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中国传统文化听戏 100字 作文)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中国传统文化听戏 100字 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3 20:07:06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中国传统文化听戏 100字 作文)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一】

一天,美尼亚病了,没来上学。临近了,爱米就带着老师发的复习资料去看望美尼亚。她顺手翻看了美尼亚的本……考试成绩下来了。爱米的作文得了满分,正是拷贝美尼亚的。美尼亚却什么也没说,她默默地原谅了爱米,尽管很多同学都为她鸣不平。

很多时候,我们最容易原谅的是最亲密的人;但有时候,我们最难以原谅的,也是最亲密的人。幸福——

瑞伊是个阔小姐。然而,她的生活却并不因为金钱而奢靡。她依旧努力地工作,努力地赚钱,也常常抽空去旅行。应该说,她是个懂得生活的人。她合理地支配着金钱,用金钱制造着幸福。

瑞伊有个饱经风霜的祖母,她从不买任何奢侈物品,出门也不坐轿车。也许是她一辈子都过惯了清贫的生活吧。尽管如此,她依然感到幸福。或许,这宁静的晚年生活已让她感觉足够了吧。

也许,幸福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制造幸福的人,另一种是珍惜幸福的人。童伴——

想见一见童年的玩伴。始终认为,自己最真的友谊放在他们那儿。我们不害怕时间的恶作剧,因为我们相信,一见如故,会使渐渐疏远的距离一下子拉近。大家还能像小时侯那样,一起快乐地畅游,我扪依旧是彼此的童伴。

学了《故乡》之后,总为“我”和闰土的友谊感到惋惜。腐败的阶级观念,无可避免地造成了“我”和闰土的隔膜。昔日的同伴,可悲地成了主仆。童年在一起玩耍的画面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腐朽的\'阶级制度却重新制造着他们陌生的关系。悲!

童年的同伴若再会面,也许是最熟悉的人,也许是最陌生的人。当然,我们都希望能看到前者,都希望能再和童伴们海阔天空。压力——

期末考试渐近,教室中无时无刻不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大家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凯茜却不怕考试,她作好了充足的准备。果然,她在考试中一举夺魁。

一天,凯茜在打扫教室时不小心弄坏了一把扫帚。她吓坏了。次日,老师查问这件事的时候,凯茜低着头,忐忑不安。她不敢承担破坏公物的“罪名”。

关于压力这回事,连医生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可以承受很多,有时候却无法忍受一点点。快乐——

在孩童岁月,我们是最快乐的。一个玩具就能让我们乐上好几天,和伙伴吵的架过了今天明天就忘了。

慢慢长大,快乐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成长的烦恼。为这担忧,为那气恼,童年时向往的长大竟是如此的不好。

光阴如梭。当我们都老了的时候,兴许会比任何时候都快乐。因为我们越来越懂得珍惜生活了。

有人说,孩子和老人是最快乐的。或许这是对的。但是,让我们在生命的中心部分也试着多些快乐吧。毕竟,快乐是自找的,只要我们渴望快乐,就一定能拥有。尾——

人生是条无名的河,人生是杯无色的酒,人生是辆五彩的车,人生是道无畏的歌。丰富的人生需要每个人去感觉、去演绎、去发现!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二】

身在凡尘,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与世无争,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然而,你我皆凡人,真能做到吗?

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师父答曰:“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亡;临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古往今来,人人都向往幸福,人人都希望幸福,人人都追求幸福。然而,当今社会,幸福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正如于丹教授所言,“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意趣、闲情、与家人共处……曾几何时,这些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忙、快、冲。人们也往往抱怨,为什么这么忙呢?即使连走路的步伐也明显加快,生怕赶不上别人。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人们只知前进,不愿停下来,似乎一旦停下,便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岂不知有时刻意所追求的往往就是应该失去的东西。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是啊,人们拼命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很多人往往为了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总是用忙来演绎自己的生活。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比如金钱,人们拼命获得金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现如今,很多人把金钱当做成生活的目的。岂不悲哉!

于丹教授的《趣品人生》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悠闲。悠闲是什么?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有显示生命的一种节奏,悠闲与时间无关。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悠闲更与金钱无关,它不是奢侈的方式,让人们去选择用金钱购买。悠闲是用心静来演绎的。只有静下来的人,才能够让自己真正的闲暇下来。这无疑对于解决当今人们的浮躁心态益处颇多。

