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以过年为习俗为题目的作文)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以过年为习俗为题目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17:06:11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以过年为习俗为题目的作文)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一】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二】

大年初一,本应该是喜庆地过,不过,这个“年”过得还真惊险,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爸妈和姐都被朋友请去澳门过年了,我不愿意去,所以家里只剩下我和保姆阿姨。晚上,小区里的孩子都在楼下放炮,放烟花。我的耳边传来一阵阵“轰——轰”的炸声,仿佛身处战场之中。无聊的我手中拿着电视遥控不停地按。阿姨突然对我说:“我们也去买点烟花来玩玩吧?“刚开始我不同意,后来实在是拗不过阿姨,同意了。我对阿姨说,只能买那种一根根的,点燃后会闪的。”我只敢玩那种烟花,没有声音,危险性也不小。

烟花买来后,阿姨说在家门口放,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我们去年也是那样子。放了两三根后,烟有点大,警铃突然响了起来,而且声音非常大,将我和阿姨吓得赶紧把手中两根烟花给踩熄了。会不会吓到上面的邻居?我担心的想着。我家隔壁的邻居听到警铃响了,赶紧打开门,探出头来,看到我那副样子,和地上烟花的灰后,一副“了解了”的样子,便又把门关上了。让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楼上没有人紧张的跑下来,他们都没听到火警的警铃响了吗?不一会儿,我们小区的保安着急的跑来了解情况,才明白是虚惊一场,他跟我和阿姨说,虽然正值春节期间,不过仍然有很多人放烟花,但是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楼梯口,家门口这种空间较小的地方放烟花,不仅有危险还会打扰到其他人。

唉,我怎么这么没常识,早应该料到警铃会响才对啊。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提醒,无论做什么事都好,还是得小心为妙,安全第一啊!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三】

过年了,人人都喜洋洋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人们正穿梭于繁华的街道,逛商店、去超市……办年货,看到玲琅满目丰富多样的商品,大人们的脸上更是喜滋滋的;小孩子穿着新衣服,放花炮,拿红包、看春节晚会、吃饺子、那高兴劲真是胜过以往的每一次。总算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几天了,别提有多高兴了。

除夕之夜,听见外面振耳入聋的鞭炮声,看见窗外夜空色彩斑斓的焰火,我再也耐不住性子了,拉起老爸就往外跑,也想去凑个热闹。“嗬,太美了!”万家灯火通明,无数盏形状不同的街灯和路灯全亮了,大放异彩,与五颜六色闪烁着的霓虹灯交相辉映。一个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举目望去,一片纱灯点点透着火红。楼下空地上满脸喜气的大人和孩子在放烟花,鞭炮,“嘭,彭”一串串烟花拔地腾空而起,缤纷的烟花如花绽放,又宛如流星,“孔雀开屏”,“百鸟朝凤”,“千年富贵”十几种眼花在夜空中争奇斗研,把整个天空映得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吃饺子了”奶奶把我和老爸唤进屋去。一家人团团圆圆,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老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午夜的钟声响了,鸡年在一片欢乐的祝福声中走来了。这钟声就像金鸡在长鸣报晓“春天来了”,预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物祥和,生活富裕,小康连年。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四】

早晨,天气很好,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晴朗的天空,白而柔软的云,如被水冲洗过的一样纯白。

今天的好天气,伴我的外公来探亲!呵呵,我的外公就是今天来。还带上外婆、表哥、姨妈。我当然高兴。

“啊哈哈,外公好,外婆好,新年快乐!”亲戚一到,我就卖口乖:“恭喜发财,财源滚滚来,红包跟着来!嘻嘻!”

外公外婆经不住我这一招,纷纷掏出红包:“那,给你!”

“谢谢外公外婆,今年你们走好运咯!”说着,我就“逃回房间”,把红包收好。

吃过团年饭后,我们齐齐看电视。9点了,老爸好像忘了点什么似的,从房间拿出几样东西……

“来,阿妈、阿爸、小超(我的表哥),你们的利是钱,呵呵!”老爸微笑的派钱。

等亲戚们睡后,我把老爸拉到阳台……

“爸,你好象忘了点什么……”我问老爸。

“我忘了什么?你说呀!”老爸的好奇心很重。

“你忘了……你忘了……”我不好意思说出来(你们猜到我想说什么吗?):“恭喜发财,利是拿来!”

“噢,原来是这个。不,我决心以下,今年你别拿压岁钱了!”老爸故意提高嗓子。

“呜,不好,你今年可是‘钱’程似锦,那么一点点,你也舍不得?”我说:“好吧好吧!”老爸忍不住了,终于肯让步了。

有关过年的习俗的作文中学生【五】

春节是每年最热闹的节日。今年,我和姑姑一起包饺子。

早晨,姑姑把面粉倒进大瓷盆,让我当她的助手:把温水慢慢地倒进盆里。她使劲揉起面末,不一会儿,松松的面粉就揉成了一大团面。我们用毛巾盖在面团上,让它醒一醒,才能擀饺子皮。

趁着面团没醒好的时候,我和姑姑开始斩白菜。一时间,厨房里充满这咚咚咚的斩菜声,白菜叶渐渐地变成一锅菜末。挤去水分,姑姑就把肉末倒进锅里,加点盐,用筷子使劲拌起来。姑姑说:“拌饺子馅只能均匀地朝一个方向使力,馅才能拌好。”

等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我们就要开始包饺子了。姑姑负责擀饺子,我负责包饺子。开始时,我包的饺子扁扁的,平平的,姑姑看了,说:“你包的是什么呀!简直是个饺子饼啦。应该把中间捏牢,再把边上捏紧,饺子就竖起来了。”我照着姑姑说的办法做,做了几个,我包的饺子就像模像样地站立起来。

下午三点,所有的饺子都包完了。我有点迫不及待,立刻烧了锅开水,把饺子下进去,过了没多久,饺子煮好了,一口咬下去,一阵香味塞了个满嘴,自己包的饺子太好吃了!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