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以日记的形式写读书笔记)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以日记的形式写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6-11 15:40:20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以日记的形式写读书笔记)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一】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不爱我的。特别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上课不听书,写字潦草,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所以,父亲就常常骂我,我因此还有点恨他呢。直到那一天……

那天是星期五,爸爸把我接回来后就忙着去煮饭了。我走进房间,把那沉重的书包用力甩到床上,便瘫倒在床上,心想:作业都在学校写完了,这下我可以尽情玩了。想到这,我一下子兴奋起来,立马从床上跳起来,坐到电脑前,打开电脑,找到电脑桌面上游戏的图标,正要点击进去,突然发现旁边多出了一个日记的文件。咦,什么时候多出了一个日记的文件?是爸爸写的日记吗?妈妈从来不上网的,肯定是爸爸写的。哈哈!爸爸的秘密要被我发现了!我心里一阵狂喜,赶紧点开。哇!里面的日记写得可真多啊!我该看哪篇呢?心里纠结了一下,我决定看最后一篇。双击点开,一行字映入我的眼帘:9月5日,今天打了儿子,我真后悔……我瞪大了眼睛,愣住了。咦,怎么是和我有关的?这不是他的`日记吗?我又赶紧点开上一篇:9月4日,今天我给儿子买了一个玩具……看着儿子那满心欢喜的模样,我高兴极了!我就这样一篇篇地点开看着,看着里面记载着我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心潮腾涌。想起爸爸平时有好吃的东西从来都不舍得吃,给我留着;想起爸爸炒菜从来都炒我爱吃的;想起……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时,爸爸走了进来,说:儿子,吃饭了。我没有说话,定定地看着爸爸,看着爸爸那眼角不知什么时候多出的几条皱纹,看着他的手指上又多了一个创可贴,看着他那炒菜时溅满油渍的衣服,眼泪夺眶而出……

我一直认为母爱伟大如天,而忽略了那如山般高大,如海般宽广的父爱。从小到大,父亲给予我的爱太多太多,而我……

我走过去,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腰身,任眼泪尽情地滑落……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二】

诚信为立足社会之本。昔日商鞅变法之时,在城头立了根木头。对人说:“谁能将这木头从城南搬到对面城头,就赏其百金”。这事情太容易了,谁都觉得不可能。有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搬了木头,立刻被赏以百金。结果新法一推出,大家都服从。这就是诚信的力量。假如商鞅不这样做,新法出台大家也未必服从。但他讲诚信,说赏百金就赏百金,如此守信,新法定能成功,于是民皆从之。可见诚信对于社会来说是何等重要。

其实,不仅是在重大事件中诚信能发挥作用,诚信存在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

感动中国人物获奖者——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为我们诠释了诚信的含义。为了给农民工准时发工资,让他们能在过年前回家,哥哥从北京驱车赶来。不料半途车祸,弟弟从逝去的哥哥手里接起诚信的大义,忍着失出亲人的悲痛,在还未来得及安葬哥哥的情况下按时将工资发给民工。在他们的眼里,诚实守信,比生命更重要。诚信的哥哥虽说逝世了,可是他的诚实守信的精神将永不磨灭。诚信是真理,永立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

可是有的人却说:哎呀你好笨呀!为了守时守信不惜花掉大把时间和财力,万一别人不领情,那你亏大了。我认为说这种话的`人才蠢。诚信不是投资,要获取利益。你若守时守约,竭尽全力坦诚待人,就算是有深仇大恨的人也会对你友善——由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只不过有时被眼前的小利小惠(或大利)蒙骗罢了。他恶意待你,你却诚信待人。久而久之,就算没良心也会有点不好意思,进而被你感动。而你若贪图一时之快,为了利益不去守约,也许你得到的只是一点利益。失出的是更大的财富(也指精神上的财富)。试想,你不诚信待人,他人怎能诚信待你?不久,你的“恶名”在朋友圈中传开,谁都知道你这个人不地道,谁还会给你“利益”。还有什么利益可谈?因此,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其实笨得无可救药。

