段的梁博,我压根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第一次知道中国好声音还有梁博这个人是从第八期那英组选拔开始的,他和黄勇组队合唱《北京,北京》。我对黄勇很熟悉,因为他的歌声,他的美甲店和他漂亮得不像话的女朋友~~因为知道他的实力,又知道他的对手是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所以我直觉认定黄勇肯定会获胜。但在比赛开始之前朋友告诉我说黄勇被打败了(时差问题所以我看的都不是直播),而打败他的是这个我之前一点印象也没有的人,还是长春的老乡。于是对于这一场的对决我是带着十足的兴趣来看的。《北京,北京》是我非常喜欢的歌,从《北京爱情故事》开始知道,觉得这种沧桑又很有内容的歌特别能打动我。最先开始唱的是黄勇,声音依旧那么沙哑那么特别,给人非常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真的很好;梁博唱的第一句没给我太大的感觉,但是因为知道他赢了,所以我格外静下心来琢磨,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慢慢地我真的觉得越听他唱越有感觉,那种声音的质感是逐渐变得浓厚,让人越来越想听下去。而黄勇后面则给人有种后劲不足的感觉,仿佛把感情都灌注在第一句里面了。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觉得这首歌需要用一种很沉静的感觉来表达,我觉得梁博确实比黄勇做的好。但黄勇唱的也很不错也是事实。

这一场的`导师评论里,我觉得作为二人导师的那英心里其实更像要选择黄勇,甚至连“你那个高音要是唱破了我就可以让你下去”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别的导师甚至连梁博的名字都还不大熟悉,哈林称他“梁同学”,欢哥则叫他“左边的选手”,看来大家在这之前都一样,都对他处于无印象状态。我大胆猜测那英选这首歌甚至有点要保黄勇的意思,但没想到梁博发挥得这么出色,所以在选择的时候才那么纠结。但欢哥和哈林的评论真的很有道理,现场气氛也明显是梁博的人气更旺,所以还是在最后忍痛说出了梁博的名字(话说真的很“忍痛”啊,那个眼神分明就是很对不起黄勇的感觉)。

虽然那英此时的态度稍微显得有点偏心,但我并不因此而会对她有意见。我觉得每一个导师有自己的喜好太正常了,在英国这边看他们的选秀节目,每个评委的个人喜好差别很大,而且根本不顾及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中国人总给世界留下虚伪的印象,为什么要因为顾忌这个那个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呢?虽然我喜欢梁博,但哪怕那英站起来扯着嗓子吼一句“我就是喜欢黄勇我就是让他留下”我也不会因此而记恨,反而更加佩服她。更何况我觉得每一个人在他的发展道路上最好不要起点太高,像梁博这样,从默默无闻到突然惊艳,到凭借自己稳定的发挥而一步一步走下去才是我所欣赏的。我虽然喜欢梁博但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粉丝,所以我不会去轻易地“心疼”他,我觉得他是那种很明白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生活,也懂得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的人。成败与否不会轻易挑动他的悲喜,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最重要的事。

说到这里我很想插一句题外话,在天涯和微博呆久了越发对“NC粉”这样一个团体感到唯恐避之而不及,以至于我已经开始不明白他们到底是粉丝还是比较高端的黑黑,真的。难道成为一个人的粉丝就一定要变得狭窄,容不下任何其他人吗?只要自己喜欢的人没有走到最后,就是黑幕,就是导师偏心。说实话,如果这个节目真的有黑幕,我就不明白导师们费劲心思捧一个连盲选都被切掉的大家都不太认识的选手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清者自清,除非真能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来,否则为黑而黑只能秀出自己水平和素质的低下。

进入第二轮后梁博唱的又是一首汪峰的歌《花火》,比前一首发挥得还要好,我也是从那时开始发现梁博是一个越往后走表现越好的选手,换言之,是那种慢热起来的类型。这种类型放到选秀比赛里其实真的是很吃亏的,尤其特别容易在最开始被砍下去。与此相反的是张玮,不说别的,也不管他后来发挥的怎样,我觉得单凭他在盲选时的那种超级精彩的表现,他日后所得到的荣耀也绝不比冠军来的逊色,这就是观众的心理,观众永远在心里为最初就能狠狠打动他们的人而保留一个位置。

《花火》唱完之后,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那英为了刷掉黄勇的那份懊丧的心情应该是被冲淡了,她可能是从这个时候才注意到也许梁博是她队里最大的黑马。我也是从这之后开始决定要支持梁博了,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的人,只要看一个什么比赛类的节目就一定要从里面选一个自己支持的,不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而且我发现每次我看选秀节目我支持的那

