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美开头)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美开头)

更新时间:2023-04-05 18:51:12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家乡的春节作文优美开头)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一】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所有的人都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在我的记忆里令我最快乐的是今年的春节。

大年三十,我在爷爷奶奶家门上看到了一幅红地儿金字对联,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一首著名的诗作《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佳句。喜庆的气氛洒满了整个城市,人们都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之中。

下午厨房传来了乒乒乓乓的切菜声,原来是爸爸妈妈正在准备年夜饭。我把一张京剧名家名段的DVD盘作为新春礼物送给喜欢听京剧的爷爷,爷爷夸我懂事孝顺;奶奶给了我一个压岁红包,希望我新年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快要吃年夜饭了,奶奶十分神秘对大家说:“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客人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大家都要热情接待。”我说:“神秘客人?大年三十还会有谁?”奶奶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门打开了,奶奶用手轻轻地拉着一位老太太,原来是隔壁的孤老户刘奶奶。把刘奶奶让进来后,我奶奶高兴说道:“我把刘奶奶请来同我们家一起过年,大家欢迎。”全家人热烈鼓掌欢迎,刘奶奶也激动得热泪迎眶,说道:“没想到我一个孤老户,能有福气和你们全家过春节。”

好不容易等到了开饭,一碗碗美味佳肴上桌了:鸡、鸭、鱼、肉、海鲜……我们欢欢喜喜地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吃起了年夜饭。大家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气氛。

吃过饭后,我们一大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好快乐!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二】

春节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节日。而在我的老家——安徽,有许多习俗与这儿不同。

在吃的方面,过年我们那儿一定要吃饺子的。所以,饺子的馅也非常讲究:有的包蜜糖,有的包肉,有的包韭菜和葱……吃到各种不同馅的饺子,代表这各种不同的意义:吃到蜜糖饺子的,代表生活甜甜蜜蜜;吃到菜饺子,代表生活平静安宁;吃到鲜肉饺子的,代表生活幸福……有趣的是,大人们还会在饺子里塞上硬币呢!吃到硬币饺子都是好运的,代表财运亨通。饺子一般都是蒸的,因为“蒸蒸日上”嘛!

除了包饺子,过年我们还要买上各种水果、干果、糖果等。水果中甘蔗是必须要买的——为什么呢?哈哈,“甘蔗节节甜”呀!

春节的大年三十,我们那儿全家人都要在自己家中拜菩萨,人们跪在地上虔诚地磕头,并给菩萨上香,还要给菩萨前供些水果,饺子、花生等,求菩萨能保佑他们一年平平安安。

我们还孩子在家是呆不住的。在孩子们出去玩之前,父母会提醒他们捡一根树枝回来,藏到床底下——因为树枝就是柴,“柴”与“财”谐音,有一种招财进宝的意思。

还有在除夕夜时,哪怕地上垃圾再多,也不准扫地。听说这样会把财神赶走,将来就会穷困潦倒……

这就是我们老家春节的习俗,你们家乡又有什么习俗呢?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好吗?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三】

福州小年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这天我们常常会做出丰盛的菜肴祭灶神,以此保佑来年家中风调雨顺,家人平平安安。在这天我们还会做红糖糕,预备过年时吃,寓意步步高升。

随着元宵逝去的步伐,春节也就和元宵一起逝去了。这就是福州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四】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每个地方都很热闹,我们家乡也不例外。

我的老家位于潮汕揭阳。那里每到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清扫一遍,把家里的椅子呀、床呀、等等家具搬到门口洗一遍然后到太阳底下晒。铁门都要图上新的一层油漆。家家的子女不管什么都要从外地赶回家过年团聚。

到了除夕时,人们早早地洗好了澡穿了新衣服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里面鸡鸭是不可少的,菜都很丰盛,其中小孩最喜欢吃鸡柳了。吃完饭后男朋友们都各自玩去了。到比较宽大的地方放鞭炮去了,女朋友玩烟花。

正月初一,大人穿着新衣服去亲戚家拜年去了,小孩也跟着去了。每到这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开心,因为都能领到大红包。老人呆在家里等着其他亲戚来拜年。大街上都是鞭炮声和小孩的欢呼。

