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从书本中抬起眼来作文800字)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从书本中抬起眼来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3-08 08:53:38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从书本中抬起眼来作文800字)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一】

初读红楼,是因为被林黛玉所吸引,她的孤傲,她的娇柔与冷漠,她那牵人心肠的《葬花吟》,还有她那眼角的美人。都让我深深吸引。在复杂的大观园,她是那么的清新脱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儿已枯萎凋残,风儿吹得她漫天旋转。褪尽了鲜红的颜色,消失了的芳香,又有谁对它同情哀怜?黛玉的葬花吟曾打动过多少人的心,她是那花瓣,飘飘零零的来完成她这一生,谁又会哀怜她呢?。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轻佻的榆钱,只知显露自己的芳菲,不顾桃花飘零,也不顾李花纷飞,这是林黛玉对自己处于大观园境地的不满之情吧!父母双亡,只留她一人在这世上那种寄人篱下的滋味又有谁能懂呢?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痕。”泪珠儿洒满了空枝,空枝上洒满了斑斑痕,她靠着花锄,为满地残红愁苦不已,她只能一个人默默的去顷洒她的泪珠,枝上的痕不正是她滴着的心吗?她的惆怅,她的哀愁谁又能懂呢?她的悲哀也正是她幸运的地方,没有人懂她,她也不用费尽心思的去懂别人,她的境界没有人能超越。

“末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用那锦绣的香袋,收敛你那娇艳的尸骨。再堆起一堆洁净的泥土,埋葬你那绝代,在黛玉眼中泥土竟成了这世上至纯至净的东西了,她厌恶了这个世界的纸醉金迷,她所向往的是单纯的洁净世界,能和一个真正懂她的人白头偕老,这终究是个梦了,在封建礼教的家庭中没有情投意合,只有门当户对,她希望自己能改变这一切,可她只是久病缠绕的弱女子,她无力改变这个世界。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今日是我将花儿埋葬,人们都笑我太痴情,可到我去呢?谁又把我掩埋只是整首诗最让我痛心之处了,面对这个肮脏的世界她已没有再留恋的了,她的命运就像这满院堆积的花儿,生前美丽娇嫩,可当她从枝头飘落呢?谁又会理睬她,任她随波逐流了。

敢问为何苦苦哉,只求性灵永为真。黛玉风之至,优雅而坚毅,她对生活的态度与看透,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我从书中读出了她,我从《葬花吟》读出她。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二】

换座位那天,我一到教室,看到后排的位置早被占得满满的,无奈,我只好带着大难不的勇气,战战兢兢地坐到老师面前的座位上。

我在班里成绩靠后,通常默不作声,像一个花苞紧紧地收着花瓣,把自己隐藏起来,不敢仰望老师。

一坐下来,我深吸一口气。老师也坐在讲台上。她流畅自如地讲,我仰着头乖巧地听;她投入地两手比划,我紧紧地跟着点头。我仰望着老师,享受那种独占的、亲近的感觉。到了课间,老师会主动地跟我说话,我就抬着头应和,那几句简单的交谈竟能带给我无限的喜悦和莫大的鼓励。

我在老师面前的位置,坐得安稳又踏实。

起初,我的声音被一片声音淹没,可我越来越渴望听到自己的回答。我仰望着老师,意外获得几秒钟的关注,那一瞬间,我感觉知识都是鲜活的,课堂都是有趣的。我像是冲破了枷锁,卸下了行囊,深深沉浸在仰望老师听课的状态里,充满激情的内心又发出有力的`怦怦声,紧张而期待着老师问出下一个问题,就像花儿在期待着绽放。抬头听课的感觉真好,我看着老师,看着黑板,看着看着,就看到了真实的、自信的自己!

这样一来,我也敢仰望自己的不足。在第一排,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老师把我的卷子投影在黑板上。我抬头,小心翼翼地看着几道红色的叉,然而心里那一丝忐忑和逃避早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被风轻轻一吹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仰望错误、仰望知识,仰望前方的勇气和决心!

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堂课呢?或许只有仰望,只有抬起头,才能看到远处的光芒,才能看到坚强的内心,才能看到一朵朵花由含苞待放到开得绚烂多姿的成长蜕变!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三】

复杂堕落的社会,对由于不决的人来说是陷阱;对坚定有决的人来是是锤炼。不错!在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人常常在困难面前下不了决心,一直在犹豫中错过了良好的机会,这种人最终会尝到失败的恶果;也有许多大人物,他们战胜了犹豫,而选择了决心,所以才有成功的一天。

各位朋友,让我们一起战胜犹豫,让我们的决心抬起头来,早日走上光明灿烂的聚庄大道吧!

从书中抬起眼来400字作文初一【四】

书,是我们成长中的朋友,丰富孤独的旅程;书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书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造就高雅的品位。在书中行走,就像在进行一场文化苦旅,我们浮躁的心会在书本中渐渐平静,贫乏的头脑会慢慢变得充实,平淡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不平凡。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穿越时空,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我从小就喜欢读书,要说起来,我与书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小学五年级的一个周末,我用自己的零花钱从书店里买回了一大堆书。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我一边阅读,一边吃着雪糕。过了一会儿,我感到肚子不舒服,就急匆匆地拿起那本书,冲进了厕所。在厕所里我依然捧着书,品茗般地读着。我的手指在书页间轻轻翻动,嘴角漾起丝丝抹不掉的微笑。书中诗词般美妙的语言令我着迷,我与主人公一同欢笑,一同抽泣,同喜同悲。

我陶醉其中,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地溜走。妈妈一边敲厕所的门,一边不耐烦地问: “你是不是掉茅坑里了?”“再等一下吧,马上就好!”我嘴上虽然这么应着,眼睛却紧盯着书,一点儿也不想离开这臭气熏天的“茅房”呢!当我合上书站起来时,腿都麻木了。

我至今还记得这件事,记得这本书——《爱的教育》。全书共100篇文章,作者以一个小男孩儿安利柯的眼光,记录了从他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一直到第二年7月份,发生在他身边的各式各样的感人小故事,以及父母在他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还有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书中的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深入精髓、淋漓尽致,大至国家、民族、社会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好的书籍,就像不老的常春藤,永远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好的书籍,就像不谢的鲜花,永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