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4 02:28:25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作文)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一】

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乌龟挺着一个“将军肚”往家里走。兔子正好路过。看到乌龟这个模样,兔子嘲笑道:“你这个慢乌龟,你可能猴年马月都到不了家呢!”乌龟装没听到,继续坚持不懈地往前走。兔子为了耍耍自己的速度,便说:“明天,咱们来场比赛吧,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比就比!”小乌龟不服输地说。

第二天很快就到了,乌龟和兔子早早就来到了起跑线。比赛一开始,兔子就跟火箭一样冲出了起跑线,一下子就没了踪影了。但乌龟却跟蜗牛一样在那慢慢地爬。

跑到中途,兔子太热了,他想:慢乌龟肯定追不上,我休息一会儿,肯定没事。于是,它便躺在路边一块石头上睡着了。当乌龟爬到兔子的位置时,看了一眼,笑着说道:“兔子不是说自己跑得最快吗?怎么现在却睡着了呢?笑我了。”说完,乌龟便继续争分夺秒地开始爬了。而兔子,他梦见自己拿了第一名,正捧着奖杯呢!

兔子一觉睡醒后想:这个慢乌龟怎么还没到,太慢了。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终点线。到了终点线才发现,乌龟已经在那里等他了,兔子很是后悔,可为时已晚啦!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二】

秋姑娘来了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的身边。

秋姑娘来到树林里。枫树火红火红的,远看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又像天边绚丽的朝霞。近看像一只只手掌在向你招手,欢迎你的到来。银杏树叶有绿中带黄,有的一半黄一半绿,有的金黄金黄的,近看失业像一把把小折扇,一阵风吹来,就像在给人们扇风。梧桐树叶金黄金黄的,风一吹,有的像舞蹈演员在空中转圈,有德像小鸟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蝴蝶在翩翩起舞。地上覆盖着一片片落叶,就像铺着厚厚的地毯,走上去,软软的,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说:“秋天来了”。

秋天来到了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有的像洋娃娃的短发,有的像夜空中绽放的礼花,有的像绣球。星星点点的桂花点缀在郁郁葱葱的绿叶间,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着采蜜。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稻谷金黄金黄的,像一片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一阵风吹来,便掀起金色的波浪。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地里的豆子一个个在鼓起了肚子。棉花更是惹人喜爱,有的已经开放,白的像雪;有的含苞欲放,像铃铛似的缀在棉棵上左右摇摆。农民们喜气洋洋的收割稻子,脸上路出了甜蜜的微笑。

秋天,你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和喜悦。我们欢迎你,我们感谢你!我们喜欢你!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三】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阳历八月八日,秋姑娘带着轻快的脚步走来了。她用左手弹走了夏天的炎热,还用右手拉来了一片丰收的景象。

秋姑娘来到果园。苹果见了秋姑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笑红了脸。梨子见了秋姑娘,像一个个小娃娃一样挂在树上,风伯伯一吹,它们就到处晃着自己的小脑袋,像一个个娃娃躺在摇篮里打着瞌睡,又像在说:“快来,快来,快把我摘下。”石榴见了秋姑娘,跟苹果妹妹一样,像中了笑魔一样,开怀大笑,笑着笑着,一排排牙齿露了出来,十分喜庆。

秋姑娘来到了农田里,她像一位长官,认真地视察着稻谷士兵们。稻谷们见到了她,立刻弯腰鞠躬,有的就像一个醉汉,头重脚轻,一下子就倒了下去。高粱姐姐气红了脸,可能是因为它成熟了这么长时间,人们还是迟迟不来收割它。

秋姑娘飞到了森林里。她点红了枫叶,吹开了菊花。她也提醒了乖巧、温驯的松鼠:秋天到了,该屯粮了!松鼠们在枫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盈,玲珑的小脸,衬上一条帽缨形的大尾巴,十分可爱。这么惹人喜爱的小动物,秋姑娘怎么会让他们在冬天挨饿呢?所以,她提醒了他们要找榛子,藏在树洞里,留着冬天吃。她也去问候了狗熊,问他有没有准备好温暖的树洞,冬天一到就去冬眠。

这,就是秋天,一个美丽的收获季节,一个让人流年忘返的季节。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四】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看电影 之前,我 对孔子的印象就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直到看了《孔子》这部电影。

从电影的结构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人物的传记。传记非常容易流于平庸,因为对人物一生的描写如果 平铺直叙就无法突出亮点。而这部电影通过几个吸引人的小故事来展开叙述:比如说服别人救下小奴一命。也通过一些炫丽的战争 场面特技和一些令人涕泗交流的感人场面来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安排无疑使电影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力量,使人物的形象饱满丰富。

