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介绍天门家乡的作文)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介绍天门家乡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8-30 21:20:26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介绍天门家乡的作文)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一】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柳树发芽了,百花争奇斗艳。柳树粗壮的枝干,抽出几根细长的柳枝随风舞动,婀娜多姿。泉水汩汩地冒着泡泡哗哗的留着,小草从地里探出了头,一不留神给大地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桃花在枝头笑开了嘴,金灿灿的`油菜花染黄了半边天。

夏天到了,麦田里翻着金色的波浪。绿树成阴,炎炎夏日,小狗伸长了舌头,知了热的直叫好像在说:“热了,热了。”碧绿的原野里吹来阵阵花的清香,夜幕降临。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远处传来悠扬的蛙鸣,人们围坐在老榆树下,一边扇子扇子,一边谈论着美好的年景。

秋天,秋高气爽、瓜果飘香,果实累累,果园里各种水果挂满枝头,五彩缤纷。梨像一块块黄金,葡萄像一串串珍珠;大地一片金黄,一望无际的稻谷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一阵风吹过,掀起道道金浪,秋天这是乡下最忙碌的季节,农民伯伯秋收之余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冬天,隆冬来临、冰雪覆盖,屋外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大地、屋顶、树枝好像都穿上了白色的衣裳变得个个银装素裹。大人在家里取暖,小孩子可乐了,在这雪白的“小天堂”里打雪仗、堆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这美好的景色好像为乡村构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二】

一到星期五,我就特别兴奋,因为——又可以回老家喽!

回到老家,听说爷爷在地里种花生,我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奔向田野。

田间小路上长满不知名的小草,绿绿的,软软的,在微风里轻轻摇曳。她们应该是一群小姑娘吧,不然哪里会有这么柔软的腰肢啊!草丛里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像绒球,像圆盘,像小姑娘的刘海……我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耳边是虫子的呢喃,调皮的小草在我的脸上挠痒痒,鼻尖氤氲着家乡花草特有的清香,哇,真好!

抬起头来,天空像纯净的蓝宝石,几片白云轻盈地散着步,我的脚步也跟着轻快起来。阳光比城市里灿烂得多,一点也不刺眼,洒在脸上,暖暖的,特别舒服!风轻轻柔柔地抚过脸颊,新翻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弥漫全身,仿佛身上每一个毛孔也全都张开,贪婪地吮吸着。哦,我喜欢这醇醇的泥土味!

不远处爷爷正在田里耕地,牛拉着犁,褐色的泥土持续不断地翻起来,边上几头牛悠闲地吃着草。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跑过去,跳进地里,也学着拿起锄头把地翻了起来,惹得爷爷抿着嘴笑个不停。不一会儿,地耕好了,爸爸也来了,还提着装满花生种子的篮子。我们脱下鞋子,卷起裤管,弯下腰,把花生种子一粒一粒地放进犁沟里,再踩进土里。听爷爷说,只要勤浇水、施肥,很快就能长出花生来。我心想:等花生成熟了,还要来拔花生。嗯,一言为定!

回家的路上,蹦蹦跳跳的我不小心踩到了一块牛粪,我跳起来大叫:“臭!”爸爸笑嘻嘻地说:“这可是家乡原汁原味的牛粪,城里想要还没有呢!”

爸爸的话让我忍俊不禁。是啊,牛粪肥沃了家乡的田野,家乡的田野又养育了家乡的人民。不管我走到哪里,总会想起那股牛粪的味道,还有那花草香,还有那醇醇的泥土味……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三】

家乡的味道,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虽然朴实无华,却扣动着我的心弦。

在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馍。”那店里的大厨,将羊肉汤煮了十几个小时,还用一米长的汤勺不停地搅来搅去,才成了陕西的美味。羊肉泡店内的店员时不时地吆喝着:“一百八十三号,你的汤好了!”他们就像“吼秦腔一样豪迈。当羊肉被店员端上桌,外加两个烤馍,羊肉汤、饼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着。人们将馍掰成块,泡在汤里,这就是我们陕西最著名的吃法。在我们陕西,就要大口吃肉,大口吃馍,大口喝汤,端起比头还大的碗,里面是一大碗羊肉汤。

