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关于旅游文化的论文1000字)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关于旅游文化的论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7 00:12:09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关于旅游文化的论文1000字)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一】

重点是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加大水面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产量;抓好水产品包装、冷藏、运输、保鲜和销售工作,延长水体产业链;大力发展水产品精加工、深加工产业,提高水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着重围绕江水养殖、稻田养殖、鱼池混养特水、水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工作,在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即:以江水暂养鲢、鳙鱼为突破口,探索一套成熟的暂养技术;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突破口,形成南美白对虾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以池塘设置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斑点叉尾鮰产业化经营;以池塘混养特水为突破口,提高常规养殖效益。着力建好沿江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

通过努力,力争十一五期间畜牧水产业年均增长6%以上,到十一五期末全市畜牧水产业产值达15亿元,全市畜牧水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上市无公害畜牧水产品占总量50%,三元商品瘦肉猪推广率达90%,占生猪总量的60%,规模生产比重达60%以上。全市建立10个二元母猪扩繁场,以苏太母猪为主的二元母猪占栏存母猪60%以上;建立2个良种山羊繁殖场,全市波尔山羊种公羊100头以上,山羊改良率达90%;建立5个地方优质家禽种禽场,优质家禽占家禽总数90%。全市建立30个畜牧园区即5个万头猪场、10个20万羽禽场、5个300头羊场、5个300头奶牛场、5个100亩渔塘养殖场。申报25个无公害畜水生产基地及产品。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二】

1.1 自然资源丰富,峡谷风光独特

阿依河发源于贵州省务川县分水乡,向东北蜿蜒流经重庆市彭水县境内,经长旗坝、舟子沱、三江口,最后在万足乡长溪滩汇入乌江。阿依河景区跨万足、汉葭、朗溪、黄家四个乡镇,全长约21公里,距离彭水县城23公里,是百里乌江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峡谷型自然风景旅游区。

阿依河景区自然资源富集,具有峡深、水急等特点。从长旗坝至乌江口其峡深谷高,河床狭窄,礁石遍布,河水清幽而景色绝美,人行其中或泛舟江上有若陶渊明误入桃花源,仿佛身在美妙的天堂,乐而忘返。从舟子沱乘舟而下,沿途可见各种各样的峡谷地貌:有形状若擎天的石笋、庄严的石佛、深不可测的溶洞、貌似罗汉的石笋。整个阿依河彭水河段水体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尤以七里塘河段和儿塘河河段的水体景观最为独特,江面绿水清幽,两岸翠竹环绕。

1.2 生态环境独具魅力

在阿依河景区内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在这些原始森林中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许多古老的珍贵植物,据林业部门调查,阿依河流域有动物93种,鸟类63种,特别是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如黑叶猴、五步蛇、金钱豹等。阿依河沿岸有许多奇花异草和古老的树种,植物达169种,如中华纹母、红豆杉等。最近彭水县林业局在阿依河景区内发现了一株具有实用、观赏、科研价值的我国特有植物——银钟花。银钟花又叫钟海棠,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对研究亚洲大陆的变迁、植物区系、植物地理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此外,银钟花还有工艺美术价值。这次在彭水县发现的银钟花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次。

1.3 浓郁的民族风情

阿依河景区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区,在这里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活动,有独特特色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宗教文化等等。

1.3.1 建筑文化

在阿依河景区内可欣赏到风格各异、美观实用、独具历史民族神韵的土家民居吊脚楼。该吊脚楼在乡村普遍建造,多为木质结构,大多是正三间,悬山顶式,中间是天井。吊脚楼左右各设一侧门,内外有卧室、厨房、畜厩,卧室外面设火铺。

1.3.2 服饰文化

彭水苗族男子头缠布帕,呈“人字形”,身穿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衣料多为自织,颜色有花青、花格、全青、全蓝,其中花格最优特色。苗族女子的头帕颜色和男子相似,但包法不同,多为折叠式。女子所穿的裤短而大,腰系围裙,胸前和袖口、裤脚习惯滚边、绣花或排纱。如果参加重要的节日,苗族女子就要着盛装且佩带各种造型美观的银饰。

