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和妈妈吃美食作文300字(妈妈炒菜过程300字作文)

和妈妈吃美食作文300字(妈妈炒菜过程3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3-02 00:12:26
和妈妈吃美食作文300字(妈妈炒菜过程300字作文)

和妈妈吃美食作文300字【一】

人生自古谁不吃,早吃晚吃午间吃。敢问是何方神圣变化了文天祥之言也?哈哈当然是本小姐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本小姐乃是“家湖”中人人得以诛之的吃货是也,说起吃,我的口味甚是五花八门?——清淡、微甜、中餐、西餐、必胜客、肯德基、麻辣烫、串串香等等等等,但是说起我最爱的口味,那当然是辣了,本小姐可乃正宗蜀人呀!正如这首歌(此歌词为我改编,曲为《最炫民族风》):川味是当今我的最爱,辽辽的火锅店上花正开,麻辣辣的美食是我们的期待,一路边走边吃才是最开怀,我们要吃就要吃得最痛快……哈哈哈哈,哪里有美食,哪里就有本小姐!

嘿嘿,说正题,我说我是“贪吃鬼”,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打个比方就说学校的饭菜,呃,那个……虽然味道有所欠缺,但还是有些营养成分,于是乎,某天晚上,本小姐一共吃了三碗稀饭六个包子两盘菜,管它了,能填饱我亲爱的小肚皮就行。因为此成绩在同龄同班同性中异常突出,所以为此本小姐曾多次获得上级(生活老师)的嘉奖。

本小姐与美食脱不开干系,如果哪天“家湖”中少了吃的,必定会第一个怀疑到我头上。过年过节时,大人们都会请客吃饭,就像上次大爸庆祝他的小女儿满四十天时请我们去吃烤全羊,啧啧,那叫一个油流满面,形象分分钟全毁了,不过呢,那个收获还是大大的,用我自己的话来说那就叫唇齿留香脍炙人口其味无穷美滋妙味肉汁四溢回味悠长打耳光不肯放,哎,谁叫本小姐是一代吃货呢?

因为我吃食物长胖幅度不大,不是太胖,所以除了“家湖”中些许人外,其他人都不相信本小姐很能吃,哎,真难调教,不过我就是我,我只需要快乐地做个与美食斩不开关系的“美食家”就好了。

如果哪天家里少了零食,那肯定与我相关;如果哪天家里失踪了我,那必然和美食脱不开关系。

民以食为天,我爱美食,美食,你爱我吗?

和妈妈吃美食作文300字【二】

我对鸡肉可是情有独钟,特别是鸡翅、鸡丁和鸡腿。被大厨(妈妈烹饪过的鸡翅,吃起来嫩嫩的,粘粘的,味道自然是好。可是最近妈妈都不买鸡翅做给我吃了。

一天,我的`鸡翅瘾又发作了,妈妈正好准备去买菜,我便脱口而出,“妈妈,今天买些鸡翅回来烧吧!”“今天买鱼,不买鸡翅了。”妈妈边换鞋边对我说。我埋怨到:“不要吗,都好多天不烧鸡翅给我吃了,我现在看到鸡翅垂涎欲滴,今天就买给我回味一下鸡翅的味道吗!”

“唉!”妈妈叹了口气,“不是妈妈不买给你吃,而是不敢买给你吃。”“这有什么不敢的?”我疑惑不解地问。“你不知道,现在这些鸡在品质上得不到保障。吃起来也不放心。”“妈妈,你买的又不是那些净菜店里经过处理过的鸡翅,怎么会这样呢?”妈妈皱着眉头摇了摇头说:“这些鸡大部分都是还没成熟的小鸡,只有一个多月就进入市场上卖。之所以能加快生长周期都是因为激素的“功劳”。”我顿时惊恐万分,可对妈妈的话半信半疑。

于是我就查阅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事实的确是这样,这些鸡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食物,本该是有营养而又令人放心的美味的东西;可现在的食物,虽然味道一定是令人吃下去后流连忘返的,可是这些食物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制作商的阴谋?

我最爱吃的鸡翅也不敢吃了,都是那些想赚取黑心钱的不法制造商搞的鬼,动不动就弄个苏丹红、催熟剂、膨大剂来恐吓老百姓,让百姓觉得食品安全存在极大隐患,给百姓生活带来莫大安危。

你们这些黑心制造商应该扪心自问:你们的良心何在?