正月初八是老人最开心的日子了。每到初八初九家家的男人都要去迎财神,男人抬财神,13、14岁的小男孩那彩旗,后面一堆锣鼓声迎来,走到每个街道去报平安。正是这样初八初九两天都会有一个戏团的人来为每个人演潮剧,这种老人最爱看了。戏团后总会有一堆卖烧烤和零食等等的来摆摊,小朋友们都会向大人们要钱买弯曲或零食吃。

到了初十,大人们都要回去工作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就这样,热闹的春节结束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五】

在这一天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鸡宰鹅,办年货最为重要,这一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了人,家家户户都要一次性准备好东西:倘,饮料,干货和各种各样的东西。

办好年货,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屋里屋外打扫一尘不净,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扫除干净,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接下来就要贴对联了。门外的红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写的话五花八门。再贴上大大一个“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互相聊着这一年里自己遇到的逸闻趣事,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大家欢快的笑声。人们在外边玩耍 ,放鞭炮。只听“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开来,“花瓣儿”顿时被洒满了天际,天被照得亮如白昼。各色的烟花一朵连一朵绽放在天边,它们盛开了一会儿便又陨落,但仍为天空增色不少。

除夕之后便是正月初一,人们什么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铺都不开门,到处都很安静。但依旧能听到鞭炮声。

正月初三,这一天人们都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这下可开心了,可以收红包嘛!数钱数到手抽筋.

元宵上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歇。人们在这一天个个都喜气洋洋,到晚上,几乎整个村都是亮的小孩子在放花灯,累了,回家看电视吃元宵,之后再放鞭炮玩耍。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人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岗位中,大人上班,小孩上学。

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这个大民族需要我们个个去认识了解,感受其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俗。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六】

我的老家在赣东,每逢过春节,无论多忙,都要回家过年。

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人们要做非常多准备工作:“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肥鸡,二十八大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照传统程序进行的,所以这些日子,家里面时时飘香香。时不时还会给邻居送上新鲜的糯米丸子。而我们则些小孩子,则是一边吃着各种各样的甜食,一边掰着手指算着,还有几天过春节。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家里老老少少都起了个早,互相祝福。祝福过后,妈妈们去准备年饭,爸爸们去贴对联、贴倒福。

家乡的年饭一般是中午吃的,我们家也不例外。满满一桌的饭菜喷香喷香的,有鱼、有肉、有面条,惹得我与弟弟们“口水直流三千尺”,不过家乡再吃年饭之前还要放炮仗,寓意辞旧迎新,赶跑灾难驱除邪恶。我也只好忍住肚子的抗议了。

晚上还要吃一顿年夜饭,与吃年饭不同的是,它讲的是守岁迎新。它是从第一锅饺子出锅开始的,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待到快到12点,爸爸们就在屋外用爆竹摆成一条长龙,等待点火信号。每到这时候,央视就会开始倒计时,大家就一起跟着大声喊:“5——4——3——2——1,点火!”这时候,除了鞭炮声,就再没别的声音了。

到了凌晨一点,鞭炮声就渐渐稀了,而年,就在这渐渐消去的鞭炮声中远去了。

家乡的春节作文开头【七】

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处处酒肉飘香;男女老少穿着新衣,每扇门上贴着春联;万家灯火通宵,炮竹声声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发压岁钱全家守岁……

这就是一个个难忘的春节。

而我,最难忘的就是放烟花了。

找来两个好伙伴,一起放烟花。我从家里拿出了最喜欢的烟花——冲天炮。我心里有了数,这玩艺危险,必须要有大人照看。老爸点了一根,随着“噼哩啪啦”的响声,烟花冲上了天,一朵朵五颜六色的烟花飞升降落,有的像是天女散花,有的像是信号飞射,忽明忽暗五彩缤纷。最好看的是烟花飞上天,变成了一大朵大牡丹,一眨眼,这花又化作了无数朵小花变化莫测:一会儿红色,一会儿黄色,如一群“变脸”的蝴蝶在高空飞舞。

瞧,灰暗的天空又升起了一个红红的“火球”,紧接着,一只金黄色的“火箭”,还没反应过来,就盛开了一朵大焰火,炸开了一朵红色的花……太美了,我赶紧又放了一个。

春节真好,现在,虽然是年刚过,我是多么希望明年的春节早点到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