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7 17:57:05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一】

元宵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二】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灯展。一到大门口,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就想赶快进去。一进去,里面全是作品和装饰。火红的窗花细细密密的,里面还藏着“春”字,还有像月亮一样弯弯的小船,用尼龙布做成的精美花朵,会转动的小熊灯……我们走过一个个作品,其中我觉得最有创意的是太仓做的作品。它是用一个个精细的陶碟、陶盆、陶勺做的龙,并且这些龙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互相缠绕着,整个作品就做成了一个灯笼的形状。

我们来到了月光码头,我放眼远眺:夕阳西下,湖水碧波荡漾,晚霞照在湖面,一闪一闪的,就像许多水汪汪的大眼睛对着我眨眼。我忍不住举起了相机,把它拍了下来。

吃完晚饭后,我们继续看灯展。晚上和白天完全不一样。白天,是看灯细密花纹,晚上就是看万紫千红的灯,让我们在灯的海洋里行走。我们来到一个写着“福”字的灯边,那里排着长长的队伍。原来是因为这个“福”字上画着五彩缤纷的花、活蹦乱跳的鱼,但是这个“福”字上少了一竖和一横,大家都把手平举,把“福”字填成完整的福呢!我们又来到了一只鱼灯旁,它身体上的灯有时亮,有时暗,忽隐忽现,就像在梦中一样。鱼儿翘着尾巴,张着嘴,仿佛是活的一样。鱼的旁边,是一个个灯笼串在一起,变成一堵五光十色的墙。

这时,我们看到前面围着好多人,都提着漂亮的灯笼。原来,这是“爱心灯笼”,我们捐献了20元,拿到了一个爱心灯笼。妈妈说:“他们会拿这些钱去帮助贫困的孩子。”我带着灯笼开心地回到了家。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三】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过小年祭灶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四】

元宵佳节,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拉着奶奶来看花灯。

安静的林荫小道飒飒地穿着风,小道两旁的树干间整片整片的挂着还未亮起的花灯。它们随着风不紧不慢的晃着,我却着急的紧了,盯着手表数秒数。

三二一

傍晚降临,花灯准时亮起来了。

烂漫灯海在刹那间绽开,从街的这头缓缓亮到街的那头。晚风柔柔的拂过,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一阵涟漪。花灯映着我眼底也明亮起来,我一头扎进光的世界,幼小的我被惊艳得禁不住叫唤起来。

实在是美极了!

一亮起来就仿佛铺天盖地满是的了,是天上坠落的星子,是燎原的火焰!百十盏花灯如同百十个小神仙,当真儿是热闹非凡招摇过市的胖娃娃,徜徉在天空之上的鱼儿,飘低了的云朵,互相逗弄着的小动物们活灵活现。更有灿烂夺目的鲜花争奇斗艳,仿佛在向过路的人们卖弄自己的曼妙身姿;也有无意争艳的莲花在角落里默然的绽开一抹纯洁的白,点缀着这橙黄色的海洋。好一幅流光溢彩的、撼动人心的华美画卷!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使我应接不暇。

奶奶耐心的带着我从街的这头开始漫步,不知不觉已走进小道深处去了,可这儿的花灯依然那般明亮,越朝里走,越使人心神怡旷。不时有路人也走进这片欢乐的橙黄色海洋,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从远方传来。不仔细听,误以为是花灯中的小神仙跑出灯玩耍来了!

这花灯,使祥和宁静的夜晚立即变得火热了,使人们疲惫的心立即变得快活了,使欢度佳节的气氛立即变得浓郁了!

这条不长的小路,我硬是拉着奶奶反复走了好几遭,每走一遍都有不同的乐趣似的。当我终于挣脱出这光的世界,眼前不再橙黄一片,耳畔却好似仍回荡着热闹的声响。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五】

“正月十五看花灯”这是民间的一种传统。今年元宵节我们一家就去看花灯了。

花灯节定在了黄河口文化展厅,远远望去,那里彩光点点。我欢呼着、期待着,马上就可以看到那美丽、漂亮的花灯了。从近处看,这里简直就是花灯的海洋,花灯五颜六色、各种各样,但奇怪的是广场外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场内的人却冷冷清清,因为需要门票才能进,没有票就不能进,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在外面观望。

妈妈买了票带我进去,一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三只小狗造型的花灯,因为今年是狗年。这三只小狗造型的花灯非常可爱,后面两只棕色的小狗在对视,中间是一只黄色小狗,手里还拿着一副春联,上面写着“新春大吉”四个大字。不过,它们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我只想看比这个更漂亮的花灯。

一连好几个花灯过去了,他们都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我一路和哥哥打打闹闹。“哇!好大的飞机啊!你们看!”突然哥哥大叫,顺着哥哥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了一架“大飞机”。它是由一个机身、两个机翼分别用了白、黄、蓝三种颜色组成的,旁边还有做的非常逼真的五颜六色的云彩。这么漂亮的飞机,做这个花灯的师傅手艺好巧啊!我连忙过去要和大飞机拍一张合影作为纪念。

广场里还有其他的花灯,有动物的、有植物的、还有卡通人物的,比如“熊出没”、“疯狂动物城”、“神偷奶爸”等等许多动画片中的造型花灯,都很逼真。

一直逛到很晚,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回到家,我还兴致未了,自己动手用纸做了一架跟花灯相似的大飞机!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六】

有关元宵节的由来,据说是在汉武帝时代,宫中有位宫女叫做“元宵”,很想念家中的亲人,但又无法出宫,有位大臣叫东方朔,他知道后决定要帮助元宵,于是他想了个办法。东方朔假扮成算命师,来为人民算命并说:“正月十五火焚身,就是指那天会有一位骑驴的女子,来烧这里,但只要在正月十三那天,城里的老人都到城门等候,天黑时,女子就会来,只要跪地祈求,全城便可得救。”

果然在正月十三那天来了一位骑驴的女子(其实是元宵妹妹扮的。女子说:“我是领旨来烧城的,但百姓求情,我就给你们一个预言:长安在劫,火烧帝阙,十六天火,燄红宵夜。”说完便离去了。汉武帝知道后请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说:“听说火神爱吃汤圆,就叫元宵来做吧,毕竟她最会做汤圆,另外还要臣民一起做灯,十五晚上挂满大街小巷,并点燃爆竹,到时候,火神就会以为那是大火,一定能瞒过祂。十五的晚上元宵照东方朔的指示,果然见到自己的家人;从此以后,这个习俗就流传下来,也因为供奉的汤圆是元宵做的,所以人们也叫汤圆“元宵”,正月十五也称做“元宵节”。

每逢元宵节除了提灯笼、吃元宵外,当然各地都会办的就是猜灯谜活动。但如今各地都有许多不同型态的节庆安排,像放天灯、放蜂炮、炸寒单等,变成每年固定举办的民俗庆典活动,也象征年节即将告一段落,代表过完元宵后,又将是上学、工作的开始了。

元宵节的来历小作文300字【七】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