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描写在医院走廊的作文)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描写在医院走廊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4 17:29:07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描写在医院走廊的作文)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一】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我穿着雨衣,拎着雨伞和套鞋来到了32路汽车站,等候妈妈。

天色渐渐暗下来,雨也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不断地打在我的头上。风怒吼,雨滂沱,我焦急地等待着妈妈。今天一早,妈妈就去上班了,连早点也没吃,妈妈为了单位的工作,不顾劳累,我也应该支持妈妈的工作。我模模糊糊地看见远处出现了一丝亮光,心想:妈妈肯定乘这辆车。车子靠站了,可下来的`并不是妈妈,我有点懊丧了。路旁的街心公园也已关门了,那些花草在风雨的袭击下不停地摇晃着,水在地上汇成了一条小溪。

又来了一辆车,可这回仍跟第一次一样连妈妈的人影也不见,我的脚已经站麻了,手也酸了,可我还是站在汽车站旁等着,等着……

街上的行人已经很少了,天也暗了,人们也许已经吃好晚饭了,在电视机旁观看电视节目。我心中呼唤着: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你已经工作了12小时了,女儿此时在车站等您呢!

过了好一会儿,又来了一辆车,第一个下来的正是妈妈。我高兴极了,妈妈非常惊奇,问我:“你怎么会来的?”我说:“妈妈,我是来接你的呀!”妈妈听了我的话非常高兴,我同妈妈一同回家,消失在雨夜中。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二】

一个人的人生中总有无数次的等待与被等待,就好像一个接一个的轮回,我亦如此。

幸福,一个稍显术语化的名词,听人说,幸福是一种比快乐更让人欣喜的感情,我一直等待着它。同时,我也不停的寻找着它。

清晨,我从噩梦中惊醒,天阴沉沉的,毫无生气。我一个人捂着胸口拼命呼吸着,我等待着父母轻柔的抚慰,隔壁却传来均匀的呼吸声,他们并未被我惊醒,我半是庆幸,半是失望的坐着,无意间向窗外瞟了一眼,却发现天空湛蓝,不复刚才的阴沉,正在此时,清晨的第一道阳光射进了我的窗口,那颜色是透明而晶亮的.,带着浅金色,细细碎碎地洒在床上,温柔而细腻,这,就是幸福吗?我似乎已经等到了。

幸福,我细腻的等待。

午后,放学了。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公交车站,打开手机,我等待着父母急切的电话,即使只是短信也好,但什么都没有,那阵能使我喜悦而幸福的铃声终是没有响起,我失落的关闭了手机,形单影只的回家。走到大门口,一阵饭菜的香味向我袭来,推开厚重的大门,只见母亲认真地摆着碗筷,厨房里“哗哗”的声音,是父亲在炒菜,但两个人见了我,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来接我这个可以算是无所事事的人。我的视线渐渐模糊了,我所等待的幸福,已经稍无声息地来到我身边,正是那份深沉的爱。

幸福,我深沉的等待。

夜晚,我坐在书桌前对着面前如小山一般高的作业无可奈何,趴在桌上奋笔疾书。时针似乎走得快了点,没一会儿,我面前的“山”才少了一点,时针却如飞毛腿一般冲到了大大的“12”那里,我伸着懒腰,等待着母亲的鼓励与一杯奶咖,但什么都没有来。月光洒在窗边的台灯上,淡淡的银让我有了一种陪伴着我的错觉,但正是这份感觉,带着淡然的幸福,我,也许等到了,幸福。

幸福,我淡然的等待。

一开始,我总是等待着幸福,却没有察觉其实它早已来到我身旁,幸福,一份等待,等待,亦是一份幸福。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三】

漫画的特点在于用图形和文字传达作者的思想,是第一眼的艺术。从思想方面看《截》和《给》所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思想,而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却大相径庭。

