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年味作文800字 2023)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年味作文800字 2023)

更新时间:2023-12-06 02:55:34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年味作文800字 2023)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一】

由于国外的节日不断的流入我国,造成了我国人民崇尚了“洋节日”,中国春节过年的年味也淡了。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春节一年比一年更热闹。

2月28日,我们家买了许多的菜肴,知道我家要干嘛嘛——我家呀过年了。今天我们准备吃年夜饭了,但是吃年夜饭之前我们先要祭祖,来总结去年的收获和需要进步的方面,保佑我们在今年能快快乐乐,学业有成。当新春的爆竹声响起时的那一刹那,我们从去年迈入了新年第一天,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新年的气息,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拜神之后就开始吃年夜饭了:因为这点我反倒觉得春节的年味还未淡,反而我很期待。我们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要不是春节,我们一家人还很少一起吃呢,每天都吃的“散散”的。我们吃好了爷爷奶奶吃。但是今天。一直阻挡着我们的薄膜破了,城墙到了,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的样子,这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看见的。

当爷爷把大大的红包塞给我时,我既开心又兴奋,我长大一岁了。

新年不正是因为能够懂事一点,长大一点才如此热闹。当你与你的家人分享着长大的祝福时,你会觉得长大不好?过年不好?

春节年味淡了吗?让我告诉你吧,年味没有淡。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二】

年味,各个城市,各个地区,各个家庭都有那独一无二的年味记忆。

——题记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轮回,也引来了新的一年。

清晨,熹微的阳光从窗纱的间隙中透到我的床上,伴随着窗外鸟儿的'歌声将我从睡梦中引领出来。我走出房门,瞬间被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所牵引,我在香气的牵引下来到了厨房“原来是妈妈在做年糕啊”是啊,过年怎么能少得了年糕呢?

我走出家门,一阵阵鞭炮声吸引了我,我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走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小孩在放鞭炮啊,他们一个个穿着大红的新衣,还真有点过年的感觉呢。我继续走,来到了长沙市最热闹的步行街。是啊,一样的街道异样的氛围,整个步行街都充满着过年的氛围,充满着春天的生机。

我走在大街上原本脏乱的街道都焕然一新,变的异常干净,路灯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福字,马路上的车大都是驶向火车站的方向,我想都是着急回家过年的人吧。街上好像是特意迎接“年”的到来似的,变的异常热闹。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击打年糕的敲击声,以及人们喜悦的笑声。这些都构成了一曲动人的新年交响曲。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每家每户都贴上了各式各样的春联,中间夹杂着一个倒着的“福”字,为什么福字要到着贴呢?曾经听家里年长的长辈说:是因为倒着贴就寓意着福到了。我走到了家门口正巧碰到了爸爸在贴春联,我连忙上去帮忙,只不过中间贴的不一样,我们家贴的是财神。此时,传来了一曲《新年好》传了出来,春联上的字也随着着美妙的音符舞动。

傍晚,太阳落下,月亮又接替着它升起。我追随着太阳的脚步,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就是几个大大的红包向我递了过来。这便是我过年时最喜爱的环节。我一时沉浸在收红包的喜悦中。过了一会儿,菜都上齐了,人也来齐了。我们便动起筷子品尝这美味佳肴了。吃完后,大人们在畅聊,而小孩子们却在低着头看着手机,都在等待着20:00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头一曲《万紫千红中国年》唱响了整个春节联欢晚会。其中一曲《中国》唱出了中国的强大与全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最后一曲《难忘今宵》结束了整个春节联欢晚会。这也预示着整个春节正式开始了。

晚上,一阵春风袭来,拂过耳畔,虽略带些许寒意,却又格外亲切,为我携来了一缕年味。

是啊,每个地方年味各有不同,却又大同小异,只不过是气氛的不同罢了。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三】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咖啡色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付出,由衷祝福。分寿桃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亲情友情。家乡过年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旅途。可家乡热闹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年味最浓!

浅话年味作文800字【四】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任然保留着新年这一传统节日,可是它那火箭高速般的发展却让这中间的有些东西变了味道。

红包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并常用于过年的一句话。红包起源于明清时候,是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也是农历新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起初,包的只是100块(约现在的1分,只能买颗糖果之类的)五六十年代,包的是几分、几毛;后来,包的钱财越来越多,用处也开始不单纯只是送一份祝福。

一位在香港读大学的朋友说道:香港的红包包的大多数是10元、20元的港币,有的甚至是一条纸上祝福。

一位在内地读小学的孩子说道:我这些年收的红包储起来多达20万元人民币。

甚至,一些下层官员递给上司的红包,大吉大利、红包薄厚,诡异的笑脸相逢却笑里藏刀,互相一个握手点头,你我心照不宣!

年货

趁着特殊节假,商场抓紧时机、提早预备。一堆堆货品前后摆放的价格牌令多数人不禁赞叹:现在的一百块能买到些什么呢?物涨、货涨,唯独工资不涨!可是,这真的是物超所值吗?不!这都是人心惹的祸——大多数人选年货的标准是:拿出手的时候要显得阔气。各商家看准了这一商业契机纷纷给自己的物品包上一件件诱人的包装,由此,价格就仗着突飞猛升,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那些所谓耀眼霸气的包装只能换来一句左耳进右耳出、从不进脑、从不深刻的“呀!这包装真漂亮”,过后还不是当成废物卖掉,有谁会留着呢?那您又多浪费了多少钱呢?

过年时节,走亲探访肯定少不了满手年货。有些人过年一家团聚普普通通便是福,从来不奢求;有些人一袋年货过百千,从来不吝啬。亲眼可见,要么是推推让让好不容易收下了,要么就是拿一袋去、提一袋回,反正结果都是多得吃不完,摆着堆灰尘——你若喜欢、你拿去,你若不喜欢就垃圾桶拿去。

年饭

自从东方的中国巨龙腾飞之后,经济迅速发展,一年辛勤劳动下来大家都挣得盆满捧满。

年饭大家各有各的选择、各有各的特色,而早已提早预订完毕的驰名酒楼敞开大门等待贵客某天大驾光临。要是迟了一步,就只能收到千篇一律的回复,通俗来讲就是:现在想订?对不起,明年请早!

但在中国这地大人多的陆地上,并非所有人都如此。

一些人,以幸福为名,一家只能吃条鱼、配些饭、带些谈笑,于是尝了富人们一顿中的小东西。

一些人,以“辛勤”为名,一心只想订间房、配上奢侈、带上银行卡、留下名贵剩菜,于是吃了穷人们一年里的所有饭菜。

谁还记得?那些年,钱财不多、单纯祝福的红包;

谁还记得?那些年,普普通通、互相交换的年货;

谁还记得?那些年,一家团聚、幸福满满的年饭;

今时今日,谁还会因为长辈给的一毛几分的红包连夜晚作梦都还满脸笑容?

今时今日,谁还会肆意地满街大跑只为在这新春佳节图个开心,玩个够本?

今时今日,谁还会大过年的在门口坐着,一边看着小孩子们玩耍一边跟左右邻居毫不吝啬地谈笑?

那时那日的过年味道真的寻不回了吗?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