1.3.3 饮食文化

阿依河沿岸居住在高山上的居民以玉米为主食,兼食杂粮;平坝的居民则以大米为主食。苗族男子爱饮酒,常以酒劝客,如遇客人拒绝他会觉得客人看不起他。肉以猪肉为主,牛羊肉为辅。还有彭水苗族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腌制咸菜的菜缸。

1.3.4 歌舞文化

在阿依河流域,有青年男女传情达爱的盘歌,有姑娘出嫁时的哭嫁歌,有最原始的船夫号子,有哭丧时的孝歌,还有平日劳动人民唱的山歌。在这些歌中,最著名的是鞍子的“娇阿依”,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彭水县曾经以“娇阿依”命名的少数民族舞蹈进京演出曾获得金奖。此外,苗族的舞蹈如跳花、龙舞、狮舞及甩手绢也在当地十分流行。

1.3.5 婚俗、丧葬及其他宗教文化

阿依河地区的青年男女婚姻以婚媒为主,而自主结婚的较少。苗族人实行土葬,棺木放在堂屋中央,全家举哀,戴孝帕,大门上贴“当大事”字样,扎各种灵屋和纸人纸马。请法师绕棺敲击法器,彭水人称“拿摸”。当地人很重视拜山神、树神、雨神和火神等自然神。每家每户的小孩如果生病了,要拜石头神。该地区最大的祭祀节为每年农历七月七,俗称月半。过月半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以纸钱封包,写已故长者名字,焚于户外,并大声呼唤他们收钱。这段时间,家里进来近似蝗虫等青色的虫子是不能伤害的,传说是亲人在眷顾,待七月十五过了,那种虫子便不会再来。时至今日,苗家群众依然重视过月半,届时接回出嫁姑娘团聚一日,并有“正(月)不接,七(月)不送”一说。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农业、规模农业、效益农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看好,投资创办、经营订单农业生产、畜禽和特种水产养殖、林果园艺种植、农产品加工销售的人越来越多,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加,产业范围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全市的优质粮油开发、特种水产、经济林果、花卉苗木、食草畜禽等主导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典型。如:市水产良种场的水产品加工;兆胜集团等银杏系列产品的开发;市农科所的外向型蔬菜订单生产;弱筋小麦订单生产;“三零”面粉、“金太阳”、“宏达”乳业、猪副产品加工;“恒鑫”肠衣等。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加强对农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各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到突出位置,作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目前全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得到改良,优质高效农产品比重逐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益增加明显;区域经济特色逐步显现,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林牧渔业在农业中比重、支柱产业、主导产品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均有所增加;产业化经营势头良好,农产品流通市场比较活跃;农产品质量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据统计:全市xxxx年作物总播种面积196.69万亩,复种指数217.82,全年粮食总产量52.20万吨,油料作物及蔬菜产量43.72万吨;生猪饲养量154.5万头,家禽饲养量1754万羽,山羊饲养量63万只,奶牛饲养量1062头;养殖水面6.53万亩,水产品产量1.64万吨;全市有林地面积32.3万亩,林木覆盖率17.2%,活立木总蓄积量60万立方米;常年白果产量40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银杏树占地面积26.6万亩。各项指标与2000年相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xxxx年农民收入4093元,比2000年增760元,增加22.8%。农业的稳定发展为农民的增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这几年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五】

《天仙配》这部戏曲电影,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它拍摄于安徽省的唐模古村。

这趟徽州之旅,当然也少不了素有“风雅山水田园”的唐模古村。刚进村子,我就看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机画面。道路正中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鸭子嬉戏水中,一两个妇女在岸边捣衣的情景。溪水两边一座座古宅祠堂并排而建,我又仿佛看到了:“昼出云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农忙景象,就连东边鸡西边狗也没能闲下来。

行走间,我的目光停留在了一户人家的对联上。上书:“事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在和朋友相处时,应时刻为彼此着想,包容别人,这样才能扩大与朋友交往的空间。心里应该有一颗善良的种子,让后代继承善良的品质,有所收获。

在唐模像这样的对联,还有很多。这一副副精美的对联不仅书写工整,而且寓意深刻。就如对联所讲,我们应该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传承老一辈的优良品质,有所收获。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六】

[1] 李家发. 重庆旅游资源与开发利用[M]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玲莉,周建华.“峡谷地貌”旅游风景区的生态规划设计——以彭水阿依河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J] .南方农业,2011(2).

