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北京高考作文5年真题)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北京高考作文5年真题)

更新时间:2023-06-18 10:52:02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北京高考作文5年真题)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一】

春光穿过玻璃窗,折射到我的桌子上,一缕阳光照在笔的夹子处,反射出让人心烦的光芒。

“唉,这作业,还要写到什么时间啊?”我烦躁的哀怨道。

我两手夹起笔,晃了几圈后,狠狠地丢下了笔。走出房间,缓缓向阳台移步。一抹鲜亮的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春风佛过我的脸颊,吹动着我的头发。

定睛细看,哦,这是一株绿萝!

只见一条条丝丝缕缕的垂挂着,仿佛南山仙翁飘逸的长须,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走近细细端详起来,她的根茎上缀满了嫩绿的新芽,有些才刚探出脑袋,甚是惹人喜欢;有些小芽苞已渐渐舒展成叶片,在翠绿的根茎上你推我挤,像是要伸开胳膊去拥抱灿烂的生活。

再凑近一瞧,老根上道道褐色的浅痕,原来她受过伤,呀—她不正是去年母亲筹备扔掉的那盆绿萝吗?

犹记得去年冬季,她的叶子都耷拉着,有些蜷缩,有些枯黄,瘦弱的根茎毫无生机。眼瞅着她会就此一蹶不振,不曾想伴随春季的到来,竟又焕发出这样勃勃生机……

我没办法想象她是靠着什么样的毅力,不抛弃不放弃自己,亦没办法想象她是怎么样艰难地从次次甘霖中去汲取水分和养料。她不考虑所有,付出所有,换来了目前的一身翠绿。而我呢,不想忍耐夏的炎热,秋的萧瑟,冬的凛冽,又怎会有春的风光?不勤学,勤思,勤问,苦钻,又怎会获得好的成绩,考上好的学校,从而去拥抱灿烂生活呢?

想到这里,低下眸子,第三把目光投向那盆绿萝,不禁轻轻吟上一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重新走回房间,阳光仍照射着书桌,作业本闪闪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春的气息,抬起脸,阳光照在我的脸上,闭上眼,所有都是春的模样。小小绿萝让我感悟到:必须要维持奋斗的豪迈,让我们的学业的道路、生活的道路闪烁着坚韧之美、拼搏之美,没什么理由可以使我懈怠,也没什么理由可以使我退却。

行走在春风里,我心澎湃,让失意褪色,让斗志重现。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二】

那不过是一枚签,慎重地被夹进时光的书页,倾注所有情感。书页轻翻,一念起,一念灭。

一念起,万水千山

那年,孟姜女用泪在长城上注下悲愤的签,留一段传奇;那年,屈原用悔恨在汨罗江畔注下爱国的签,留一个伟大;那年,司马迁用心在史记上注下执着的签,留一部典范;那年,李后主用柔情在春花秋月下注下不朽的签,留一份亡国之痛;那年,文天祥用气节在零丁洋注下正气的签,留世代民族精神……一种叫历史的东西以时光为横轴把事物串成一本书,而那一枚枚签,则成了亘古的、不变的记忆。

而这所有,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的瞬间。

纵观历史,不免幻想如果可以活一千年,我们大可以像一株山巅的红桧,扫云拭雾,卧月眠霜。如果可以活一万年,那么亦效仿悠悠磐石,冷眼看哈雷彗星以76年为一周期,旋生旋灭,尽情翻览秦时明月汉代边关。如果可以活10万年,那么就做冷冷的玄武岩岩岬吧,纵容潮汐的乍起乍落,浪花的忽开忽谢,岩岬只一径兀然枯立。果真可以活一百万年,你尽管学大漠砂砾,任日升月沉,你只管寂然静阒。然而,我们只拥有百年光阴。其短促倏忽,只如一声喟然叹息。

我们如此渺小,繁华落尽,又是一出剧的落幕,又是一盏灯的熄灭,即使孤独的老演员还在台上等人提词,时光也不再允许。于是,明月再次照到深院的时候,梧桐树不曾变化,却少了那个惆怅的人,飞鸿再过,寒色依旧,那个眺望的人却已不在。

一念灭,沧海桑田

于是心里不忍,因为物是人非。才发觉,原来,这一枚书签才是一直的守候。人类真是神奇,普通的物件,竟可以被赋予如此丰富的意义;一段记忆,竟可以玩味如此之久。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我们吝啬每一轮硕硕东阳,不放过任何一个落叶的季节和斜阳浅照的午后。所有的一切,竟都因为一种莫名的幸福,成了青春的书签。而青春,不过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很多事物,如一段旋律,一场画面,一个背影,在我们的心里拿不去,抹不掉。它们成了我们青春的签。是我们,在青春的书页上,细致做好批注,小心翼翼把它们夹进书页中珍藏,慎重标注那样一段属于我们的灿烂回忆,标注那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幸福的感觉。以便有一天,在一个落着雨的黄昏,我们记忆迭起,这些书签带我们回到那个岁月的烟尘所企及不到的地方,便想起了生命中最最光华的那一段时光。

在那段时光里,你曾如一棵树在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前世的盼望。前世,我们因这样一枚枚书签联系到一起,今生,我们续一段尘缘。

豪情不减,嬉笑当年。

一切,都那样熟悉,又都染上了时间的味道。你怅然不已,像个不知所措的孩子。原来,我们都已沿着时间的道路走了那么远。而这一切,都是书签存在的意义。

闭了眼,它们一直都在,仿佛一切不曾改变……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三】

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砺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生民发展的原生态艰难岁月。

“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

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

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一种这样动人的虔诚。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本文以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层层深入而被阅卷组评为一类卷。具体特点如下:

1.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思维与情感应问而笔尖舞动,直击要害,一针见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

2.底蕴深厚,自成一格。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作者又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

3.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全文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成功公式:立意高卓+底蕴深厚

2020年高考北京作文原题【四】

在当下快步伐的日常,成功一词一直在大家的日常闪现,“其他人家的小孩”成为大家的标配。但我觉得,成功不必须要有多少钱,要有多出色,做好自己,也是一种不平凡。

花花世界,静守己心,是一种不平凡。

在江苏苏州的一个小镇里,有一位老人,他在苏州待了一辈子,做了一辈子的小碗红糖,从未改过行,只为将这传统技术继续传承下去。守己难,守心更难。这位老人倾其一生,守护的不只是技术,更是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初心。活在当下,坚守我们的梦想,并且为了我们的梦想坚定而认真地走下去,这就足以叫你散发光热。

活在当下,坚持不懈,同样不平凡。

从小到大,无数的长辈告诉大家,做人做事要坚持。坚持,早已成为了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真的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古有范进坚持赴考,终在年老时得偿所愿;今有南仁东为“天眼”呕心沥,造就国家之重器。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曾说过“把每一件容易的事做好,就是不容易,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万事可为,贵在坚持。能做成一件事非常简单,但坚持做一件事却非常不容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大家依然可以不平凡。

无私奉献,传递温暖,同样不平凡。

在天津,有位叫白方礼的老先生,他从小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之后他四处打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我们的四个小孩送进了大学。除了这些,他还依赖蹬三轮所获得的收入,资助了三百多位贫困家庭的小孩。他无私的爱温暖了这三百多个家庭,也温暖了整个社会。

大家不肯定拥有万贯家财,但大家应该对这个社会充满感激之心。在此之余,将社会中的温暖传递下去,大家依然可以不平凡。

可能大家生来平凡,可能大家没陆游报国之志,没马云经商之才,但大家可以拥有一颗初心,一颗恒心与一颗感恩的心。

活在当下,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