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怎么写)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4-27 08:22:39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正月十五闹元宵作文怎么写)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一】

这在鲁西南一带很盛行。年味已远,早春来临。庄稼人正处农忙咋闲时候,窝憋一冬的妇女儿童是该走出去踏踏青、健健身了。“走出门庭,心灵手灵”,在济宁地区,早年她们多到孔庙、孟庙、曾庙去烧香许愿,母亲们祝愿儿女成龙成凤、心灵手巧。不过这是说在过去,现在这些景点收费了,老百姓改成了攀岭登山望景了,走百灵实为走百岭了。更有人在这一天进行走亲访友,相互交流了。

在北方一些地方还有烤百灵的,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一些柴和柏树枝,玉米桔梗,和百灵,等到晚饭之后,全家人便聚集在自家门前将物质点燃,家人围在火堆前,老人们说一些吉利的话,然后让全家都烤烤自己胳膊和腿,拍打拍打身体上不舒服的部位,最后全家人都迈过火堆,以求得来年的健康,每家每户都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声响彻大地,以求一个好的开始。还有的在火里烤一些馒头或年糕,烤过后分而食之。传说吃过这种火里烤过的馒头或年糕,可以防百病。也有的燃起柏树枝,在自家的灶台上扫一下,意思是扫尽所有的蝎子和蚰蜒,不让蝎子和蚰蜒进自家的灶台。最后,每家留有一老人守着火堆,其他人便一家一户之间川流不息地奔走着烤火。直到烤完百家为止。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有着重大的意义。

元宵节的由来传说是因汉高祖刘邦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但刘盈生性懦弱,吕后渐渐独揽大权,吕后,吕氏族人商议谋乱,企图夺取刘氏江山,刘襄为保刘氏江山起兵,最终平定“诸吕之乱”。继而登基上位的汉文帝刘恒,想到天下太平来之不易,于是将平息“诸吕之乱”的那一天,正月十五定为普天同庆的元宵节。

说起元宵节,人人都会想起其特色食品,“汤圆”或“元宵”,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或元宵,希望一家人能像它们一样团团圆圆。有些人会将元宵和汤圆弄混,认为元宵就是汤圆,实则不然,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人吃的多为元宵,而南方人吃的多为汤圆。汤圆和元宵看起来很像,都是圆滚滚的,然而差别还是很大的,汤圆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热水或冷水,和成粉团,然后把各种馅料包进去,搓成圆形。而元宵是元宵是要先做好固体的馅儿切成小块,沾上水,然后再放满生糯米粉的筛漏上摇,边摇边洒水,直到馅上滚满糯米粉变成小球。元宵是比较硬的,而汤圆比较软。可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都十分美味,元宵吃起来,感觉比较粗糙,而且有嚼劲,吃完之后酥香残留,使人回味。汤圆吃起来,十分滑溜,用力一咬开,其中的馅不似喷薄而出,而是缓缓如流沙般流出来,香气在口中缓缓溢出,令人沉醉。

除饮食外,还有很多有意思节俗活动,比如赏花灯,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这些多种多样的花灯,既使赏花灯之人感到绚丽,奇特,又令人感到工匠的技艺高超。还有猜灯谜,舞狮等活动,使得元宵佳节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

元宵节也是一个比较浪漫节日,人们通常认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节,因为七夕节是纪念一对情人的,然而实际上比起七夕节,元宵节对于古代人而言更像是情人节,因为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平日里是不能随便出来的,但元宵节这天过节,所以可以结伴出来,借着赏灯,物色对象。

如今社会,年轻人对外国文化日益崇尚,甚至对于外国节日比中国传统节日更重视,对此我认为,吸收外国优良的文化自然是很好且必要的,但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统节日,也一定需要继续传承下来。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三】

今年,我应邀也来参加。一进县城,人头攒动,人山人海,有的穿着艳丽的表演服,有的手拿道具来演出的,更多我演了,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场合,开始我有些害怕。我舒的'人是来观看的,他们把表演场地为了个水泄不通,快轮到了一口气,做了一下准备活动,感觉轻松了许多。该我上场了,我是表演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没,穿着红白表演服,所以特别引人醒目,我先表演了一段自选拳,动作干净利落,观众们的喝彩声此起彼伏。我练着练着就入了角色。感觉就我一个人了,于是我就不会害怕了。接着我又从容地表演了一段剑术,一阵当刀光剑影,观众们被我熟练的动作惊的目瞪口呆。最后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从观众的表情中,我能看出他们都向我投来惊叹和赞赏的目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噢,对了,那次演完后,镇党委书记还奖了我一百块钱呢!

正月15 元宵节作文怎么写【四】

蓬莱当地旧传,阴历十六为海神天后的生日,当地百姓当作节日庆祝。届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蓬莱阁天后宫,进香膜拜,求签许愿,捐香火钱,香火甚盛。当地百姓纷纷组织戏班、秧歌队到天后宫对面的戏楼、广场上给娘娘唱戏,献演俚俗戏剧和大秧歌。人们给娘娘进香后,多与亲朋好友在天后宫前看戏看秧歌,趁兴游览蓬莱阁及其附近名胜,在阁下广场购买个人喜爱的小商品,直至尽兴而还,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称为“庙会”。

实际上,逛庙会已在全国普及开了,也已不局限在正月十六这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