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寻年味作文小学四年级)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寻年味作文小学四年级)

更新时间:2023-10-13 07:35:49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寻年味作文小学四年级)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一】

春节期间,我来到了上海,这个著名的大城市,在这儿,曾经是呼吁风云的时代,这座大城市,又和我们生活的沿海城市有什么不同呢?它又是充满了怎样的年味呢?

我们来到了最具老上海味儿的地方——豫园,也不说是人山人海,只要你一个不小心,就和从对面迎来的一张笑脸撞个满怀。

豫园内外,各种各样的彩灯结成对,五彩斑斓的灯笼串成排,在在上海的建筑中穿行:莲花灯在晚风的吹拂中轻盈的地摇曳着身姿;华丽的八角灯笼散发着异常璀璨的光芒,挂在房屋翘起的屋檐下,一个紧挨着一个,身后的白墙隐隐约约的映出它的模样;今年春节的主角——小猴子,更是抢了所有灯笼的风头,你看他们摆出各种顽皮淘气的动作,引得人们哈哈大笑:瞧那只趴在一只大大金元宝上的小猴,把双手双脚都搭在金元宝上,眼睛里露出满足的喜悦;红灯笼下边还倒挂着几只小猴,个个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好像在寻找人群中那个戴着齐天大圣帽子的小孩儿……人们看得拍手叫好,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议论着,让笑容悄悄爬上自己的脸蛋,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群灯似海,红的、金的……五彩斑斓爬上了房檐,有悄然地飘上天空,绽开了最美的花朵,又将花瓣轻轻洒落人间,好一个“火树银花不夜天”。

上海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外滩,咱们厦门轮渡码头和它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黄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的每一扇窗户都射出迷人的光彩,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这头,外滩步行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摊铺的小贩们高声叫卖着,人们弃下平时匆忙的脚步,在黄浦江边散步,和亲朋好友谈笑风生,眺望着江对岸高高的东方明珠,又望望脚下的青砖路,眼里透出无限的喜爱之情,那神情仿佛在说:“瞧,这就是上海独有的年味儿,舒适,悠闲,这就是咱们上海人生长的'地方。”江那头,也是红光一片,充满着温暖的,令人感到愉悦的节日的喜庆,伴随着音乐,从江对岸的码头缓缓游出一辆游艇,游艇上散发的亮光着亮了整条黄浦江,也照亮了上海这座城市。这红艳艳的,让人觉着惬意的光,是上海年味儿的最好代表。

弥漫着浓浓年味的上海,真让人流年忘返,让人身异乡,却无异客的感觉,红通通的中国年,让人温暖连连。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二】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迎新年”,新的一年又到啦!又有压岁钱喽!哦耶!

其实新年的风俗有很多:贴窗花、贴、贴福字、迎接新年、穿新衣服、拜年……叽哩呱啦一大堆。也许有人会问:“咦!怎么贴的都是红色的呢?”因为红色象征和平,美好,你总不能贴黑、白两色吧!

过新年之前,妈妈早早地就起床打扫卫生了,人们坚信,新年进入人们家中,一定要整洁、干净,新年才会高兴。

爸爸从车上拖下几袋年货,我马上跑过去帮忙,年货搬完了,我就准备去贴对联、窗花和福字,我总算有一项像样的活了。拿对联,搬凳子,拿胶水……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除夕夜,许多海外学子回到家乡。这不,你看新闻上,电视上,想回家又买不到车票的人抱怨道:“等也买不到票!”为此,坐“霸王车”的人那是相当的多,火车站到处都是人,挤得水泄不通。

我们是在外婆家过的年,晚饭快要开始了,二表哥一声令下:“兄弟们!准备好!开始放炮!”“啪!啪!啪!”三表哥抽出一个鞭炮,往盒上一搓,悄悄扔到表姐那边,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砰!”“救命啊!谁扔的?”表姐尖叫起来。三表哥和我们哈!哈!大笑。“原来你也这么胆小啊!”

