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中考与唐诗有关的作文(写唐诗的作文初中800字)

中考与唐诗有关的作文(写唐诗的作文初中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30 16:46:17
中考与唐诗有关的作文(写唐诗的作文初中800字)

中考与唐诗有关的作文【一】

英国的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宋代的苏轼也曾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两位在文学领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认为,读诗,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与情操。放眼我国五千年的历史,唐朝的诗歌发展最为昌盛,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经典之作。

年少时,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诗迷,珍藏的诗书举不胜举。于是,我便轻易读到了《唐诗三百首》。我初识的古诗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醉过方知酒浓”,一读之下竟欲罢不能,从此,我便沉浸于诗的世界。

最初读诗,读的是朗朗上口的语句;再读诗,便读出了诗中词的斟酌;而后,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读出了诗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爱在清风微拂的傍晚,于柳树下,读一首唐诗,或读李白的豪情,在现实中饮酒放歌;或读杜甫的雄浑,让自己多一份忧国忧民;或读白居易的清扬畅丽,在内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读读孟浩然的恬静,品品李商隐的委婉……每当此时,总是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是满腹经纶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绝句。

我向来垂青富含思想的诗歌,因为它们陪我走过了许多坎坷。人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当我考试不利时,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突破“行路难”的困境;当我与朋友道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成为心中的慰藉。诗,融入了我的生活,无论失意得意,无论悲愁欢喜,诗,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现代社会迅速发展,许多中华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遗弃,对外来事物的狂热追求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忘记了中国的古文化,忘记了唐诗,他们宁愿生活在虚拟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无味的事物。曾有一则新闻报导:近六成的人认为中国人崇洋媚外。面对这个结果,我不禁震惊,难道中国文化的内涵不及外国文化吗?并非如此,相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国文化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粹。试问,如果每个中国人能够多读一首唐诗,多一份对诗歌的热爱,又如何会出现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诗不再只是诗,它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向往,是中华文化的缩影。细读唐诗,它能给予你智慧;品读唐诗则可以使其勉励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纷繁的今日,不妨觅一个清静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诗,来领略其中的感悟。

中考与唐诗有关的作文【二】

春天轻轻地迈着脚步来到了,她用魔术把一切都换上了新装。我就读的北星小学也迎来了美丽的春天。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四棵高大的法国梧桐。这些法国梧桐大约有三层半楼那么高,就像一个个士兵在四个角守护着学校。这些法国梧桐的主干上有几个大大的棕色的洞。还有几根树枝只剩一截;法国梧桐的树枝是从三米高的地方分散开来;这些树不仅很高,还很粗,它们粗得大约要两个同学才能抱拢。

观赏过法国梧桐后,再往右看,便会看到一株株绿色植物衬托着桃树立在内校门旁,右边一棵稍高点,但你很快会发现左边那棵桃树要茂盛一些,这棵桃树的花很多,每簇桃花边上都有几片绿色的叶子,并且每片叶子的周围都有一些类似于锯头边上的三角形的尖角。经过我的计算,桃花花瓣的平均数大约有23片。另一边的桃树含苞欲放的花苞很多,这些花苞就像红色的毛笔尖,连接树枝的一头呈绿色,这些花苞长有油油的绒毛,摸上去有痒痒的感觉。再试着远眺桃树,就像一小片绿色海洋中耸立着两痤粉红色的伞包。

欣赏完桃树,再往体育馆方向走一点,就会看到矗立着一排水杉。这排水杉比梧桐还要高出一截,它的主干由粗变细,它整个的形状像一个很大的三角形,它的`叶子长满了刺,就像一个个平平的小刺猬。走进内操时,立马就会看到两排樟树。远看樟树就像一件绿色衣服上钉有几粒红色的纽扣,这是因为还有一些长了很久的叶子没有脱离妈妈的怀抱,让一片翠绿当中,点缀着几块红色。樟树的叶子像枫进的形状,风一吹,就翩翩起舞。高的樟树有三层楼那么高,矮的也有一层楼那么高。看完樟树,再把头一抬,一簇簇长在花栏里的迎春花就映入眼帘,这一簇簇的迎春花的嫩枝都是从它的根部散开,每个花栏里只有两株迎春花,却每个花栏里被挤得满满的。迎春花的叶子没有叶脉,每簇花都只开了几朵黄色的花。

春天的校园犹如人间仙境,美丽、迷人,那夏天的校园又会怎样呢?我们盼望,我们期待……

中考与唐诗有关的作文【三】

唐诗宋词,它就静静地躺在那里,你不去理它,它也不去理你,一旦你走近它,你会听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倾诉,你会看到一千多年前的智慧光芒。品唐诗宋词,其实就是一次心灵的熏陶,当你合上那微微泛黄的书本时,你就会发现,它并不朦胧,并不难以领略,但,他很高尚,很深奥。走近它,其实很简单,来,让我们踏上这“简单”的心灵旅程……

——题记

那是你吗?迎着春而来。“万紫千红总是春”,花儿是你甜美的笑;“草色遥看近却无”,绿草是你明亮的眸;“春风吹又生”,和风是你柔顺的发;“春来江水绿如蓝”碧水是你俊丽的嘴。春之美,即是唐诗美。

那是你吗?送着秋而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寂寞梧桐是你难言的凄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满月是你对亲人的思念;“无可奈何花落去”,败花是你沉默的无奈;“衡阳雁去无留意”,北雁是你思乡的苦涩。秋之悲,即是宋词悲。

听你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感悟到母爱的伟大;听你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感悟到时间的流逝;听你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感悟到一往无前的勇气。

听你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我品味到苏东坡的狂放,豪迈;听你说,“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品味到岳飞的英雄气概;听你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品味到柳永的执著。

你是平凡的,你又是深奥的;你是开心的;你又是惆怅的。走近你,我看到了春之美,秋之悲,战场上的英雄豪情,士兵们的思想盼归。

唐诗宋词,中华之财富,世界之绝唱。正是一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缔造了无数的绝词妙句;留下了令人称道的千古奇词;贡献了百读不厌的人文经典;传颂了永不褪色的中华笑颜。

走近唐诗宋词,如畅饮沁人心脾的甘泉,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澈而明亮;走近唐诗宋词,如感受熏人心醉的海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宽敞;走近唐诗宋词,如领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平和……

在经历这心灵之旅后;在感受一千年前的智慧光芒后;在领略久经逝去的自然之美后,相信你也会喊出:“走近唐诗宋词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