[3] 马耀峰. 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 马勇. 旅游景区规划与项目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 周玲强,黄祖辉.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 经济地理,2004(7).

[6] 吴建华,郑向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0).

[7] 郑群明,钟林生.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 . 旅游学刊,2008.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七】

3.1 政府管理方面

政府部门应协同景区管委会建立一套适合阿依河景区发展的管理条例。在条例中必须明文规定旅游资源管理机构的职力和任务,规定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原则等,避免因开发欠妥而破坏旅游区的生态平衡,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溪水泉水枯竭,生活用水紧张,甚至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同时,要建立一支具有旅游保护意识和专业知识的管理队伍,加强对旅游景区环境的保护管理。要慎重控制旅游活动项目,以保护景区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要根据景区旅游承载力控制游客数量,避免人们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改变阿依河原有的自然风貌,使其丧失纯真的魅力和多民族原始的民风活动。

3.2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方面

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体验当地生态旅游为理念,设计出具有较强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产品。通过举办各种民俗表演活动且让游客参与其中,把峡谷观光和民俗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如我们可借助当地特色开展各种农家活动:(1)农耕作业:种菜、栽花、割稻、除草、捕鱼虾、放牧等;(2)采花、摘水果、收割农作物等;(3)野味品尝活动:筑土窟烤地瓜、鲜果采食、地方特产制作等;(4)通过传统手工艺制作来举办制作大赛;(5)厨房活动:让游客自己使用土灶、铁锅做饭,尝试烹饪各种农家菜。通过这些活动让游客真正走进农家、吃在农家、玩在农家。让他们真正的感受阿依河流域乡村淳朴的民风、民俗、民情。通过多种形式把旅游观光和生态养生结合起来。

3.3 旅游线路开发方面

对于旅游线路的开发,景区管理部门应在市场信息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旅游线路。在线路设计上,要注意产品的生命周期,避免“断档”,注意新产品的开发并把握机会适时推出。可以考虑以阿依河漂流为龙头,凭借所在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优势深度挖掘民俗产品。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和发展规划,正确估计旅游景区的接待能力。如避免旺季游客进入过多对环境承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样应避免淡季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要尽力做好“二个结合” 、“三大卖点”。即在产品总体方面,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绿色生态与民俗民风相结合;二是在单个项目完成角度方面,把休闲、观光、度假与运动、生态与探险相结合。“三大卖点”则是把原始自然地生态环境、峡谷风光与漂流、人文与民族风情相结合。

3.4 对外宣传方面

阿依河景区要以“提升品牌形象,拓宽客源市场”为目标,针对各个市场的特点和客源构成,重点突破,全面覆盖,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客源市场,实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时,景区在沿用以前宣传手段的同时应加大对媒体、车体、网络及二级客源地的广告投放。为确保对外宣传取得显著成效,景区可以专门设计制作了一批能体现阿依河风景区及苗族文化特色的、环保口杯、抽纸盒、经典风光笔记本、宣传扇、宣传折页、风光DVD等宣传品进行派送。

3.5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多年来,阿依河景区受限于交通,旅客出行不是很便利,上级主管部门应该竭力支持景区改善目前尚不成熟的交通状况。要坚持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景点资源全覆盖”的原则,科学设计并建成精品旅游线路。

在吃住行方面,应遵循经济实惠、环境优雅、物廉价美的原则,建设一批基本功能齐全的公寓式青年旅社、家庭旅馆、农家旅馆,以满足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需要。在建设时要体现出苗家民族风格,注重民族风俗特色风格。

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考作文【八】

农产品质量建设关系到农业经济的生存亡,近两年来逐步得到了全市上下的普遍重视。市农业局在强化农产品基地、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市场准入等方面管理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创建、申报、认证、检测工作。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8个,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9个;对 8个农贸市场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定省级农业地方标准 7项、泰州市农业地方标准 10项,有机农业标准7个,企业标准40多个;正在建设和申报的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区1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