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说明文>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2 19:53:48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一】

我们这一代成长于一个物质、精神都比较平淡的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也没有更多的诱惑。在传统家庭的“双目”和“书中既有黄金屋,书中又有颜如玉”世俗观念的监管下,使我“安心”地读了一些书。读时字要一个个去认,句须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没有精彩画面,也没有伴奏音乐,更没有旁白点拨,靠的是自己不断读、反复感、努力悟,终于成长为一名能引领他人走上阅读之路,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精神生活,纯炼思想境界,使他们继续乃至终身阅读书籍而不断成长的“灵魂的工程师”。

“读书”是人生积累 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有多少文人墨客对书籍情有独钟,对于读书,他们又有多么热烈的情怀。“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的诗境告诉我们,书是人性的净化器,给人心灵荡涤,使人大彻大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几多震撼,几多警觉!开始的读书,全凭自己的性情.《中学地理教师》中教师的文章,试着用别人成功的经验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我用好奇、热情和青春的质朴开始着我教书育人的路,读书给了宽阔的教育视野。工作是生活的手段,其中有烦恼,有压力,也有快乐。但我们要把工作中的无奈化界,变成乐趣,在乐趣中完成工作,在工作中慢慢成长进步。正象蚂蚁那样,勤奋、执着,从一点一滴开始,由聚沙成塔。你也许会说,蚂蚁算什么,微小而脆弱,密密麻麻中不能彰显个性,可这就是生活,平凡人的生活。 “教书”是气质升华 随着躁动青春的逐渐远去,我的读书也多了一份沉寂和思考,这段时间我最爱看哲学、杂文和地理学教育理论书籍。

艰难并愉悦地读着这些书,逐渐萌发并促使我作一些研究生物学科学素质培养的策略,并用执着撑起地理教学的一片原野,读书坚定了我教育研究的勇气。这期间,读《中学地理教师》已不再满足阅读经验文章,期刊中的理论文章是我的最爱,每读到一篇有见地的理论文章,对我最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有所印证和启迪时,总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激动,庆幸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光和心情。也许正是这些堆积如山的书籍,才放飞了我们的希望,实现了我们的梦想,成就了今天的我们。但当富有挑战的新世纪迎面扑来,富有激情的孩子们困惑的看着我们时,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与书为友,没有借口不去以书为鉴。激烈的新课改,崭新的师生关系,无处不在的教学资源,无所不能的培养对象,真的让我们眼花缭乱。咋办?——去读书吧。把古代的,当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不管他是魏书生还是苏霍姆林斯基,也不管是尝试教学法还是情景模式,让我们把这些前沿的、极富冲击力的新鲜事物当作奶酪一样去咀嚼她吧!因为她是一把金钥匙,她能帮我们开启困惑的大门,也能引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既然今生我们有幸被书选中当作载体,去创造美丽的生活,注定一生与书纠缠,那就让书来武装我们的全身,改变我们的一生吧!真心的祝愿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给人一种气自华的感觉,那将是我们为人师的资本和骄傲。

在平常的地理教学中,要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二】

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来已久,地理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我国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然而进入到20世纪末的中国地理教育却陷入了困境,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已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重新思考。

地理学科教育内容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从远古到今天无时无刻不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变得越来越密切。人类最初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起始于对居住环境和取食环境的有意识的选择。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直到现代社会,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依赖、顺应、掠夺到协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地理知识不断积累,地理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人地关系的理论由曲折通向坦途。这些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必然的结论:地理知识相伴于人类而产生,地理知识相伴于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地理学科教育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生产力。地理科学的发展,对社会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一方面,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丰富充实了地理知识;另一方面,地理知识的积累,可以引导人类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活动,从而进一步加

深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中世纪的远征探险开始,每次地理发现必定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和社会震动,推动了社会产业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地理研究方面的.运用,使人们对地球环境乃至宇宙环境在更大范畴和更深层次上有了了解。如计算机制图使制图速度提高了许多倍;遥感

技术的运用亦延长了人们的视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当然,地理学科理论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尽全是有益的一面,与其它事物一样,地理学科理论的发展,亦走过了曲折的过程,如人地关系的探索,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世界人民经过了两次大的浩劫,追其根源与德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有关。“地缘政治地理学”成为一种政治上的工具,为统治者所利用。这种理论目前仍被西方政治家所推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理学科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及地理教育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的需求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地理知识产生和丰富的过程也是地理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古代的地理教育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的,传授的内容主要是辨认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寻找食物来源和如何避灾。在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贵重金属和香料,以及对传播基督教的热忱,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加快了,各种探险活动风靡西欧,地理知识信息成为重要的商业信息。与此同时,因探险活动的需要,亦促进了地理教育的产生。据史料考证,15世纪的葡萄牙为了航海贸易的需要,出现了地理研究的专门学校,对水手和船员进行航海、测量、绘制地图等与地理相关的专业培训。17世纪中叶夸美纽斯率先主张地理在学校教育中单独设科教学,而19世纪中叶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和李特尔为地理学科体系的创立做了大量的工作。

随着地理知识的丰富和地理学理论的发展,地理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在方法上,都较过去有了全新的发展。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对资源

的需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已经确定在“地球表层”。现代社会,因为人类认识范围的扩大,需要从高空俯视地球并进行勘探,因此促使了地理学方法手段的更新。因研究内容更加广阔,拥有地理信息更加充实,研究方法从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走向定量模拟。所有这些在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中都得到体现。

