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6-26 04:50:56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一】

茶,这个具有几千多年历史的饮料,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品尝了茶。

绿茶主要有碧螺春、西湖龙井金山翠芽、茅山长青等。这些茶的名字都非常有诗意,大多名称中含有地名。为了表现出是绿茶,名称中往往含有绿意。

茶的颜色大都是墨绿色的,还没泡时就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有时你觉得口腔里有异味,可以干嚼几片茶叶。茶叶的味道是苦的,但苦中又有几分甜,再加几分涩。茶叶的形状有很多,有的像眉毛,有的像田螺,有的像雀舌……

将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有些茶叶会慢慢地打着旋儿垂直落下,有时茶叶直落下去后会依靠一个角的支撑直立起来,有趣的是一些茶叶慢悠悠地落到了杯子中间,这时它会逐渐减速在水中停留,一动也不动,更有趣的是,茶叶在停留一段时间后还会缓慢地上升。茶叶泡到水中后会逐渐变大、变软,颜色也会变成翠绿。这时,茶的香味比原来浓许多。闻一闻,你会感觉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立刻神清气爽。茶叶水的味道有点苦又有点甜,还有点香,正所谓苦中带甜,甜中带香,香中还透着几分苦。

茶叶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关于茶的记录是在黄帝时期,书中说:“神农尝百草,一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这里的“荼”就是茶。因为在唐朝以前,并没有“茶”这个字。荼有五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茶。

茶叶还有很多功能,它可以提神益思,提高工效,可以止渴生津,消食除腻,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还可以减肥健美,强心防病。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二】

中国人可谓是与茶有着不解之缘,很久以前,神农尝百草,就是用茶叶来中和了断肠草的毒。从那之后,人们就开始品味茶中之妙处,茶饮也渐渐成为国饮。

在中国,可以说是大部分人都喝茶,不同地区的人喝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的爱喝龙井,有的爱喝乌龙,也有的爱喝普洱。茶叶的功效也是“前人之述备矣”,茶叶所具有的却不止于调养身体、提神醒脑之类的功效,它还有着道家所谓的“茶禅一味”,简而言之,茶是精神生活的饮品。而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偶有心神不宁心浮气躁的时候,静静地喝几杯好茶,心情就会慢慢沉静下来,达到《大学》中所说的:“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境界,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喝茶是讲究环境和茶具的。每当我看到公交车的司机捧着水果罐头的瓶子豪饮已经发黄的绿茶,觉得真是对茶的亵渎和糟蹋。不论是普通的茶叶还是家喻户晓的正宗名茶,都是集天地精华而生,需要细细品味,品到一定的深度,才会知道茶的境界是“愈往而愈不知其所穷”的。而品茶之“品”,是对器具和环境的讲究,更是对心境的追求。

品茶,必是小杯慢慢啜饮,不在多,而在于静,在于茶品与人品相应。正如《红楼梦》“茶品梅花雪”一回,妙玉请钗黛吃体己茶,配上了二位姑娘的人品。所以好茶也要遇上好的人,每一口茶都要慢慢品味,这才不辜负了它的清香。

人在不同的精神层面,品出的茶滋味也是不同的。所以,茶是人们值得用一生去慢慢体会与回味的,身处不同的人生境地,寻常一杯茶所散发的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的。曾几何时,非常抵制茶水的那种苦涩味道。但也似乎是不知不觉之间,慢慢地喜欢上了喝茶。如今,不论是红茶、绿茶还是普洱,都能让我从中得到浮躁世间里的那份对于心灵的慰藉。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三】

从一口茶品山川风光与大自然精神。

不知有多少西方人能感受到一位西方诗人说的:”从一粒砂看世界!“

但几乎每位爱好绿茶或乌龙茶的东方人都不难体会出--从一片茶叶可品嚐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

如果你嘴里含上一口西湖龙井茶,茶汤的气韵,即很容易在您眼前幻化出一片江南水乡温柔而秀丽的风光。

如果您入口的是台湾的高山乌龙茶,您看到的将是福尔摩沙高山顶上的蓝天白云;同时随著芬芳的茶香与茶气,让您彷佛处身高山上,呼吸到山上清朗的气息。

当美妙的茶汤刺激您舌根生津时,一位古代中国人形容它是「舌底鸣泉」。

正如同法国红酒一样,茶汤与茶香都是活的,时时在流动变化。

约两千六百年前一位中国古代的大哲人老子说:「质真若渝」,意思是说,真实本身,或者可以说,道的本身,在现象世界中是不断在变化的。一部记载中国最古老的哲学与世界观的书叫《易经》,“易”有双重意思:一是变化,一是简易。从茶中领会山川风景,与不断在微妙变化著的真味,真香与气,不失为回归自然的一种简易法门。

那麼,茶是如何能给予人这一切呢?除了上天的奥秘以外,还得人间的配合。

茶的说明文汇总范文精选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四】

茶的发源地是中国。两千多年前,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让中国市场走向了世界,更是让中国的茶闻名四方。记得曾在一篇英文文章中看见过一句对茶的高度评价——“Themostpupardrinkontheworld(afterwater。”意思是中国的茶是除了水之外在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

茶的发现源自于一次偶然。

大约在5000年以前,一位叫神农的统治者在户外烧水,一阵风吹过,几片茶叶从树上掉落,刚好落入了水壶之中。当神农发现时,茶叶已经被煮开了,发出了一种特别的清香,神农忍不住尝了尝它,就这样,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就被发现了。

