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小学四年级作文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小学四年级作文课教学视频)

更新时间:2024-05-29 08:36:01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小学四年级作文课教学视频)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一】

今天是冬至,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

先是一家人围到桌子前包饺子。妈妈教我包,第一步是擀面皮,把皮擀得又软又薄,成一张圆片。第二部是把放在大碗里搅拌搅拌,用筷子夹一点,向小丸子大小放入皮里用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捏一捏,这样会把菜裹的更好更不容易漏出来。我是着包一个,包好了,妈妈笑着说:“你包的菜太少了。”我仔细一看,哦!我居然包了一个小瘦子把它放在桌子上,立都立不起来,笑我了。可我不会学饺子半途而废的,于是我想:还真不容易呀!要想包个好饺子,必须要熟练!于是我又包了一个,我看了看还不错,呀!又太胖了,都快把“肚子”撑破了,一个大胖子,神气地站在桌子上。开始煮饺子了,一个个饺子跳进了开水锅里。刚开始瘦瘦地沉在锅底,慢慢地熟了以后,饺子就像一个个胖娃娃浮出水面,我想迫不及待地尝尝我包的饺子,啊!滚烫滚烫的,但是很好吃。热腾腾的。

东至包饺子是中国人的习俗。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围在桌子旁,边聊边吃香喷喷的饺子,真是幸福的一件事。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二】

10月17日上午,六年七班的教室里,正在进行学校耕耘杯的作课活动,我讲的题目是《我的老师》。这是一节讲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读中悟,提高能力素养。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德。文章以一个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心灵,去观察老师,去感受老师,跳出一般赞颂老师的窠臼,使文章情意真挚,极富感染力。

良好达到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非常关键。它有利用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新旧知识自然衔接。设计导语如下:“平凡小事见真情”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恰恰是这句话在现代作家魏巍的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中妙笔生花。本节课咱们师生共同体会“平凡小事”见“真情”。

《我的老师》共记叙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写得概括,后两件事写得具体。前面写蔡老师的五件事,从面上概括体现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中心,这五件事是依据作者感情步步加深的顺序排列的,感情的分量一件比一件重,对“我”的影响一件比一件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后面写孩子爱老师的两件事,披露了孩子内心里对老师的深情,也烘托和反衬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爱。第六件事详写,对孩子来说,不知父亲活,又遭同学奚落,这是难以承受的打击。老师的支持、鼓励,使“我”感受到温暖,对老师的感情也上升到新的高度:“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而详写第七件事“梦中寻师”,使孩子对老师的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七件小事,从课内写到课外,从校内写到校外,从平时写到假期,从学习写到生活,师生感情步步加深,所选事例丰富多彩,而内容绝无雷同之感。而在儿童时代,那些零碎的、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往往会让儿童们终身难忘。本文就选取了这样的符合儿童记忆特点的材料构文,材料选择很是典型。

作者把自己对蔡老师的浓浓深情蕴含在叙述事情过程中的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将最动人的一瞬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细腻深刻。如“假打真爱”的场面,“从来不”“仅仅有一次”“好像要”“轻轻地敲”这些词语说明蔡老师即使在生气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打我们的意思,这仅有的一次假装生气,写出了老师的“严”与“爱”,也表明了蔡老师最理解小孩子怕打的心理,表现了蔡老师的温柔、热情、深爱学生的思想感情;“一迎”写出“我”的本能与调皮;“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中两个“笑”字表明了十分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再如假期惜别时的场面,“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一句中“默默”两字写出孩子与自己喜爱的老师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孩子送别的动人场面,这是孩子表达依恋的方式,没有话语只是默默观察,只希望能在老师身边多呆一会儿,只希望能多看老师一眼,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的动作,静态的描写,浓浓的情意胜过千言万语。还有“梦中寻师”更表明了学生依恋老师的程度,只有梦境才能满足“我”的心愿。这心理、这感情、这思念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正像作者说的:“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这些传神、细腻的描写,无一不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师生之情。

这节课的重点是欣赏文章中的细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寻找细节描写来深入体会文章中蕴涵的深情,基本完成。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参与者,努力在作品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老问题,一、很难调动全部的学生参与到思考中来,很多学生的惰性,是一种懒与思考的惰性!二、学生无法将自己感受到的东西顺利的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或者体会不深,表达不清。能基本达到要求只有20多个学生而已。还有一半的学生依旧是听甚至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

