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介绍家乡美食及做法的作文)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介绍家乡美食及做法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29 12:06:12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介绍家乡美食及做法的作文)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一】

说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更是数不胜数,像:北京的烤鸭、天津的包子、陕西的泡馍、四川的火锅……,个个堪称人间美食,个个都被世人赞赏。可最令我流口水的,还是我家乡的特产——灯影牛肉。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灯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说明这个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灯影”,可就不一般了。因为,灯影牛肉非常薄,厚度还不及一张纸,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对准灯光,就会折射出黄色的灯影,所以,“灯影”二字,由此而来。

接下来,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述灯影牛肉名字的由来吧:“相传,灯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命名的。当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州市一带任司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种牛肉片,色泽油润(鲜)红灯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鲜香,使元稹赞叹不已。更使他惊奇的是,这牛肉片肉质特薄,呈半透明状,用筷子挟起来,在灯光下,红色牛肉片上丝丝纹理会在墙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红色影像来,极为有趣,元稹当即唤之为‘灯影牛肉’”。于是达州市的'这种牛肉片就以“灯影牛肉”之名盛传开来,成为四川的一道名菜。

灯影牛肉外形独特,味道自然诱人。灯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鲜脆,细嚼之,回味无穷。不少品尝过这道美食的人,都对它赞不绝口。而且经过这几年来的革新,灯影牛肉彻底“脱胎换骨”,味道越来越棒,仅以(令)无数游客尽“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

灯影牛肉非常美味,但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一头牛被宰后,只能取其腿键肉、里脊肉十几块,共才十几公斤。用长片刀切成十分薄的肉片,配上注草、丁香草果及其它十多种香料,拌匀后将肉片铺在竹筲箕上,经曝晒去除水分,放进特制的烤炉中,控制湿度烘烤至熟,装入用油纸衬里的竹筒或纸罐里,掺满纯香麻油,撒上少许花椒粉,密封而成。

有人说:灯影牛肉继承了达州人的所有气质,这话真不假,那牛肉的麻辣,就是达州人的火辣、那精巧的做工,就是达州人的一丝不苟、那比纸薄的厚度,就是达州人的豪爽。这才是一个真正可以代表一个地方人的美食,不,应该是艺术品。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二】

各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独特的饮食。像兰州的拉面,东北的馄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而三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呢,除了火锅,与重庆人形影不离的就该是小面了。

今天又来到街角的一家小面馆吃面。和重庆大多数小面馆一样,这里不足十平米,装修也不算豪华,就马马虎虎吧。其实重庆人并不喜欢面馆装修太好,反而喜欢坎儿上路边儿简陋的面摊,不为什么,就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面才有味道,才有纯朴新鲜的感觉。我点了二两素小面后,就等待着面上桌的那刻。说实话,尽管有杂酱面、牛肉面等,我还是钟情于小面;就如同方便面,几十种新口味还是赶不上最初的红烧牛肉面。新的不一定是好的,在吃面这一点上的确如此。而我对小面的印象就像对重庆人的印象,朴实、耿直、豪爽。

师傅先往锅里丢了一把水面后,接着放了一点儿藤菜。趁面还未烧好的时候,师傅就开始打佐料。重庆小面对佐料是很讲究的,辣椒、花椒、大蒜水、花生米、咸菜……一共要放十余种配料。据说辣椒要当天用完,以保持其鲜味。最后,师傅把面从锅里捞起来,我就远远闻到小面独特的香味渐渐飘来。

重庆人天生爱吃辣。这与重庆潮湿的气候分不开。在重庆住久了的人,总觉得嘴里少点什么味儿,而火锅和小面就满足了重庆人的胃口,也造就了重庆人豪爽耿直的性格。重庆的辣不像湖南那带的,重庆的辣是麻辣,而不是一味的干辣。倘若你哪天来到重庆,不要只把眼光停留在火锅上,最好来亲自品尝一下重庆的小面。要知道,重庆人吃火锅很频繁,但总不能天天吃;而小面就不同了,只要你什么时候想念小面了,或者抵挡不住街边面馆散发出的香气了,都可以从包里掏两块五角钱解解馋。难道你还怕在重庆街头找不到面摊?不会的。重庆人对小面的爱是难以言喻的。

我还依稀记得年前,小面只卖一块二,不到十年,面钱就翻了一番。而居民的收入在这近十年间,也翻了一番,更说明了重庆小面同重庆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三】

在美丽的松古平原上,有一个经久不衰的小吃——古市三角坛馄饨。你也许会觉得,那只是一碗普通的馄饨,没什么特别,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松阳的三角坛馄饨可是“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呢!