个都能走到最后成为冠军,只可惜这份运气在看足球时就没有了,我是多想看德国队拿一次冠军啊呜呜呜~~

回到正题,梁博进入那英组四强之后,再下一次出现就是所有选手的四强争夺战了。一开始我真的认为梁博最远就走到这里了,不为别的,就为每个导师只有一个名额,而那英组还有张玮。我觉得那英组最后会胜出的肯定会是张玮,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如果梁博输给张玮也没什么吃亏的,张玮实在是冠军范儿太足了。不过后来我才发现,虽然张玮有夺冠的能力,但他的选歌其实从上一场就能看出些问题来了。我觉得他不太适合英文歌。MJ的BlackorWhite本身是好歌,但并不太适合发挥出张玮本身的长处。没想到四强争夺战张玮依然坚持了这种风格的歌,除了《忐忑》亮点实在有点少。我觉得虽然那英当天的评价确实让张玮有些下不来台,让他太过尴尬,显得很可怜。但他的表现确实不足以让他晋级。在梁博把张玮PK下去的时候我本能地特别为梁博担心,我觉得这真的是太容易给他招黑了,虽然梁博一点过错都没有,虽然他的《私奔》和《像个孩子》都实实在在唱到了我自己心里,真正让我反复听,越听越喜欢。我之前说过自己对摇滚一窍不通,对于崔健窦唯张楚等人也仅限于知道名字而已,所以我不是从摇滚的角度去听,我只是作为一个音乐白痴,单纯地觉得他的歌真的很打动我而已。

四强赛之后果然不出我所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黑梁博,各种理由千奇百怪牵强得可笑。我非常理解有人不喜欢他的歌,本来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没有人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但我觉得恰到好处的批评是可以接受的,无端的抹黑真的不必了吧?何况是那么恶意的的语言?我还是那个态度,如果梁博背后有那么强硬的关系一路黑幕上来,至少最开始他的盲选没必要被掐掉。吉林省这样小透明且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人口只有差不多三千万人的全国都没多少人知道的地方,如果真能手眼通天到买通全国收视率最高的娱乐节目,我们的卫视何至于收视如此惨淡以至于我们自己都不愿意看啊亲!

所以我虽然非常支持梁博却并不希望他得冠军,否则黑黑们一定是继往开来无止无休。中国好声音的最后一场是我唯一一次看这个节目的直播,由于网络问题造成的断断续续我就不说了,但那些没完没了的广告真的让人很想骂娘好嘛!浙江卫视你们这么缺钱吗?

梁博这一次出场的第一首歌是和那英合唱的《爱要怎样才完美》。这首歌我觉得没让梁博在四个人里面显得太突出,也没有发挥出他的特色,但也并不像许多人说的那样平淡如水,至少我觉得他还是唱出了感情的。当主持人宣布这一轮他的得票数最高的时候,我真的能很明显从他脸上看出意想不到的感觉。我觉得他其实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拿第一名,甚至没想到他会走这么远。我在后来从网上找到过他在自己母校迎新晚会上的表演,那一次他面对自己的同学们说了很多发自肺腑的真诚的话,比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说的多得多,也让我认识到他其实真的不是一个有很大野心的人,他很满足于自己的独有空间,也不愿意褪去自己身上那些属于年轻,属于真诚的东西。就如同他之后唱的那首《回来》,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最初的状态,也不希望自己的信仰和坚持会被一场比赛所改变。说实话我真的不知道今晚的夺冠对于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没有把握娱乐圈的一切慢慢会不会让他有所改变。但至少我知道现在的他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妥协,这对于我一个普普通通喜欢他的观众来说,已经足够了。唱《回来》的时候是整场晚会他表现得最好的时候,特别是和吉他手在一起演奏时,他几乎是头一次在比赛中笑出来,可以看出他真的是很享受音乐的。所以我真不希望他一开始就安全,与其让他夺冠,我更希望听他多唱一首歌。

最后一首歌的时候,我一看见歌名心里就暗叫了一声不好。这年头唱红歌就几乎等于得罪人,尤其是得罪网民,哪怕你这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歌。没办法,总有一些世人皆醉他独醒的人就听不得“爱国”这两个字,哪怕丝毫不涉及ZF。我觉得这首歌选的特别容易落人口实,哪怕真的唱得好,也会有人说这是主旋律投机取巧。梁博其实自己写了许多的歌,我觉得最后一场如果他唱自己的歌就好了,或者实在不行,就唱他曾经改编过的崔健的《一无所有》,也绝对比最后这歌的效果要好很多。

