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璞玉和美玉议论文题目)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璞玉和美玉议论文题目)

更新时间:2024-06-19 22:24:22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璞玉和美玉议论文题目)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一】

昨天,爸爸从云南出差回来,结束长时间旅行的他,为我们带回几件还没有开出的玉石毛料,这毛料,真真切切让我大吃一惊…… 端详着毛料,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妈妈手上的玉、家里摆放的.玉,难道就是从这不起眼的毛料里诞生的?

我趴在地上,用手触摸它粗糙的、颗粒状的外皮,一点也不光滑,有点儿扎人,感觉并不好受。从高处俯视,好似一滩恶心的软泥,突起的部分残缺不全地矗立着,或高或低,难看、没规律。从侧边注视,好似一块劣质的、失去光泽的煤.

我小心地把毛料捧起来看,又黑又重,我吃力地举着,在太阳的照耀下,毛料的外皮显得了无生机,干瘪、千疮百孔的它似乎永远在沉睡,只是,它似乎比一般的石头重一些。

我的心为之一振,突然顿悟了,我明白了,玉原来如此可爱,别看它现在是这个样子,是这样的乌黑,是这样的难看,可它一经过琢磨,顿时就光芒四射,瑰丽无比。的确是啊:玉不琢,不成器……

现在的我们,就相当于这一块儿毛料,不经过雕琢,就不可能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也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才。这让我想起来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也让我想起了囊萤映雪、卧薪尝胆。哪一个成功人士没有经历过苦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不是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就让我们享受这份苦。努力的学习,刻苦的锻炼。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根基。

我捧着这沉甸甸的玉石,心里涌起一股敬慕之意,更加爱不释手了。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二】

1、一千句谎言盖不住一个事实。臧克家《自已的写照》

2、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陶行知文集《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

3、要除去虚伪的脸谱。鲁迅《我之节烈观》

4、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新唐书.陆贽传》

5、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6、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应;以诈御人者,人亦以诈应。明.薛宣《读书录》

7、至诚则金石开。康有为《乱后罪言》

8、同心可断金,首要重然诺。董必武《答徐老延安赠别》

9、延陵轻剑,季布重然诺。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三十首》

10、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宋.林逋《省心录》

11、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曾胡治兵语录〉序及按语》

12、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中国谚语

13、与人为善,以诚为本。中国谚语

14、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15、尽诚可以绝嫌猜,徇公可以弭谗诉。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16、一个诚挚,热心,为着光明而斗争的人,不能够不是刻苦而负责的。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

17、千虚不博一实。宋.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上》

18、用诚心愈多,用手段愈少。恽代英《社会性之修养》

19、有败诈,无败诚。明.黄宗羲《宋元学案》

20、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三】

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佛来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

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问到:他是你的儿子吗?农民不无自豪的回答:是。绅士说:我们订立一个协议,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孩子能象你一样真诚,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让你自豪的人。弗莱名答应签下这个协议。数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发明了抗菌药物盘尼西林,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

有一年,绅士的儿子,也就是被弗莱明从深沟里救起来的哪个孩子染上了肺炎,是谁将他从亡的边缘来了回来?是盘尼西林。那个气质高雅的人是谁呢/他是二战前英国上议院议员老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是二战时期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们如果真诚的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弗莱明因为真诚才让自己的儿子有了成才的机会。老丘吉尔也因为真诚才挽救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并使之成为20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政治家。

美玉与璞玉作文论据【四】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的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 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 民党反动派害,牺牲时年仅39岁。

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