我家乡的馄饨个儿不大,可味道却浓,吃一个,便觉得芳香四溢,吃一碗便觉得整个人都洋溢着馄饨的香味,过了好久,还有馄饨的味道,还在回味馄饨的香气。三角坛的馄饨不仅味儿浓,馄饨皮也薄,而且又嫩又薄,方方的馄饨皮下面,原本鲜红的肉馅变得粉嫩嫩的,一口咬下去,皮就破了,一股汤就进入了嘴巴里,顿时觉得无比惬意。在一旁包馄饨的人,拿过一张雪白的馄饨皮,舀一勺肉馅,三下五除二就包好了一只馄饨,包好的馄饨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小巧玲珑,单外形便叫人垂涎欲滴。当一碗烧好的馄饨在你眼前掠过,便有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吸一口气,便会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入嘴里,嚼一嚼,一股美味钻入身体。再舀起一勺馄饨汤,汤上漂着香菜、榨菜,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便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吃了一个馄饨便想吃一碗,吃了一碗便想再吃一碗,再吃一碗,便爱上了这三角馄饨。没错,当你把馄饨放入你的嘴边,一股香气扑来,轻轻咬一口,便咬到了淡淡的、清香的馄饨皮,吃进肚子里,便觉得暖暖的,再咬一口。咬到了又咸又浓的肉馅,如果在冬天吃一碗三角坛馄饨,什么寒冷的北风,飘扬的白雪都不在话下。

吃馄饨的人很多,有大人、小孩、老人。有人边吃边赞不绝口,有人狼吞虎咽,有人细嚼慢咽,还有人吃了一碗不够,又吃一碗,又吃了一碗还不够,还要打包走。甚至有人专门跑到松阳来买。

如果松阳是一个花园,那么三角坛馄饨便是里面娇艳的花。如果你来松阳玩,可千万不要忘了尝一尝三角坛馄饨。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四】

“肉冻子”是我家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尤其是在冬季,只要你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就常常可以在餐桌上见到这一道佳肴。自从冰箱普及以后,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人们也能吃上美味爽口的“肉冻子”。人工冷冻的“肉冻子”由于保持了原汁原味,既下饭又解暑,因此倍受淳朴乡民们的欢迎。

关于“肉冻子”的来历,据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从前,有一位富翁吃猪肉时,往往把猪皮扔掉。他的厨娘看见这猪皮扔了怪可惜的,便把它拣回来,怎么吃呢?她大伤脑筋,最后决定熬汤喝。那时恰好是冬天,到第二天,汤给冻住了。厨娘尝了尝,觉得味道非常好;就端去给富翁喝,富翁喝了也说好;于是厨娘又把剩下的拿去给别人品尝,大家吃了个个称赞。这样,“肉冻子”这道菜便传开了。

传说归传说,但在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高贵品质和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把废弃的肉皮进行“深加工”后,又成了一道难得的美味佳肴,这实在是“变废为宝”的典型范例。

其实,做“肉冻子”并不难。农家腊月里是做这道菜的最佳时间。猪以后,用烙铁烙尽猪毛,然后把猪皮剔下来,用热水洗干净;再用快刀把肉皮切成萝卜丁状;接着,准备佐料,肉冻子需要七种配料:辣椒面、生姜、麻油、精盐、花椒、香辣粉、味精、白糖,一切准备好了;就开始炒肉皮,等香味扑鼻后再用水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肉皮吵糊了,否则味苦;把肉皮煮烂后,把它端下来冷却,到第二天,就冻住了,“肉冻子”也就做成了。

等到食用时,便用刀把它切成小块,看起来晶亮晶亮的。夹起一片“肉冻子”送进嘴里,抿一抿吞下去啊,怎一个“爽”字得了!那可真是香、甜、麻、辣四味俱全,口感爽滑脆嫩。你顿时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振奋,食欲大增!据说,“肉冻子”还有“驱风御寒、化食清淤”的功效呢!因此,“肉冻子”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家乡人民待客的上乘佳品。

朋友,你不妨试试吧!“不怕不品,就怕上瘾”哟!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五】

我的家乡在宁夏,这里以回族居多,信仰伊斯兰教,所以我的家乡菜就以回族风味菜为主体。它汇聚回族饮食之精华,崇尚清真,尤其讲究卫生,处处突出“洁净”二字。回族清真饮食忌食猪、驴、狗、猫、鼠等穆斯林认为不洁的动物,不吃自的动物及动物的液。选取的肉食必须经过宰并以真主的名义咏经,宰的牛、羊、鸡等确保了品质。宁夏小吃多以牛羊肉为主,品种多,风味独特。主要有:手抓羊肉、糖醋黄河鲤鱼、鸽子鱼、清蒸羊羔肉、羊杂碎。