话说回来,吴莫愁今晚的表现也很赞,比之前好多了。她要是能得冠军也挺好的,我觉得她以后还有更多的可塑性,同样属于潜力无限的人。我觉得作为一个歌手来讲国际范与否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特色。作为一个中国人,除非真的是非常擅长,否则不要太过于以英文歌为卖点。英文的发音再好也好不过人家母语国家的人。你唱得再专业,人家对于这种类型早就熟悉到不得了。换位思考一下,一个老外中文歌唱得非常好,咱们听了顶多当个新鲜赞叹两句,难道就会从心底当他们是了不得的歌手吗?倒不如就唱中国的歌,外国人听不懂是他们没本事没眼界,我们犯不着总去刻意迎合他们。我在英国上学三年从来都不取英文名字,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只叫我的中文名,发音准不准我并不在乎,我只是犯不着为了让他们便利一些而天天听他们叫一个我自己都不太熟悉的陌生名字而已。

中国好声音的最后一场终于落幕了,以一种极其烂尾的方式,什么人满为患的舞台,挨个念牌子后来不念啊冠军奖杯随便往梁博手里一塞啊之类的我都懒得吐槽了。而我的这篇文恐怕也要以一种烂尾的方式来结束了。到了最后我只是想说这个节目从整体上讲,办的真的算不错,但我并不对第二期抱以太多的期望。同样的,对于梁博,我已经很久没试过对一个歌手抱有如此的好感。我很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方式一直坚持下去,无论成名与否,开心就好。这个一开始毫不起眼到最后一步一步走上最高峰的男孩真的很让我感动,我喜欢他干净透彻又张驰有力的声音,也欣赏他沉着淡定有教养识大体的气度。我仍然不愿意做一个太纯粹的粉丝,就如同我在本文开头说的那样,过了这一晚,我对于这个节目就要告一段落。然而我会期待,看着这个在这档节目中让我如此喜欢的一个选手,朝着前方的路,一直走下去,无遗憾,别后悔。

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文【六】

《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Chine》在201x年7月13日在浙江卫视播出,这是一档全新的优秀节目,非常好看。“作为一名好的歌手,最根本的,就是你的声音。”“不在乎外貌、年龄、职业。”“一切全凭你的声音。”……这是《中国好声音》刘欢、庾澄庆、那英以及杨坤四位导师对选手声音的准则。

我和老妈都好喜欢看《中国好声音》,一集都没落下。《中国好声音》有气派的舞台,耀眼的灯光,著名的导师和几十位怀揣梦想,具有音乐才华的选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是用心认真歌唱,他们都想得到导师的转身、鼓励、夸奖和争夺,成为最后的王者!在这么多的选手中,被选中的有的开心的落泪,有的十分兴奋,落选的选手,有的留下了失望的泪水,但也有开心的笑,因为他们圆了自己的`舞台梦。

《中国好声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华少、吴莫愁、张玉霞。

“打酱油”的主持人华少“机关枪”式的播报,能在47秒内连说350个字,平均每秒7.44个字,而且在其中提了至少4条广告,报了6个网站,把我佩服得心悦诚服,五体投地 ,牛,牛,实在是太牛了!

魅惑精灵吴莫愁那种破坏性的唱法和摧毁后重建的方式赢得了导师哈林赞许,成为哈林的学生, 吴莫愁说她的梦想就是和杨坤一样开32场演唱会和重新组建属于她的音乐大篷车并邀请爱音乐朋友一起唱歌,主题曲就是《Price Tag》。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加油,小魔女,我喜欢你的歌声!

来自台北的盲女张玉霞,她是一位街头表演者,街头艺人免不了受到人间冷暖,但生活并没有泯灭她追求音乐梦想的心,她来到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她要证明她是中国好声音,听了她的自诉,我想一个残疾人的歌声能赢得导师的转身吗?当一曲《独上西楼》在张玉霞开口歌唱的一瞬间,彻底把我和老妈征服了。她的歌声若一条清澈的小溪,涓涓流淌……因为她自信,她勇敢,她有追求音乐梦想的心,她站上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赢得了四位导师的转身!我感慨万分,是呀,人生就是这样,在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挫折、困难,只有像张玉霞一样自信、坚强、勇敢的生活,用心灵歌唱,才能唱出最动听的歌,正如哈林点评张玉霞,上帝为她关了一扇窗,同时也为她开了一扇门,她在音乐上有非常独到的感觉,她的声音太像邓丽君了!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张玉霞,我和老妈都喜欢听你唱歌!加油!

《中国好声音》的选手们让我明白了: 有理想就有希望,相信自己,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