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参观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作文(游览天津极地海洋馆作文400字左右)

参观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作文(游览天津极地海洋馆作文4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0-28 18:37:40
参观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作文(游览天津极地海洋馆作文400字左右)

参观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作文【一】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萌芽中国博物馆的沃土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

那它跟现在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接着往下看。

博采众长汇集一馆

现在的天津博物馆主要由天津博物院、广智馆、市立美术馆汇集而成。先说说这天津博物院,据陈克介绍,它的创办人严修的次子严智怡与陆辛农、李琴湘、华石斧等人在教育品陈列馆的原址处设立了天津博物院筹备处,向社会广泛征集文物,很快征集到自然标本1400种,古代文物2300种。原计划1917年正式成立博物院,结果当年的大水把建馆时间推迟了一年,1918年天津博物院成立开放。该院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社会动荡屡次改名,直到1950年才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一博物馆。

既然有第一博物馆,那肯定就有第二博物馆了。这第二博物馆就是平民教育家林墨青创办的广智馆。林墨青在1923年曾经参观过山东济南广智院,济南广智院是一座将宗教宣传与科学、娱乐结合起来的文化馆性质的机构。受济南广智院启发,林墨青于1925年成立了天津广智馆,其中陈列部共有3700余件展品,内容多是一般常识性的资料实物,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然、社会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共六个部分。广智馆更名不像天津博物院那么频繁,只在1950年改名为天津市立第二博物馆。

到了1952年天津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开始筹划第一和第二博物馆合并,同年10月初两馆合并工作完成,组建成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年底又并入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座美术馆的天津市市立艺术馆。1955年3月在原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基础上建立的华北人民博览馆也被并入历史博物馆。不光合并,也曾拆分了一个博物馆,1957年底在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艺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天津市政府于2001年决定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再重新合并,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天津博物馆。直到2004年落脚于银河广场,天津博物馆这才算经历完了前50年的曲折多变和后40年聚散两依的发展史,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在2012年5月迁址到了天津文化中心绽放“新颜”。

古文物也可以很“潮”

据天津博物馆馆长陈卓介绍,新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常设三个基本陈列:《天津人文的由来》(古代天津、《中华百年看天津》(近代天津和《耀世奇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重点展示天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和重要地位。

去过新博物馆的人刚一进门就会为内部空间构造所吸引,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历史大厅的逐层递进与中庭空间的错落交叠交相呼应,仿佛一条时光隧道连接了从古至今的各个展厅。关于老馆与新馆最大的区别,记者询问了多位刚刚参观完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大部分是“空间变大了很多”和“很有现代感”。确实如此,老博物馆的展厅面积只有9000多平方米,而新馆目前利用的陈列展厅面积已经近15000平方米。以前在老馆有部分字画类的展品因为空间所限没办法全貌展出,《万笏朝天图》和《河上花图卷》两件文物长为17米和13米,到了新馆都以全貌姿态呈现于广大参观者面前。

除了旧貌变新颜以外,有的文物也搭上了高科技时代的“便车”。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将文物与高科技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赏。在天津博物馆有一幅宋代的画卷叫《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是皇帝在皇家园林赐宴群臣,观龙舟竞渡的场面。但是这幅图在30厘米见方内描绘了1000多人,大多数参观者即便是近距离观看也觉得费劲。新馆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让参观者不仅可以清晰地观看这幅名画,最绝的是图中的部分内容“活”了起来,比如宫女会翩翩起舞,龙舟也划动了起来,将时代感充分带入了古文物中。

参观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作文【二】

11月16号在社研会的组织下,集体去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经历了大半时间才到达天津自然博物馆,并且一路上的晕车已让我无心再去想自然博物馆里到底是怎样的,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但在下车之后,一眼望去,呈半圆形平面的仿天鹅造型玻璃式建筑奇特的外形已让我惊叹不已。这些也已让我把晕车所带来的不快尽数抛之脑后。

自然地力量总是伟大的,能够让我们忘记所有的不快与烦恼,而被其深深地吸引。

走进大厅,一个庞然大物映入眼帘,张开它的大嘴,舞动着身体和它的爪子,没错,它就是恐龙。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远古时代,恐龙独霸天下的雄伟。但却无缘无故的灭绝,这让无数的科学家为止费解。感叹完恐龙的盛世衰亡,随之来到了二楼,二楼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感觉,一下子貌似从现代穿越到了远古时代大自然的怀抱。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相继映入眼帘,让我目不暇接。

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鸟类,美丽的羽毛,五光十色。各式各样的贝壳,千奇百怪的昆虫,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各种色彩斑斓的.蝴蝶,美丽的翅膀让人不禁感叹化蛹成蝶的唯美与神奇。让从小就对蝴蝶充满了喜爱的我兴奋不已。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二楼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珊瑚和海底世界的各种鱼类,以及海底动植物,让我犹如亲临海底世界,感受它的美妙。

仔细游览了二楼之后,我和同学来到了三楼,在看过大陆上、天空中和海底世界的各种动植物,已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我穷无尽的

魅力。来到三楼,一下子让我觉得走进了南北极的冰天雪地。南极企鹅,北极熊,不禁感叹自然真的是充满了奥秘。往里走去,觉得从南北极又一下子穿越到了非洲,又一庞然大物夺眶而入,体型庞大的大象,让我头脑中立即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妈妈,我长牙了,妈妈,你不为我高兴吗?”在金钱利益的驱策下,人们害大象,变卖象牙。让大象濒临灭绝,试问我们是否应该去反思一下呢?

走出自然博物馆,我惊叹于大自然的奥妙与神奇,更加惊叹于人类自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的去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发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参观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作文【三】

天津作为中国近现代的先驱城市,百年激荡征程所留下的文物史迹都需要珍藏,也正因此天津博物馆在展示近代中国历史方面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权威性。天津博物馆新馆开门纳客已将近半月,很多人的观后感都是新馆充满时代感、突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总之归纳起来就是很“潮”。然而您可知它的发展史其实几经曲折?此次“重展新颜”的天津博物馆又有什么“门道”可看?

天津的沃土滋养了近现代博物馆的萌芽。据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陈克介绍,中国早期的博物馆的产生基本是沿着两条路径,一种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建的或是附属在教会学校中的博物馆,另一种就是由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多少与当时的博览会有点关系。而谈及国人自建博物馆的拓荒者,就要说到创建了天津教育品陈列所的陈宝泉。陈宝泉是近代教育家,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在策划效仿日本博物馆成立中国人自己的博物馆。陈回国经过准备,于1905年2月10日在玉皇阁成立了教育品陈列馆,并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据当年《教育杂志》引用《日日新闻报》9月1日—29日统计,陈列馆共接纳了观众7121位,特别是其中有女观众2251位,这个观众量今天看来对于一个小博物馆也不算少了。

陈克特别指出天津的这座教育品陈列馆,其实比现在被很多人认为的中国第一座国人创办的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要早,除了根据张謇日记记载南通博物苑在1906年还在规划外,《南通市志》也认为南通博物苑在民国元年(1912年才建成开放,而天津教育品陈列所早在1905年2月已经开门纳客了。虽然只是个专题博物馆,虽然后来被合并只存在了三年,但教育品陈列馆应该是中国人建的第一个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