从电影的内容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追求 仁义,并希望把仁政运用于治国理念中。他传道授业,哪怕颠沛流离,忍饥挨饿。他秉承了自己信念,直到终老。电影里,孔子是个有有肉的人,与弟子的感情深厚令人动容,与鲁君谈论政治,铿锵有力,与季氏比赛射箭也是旁征博引……而他被人嫉恨,被迫背井离乡,流浪他乡,却为他的英雄形象涂上了悲情主义的色彩。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非常多不足之处。从人物塑造来看,虽然选用巨星周润发来演孔子,但是周高大伟岸的身躯明显显得用力过猛了,一个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孔子在剧中显得文武双全,缺乏失意文人的样子。而演员满口论语与人物性格显得疏离,周迅饰演的卫国夫人南子表现轻佻,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女性形象也相去甚远。从史实角度来看,颜回下冰水冒救书简的行为也有点脱离实际,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更像法家思想的代言人。

总之,不管怎样,孔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光辉灿烂的,他到老年的时候专心致志在鲁国传道授课,编著了《春秋》等经书。他的思想也为后来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五】

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他后悔地说: 要是我听邻居的话,那我的小葫芦就能长得赛过大南瓜了。

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大大的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有几朵花下面还挂着小葫芦,花谢了,葫芦也悄悄地长胖了。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发现叶子又爬了一些蚜虫,心里想:第一次我没有治,结果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这次我可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他赶紧跑到农药店,去买虫剂。买完虫剂,他就迫不及待地回来葫芦旁,把虫剂喷到葫芦叶上。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都没有了。小葫芦长的很快,一个个都快赶上大南瓜了。

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种葫芦的人看到这一幕,开心地合不拢嘴,于是,他决定去找邻居表示感谢。见到邻居后他说:谢谢您给了我那样的提示,现在我的小葫芦真的一个个比南瓜还要大呢!邻居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最后,种葫芦的人还送给邻居一个大葫芦。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六】

小木偶虽然有了人类所有的表情,但是他身上没有钱。于是,他去一个裁缝那里做了学徒。

小木偶学得很快,一个星期之后,小木偶就学到了裁缝所有的技术。裁缝觉得小木偶学得很好,便给小木偶一个宝物。是一头会吐金子的驴。小木偶告别了裁缝,开始了他的旅程。

小木偶正高兴的走着,他又遇到了小红狐。小红狐看到小木偶有这样一个宝贝,便盘算着怎么抢过来,忽然,小红狐的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小红狐走向小木偶,亲热地说:“小木偶,你好!小木偶一看是小红狐,立刻提高了警惕,说:”小红狐,你想干吗?你还要骗我什么?“”其实,我是来跟你道歉的,对不起,我不该抢你的包。我把包还给你。“小红狐说完,变戏法的掏出红背包换给了小木偶。

小木偶不知小红狐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还是保持着警惕。小红狐一看计划失败,就突然蹲下来装成很难受的样子。小木偶连忙问小红狐怎么了,小红狐哭丧着脸说:”肚子疼,疼得不得了!“

小木偶不计前嫌,二话不说便把小红狐放到驴上,想送小红狐去医院。可没想到,小红狐一上驴子,就骑着驴子逃跑了。小木偶目瞪口呆,想去抓小红狐,可是,再灵活的木头腿,也跑不过驴子呀!再看看小红狐,一眨眼的功夫便逃之夭夭了。

小木偶又伤心又生气。自己怎么会被小红狐再骗一遍呢?这时,熊警长听到声音走了过来。他一下子认出了小木偶他火冒三丈地说:”怎么是你?上次你偷了小红狐的包,这次我的帽子是不是你偷的?“小木偶最不喜欢别人冤枉自己了:”不是那样的,是小红狐干的,他还偷了我的驴!“

熊警长还是有些疑惑,说:”你怎么能证明是你的包呢?“小木偶便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熊警长说过几天抓到小红狐会给他答复。

几天后的一个早上,小木偶正在看当天的报纸,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行醒目的标题上,”小红狐终于被警方抓获“。小木偶知道了,原来小红狐偷走的驴子不再吐金币了。并且他还犯过多起抢劫案,重打一百大板。

小木偶拿回了他的驴子,驴子又开始吐金币了。小木偶知道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并继续踏上他快乐的旅程!

三年级语文人教第一单元作文【七】

铭记战争,保卫和平,珍爱生命——电影《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