虽然肉现在涨价,但普通人没有肉也依然过的有滋有味。豆腐脑在陕西也是颇有名气的,不仅便宜还好吃。坐在店里,点上一碗豆腐脑,不到两分钟,香喷喷的热豆腐脑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了。上面放七、八颗黄豆,放一茶勺咸菜丁,最后浇上一勺酸汤,让人垂涎欲滴。挖一勺放进嘴里,豆腐脑会颤微微地、绵绵地、软软地滑进你的喉咙,保准让你吃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冬日里更是喝上一碗热豆腐脑,你一整天都非常暖和,浑身发汗。

包子和豆腐脑可以说最佳搭档。在夏天,姥姥最爱给我包我喜欢的包子了。她包的大包子馅十分饱满,一个个整齐地摆成一圈,坐在蒸笼里像是在开“紧急会议”。包好包子后,要把笼端到太阳下,让包子晒晒太阳。待它们晒完阳光浴后,需要放在大蒸锅里蒸。蒸上半小时后,一个个白胖胖的大包子让人看着就直流口水。要是咬上一口,馅多的都快溢出来了,非常美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味道都是从乡野来的,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果实,加工后所得的美食。家乡的味道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四】

记忆中的那个味道还是那么深刻,它伴随我长大,伴随着我生活,那是家乡独有的味道,是我一生的味道……

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康县的面皮,如果你来过康县那你肯定吃过这里的面皮吧,如果你没有吃过,那你肯定是白来了。

记得小时候,每到逢集家里人都会去赶集,我首先就会向他们要一碗面皮,然后回家的时候总会提一大碗给我吃,那时候在家等面皮的心情和在家吃面皮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和幸福,直到现在都令我记忆犹新。

我喜欢面皮凉凉的感觉,吃到口里滑滑的,特别有嚼劲,它里面有各种配菜,比如:土豆丝、豆芽、黄瓜丝丝、白菜等,每一种配菜我都十分喜欢,它的配料可谓是特别的足,酸辣感很强,吃完之后都会有淡淡的蒜泥香味儿呢。

慢慢长大上了离家不远的中学后,离我心中的美味也越来越近了,学校就在我们村的那个镇子上,每当逢集我都会跑到学校外面吃一碗面皮。那时候没有太大的心愿,只希望天天都是逢集,天天都能吃到面皮,学校的饭真的枯燥无味。而逢集的面皮就是拯救我味蕾的最佳良药。

后来上了高中后,离家也有好几公里了,吃不到家乡的面皮了,不过面皮作为康县有名的美味,在康县的每一个地方当然都不会少的,这里也少不了面皮馆,而且还有好多家呢,味道虽然和家乡的有一点点差别,但还是很美味的,面皮的灵魂依然在。每到这里逢集的时候街上都会摆出大大小小的面皮摊子,这一幕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家乡味儿。

直到现在,一天三顿我至少有一顿是要吃面皮的。

我还真不想长大,不想走出家乡,不想走出康县,那样我就吃不到家乡的美味面皮了,离开家乡的味道我该如何成长。

家乡的味道——面皮的味道。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五】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饭,是胃的必需品,味道则是精神的安慰剂。人们靠山吃山,临水吃水,每个当地人总有一种属于自己家乡独特的美味,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味觉记忆。

很多人说,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它的外表越是平淡无奇。但苏州山塘街的海棠糕不同,还未品尝,光看外表内心便涌动起一股浪漫的情怀。海棠糕往往以海棠花做模子,下面是雪白色的糕块,上面表层是紫酱色,花花绿绿的糖丝点缀其上。小心捧在手心,仿佛捧着一件精心制作出来的艺术品。轻轻咬一口,豆沙馅软糯无比,细细品之,又能尝出来果仁的味道。再咂么几口,又有芝麻的香味。仿佛是一口老酒,越品越有味道。更有趣的是,海棠花那温和美丽的形象常常闯入你的心里,让你对手中的海棠糕更加爱惜不已。