新年趣事多,大人们忙着接待客人,小孩子忙着玩。我爱新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三】

我卧室窗户外就是澧水,水不算干净,也没有很脏,我盯着那蓝,盯了许久。窗户映出的另一个我,也朝房子后张望了许久。窗户里的我说话了,他问我:“你在看什么”我抬头,他也抬头,我看着他的眼睛,说:“水里有东西,水里有年,水里有好几个小家伙。他们在老屋子后面的池塘前玩,笑得很开心,因为他们一年才能见一次,因为他们有一个伙伴在城市里上学。”我抬起头,问窗户里的自己:“你在看什么呢?”他笑了笑,说:“就在后面不远,曾经有一座老屋子。年被埋在下面了,被高楼压的的。几年前,我还可以在屋子里上蹿下跳,在楼梯间乱跑,门口还有个‘痒痒树’我一挠它就动个不停。”一阵沉默,我俩同时低下了头。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四】

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早春的花街上,人头涌动。叫卖声,砍价声,欢笑声在明朗的夜晚交织成了一部和谐的交响曲。大街上,麦田边,华丽绚烂的烟火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飞上天空,在空中尽显它那美丽的舞姿。今晚,人们将彻夜不眠,迎接那新年的第一声钟响。

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浓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亲的;家乡的年味,永远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踏上归途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还未亮,我和父母就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从东莞到我的老家大概有七百多公里的距离吧,我们大概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经过了漫长的车程,我们终于在次日的14点到达了李家村。一回到村子,爷爷奶奶便开始忙活了起来:老家的气温只有几度,而我们只穿了几件单薄的衬衫。于是奶奶便去拿衣服和暖炉给我们。爷爷拿出了一大卷火红的爆竹,走到了门口。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我们回到了老家。

去访祖堂

第二天一早,父亲便早早地叫醒了我,说是家中的男性都要去祖堂给老祖宗上柱香。我还从未去过祖堂呢,于是便兴致勃勃地与父亲去了。

走在村中那条唯一的水泥路上,我听见前方的鞭炮声接连不断。走到祖堂,便发现这儿烟雾缭绕,地面上铺满了鞭炮碎屑。祖堂内,有许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去祭拜祖宗。要想让祖宗保佑你一生平安,就得先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再磕三个头。这是我们老家的传统习俗。祖堂的里墙上挂着一张捐款明细表。上面写着全村村民捐款修祖堂的金额。我看到父亲捐的款是全村最多的。父亲看到我在看那张表,对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不能忘本。”

吃年夜饭

每一家过年年夜饭总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我的老家也不例外。但我的父亲讲究健康,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不免多了几盘绿色食品。在我的家乡,猪脚和猪蹄膀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东西。餐桌上,众人举杯共庆新年,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平常文绉绉的人到了餐桌上自然也免不了几分豪爽之情。

终要离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于要离开家乡,回到东莞了。这次家乡之旅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却给了我许多深深的回忆。

我带着这份回忆,开始了新一年的学习……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五】

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回乡下老家过年,那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里过年的习俗,让我觉得是那么新鲜,那么难忘。

农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时,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春联。我高兴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我们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我们,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边再左边。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我们首先贴堂屋大门的春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春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猪年大吉。爷爷让我们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习俗,意为春节福到。原来,贴春联也是很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虔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些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了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我们便回家一边围着火炉守夜,一边看春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带着我们放鞭炮,意为“迎神”。这时,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了《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静下来了,我们也入睡了。

大年初一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我们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爸爸妈妈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二,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了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

作文寻找年味五年级【六】

我最喜欢过新年,人们在过年时,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放烟花,吃火锅……新年真热闹!

到大年三十,吃完丰盛的年夜饭,就该看春晚了。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精神集中,口里不时地跟着哼着,手里不时地跟着舞动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唱歌、跳舞、魔术……每一个节目都博得大家的称赞,喝彩,笑声。晚会接近尾声,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新的一年开始了。

新年初一,经常是要出去游玩的。我们全家来到了莆田最繁华的地方——步行街,逛了“地一大道”。然后又去了莆田的名胜之一“凤凰山公园”,走时光隧道、看冰雕、享受美食……玩得不亦乐乎。

初二经常是不出门的,所以只能“窝”在家里,做作业、看电视……

接下来几天,除了初四要过大年。其余几天都要去亲戚家串门,在亲戚家吃吃饭、聚在一起好好玩玩。有时间就相约一起去逛街,挑些新衣服、买些年货……

新年初四也是很热闹的,晚上,边吃饭边看电视。初四晚上的饭是比大年三十还要丰盛的,从6。7点开始一般要吃到8。9点才够。也就是在8点多,许多人家都会放烟花、鞭炮来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那烟花简直是漫天飞舞,把天空点缀的多姿多彩。

新年好玩多多、好看多多,好吃也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