中国对地理学科教育价值的认同,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们一直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衡量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程度,这反映了地理知识的价值在一个人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对地理知识价值的认同。从原始社会人类选择居址到末期的“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就有了从事地理位置测定及天象观察的专门人员,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尽管古代地理研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较强烈的迷信色彩,并常常与“风水”联系在一起,但在漫长的五千年文明中,它对古老的中国社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对地理科学也曾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丰富了世界地理科学的宝库,如古代中国的地理游记及制图是世界上领先的。我国是世界上进行地方志教育最早的国家,我国的地方志史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禹贡》等著作,为进行传统的地理教育作了素材上的准备。而像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那样,为我国摘掉“贫油国”帽子做出举世瞩目成就的老一辈科学家,激励了几代人投身到地理学科教育和地理研究的行列,也使地理科学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喜欢地理,选修课选了《地理科学与人文素养》,每次上课老师都会带给我心灵的震撼,青藏铁路、原子城、地震、南极科考??回顾这些高中时学过的知识,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高中。我喜欢地理,也想从事地理教育工作,因为现在的高中地理老师是很紧缺的,但我学的是外语,自己也一直在这中间徘徊着,希望能够得到李老师的指点。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三】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浪费,大量的野生动物被猎……头顶的天空不像以前那么蔚蓝了,脚下也再不是一方净土了。水龙头里那清澈的水再流多久就会干?多少濒临灭绝的动物朋友还正在挣扎?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愚蠢?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自然妈妈她太慷慨了!我们习惯了索取,一旦这位慷慨的妈妈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的资源,或者我们的行为激怒了她,她要给我们颜色瞧瞧!那我们的下场只有是灭亡!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有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人类的生存须要依赖自然,我们是否该给她多一点关心,爱护呢?我们和自然必须平等对待,必须和自然结成一体!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砍一棵树就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伤害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有人说“人类创造和发现科学,最终毁于科学”!这句话说的也不无道理,想一想,我们天天想者要怎么来更好的利用自然,拿自然来做实验,这样是生活的好了,那——咱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就得和身边的朋友打好关系,以前欠别人的,要赶紧还一还。而这种事情光靠一人是绝对不够的,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还是记住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吧:“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四】

据统计,现在全球已知的活火山大约有一千五百多座。活火山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平静安详的,火山专家把这叫做休眠。可是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说不准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喷发。而火山专家最关注的,就是它们的喷发时间。是明天?明年?还是更久的以后呢?虽然活火山大部分位于人迹罕至的地方,但毕竟还是有一些活火山,一旦爆发,就会危及人类的安全。要使人类免遭火山爆发时带来的伤害,就要准确的预测火山的爆发时间。那么,如今的科学家们能否做到这一点呢?这些疑问,身边的人却无法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以前的时候,我对火山的了解也仅仅停落在地理课本上那句“火山爆发时能瞬间改变地质面貌”上,我还知道日本的富士山也是一座暂时休眠的活火山,除此之外可谓是一无所知了。记得,还曾与他人争论地震和火山谁的危害要更大一些呢。

通过看这个栏目,我才知道即便都是活火山,也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给科学家的探查带来许多不便,但根据一些特征,历史上也是有不少预警成功的案例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火山也不例外。火山活动有着自身的生命密码,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解读这个密码。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努力学习,早日解开这个密码,并更好地利用,实现人与火山的和谐相处。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五】

今天,我们一家人又兴致勃勃的观看了地理中国。这次的故事讲得是自海航建造一来,自古至今都有巨轮葬身于大洋之中,近代,此类事故更是时有发生,甚至会有成百上千人遇难的惨故。经专家研究在正常情况下,造成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洋流和大气情况。

那么,洋流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海洋与大气的联系非常紧密,他们都受地球运动的影响。当地球绕它的轴线自转时,也让空气和水旋转形成漩涡和旋风,洋流的运动同样遵循这样。

但是,不同海域的海洋环境又不同,洋流形成运动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海洋上空的大气情况,海底地形,海水的温度、盐分等。

看!这样的节目可以让我们增加很多知识,让我意识到﹕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与其相比,人类的力量是那么渺小,纵然科技的力量是伟大的,但我们不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而是要造福自然界,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六】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七】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部、东海之滨,陆域介于北纬23度30分至28度22分,东经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间,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福建与台湾渊源流长,关系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陆地海岸线长达3000多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

福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西北有高峻的武夷山脉为屏障,削弱了冷空气的入侵;东濒海洋,暖湿的海洋气流可不断向内陆输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温暖湿润为显著特色。大致上以福州―福清―永春―漳平―上杭一线为中、南亚热带分界线。省境大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为440~530千焦耳/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700~2300小时,2000小时的等值线与中、南亚热带的分界线大体吻合。年均温17~21℃,最热月均温在28℃左右,最冷月为6~13℃,大于10℃活动积温为4500~7500℃。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内陆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受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向西呈两低两高现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以春夏季最多,夏秋间有台风雨,冬季降水虽少,但也可达160~240毫米。风向的季节性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福州,福建省省会,“因州北有福山”,故名。雅称榕城、温泉城,有“江南胜地”之誉。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是福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福建省最大的工业城市。辖五区、六县、二市,总面积11968(市区1043平方公里,总人口560(市区140万。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畲、满、苗、回等31个少数民族。福州是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渊远流长,人才辈出。汉初为闽越王都治城,唐开元间始称福州。因城内于、屏、乌石三山鼎立,故又称三山。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具重点佛教寺院6座(涌泉、西禅、林阳、地藏、万福、雪峰,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又是我国主要侨区之一,250万华侨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福州风貌独特,市内有山,有江,三山鼎峙,闽江、九龙江迂回东流。四周翠微环绕,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北有莲花,南有五虎,风景秀丽,青山如玉,碧水环绕,风光旖丽,具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又有得天独厚的分布广、水量大、水温高、适于疗养特点的优质温泉。

地理科幻小作文100字【八】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