山塘街是传承苏州传统小吃的街道之一。其中粉墙黛瓦、石砖小路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随风飘荡的酒家黄旗,令我不禁想到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诗。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铺点缀其中,还有那铮铮淙淙评弹和咿咿呀呀昆曲的声音间或传来,让人一下子就融入到了苏州古城的韵味中。

海棠糕香飘数里,人们一闻到香味便开始有所躁动,脚下的步子果断快了些,这正所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呐。对于当地老食客来说,大而静美的店蕴含的不一定是苏州的真味,那些隐蔽的小小可爱的木质推车才是家乡味道的独特载体。

卖主往往是一位老大爷,干净的手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而脸上却满是春光。他一边用苏州话大声吆喝着,一边用刀细细地分割着大块白色的方体糕块。他的每一刀都很均匀,每一刀都有着暖香白雾的伴奏。迫不及待地尝一口,松软可口,又甜又滑,但不油腻,随之而来的是一道暖流流遍全身,令人回味无穷。其实不光喝酒会醉,吃海棠糕也会有种与世同醉之感,仿佛眼前所有东西都模糊了尖锐的棱角,变得分外美丽起来。

很遗憾,这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只能通过记忆来回味这种味道。

现在,洋快餐和各种国外菜让本地小吃淹没在了美食海洋中。现在的人们几乎都用汉堡、比萨、日本料理替代了它,洋味道更让他们觉得自己时尚。

偶然又去了次山塘街,发现那里变化天翻地覆。房子装饰得更热闹了,嘈杂的音乐声代替了淳朴的吆喝声,传统苏面馆成了星巴克,黄色酒旗也为数不多……更令我难过的是,那打着“地道苏州传统小吃”标语的海棠糕店,虽然海棠糕样子更为精致,更好看,但我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吃完后只觉得有点空虚,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消失不见了。老山塘街已成为了我的过去,我的怀念。

其实,与其说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如说是传承的忘却。海棠糕,不仅仅单纯是海棠糕,它更是一种童年的美好回忆,苏州文化的传承,这是什么美食都无可取代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在大肆引进他乡美食时,能否问自己一句,是否忘却了自己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

又是三月杏花春雨江南,走进小巷子中,特别希望能再次听到卖海棠糕的吆喝声,再次闻到海棠糕的味道……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六】

我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家乡度过的。每当我和别人谈起家乡时,一股暖流就涌上了我的心头,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味道。

美食篇

我的家乡在安徽。一说到美食,我立马就想到了安徽的汤包。汤包跟馒头包子可不一样,它的汤汁很多,夹起一个汤包,把外面的皮咬出一个洞,汤汁和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飘进你的鼻子,让你迫不及待地想咬上一大口。但如果你想充分品尝到汤包的美味,可不能一下子咬一大口,而是把嘴唇贴到那个咬破的洞上,慢慢吮吸里面的汤汁。等汤汁快要吸完的时候,再把汤包一口放进嘴巴里。这时,汤汁的香和肉的鲜味融合在一块儿,唇齿留香,那美味真是难以形容。那汤包的味道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习俗篇

我们家乡过春节,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剪窗花、贴春联、吃饺子,长辈们都会给小孩子压岁钱。但除了这些传统习俗外,还有我们家乡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一个习俗,我们会在牛的头上扎根红带子,给它身上绑上车,上头坐一个赶牛的人,再在车后面系上鞭炮,人们点燃鞭炮,牛就开始绕着村庄奔跑,预示着新的一年牛气冲天,红红火火。我每次回家过年总是十分期待这项家乡特有的习俗。