当然,诚信不是为了所谓的“利益”,但你也要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历史是不会亏待讲诚信的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诚”惟“信”,能服于人。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三】

“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是整本书中,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感受也是最深刻的一句话。这个和我们一般大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就因为生在那个年代,而过着为了逃避迫害躲藏在密室里的隐蔽生活。难道这都是命运吗?那个也不过15岁的少女,眼里尽是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这种躲躲藏藏的生活的绝望。看似稍有倦意的眼里,却依旧清澈纯净。虽然她遭遇不幸,但她依然是个被上帝宠爱的孩子。安妮依然保留着少女原有的天真想法,那种对世界的乐观。或许,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只要能活着,只要能见到阳光、天空,就是一种幸福”,实在是有点荒谬,我们要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从来不觉得以前的人就这么一个一个的去很可怜,只是觉得很悲哀罢了,我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我也不觉得现在的我们有多么的幸福,每当大人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时,都会被我用一句“这只不过是时代在进步”而草草带过。——这时,我还没有认真去读过这本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安妮日记》。如果不是因为去读过、不是因为去查过资料,我根本不认为这些话,是出自一个还不到16岁就已经离开人世的少女。她的话中透露出的是对这种生活的绝望,平淡却又真实的话语,展露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惨。我知道,我永远也无法体会那种惨痛以及凄凉。

日记本,随处可见。我曾经因为觉得好玩而下定决心开始写日记,但不到一个月就停止了。安妮的日记本是她13岁的礼物,她从那时就开始写日记,直到伤寒夺去她的生命为止。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生活平淡如水,家、学校两点一线,每天往往复复,还是因为安妮的生活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使她不得不把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记录下来。安妮过的是隐蔽式的生活,但她的日记中记录的却几乎是密室外发生的事。我不想知道安妮是怎么知道的,我甚至在想,如果安妮一直不去了解这些事,或许她就更会像一个普通的少女。但我清楚的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在二战时,犹太人是被排斥的,被认为是出卖耶稣的人。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尊,当你的自尊、你整个家族的自尊被别人践踏在脚下时,那种愤怒、那种不甘,那种拼了命都要和对方争个你我活的情绪,从安妮的日记中就能感受到,但我却迟迟不能完全体会。这种痛,没有经历过,又有谁会知道,会去关心?

当一名记者——这是安妮一生的志向。但这个志向,对当时的安妮来说,却是如密室外的天空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安妮没有放弃,攥着手中的笔,写下她用双眼看到、双耳听到的一点一滴。在二战期间,她乐观,她坚强,她执着。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去选择放弃?哪怕只是碰到了字数多一点的题目,都曾头痛过的我,有什么理由避开“羞愧”之词。《中国达人秀》中的那个缺失了双臂的男孩,用双脚弹着钢琴,演绎着一场绮丽的华尔兹的男孩,曾经说过:“我人生中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要么,就精彩地活着!”我的生活,我的人生至少在现在可以说是幸福的,没有一点坎坷的。

所有人都在努力,安妮在努力,那个断臂的男孩也在努力。我们四肢健全,生活在和谐的时代,受到父母近乎于百分之百的宠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还没开始,就先放弃,轻而易举的被困难击败,遇到一丁点儿的不顺,就选择自怨自艾?

我们不能这样做,更没有权利这样做!虽然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会失败!

愿望、理想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实现,但安妮,这个正处于花季的少女,已经无法实现做一名记者和作家这个愿望了。虽然其中有对母亲的不满,但安妮依旧选择了竭尽全力。安妮不屈不挠,顽强的与困境作斗争,最后却被人出卖。唯一逃脱的奥图·弗兰克——安妮的父亲,传扬着女儿的日记,并编纂成书。

安妮说:“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安妮没办法逃离这种生活,因为身为被西欧仇视的犹太人,所以被迫接受着不平等待遇。

