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抒情>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作文500字)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11-21 02:15:40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作文500字)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一】

有幸聆听了来自市里的三位专家的讲座,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很多知识是我未曾接触过的。专家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日常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要使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首先要健康。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必须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况。

在讲座中,几位心理学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让我们感受很深,并且从这些小游戏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启示。印象最深的游戏就是红黑游戏。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将培训的老师分成a、b两组,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去,再由一个心理学专家作为通讯员。有红黑两种颜色供大家选择,每轮每个小组选其中一种颜色,由通讯员公布出来。若双方均选黑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均选红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一方选红色,另一方选黑色,则选红色方为5分,选黑色方为—5分。最后以累积的正分最多的一方获胜,是双赢。前四轮里,两组都是选红色,也就是我不赢你也别想赢的做法。但大家静下心来一想,这样结果不是双赢而是双输了。但双方又不敢轻易换成黑色,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选黑色,另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对手也是选择了黑色,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大家的互相信任的一种赞美。结果双方都得了正的3分,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一开始,大家就抱着这种让对方也赢的心态的话,我们会得到33分。从这个游戏中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双赢”?大家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并且是有交集能够互相影响的,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永远把对方踩在脚下。顶多这次我算计你成功,但是下次呢,别人就扳回来了。不让对方有好日子过,你自己也没有安宁的生活。这就是个互相成就的问题,互相给机会大家都能发展。鱼网破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的愚昧行为还是少做为妙。再推广一点,这个地球是一个大环境,整个地上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人类都是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和谐平衡的局面若无法建立和保持,那么地球上生物的绝路也就不远了。

这次讲座的所得所获对我的帮助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培训结束以后我将会细细体会,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素养。引领孩子们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二】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三】

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龙头,加强“两纲”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推进《体育与健身》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全面贯彻二期课程标准,以“聚焦课堂、同课异构、多元设计”为教学重点,提高我校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学生身体技能为抓手,发展其各方面的身体能力,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有用之才。

关于忐忑不安心理描写的作文250字【四】

当我们站在校门口,从容地走进校园时,早已怀有一份最平常不过的淡定了。但是,真的所有人都这么想吗?那些前来特长生考试的孩子们怎会淡然走进校园,一点的起伏波折都没有呢?他们的那种“忐忑”,可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那种复杂的心情,纠结的态度,像我们这样的“老手”也读不懂,真是奇怪!也许,只有那短暂的一瞬,才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忐忑”吧!

迈步走到校园门口,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金闪闪的铁栅门了,只见阳光照射在那些纵横交错的栅门上,反射出一片片耀眼的银光。多么令人欢快的'场面啊,那样富有光泽的栅门倒真是吸引人,成为了我的主要“关注对象”,顺着那串串明亮的光点往下看,你便能看到那些错落有致的栅门被映在了地上,若隐若现地真是迷人极人。可就在欣赏之余,我稍稍把眼光往上移了移,侧了侧头,这一瞧可真够惊人的!门口处赫然围着一群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就像一条弯曲扭动的蛇,不停地变化着形状。这里大多数都是孩子,可却一点没有“孩子样儿”,他们是一道沉重的“人墙”,乍一看挺热闹,可走近一瞧,一个个都大口地深呼吸,茫然地打量着一切,未免有些不知所措。我转了转头,开始打量这些“陌生人”:这些学生就是我们要接待的“顾客”了吧,他们是来参加特长生考试的啊!嘴里边嘀咕着,边竭力挤进这“人墙”,艰难地走进校门,不容易!

坐到候场区,便要开始准备接待那些前来考试的孩子们了。我只记得,当他们一走进候场室,都好像提前被通知了一般,不出声了。一个个都是怯声声的眼光,急促的鼻息,仓忙的脚步。整个楼道都回响着“嗒嗒”的脚步声,就像倾盆大雨落在地上一样,听起来不禁令人有一种莫名的慌张,使我们的心也不知不觉提了起来,他们能成功吗?能顺利吗?当然,这还是个谜。屋子里静得出奇,只能听见钟声“嘀嗒”,便更觉有些寂寞。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吗?我们仿佛也为了配合似的,平时口若悬河的同学,这会儿也都沉默了,看着他们手心里隐隐约约的汗水,也就没有勇气去打扰了,时间如静止了一般,就在这里定格了吗?那是怎样的难熬啊!他们不断地抿着嘴唇,眼睛彷徨地四下里转动着,好像要找寻什么,却又像什么也不想找,这对他们,意是一种折磨,总让人有些心疼。

候场室外的声音终于无情地打破了这份宁静,那声音圆润却有些绝决,不禁让人有些心寒,那些被叫到的孩子们条件反射一般“腾”地站了起来,愣愣地呆了几秒,终于鼓起勇气,故意把地板跺地“咚咚”响,与其说是“自信”,倒不如说是给自己壮胆,为自己鼓气。作最后的一拼?我们眼看着孩子们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换了不知多少回,轮了不知多少次!可表情始终是惊慌失措的!看到孩子们这样痛苦、焦虑,谁还忍心看下去?只得沉重地走出候场室,逃避这“残酷”的事实。本以为能稍稍缓解一下此刻不安的心情,却不想看到了更为揪心的一面,一位马上就要走进考场的小女孩突然开口了:“我怎么这么紧张呢?”说着,嘴唇还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寻求帮助一般无助地望着我们。对于这种事情,除了抱以一抹真诚地笑和几句无足轻重的慰语外,还能怎么做!就这样,她抱着无奈与遗憾,走了进去……

正当我们想屏蔽一切,不再考虑这令人难受的情景时,又一次偶然让我不禁感到心酸,“姐姐,你知道哪有电梯吗?”小姑娘在我们身边徘徊了好久,终于开口了,当我用手指向电梯入口时,那女孩轻轻点了点头,还没来得及感谢,就已经被几丝落寞夺走了!望着那逐渐变小的影子,心里总觉得酸楚,“经历了这么多次的‘忐忑’,命运难道还不眷顾这些单纯的孩子吗?”“咚咚”地脚步声,仿佛要把楼梯踩破。他们来到这里,是第一次,亦或是最后一次?我说过,这是个谜。

一年前的我们,亦或如此?望着早已暗淡的铁栅门,陷于沉思,为什么走出校门时,会突然转身朝曾经络绎不绝的门口望着?

“忐忑”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