记忆篇

小时候的我在家乡还有许多好玩的回忆。我经常赶着二奶养的鸭子到处跑,一会儿赶到河边让鸭子游泳,一会儿赶到猪圈,吓得猪们到处乱跑乱叫,一会儿又赶到别人家,弄得人家院子里满是鸭屎……每当夏天天热的时候,我就爬到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去,在我叔叔给我做的小木屋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乘凉、睡觉……

家乡的味道总是说不尽、道不完。家乡,你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童年记忆,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永远不会忘记你。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七】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中国,所以,过年自然会非常讲究。而且,在各个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年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年俗吧,充满了浓浓的家乡味。

贴春联

大年三十这一天早晨,我和爸爸一起走到大门口前贴春联,我们把大小分好,然后爸爸吩咐我贴左边,他贴右边,我们那时贴得热火朝天。我看着自己贴的春联,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爸爸还夸我贴得非常好呢!

压岁钱

每年三十晚上,邻居或者亲朋好友都会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看着那些孩子们高兴的表情,我也情不自禁地想打开红包。那些被火红的红包给包住了。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那红包。“哇!有这么多钱啊!”顿时,我高兴得一本三尺高。

放烟花

最有趣的要属放烟花了,每当天变成了黑色时,大家都要放鞭炮和烟花。我让爸爸给我点燃了许多烟花。只见天空突然变得五彩缤纷。有红的、黄的、绿的……像天女散花一样,真美呀!我还放了鞭炮,那声可真响亮呀!

吃年夜饭

三十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也是我爸爸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因为,我爸爸可是个优秀的.厨师。只见他一手拿着大锅,另一只手握着锅铲,翻炒着菜,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菜就被老爸从厨房里端了出来,那香味可真诱人啊!我和姐姐的口水已经流三千尺了,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

热闹缤纷的年俗,浓浓的家乡味,甜甜的,美美的,一丝一缕入心田。愿永远这样的岁月美好!

地道家乡味作文600字天门【八】

走进小镇,一阵清香便扑鼻而来。细闻,这清香夹杂着些许甜蜜。循着香味走到尽头,这是一家破旧的老店,店牌已经微微斑驳。

走进小店,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香味更是越发浓郁,我看向老爷爷正忙活着制作甜点—梅花糕。我点了一个梅花糕,坐在店里静静地等候。没过多久,一块热腾腾的梅花糕便做好了。老爷爷手里端着我的梅花糕,快步向我走来。这时,我才注意到老爷爷满头闪闪的银丝与满脸细细的皱纹。可偏偏是这样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纯真、和蔼的笑容,那笑容,是我见过最真实、最热情的。“小朋友,你的梅花糕!”老爷爷用不太清楚的普通话一字一顿地说。我接过糕点,回给爷爷一个灿烂的笑容。爷爷嘴角一咧,回去工作了。我看向手中的梅花糕,软软的面团上撒着彩色的糖丝,底部是脆脆的蛋筒。我使劲地咬了一口,热热的梅花糕顿时把我烫得热泪直流,我一口把梅花糕咽了下去,伸出舌头为自己降温。

我小口地咬着手中的梅花糕,软软的面团伴着糯糯的豆沙,久久回味在我嘴里。那甜蜜,丝丝的,润进了我的心里。我舔了舔嘴唇,正准备狠狠地再咬一口,斜眼却见妈妈站在门外,向我挥着手。我抬起手,手表上的时针赫然指向了5,该回家了!我匆忙地把梅花糕塞入嘴里,迅速地冲向门外。十几年来,我总是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嘴里还塞着一口香香的梅花糕,用自己不成熟的呢喃软语,做着一个不成熟的新苏州人。

夕阳斜斜地挂在天边,余晖撒向大地。三个紧紧地身影,慢慢地走在小镇上,走过了春天,走过了四季,一走就是十几年!

苏州的味道就像这梅花糕一样甜蜜,像老爷爷那样亲切,像父母那样温暖。不知不觉,当身边传来阵阵吴侬软语时,我已把它当作了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