《截》的构图细腻,形象生动,借助文字、表情、动作等丰富了画面,而《给》则以简练胜出,这就需要作者有一定的鉴赏力,能够用最简洁的事物表达出复杂的思想,并谊染出感染读者的强大的共鸣力。《给》极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它的构图简单但不单调,画面虽不丰富却富有感染力。

“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实在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与平衡里才可找到。”《给》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全都凝结在那两个与众不同的手指上—被截掉的大拇指和多出来的第六指。这种借滴水而折射出大海,借粒沙反映出沙滩的手法,意味深刻,读者在第一眼看到这种漫画时,不仅仅是在欣赏这幅画,更已经进人思考,漫画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又是什么。这种融合了思维的表现手法,不仅体现出文字的深度,又能够确实表达出漫画与文字最大的不同。虽然《给》整个画面除了题目再无文字,但寓意都包含在那只手中。相较《截》却有太多的辅助事物和说明文字,反而削弱了要表达的思想深度。当然这并不是说图案丰富不好。在漫画的表现手法上,采取丰富的李物形象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是过于细腻的构图在一定程度卜会影响到读者对漫画的思考,毕竟眼睛是先入为主的。

如果说《截》就像油画一样色彩浓烈,那么《给》就象中国国画一样,具有一种特别的“空白艺术”,引人遐想和深思,因此在两幅漫画间我觉得《给》更胜一筹,这就是我更喜欢《给》的原因。

手术外等候的场景作文【四】

我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已经有十年了。但是我天生耳疾,所以今年暑假父母带着我去北京做手术……“做手术”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并不是说我做过手术,而是说爸爸妈妈为我这个手术已经准备了十年!

刚过完十周岁的生日,我和父母就搭上了去北京的那列火车。火车在轨道上行驶着,在我的脑海里不停地想象做手术的情景。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每个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今天我终于到了那,心里无比的激动!而我却又忐忑不安,因为我来北京的目的是为了做手术。

到了医院,办好了住院手续,进行了手术前的各项检查。我顾不上欣赏这座园林医院的美丽景色,就倒在病床上呼呼大睡,好在明天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我那准备了十年之久的手术。

因为我是第一例手术,第二天一大早,护士阿姨就帮我做好了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在此之前,爸爸妈妈就利用网络和电话与医院进行了多次接触,对手术过程的艰苦和病人所受的痛苦我已有心理准备。但是在去手术室的路上,我的脚步很沉重,心里害怕极了,不知道五个小时的手术该如何度过。

躺在手术台上,麻醉医生首先在我的脚上输液,然后拿着一根冒着浓浓白雾的有茶杯口那么粗的白色塑料管,直对着我的嘴巴喷来。我很好奇,不知道会有什么事将要来临。想着想着,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醒来时已经躺在观察室了,护士阿姨正笑眯眯的看着我,原来做手术的.五个小时已经在我的睡梦中悄悄过去了。此时,感觉巨大的疼痛从耳部和右胸肋部传来,伴着胸闷、喘不过气来,啊!真让我难以忍受!终于,护士阿姨喊我的爸爸妈妈接我回病房了。爸爸妈妈看到我手术后痛苦的模样感到又难过又欣慰。难过的是,看我痛苦的样子,他们哗哗地流下了眼泪;欣慰的是,我终于挺过了这次巨大的“灾难”。

回到了病房,开始输液,一瓶接着一瓶。躺在病床上,丝毫也不能动,一动就钻心地疼痛,痛的无法入睡。在手术后的第三天,“狠心的”的医生就让我下床走动。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我终于从床上站到了地上。爸妈搀扶着我,使我感觉自己幸福得象个公主。还没走十米,疼痛使我叫喊着要回到病床上……再以后,每天都这样坚持下床走路,终于,我可以象正常人那样走路了!医生通知我可以出院了。要出院了!我的心突然轻松了许多。

经过这次刻骨铭心的住院经历,我感觉自己长大了许多,自信了许多。这么大的磨难我都经历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还有什么险阻挡得住我呢!我坚信,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