回族面食也非常讲究,油香、馓子等香脆可口、颜色金黄;羊肉臊子面、羊排小揪面、粉汤饺子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极具特色。

回族人一般在吃完主食后,还要喝上点盖碗茶,这个盖碗茶可不是普通的大碗茶,而是用一种特制的茶盅,里面盛上清茶、冰糖、红枣、桂圆、葡萄干、枸杞、核桃仁、芝麻等八味原料冲泡而成。茶香浓郁,使人回味无穷。怎么样,馋了吧!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宁夏吧,到时一定让你大饱口福。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六】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村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琳琅满目,举不胜举。但我最情有独钟的还是夜市上随处可见的烧饼夹肉。

烧饼夹肉真是色,香,味,形俱全的一个小吃。先说说色,从外表看,烧饼夹肉金灿灿的脆皮,就像有着一层金子一样金光闪闪。把脆皮剥开,里面则是热气腾腾的,软软的内在,真是内有乾坤呀!再看看里面的馅,有棕,有白,有绿,有红,棕的如木,白的如云,绿的如玉,红的如火,霎是好看。烧饼夹肉,不仅色美,而且香气浓郁。鼻子闻一闻,肉的油香,菜的清香。紧的辣香扑鼻而来,那种香味是任何一种东西可以相比的。这种香味使你食欲倍增,你情不自禁的咬了一口,肉先滑进了你的嘴,肥肉不腻,瘦肉不柴,再伴上香菜,辣椒的爽口,饼的酥脆,让你一吃,就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既然味好,但这味有从何而来呢?下面就听我为你一一道来。第一步,做饼要先和面,但这面可不一样,它不用发酵,所以有人给它取名为“面烧饼”。面和好檊成饼状在平底过上烤制,靠到一定的时限,它们就进要进入“八卦炉”了,把饼一一放到炉子中在烘烤,不时的翻面烤出来的饼出来就是黄金酥脆了。第二步就是肉。这肉也不是一般,它要在锅中。加上各种调料,长时间的蒸煮香味扑鼻的肉就可以出锅了。当我第一次吃时,我感到了天比的好吃,肉香清香的,不停的在最终回味,真是太好了。

好了就到这里吧,你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呢?如果想吃,一定要到我的家乡来一饱口福!

自己家乡的风味美食写一篇作文【七】

富阳历史悠久,勤劳聪慧的富阳人民创造了不少传统美食。有油面筋、米粿、油馓子等等。传统美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更凝结着一份“月是故乡明”的家乡情。但是随着饮食日渐多元化,年轻一代对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越来越陌生,比如我妈妈这辈,就很少有人会做这些美食了。如果再不重视这些传统美食的传承,估计二三十年后,我们的传统美食即将失传。

那如何使我们传统美食传承下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呢?以油面筋为例,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宣传和推销。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和报纸)介绍油面筋的制作方法和各种吃法。我们的传统美食,以自产自销为主,其实也可以走进超市、食品市场,不要只成为土货,应让更多人的品尝,成为老百姓桌上的家常便菜。

二、可以组织举行一些风俗节或活动比赛。每一样美食之所以能流传下来,肯定有其一定的原因,也有其发展的过程。而这些内涵只有经过一些活动,才能让大家了解。比如我们结合一些农村的风俗节,让大家了解油面筋的由来,它的寓意。并让广大市民参与油面筋的制作、品尝过程;也可组织油面筋制作比赛,比制作速度、比色泽、比味美。使油面筋在制作和工艺上越来越好。

三、改进和创新。继承传统固然不错,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让传统更好地发扬下去。比如油面筋,我们可以在陷料上做得更丰富些,除了经典的笋干肉末陷,还可以增加更多品种,如咸菜笋丝、牛肉洋葱等等;另外我们可以在储存方式上稍做改进。现在的油面筋主要是通过速冻来储存,那可以不可改进为真空包装呢?这样一来保存时间长,二来携带方便,也有利于我们的传统美食走出家乡,甚至走向世界。希望有一天,我们的传统美食也能在异国他乡发现它们的踪影。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代表的已不只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系列的制作工艺和社会活动,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这里面也有富阳人的乡愁。让更多鲜为人知、濒临失传的饮食类文化项目受到保护和传承,我想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