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浓浓的年味作文800字)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浓浓的年味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2-05-25 17:31:39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浓浓的年味作文800字)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一】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我非常高兴,因为这天我可以穿新衣服、吃年夜饭、收压岁钱、放烟花爆竹。所以我早早就起来了。

早上,家家户户都忙着张贴对联,我帮爸爸妈妈贴对联,贴完对联后妈妈把大红灯笼给挂在窗户上,我和爸爸去外边放爆竹,“嘭…嘭…”随着鞭炮的震鸣我的心情也无比的兴奋,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过年,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年味,大人们在置办年货准备做饭,小孩子们在街道两旁放鞭炮,真是无比的惬意啊!

下午,一家人都忙着包饺子、煮饺子,准备丰盛的年夜大餐。肘子肉、鱼、饺子等看得我眼花缭乱,口水直往下流,爷爷看我这么馋对我说:“大孙子啊!好饭不怕晚嘛!晚上你放开劲的吃。”外边的年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足,放炮的人家一家接一家,人们好像都沉浸在这喜庆的气氛中。在外漂泊的游子也回到家中,准备过年。

晚上,五点开饭,爷爷为我们精心做了10个菜,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共进年夜大餐,家人们开心讨论着去年的收获与新年的计划,我们家过年少不了的就是互相拜年给压岁钱,所以我的长辈们也给了我红包,我非常高兴!吃完晚饭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晚会的阵容和节目实在是太精彩了!大约23点我们一起吃夜宵——饺子。我最愿意吃饺子了!所以我一共吃了10多个呢!晚上12点我和爸爸、哥哥、爷爷去下面放烟花,夜色斑斓的除夕夜令人陶醉!天空上的烟花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放完烟花我们就睡觉了。

除夕过的太快了!虽然我还没过够年,没脱离年味的气氛中,但是新的一年在向我招手!我一定用全新的面容来迎接它!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二】

对于孩子,新年是高兴的。新年意味着新衣服,压岁钱,鞭炮,还有热闹的年夜,这些在我小的时候都曾是我期盼的。小时候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年味,身边的每个人的感觉应该都是如此,而这些,似乎也只是现在能够用来怀念的对于童年的回忆。

从前的新年固然是没如今这么充满着现代味道,却失去了本来的年味的形式。从前那些简单的、温馨的心情也已被我们淡忘。再看着晚会,吃着饺子,却总也不是从前的那种年的气氛,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也许是成长改变了心境,也许只是新年的这些对我已不足够有吸引力。

也许对于从前,最值得怀念的是年夜的热闹。年夜,我总是习惯早早地睡着,然后在午夜被外面的鞭炮声叫醒,然后还要堵着耳朵去看外面亮丽的烟火光。这种感觉是非常矛盾的高兴,我不喜欢刺耳的鞭炮声,也许还有些害怕,但是却喜欢着那种热闹的气氛,那种在火光中感受着来自人们的欢乐。

这种欢乐是多方面的,有对于一个新的开始的期盼,有对于过去一年的美好的怀念。人们吃着一年来最丰盛的一顿晚饭,享受着一年来最团圆的家庭幸福。这种感觉是一种真正的过年,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憧憬去迎接。孩子们也享受着他们的高兴,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盘算着该买些什么;点着一串鞭炮,听着那清脆,激昂的声音,庆祝着自己的成长。

然而到了今天,我突然发现这些都已失去了。

年夜,家里仍然是准备着一顿充满年味的晚饭,一家三口坐在桌前包着饺子,聊着高兴的事情;晚会依旧在那一点钟开始,带来欢声笑语。但似乎年味总还是淡了,我始终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年夜饭,它没改变,也许是这一顿饭在我们的生活中已变得平常,不再那样有期待。春节晚会,它是在进步着的,一年比一年更精致华丽,也许是人们的心态变了,要求高了,对于这样的晚会已习以为常。

而我自己,似乎已不再从心里觉得这是一个新年,一切只是还有着表面的形式而已。新年,除夕,还意味着什么?也许仅仅是接受来自朋友亲人已机械化的祝福;吃着饺子,看看已不富年味的晚会。于是自己也寻找着新的方式,对着电脑,机械地收发新年的祝福。

这种已形式化的新年还有值得在意的必要吗?我想没人愿意让自己的时间空耗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上,于是,非常多人开始不看春晚,非常多人开始不再庆祝新年。这些恐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哀,也是传统文化衰落的一层表现。

最近几年,人们一直在强调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要改春节名为元旦,以强调中国新年。然而人们忽略了更重要的:心境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这些改变让无论何种停留在表面的强调都不再有一丝效果,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发自心底对于新年的追求与渴望。

也许人们该放弃些什么,珍惜些什么,还要保留一些自然之情……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三】

有一种情感一直让我回味无穷,那就是暖暖的亲情。放了寒假,马上要过年,可却感觉不到丝毫年味。匆忙的人群、热闹的大街没觉出和平时有啥不同,直到那天早上妈妈把我从被窝里揪出来“快点,今天去给外公外婆拜年。”我才一个激灵意识到,这是又要开始马不停蹄地走亲戚拜年了。

行进在路上,我们很快就融入了走亲戚的大军中。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川流不息,水果、美酒、饮料、糕点,礼品是各种各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淡淡笑容。