安妮说:“我希望我后,仍能继续活着。”安妮的日记被世人传颂,通过日记,了解到了纳粹的恐怖,安妮以不一般的方式仍然活着。

安妮说:“我们不能够只是荷兰人或英国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我们应当在此之外还永远是犹太人,而我们也愿意以这样的身份存在。”安妮以她的尊严,为后人留下了一种身为犹太人的不屈不挠而又乐观坚强的`精神。

安妮,记录下她生活的一点一滴,听起来像梦魇,但却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最真挚的情感。这本书,或许该说这本日记,是陪伴着安妮成长的一件不会消逝的物品,亦是一本让读者在看了后,会突然觉得“长大了”的日记。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四】

从开学到现在,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这两个星期内,我学到了一篇,令我深有感悟的课文:《匆匆》。

《匆匆》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这篇文章是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写出了让我们珍惜时间。文章中“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转眼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这句话让感触很深。是啊,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是赤裸裸的,什么都没有带。那么当我们在将要亡之际,回想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呢?我们是不是把握好生命里的每一分钟,都做了有意义的事情呢?这句话让我认识到,我们自己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时间,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钟,都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能白白浪费时间,时间不等人。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最无情。也是最公正的东西你对待她的态度不同,她对待你的态度也不一样。

如果你珍惜时间,付出汗水她就会结出最美好的果实果实让你品尝;如果你珍惜时间,时间会为你撑起一片阴凉;但,如果你漠视时间,时间就会毫不留情,她会快得几乎让你看不见,转瞬即逝。就看你怎么去对待时间,你对她好,她会有回报,你不珍惜她,她会溜走。

时间,是最公正的,是你的时间,她不会少给你,不是你的无论你怎么乞求都没有用。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时间,把握住她。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五】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很无奈对自己之前一直以来虚度的光阴感到,呼吁大家不要虚度光阴的一件事。

这也触使我回忆起了自己虚度的十年光阴。之前我在学习上并没有努力和争取,一心以为只有吃喝玩乐。一次,我的各科成绩都并不理想,就算别人帮我,我也不觉得这次考试,我也不觉得这次考试很惋惜。当天,爸爸和妈妈狠狠批评了我一顿,但我每次都默默地想到:“这次考不好也就算了,下次,下次一定能考好!”

“一定能考好!”而当时的周末。心里也就只有玩,课外书一大堆,一本也没有看,放假就是我放掉学习上的痛苦,好好放松的日子!每次都这样,作业只要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就行。“功课留到下次再来复习就好了。”结果到最后还是没有复习。当然,随着年级和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越来越多了,我也就跟不上节奏,成绩一落千丈。就这样,时间从我的吃喝玩乐中过去;光阴从我的懒惰中过去;日子从我的推迟中过去……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的十年就这样白活了,我何曾做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在大家心里只留下了很多丑陋的痕迹。于是我读了《匆匆?这篇课文后,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上,留下让大家刮目相看的突破,首先就要读有意义的书籍的乐趣在体会理解和想象和想象,我要多看书,多读书。我不要再过只有享受,懒虫的生活,我要做一条活在书海中的小“金”鱼。

我们要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光彩。在别人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金色的痕迹!

读作文写阅读日记【六】

对儒学思想的深思明辨。儒家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历朝历代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名家辈出,解说蜂起,门派林立,其中既有守正开新的阐发,也有断章取义的误读,还有填塞私货的曲解。我们承继儒学遗产,必须下一番深稽博考、探本溯源的功夫,才能达到治乱反正、拨云见日之境界。本书作者细读儒家经典,梳理儒学要义,时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彩之论。作者指出:“用‘学而优则仕’来证明孔子宣扬读书做官论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古汉语中的“优”虽含有优良、美好之意,但此处却是闲适从容、富有余力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论语》中的原文是对仗的两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为“做官有余力,可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可去做官”。他想说明的.道理是:为官者如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做官;为学者如有余力,则要出来做官,因为只有做官,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这种观点,即便在今天看也完全是正确的。岂能砍去前半句,再加以错误的解释,张冠李戴到孔子头上并大加鞭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