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一种风俗的作文450字)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一种风俗的作文450字)

更新时间:2023-11-21 10:15:08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关于一种风俗的作文450字)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一】

每到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到奶奶家吃月饼,然后去公园赏月。

记得一次,奶奶给我们准备了许多月饼,有豆沙馅的,有牛肉馅的,有凤梨馅的……看得我直流口水,我飞快地拿起刀和叉,左右开弓,不一会儿我的两个腮帮子鼓鼓的,像两个小气球。没过多久,一盘月饼就被“消灭”光了。

还记得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日湖公园赏月,那次的日湖公园与众不同,有儿童、有大学生、有成年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都聚集在日湖公园里赏月。我抬头望去,“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月亮真是皎洁明亮,像可口的月饼,又像王母娘娘的瑶台镜,还像白玉盘。真是美丽极了!看着看着,我不禁吟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啊,中秋节既能吃月饼,又能赏月,我好喜欢!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二】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2017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三】

“第四届闽南民俗文化表演”在同安区举行!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体育场——表演场地。

舞台上,六十多岁的爷爷 、奶奶 跳起了欢快的车鼓弄,唱起了动听的南音;年轻的阿姨 转起了一百多个的呼啦圈;10岁的丁丁表演了优雅的柔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10岁的.可可那精彩的独轮车表演。

如此艰难的“独轮车技”都能学会了,那可可还有什么不会的呢?瞧:她拿起了一根绳子,要干嘛呢?原来,她要骑着独轮车跳绳!她的脚十分了得,又没涂胶水,可是一直就“粘”着独轮车—— 一边甩绳,一边夹起独轮车跳。

“1、2、3、……”我不由得开始数数,10秒钟竟跳了25下,实在是厉害!

不过,精彩的还在后头,她又拿了几个小路障,就地排得紧密。

只见她“刷”地一下,前后仅用几秒钟,马上就绕过了所有的路障,就到了另一边!接下来,她拿了八个饭碗,把一个碗放到了脚上,一踢,饭碗就完完整整地顶在了头上。

可是,当她顶起第三只碗的时候, “啪”的一声,不听话的碗摔到了地上。

大家睁圆双眼,嘴巴成了个大“O”。

“啪啪啪……”有一位观众看见可可开心的表情立马变得暗淡下来,便带头鼓起掌来。

接着,掌声雷动——这是一个个观众地真心鼓励!看:可可恢复了自信,双眼噙着泪花,骑上独轮车又开始了表演。

“有志者事竟成!”剩下的五个碗都稳稳当当地顶在了可可的头上,她又赢得了一阵阵喝彩!

“闽南文化表演”真有趣!它不仅让我目睹了表演者精湛的演技,还让我知道了更多的闽南文化……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四】

??樊的民俗600字叙事文

襄樊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古城,也是我的家乡。说起咱家乡襄樊那特有的民风民俗可还真不少呢!现在,就根据我了解到的民俗给大家讲讲吧!

襄樊人历来好客。在待客方面,只要有客人来,必定不停喊着“稀客”,忙着端茶倒水,陪客人闲谈。而当客人走时,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就走”,强调酒的重要。一般先酒后饭,不可先饭酒。饭酒必强劝,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来一碗,趁其不备,叩进客人碗中,直到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人土音念“KANG”饭)。

而寿诞,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葬,旧时土葬,对棺木很讲究,我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后,洗身、穿寿衣,放进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三天。然后送至墓地掩埋。然而建国后,封建迷信的活动渐渐废除,火葬渐渐兴起。

而穿天节为襄樊古代特有节令。宋代的左季裕《鸡肋编》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去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在滩中找有孔穿的`不白石,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襄樊的风俗之丰富,远不止如此,每一个风俗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或传说。如今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处处充满了幸福、宁静、祥和。生活在这里的我,也越来越爱上了她!

关于民俗风情的作文450字【五】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洒雄黄酒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在门前挂草药,身上涂药酒的呢?

没错,的确,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要说起来这端午节,还得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说起。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上大夫屈原上谏楚王,提出富国之计,可楚王不仅不听,还将其流放。结果屈原悲愤交加,伤心欲绝,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的愤愤不平,带着他的高远志向,一起永沉泪罗江底。

屈原后,人们为纪念他,为了使他的尸首不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做了粽子,来喂鱼虾。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这天,满街都有一股粽叶的清香。要说这做粽子,先得把粽叶洗净,用粽叶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从锅里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不禁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想着早点煮熟。终于,冒着热气的.粽子上来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那儿一起吃,其乐融融。夹起一块糯米,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腻。让我忍不住想把整个粽子吞下去。虽然家附近几乎天天都有粽子卖,但今天的粽子仿佛有股节日特有的,浓浓的气息。

吃完粽子,大人们便忙着去洒雄黄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这天,满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还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个大大的“王”字,象征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洒完雄黄酒,大人们便在两边大门上挂菖蒲等中草药,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驱赶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挂完后,还要在孩子身上涂药酒,可保以年不生疮。涂药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转眼间,这年的端午就要过完了,但是,端午给我留下的痕迹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又开始期待来年的端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