来到外婆家,轻轻敲了敲门,外婆立马出现在了我眼前,像早已在等着敲门声响起。赶紧给外婆拜年,脚未踏进门就收了外婆一个大大的红包,外公也不甘落后拉着我说:“又高了,也壮实了。”“是啊!我准备每逢佳节胖三斤。”听我这样一说,一家子人都被逗乐了,欢快地笑声里似乎有了浓浓的年味。

晚上,舅舅舅妈弟弟妹妹都回来了,人一多,整个家像要沸腾了,各人找各人的小团队,爸爸妈妈和外婆、舅母打麻将,舅舅则陪我和弟弟斗地主。一面墙将我们分割为两个“战场”,但战场上没有硝烟的气息,只有欢乐的温馨。我和弟弟拿着大把大把的压岁钱,而舅舅只拿了几张一块钱,他看着我们自信地说:“和你们这俩小屁孩儿打扑克这点钱就够了。”我和弟弟相视一笑,瞬间便达成了秘密合作协议,舅舅却还被蒙在鼓里。接下来,我和弟弟赢光了舅舅的钱,当我们故作惊讶地看着舅舅时,他却尴尬地说:“今天牌神没来……”我和弟弟听到这个答案,忍不住开怀大笑。

拿着赢来的“战利品”来到另一个战场炫耀战果,不料,一声声“先借我点钱,一会儿赢了给你分一半。”传来,我也毫不吝啬地将钱全借了出去,看着空空如也的双手,心里难免还是有点失落,忽而有猛然意识到:他们每个人像都在用我的钱打牌。忍不住嘀咕地说:“你们这群‘坏人’。”可话语里没有愤怒,只有被自己感动的欢笑。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四】

今天是小年,吃着香喷喷的祭灶饼、甜滋滋的芝麻糖,听着附近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该过年!还别说,这年味儿也越来越浓。

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大人们,小孩儿们,一个个玩得欢天喜地。放寒假,要过年,谁不高兴呢?你听,“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声音传过来,引得过路人也驻足观看。

走在大街上,我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抬头一看,突然发现马路上面挂满彩色的霓虹灯和红色的小灯笼,笔直的马上一眼望不到边都是一片红。从远处看,在那蓝色的天空中,这些彩色的霓虹灯如同繁星点点,闪闪烁烁的镶嵌在空中,而那大红灯笼,挂在那里,别提有多么引人注目。瞧,一排又一排,排列的整齐美观,使我目不暇接,新年,已经向我们走来。

走在马路上,也不像以往那样冷清,现在真是人来人往,一个接一个的临时商铺开业,卖的都是春联、鞭炮,糖果,一家挨着一家,看这家,忍不住又跑到那家。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我便兴高采烈的的挑选一副。而人群聚集地的十字路口,则有勤劳的商贩摆上包装精美的水果、饮料等礼品,更方便人们的购买。

走在超市里,人们的叫喊声,谈话声震耳欲聋,看什么瓜子、花生、礼品盒,红彤彤的一大片,大多数都围绕着“红”这个字,真是红红火火迎新年。而人们购买食品礼品时,也不像平时货比三家,看好东西直接放入购物篮,看,每一个人的购物篮都堆得像一座小山。

在家中,我们也闲不,全家齐动手,开始一次迎新春大扫除。我负责把我的小屋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整齐地放到书架上,废旧的东西放到垃圾桶里,书桌擦拭得干干净净,OK!望着那干净整洁的小屋,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开开心心迎新年!

年味越来越浓,新年正向我们走来!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800字【五】

作家冯骥才曾说:“真正地年味,不应该只是物质地丰盛,而更应该是精神地丰盛。”这话不假。过去,人们盼望着过年吃鱼肉,穿新衣,同时也盼望着合家团聚,共度除夕夜;如今,人们企盼着过年放长假,收红包,同时也企盼着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独特地年味。

对于鲁迅来说,年味就是舂年糕,是满屋飘香地糯米味,是扯白糖时软软热热地糖条甜,是裹粽子时形状各异地箬叶香,更是其笔下故乡绍兴地社戏。“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习惯,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地湖面上挤满了乌篷船,随着锣声响起,船上地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地绍兴春节里地风情图。这时,年味从社戏中男女主人公地对白中飘出,钻进绍兴人地耳蜗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老舍笔下地腊八粥,是过年地象征,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地干果熬成地,是一场小型地农业展览会。新年那天,人们喝着腊八粥,用腊八蒜蘸着饺子吃,当醋地辣味冲上面颊是,这才有了过年地气息。这时,年味是从老北京胡同口里飘出地腊八粥地香,飘进老北京人地味蕾里。

再说说湘西。端午节有着传统地比赛划龙舟,春节里有着传统地节目“烧灯”。玩灯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有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地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沈从文如是回忆到。在我看来,烧灯除了显示人地勇敢外,更多地是驱赶鬼神之意,这与放鞭炮有着相同地寓意。这时,年味伴随着火红地亮光,照耀进湘西人们地眼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地发达,过年时人们不用赶回家乡,视频通话也能使人们一块过年;随着生活质量地提高,人们不再企盼着过年吃鱼肉,穿新衣;随着空气质量地变差,春节禁止市民燃放烟花爆竹。于是,人们开始抱怨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真地是这样吗?

我们吐槽春晚,却也年年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因为这是央视为全国人民烹制的年夜饭;我们抢着只装有不足十元的红包,因为心意满满;我们收发这同样的短信,因为那是新年里朋友的问候。这时,年味又从电视,红包,手机中飘出,飘进人们的心中。

年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感受。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