从被发现开始,茶一直广泛地被使用。不管是宫廷皇室,还是民间,是一种招待客人时必不可少的东西。茶的种类也多种多样。物以稀为贵,这是自然的,越上等的茶培育越困难,对于时间、温度等条件的需求也越苛刻。但即使这样,在科技没有现在发达的古代,也还是培育出了各种各样的珍贵的茶的品种,毛尖茶,龙井茶,铁观音,银针茶……也可见出古代人民对茶的喜爱。在爱茶的人当中,出了名的是陆羽,他一生爱茶成痴,还特地为茶写了一本心得——《茶经》。

我也喜欢喝茶,但我不对那些名茶珍茶感兴趣;我所爱的,是奶奶自己做的烟茶。每当到了收茶的时候,一大早,奶奶就去山上摘茶,晚上回来的时候,背篓里满满的绿油油的\'茶叶,散发着一种怡人的清香,然后经过晒干、蒸干水分等工序,绿色变绿黑色,烟茶也就做成了。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渲染下,我也尤其地喜欢喝这茶,但奶奶总说喝多了对身体不好,每次给我泡时,就只放一点点茶叶,亮亮的玻璃杯里装一些青黄色的水,飘着几根叶子。在冬日午后的阳光下,奶奶拿一杯浓茶,我捧一杯清茶,坐在门口,看着猫儿扑腾,蝴蝶飞舞,一坐就是一下午。即使现在长大了,再也没有了那时的悠闲,但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泡一杯茶,坐在桌前,品味这茶的香,任凭这香在脑海中勾勒出过去的画面。

一盏茶,不分高低贵贱,名流权贵,乡村野夫,均可在闲暇时光里捧一杯茶,看花开花落,赏蓝天白云,闲话家常,谈古论今。细品慢斟的功夫茶,粗口豪饮的大碗茶,都让淡雅的日子,弥漫着淡淡的香。

中国的历史也如茶的一生,坎坎坷坷,历经风雨的侵袭,接受采摘时的分离之痛,经过高温的烘烤,日光下的晾晒,方得在一杯沸腾的水中,释放自己的馨香。

一口,淡淡苦;一口淡淡甜;再一口,便是淡淡的香。

这就是茶,中国的茶。

做中国的人,品中国的茶。

关于下午茶的作文300字【五】

中国人喜爱饮茶,而中国的茶文化更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的陆羽算是中国深究茶文化的第一人,并且著有世界上第一部与茶有关的著作——《茶经》。《新唐书》中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可以说陆羽在当时让茶文化有了初步的定义。而如今的茶文化便是对上千年茶文化积淀的传承。七十年代中期的一位作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察其色而闻其香,则千载文化便消融于此,实为斯之往也。”

不止文人墨客,民间对茶文化也有一番极为精辟的见解。“茶中天下事”便是将天下之事融于一杯茶中,千古风韵便凭一饮而尽晓。中国自古以来似乎都不乏有茶馆存在,茶馆也成了文人雅仕追求“身静”与“心静”的绝佳场所。“茶馆”看似专为饮茶所设,其实不然。逗鸟,下棋,言天下事,研习六艺经传者皆有。及至老舍的话剧《茶馆》,更是将茶馆文化推向了高处。《茶馆》中,人情,世故,最终都随着为自己,为历史送葬的百二十钱,消融在昔日一杯一杯的闲茶中,写入了历史的书简。

直到今天,中国人依旧喜爱饮茶,只是不再局限在茶馆里。中国人把昔时的茶馆设到了自己的心中,“若心中有茶,则处处为馆”。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中国人并不在意自己是在何处饮茶消遣——屋檐下,弄堂中,甚至在嘈杂的.集市上都能找到淡空周围一切事物的饮茶者。读报,养神,或下棋——这便是他们凭借一杯茶远离尘嚣的方式。

千百年的“文化之茶”,而“艺术之茶”也颇有一番韵味。中国茶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分,同时亦有香花茶和拌花茶之别,可谓品类之极盛。而茶“泡”与“品”的艺术,更是有诸多的方式与考究,这便是今天所说的茶道。中国民间的泡茶艺术在选茶,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及奉茶方面都极为讲究,但在饮茶方面却多为清饮,即“冲以沸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固有之味。”这似乎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人喜“清净”的传统思想,中国人骨子里透出的淡然的精神境界也便在这样一杯清茶中得以体现。

至于中国的茶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信口拈来。碧螺春,铁观音,毛尖,龙井……这些东西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底,中国人认为这便是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的积淀,于是当一盏青烟徐起色正醇香的茶摆在自己面前时,任何人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但中国人似乎并不愿意将茶提升到品味的高度,而更愿意将茶看做是民族文化的沿袭,更愿意将茶看做是清净与淡然的象征。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茶才有了最原始最平实的品茗艺术。

茶自唐时兴起,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泡茶的艺术,品茗的技巧都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完善,但茶所代表的人生态度以及个人的精神寄托却浩浩荡荡地延续了千余年。昔日茶馆中文人雅仕托盏吟月的场景,以及茶所代表的优雅与自然,都衬出了茶作为思想与精神寄托的人生艺术。而茶之文化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原因便是在此了——

为茶之品,为身止行,思有惴,为盏余香。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