和妈妈吃美食作文300字【三】

我只记得其中的一次。冬天了,也或许是在青黄不接的春天。很冷,七十六、七岁的爷爷拄着拐杖,也是打狗棒,背一个布袋,带着四五岁的我,从后河沟的窑洞出发,到四五里外的铁疙蛋海子或下红土湾去。我当时不知道四五里是多少,只觉得路很长,很长。进了村,推开人家的房门,爷爷就说,“可怜可怜,帮助点儿哇。”于是人家就或多或少给点面或者窝头、半个馒头什么的。接着到另一户人家,爷爷还是重复那句话,“可怜可怜,帮助点儿哇。”接了人家的东西再到下一家去。

这一天,我和爷爷很快要了半袋子吃的,再多了爷爷也背不动了。回到家,我高高兴兴跑在前面,跑到奶奶跟前,“奶奶!奶奶!看,我们要回来了,还有馒头!”奶奶哭了。我当时不知道奶奶为什么要哭,要回这么多吃的东西奶奶为什么会哭呢。奶奶抱起我,摸着我的头,“猫儿子!猫儿子!”哭得更厉害了。自那以后,我就害怕看见奶奶哭。

七岁那年,我上学了。家里人都忌讳我说起这件事,也不许我跟外人说。于是,这件事也就在我心里埋藏了近四十年。我成家之后,有时妻子和我吵架,有几次骂我“讨吃人家出生”的时候,我便无话了。其实她也不知道我是真的讨吃人家出生。这时候,我的思想便回到了和爷爷讨吃要饭的童年那难忘的记忆中去了,妻子接下来说什么,我都听不见了。我的思想回到了我难忘的'后河沟去了。

后河沟是一条季节性小河,很短,水很清,发源地是距此六七里外西南方向的几座小山头,每年夏秋雨季到来的时候,山水流过,渐渐就形成了这条二十多米左右宽的小河。河的阳面,就是北面,据河五十多米远,是一处红泥土高坡,红土层是立土层,打洞不易塌方,所以爷爷奶奶和村子里的乡亲们就在此挖了十几间窑洞,安了七八户人家。这种窑洞当地人们管它叫“崖(读若挨)打窑”。我家有两间窑洞,还是套间。东边的一间直直打进去有四五米深,高有一米七八,宽有近三米,面朝南开着的是门,也同时是窗户,进去就是一盘土炕,最里边是锅台。西边的一间比东边这一间要小一些,紧挨着东边这间,中间大约有一米多宽一堵墙,爷爷从中间挖了一个“小门”,仅够一个人钻进去。这一间只有这一个门,南边挖了个小窗户可以照亮。这是父亲和母亲的新房,也就是洞房。我在到了不惑之年后猜想,这才是真正的“洞房”吧。我就是在这个洞房里诞生的,我在这里度过了快乐和幸福的童年!

我还能记得的,我家门前沟里头,有一口水井,这口水井除了供全村人和牲口吃水外,还能浇地。村民在井的周围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白菜,有韭菜,有豆角,大蒜,大葱,葫芦等等。给小白菜间苗和压葫芦的时候我们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间出来的小白菜苗子和葫芦花奶奶就拿回家,洗干净,用盐一拌,等水分去掉一部分,再放点自家酿造的醋,自家炝烧的野韭菜花油或者沙葱花油(也叫蚱蜢花),这顿饭就有菜了,这顿饭就有滋有味,美极了!

沟里头菜也绿了,花也开了,蝴蝶和蜻蜓也飞来了,连麻雀和乌鸦和一些别的鸟也跟着热闹起来了,(我们把乌鸦叫“黑老娃”,)乌鸦在河槽中间的一片大杨树林中筑巢,麻雀在崖头的缝隙间筑巢,别的鸟的巢孩子一般找不到,树上的鸟巢和崖头上的鸟窝也上不去,抓蝴蝶和蜻蜓是可以的。中午阳光照下来,暖暖的,跟在蝴蝶的后面,在菜地里,等着蝴蝶落稳了,两个指头一捏,有时就捏一个,有红的,有黄的,有花的,各式各样的蝴蝶真好看!

夜幕降临,窑洞里的人们有圈羊的,有喂猪的,咩咩的羊叫声,唠唠唠的叫猪声,还有赶着鸡上架的声音,狗是不栓的,自管汪汪汪,村里的人都认识,不会咬人的,从东家串到西家,摇着尾巴再串回去。袅袅的烟雾轻轻飘去,这是人们做饭了。一家人围坐土炕上,点上油灯,团团圆圆吃着自己生产的东西,其乐融融。饭后,人们就围着全村唯一的一个磨盘,大人们谈些什么不知道,大一点的孩子们就捉迷藏、踢毛键、打钢,小一点的孩子就耍土,玩尿泥。清新的空气伴着宁静的夜色,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广阔空间。天渐渐黑了,人们便陆陆续续回家休息。夜也就这样在宁静中陪伴着窑洞里的人们睡去了。

童年的生活也培养了我日后的“乞丐情缘”。我后来有幸“结识”了两个大乞丐——清朝将军金运昌和左联作家尹庚。我也和很多底层贫苦的农牧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