课堂时间把握不好,由于前面的体会语言细节环节不好,后面时间也不够了,如:让学生找出蔡老师做的哪些事反映蔡老师的哪些性格特点耽误时间过长。结果后面的一个给以前老师写明信片的拓展迁移训练环节感情调动不够。看来还是要在课堂气氛节奏的调控上多下些功夫。不过,和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相比,学生毕竟已经有了体会探究独立思考习惯,无论是好还是坏。其实课堂中自己最兴奋的时候是学生提出了许多好的句子和词语,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和学生共同临时探讨是最快乐。这个时候才有点教学相长的意思。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三】

从小到大,我学会了很多的本领,但包饺子却使我终生难忘。

过春节的时候,全家人聚在一块儿包饺子。我看着妈妈的手包起饺子来灵活自如,也想学包饺子。

妈妈给我做了示范:只见妈妈一手拿着饺子皮,另一只手拿着勺子铲馅,然后用手一捏,很快,一个个饺子在妈妈的手里诞生了。那饺子像一个个打了胜仗的士兵,昂着头,挺着“将军肚”,神气十足。

我以为很简单,就开始包起饺子来。开始,我把馅放多了,捏右边,馅从左边露出来;我用两个手捏住两边,馅又从上面出来;我赶忙拿了一张皮,把小洞洞补上,这样才包好了第一个饺子。可它怎么也立不起来,像一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还伤痕累累。和妈妈包的饺子一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没有灰心,继续包着,后来,我包的饺子一个比一个好,最后竟能和妈妈包的相媲美。它们一个个圆鼓鼓的,好像在对我笑呢?

尝着自己包的饺子,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四】

我很喜欢包饺子,可就是不会。每次妈妈包饺子,我都站在一边,认认真真地看着。

春节来临,家里开始包饺子了。我问姥姥:“姥姥,包饺子,能让我也试试吗?”平时姥姥最疼我了,所以就答应我了。我高兴滴一蹦三尺高,连忙拿起一个饺子皮,学着姥姥的样子,把饺子馅放在皮中间,把皮折叠过来,再用手用力地把两个饺子边捏紧。由于我把馅放多了,一捏,饺子馅就出来啦。姥姥看了,连忙说:“你刚学,要少放馅。”我答应了一声,就又拿起了第二个饺子皮。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没敢放多馅,可是捏出来一看,扁扁的,一点也不像个饺子。我很难过。二舅妈件了,说:“来,我教你包。”于是,二舅妈就手把手地教起我来。在二舅妈的言传身教下,不一会,我便包出了有模有样的饺子了。

我学会了包饺子,妈妈夸我能干,姥姥说我聪明,二舅妈说我是英雄,我心里那个美呀,别提有多高兴啦!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五】

《一封信》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课时学习《一封信》生字词,熟读课文,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我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先对比两封信,换位思考,读懂人物内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然后共同阅读绘本故事,练习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最后连结生活,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尝试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备课时觉得文本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文中两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读代讲”的方式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变信的写法,体会到信中表达的亲情。无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师的教学设计,她采用“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阅读、理解、区别两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方式给学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方法,也给今后的阅读提供了方法,乃至影响到生活,学会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论是生活,还是阅读,我们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比如,我们会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会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种理解对方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这种“换位思考”阅读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实人人在读书中都在使用,我们常常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在课堂中常常让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是“换位思考”。我们常常在使用这种方法而不自知,什么是学习方法?就是先发现学习中的认知规律,从而理出的广泛适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一封信》这一课在我备课时觉得“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了阅读中,学生很容易学会,把重点放在了学习方法上,教后我认为重点应该是通过这种方法理解课文。对于现在特别“自我”的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首次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只需让他们知道,初步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即可,主要是让他们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人物行为转变的原因。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阅读中他们一定会把此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自如得法。

初次尝试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我感动于自己的勇气。这将激励我在教学中继续大胆尝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方法,让学生爱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就是好的教育。

四年级语文我学会作文教学视频【六】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饺子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就在今天,我学会了包饺子。

第一步要擀饺子皮,先把小面团摁成小面饼,再把擀面杖压在小面饼上,用擀面杖擀一下转一下饺子皮,擀的力度是很难掌握的,既不能轻轻地擀饺子皮,又需要把饺子皮擀得又薄又匀。

第二步要把已经盘好的馅儿包进饺子皮里了,先从碗里取出小枣大小的馅儿放到饺子皮的正中央,一定记住要留一圈用于捏饺子的边,如果放进去的馅儿不够多的话可以再加一点馅儿进去,相反,如果加进去的饺子馅儿太多的话,就用筷子往外拨一点,再用拇指和食指把饺子边的中间捏紧,接着逐渐把两边捏紧。这样,一个丰满的饺子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就要下锅里煮了,但是这个活我实在不敢干,怕烫着我自己。

你是不是也非常有食欲呢?那么心动不如行动,就赶快来我家尝尝我包的饺子吧!

饺子是年夜饭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它也代表着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