对于我们而言,或许不能用“品”让自己悠闲下来,更绝难用“趣”来演绎自己的生活。高深的茶道,我们仅仅只是用来解渴,绝没有清凉的饮料能给人带来一时的痛快;浓郁的陈酿,只有在酊酩大醉而伤肝时,我们才知道自己不胜酒力;悠扬的琴声在喧嚣的环境中湮没,我们哪有时间和心境来欣赏。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泡一杯咖啡,在苦涩之后给人留下淡淡的幽香,也完全可以手捧一本书,带着几分清新畅游优美的文字,可以收拾自己尘封已久的渔具到河边,用诱饵享受与鱼儿搏斗的乐趣,亦可以推出自行车,在骑行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没有约束,没有限制,只有自己沉浸在其中,或许孤独,或许寂寞,当自己置于此时此景是,决然会忘记自己的\'存在。与天地浑然一体,不再忙碌,不再困乏,只有乐趣在其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当然,悠闲不是纵欲,有的人在灯红酒绿或者是麻将声声中度过,这不是悠闲,而是纵欲。毕竟人生短暂,我们需要追寻的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生活才是生命的本真。

于丹教授在《趣品人生》中,“不是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正如禅宗公案故事中的公差一样,“和尚还在,我到哪里去了?”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且停亭”。“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在与心有关的字当中,最为悲观的字莫过于“忙”,意为心亡。不如让我们“停一停”: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喝一盏茶,养一会儿神,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过程本身也是意义。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直路也好,弯路也罢,“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三】

品书如品茶,香醇浓郁的书香从他老道的文字中散发出来,一杯清茶,犹如一本好书,清澈得令人无法玷污,无法诽谤,慢慢地抿一口茶,轻轻地翻一页书,细嚼书中文字,留下淡淡茶香,无声无息地,融入心里。

所谓书墨飘香,一本好书,读的人亦少,又怎能称呼其成呢,没有震撼人心的烈句,没有优柔美好的韵味,没有外柔内刚的含义,又怎么博得读书人的心呢。

也许,将书比作人生是最好的选择,漫漫人生,没有那一点一滴的弯折,又怎会开出灿烂的玫瑰?卷卷书页,没有浓浓墨香,又哪有丝丝笔记欢乐?悠悠茶香,没有茶叶的相伴,又何得清馨美味?是的,书就像人一样,只有一页一页地翻到最底,才能知晓故事的结局,而人生也一样,只有那些不怕长途跋涉的人,才走的到最后。

好书,好人生,所谓一个“好”字,让人满意而不拘谨,那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哲理,一本好书,也许有着千年万道的残卷,也许有着神来之笔的新意,也许有着扑朔迷离道理,那是千奇百样的,如果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那么他所得的也只是冰山一角,那他就永远不能像蜜蜂采蜜一样,所得的是丰满的果实。只有把各书吃透,咀嚼其中蕴含的哲理,才算得上是“品书”。

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的确,只有读白书才能行千里,书是读的,只有用心去读书才能把书读活,反之,书也能把活人读,相信没有人希望自己会成为第二种可能吧。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是清代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书,对于我来说依旧是一个谜。

赏经典戏剧品百味人生作文【四】

于丹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她认为人生是有趣的,所以品位人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人生的趣味在于什么,如何发掘人生中的趣味呢?这也是一个范围太大程度太深的问题,但是,依然可以从个别的方面入手,从而窥一斑而知全豹。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活的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享受的也是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在于丹看来,能否放开心境,从容而快乐地享受并经历人生,是人生是否圆满的关键。但是享受人生从哪里入手呢?于丹给出的答案是:琴酒茶。琴酒茶大家都不算陌生,除了琴稍微不那么大众之外,另外两项都是大家生活中频繁接触的东西。就拿喝茶来说,我想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把喝茶当做是一种雅趣了,而是与柴米油盐放在一起。更多的是在乎茶的价值,而不是茶本身。中国百姓喝茶其实讲究季节,春天、夏天喝不发酵的绿茶,断去了青色,降燥、去火。秋分一过,喝半生半熟半发酵的乌龙茶,恰好介乎冷暖季节间温润的过渡。等到寒冬天,浓浓的红茶,熟普洱,在最萧瑟的`季节,用最暖的茶来平衡人跟自然。书中“喝茶未必要最好的,关键是要学会品味,才能滋养心”这句话也在告诉我们,如果跟随着自己的真正的内心,那么从最简单的喝茶这件事中,也能品出人生的乐趣来。

琴在古代是非常高雅的东西,与琴有关的故事很多,比如高山流水,比如对牛弹琴,比如蔡邕的焦尾琴等,这些故事不仅体现的是古人的风骨情趣,也体现了琴的风骨和韵味。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比古代要快很多,所以认为无法去享受那种闲逸的生活,尤其是听琴抚曲这样高雅的享受,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郸学步,不必鹦鹉学舌,我们要学的是古人的一种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此外,于丹用清代大戏剧家李渔的“且停亭” 的故事阐述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亭子的“亭”加一个单立人,就是“停”,人进了亭子就“停”下脚步。亭子原本是空,有了人以后就有了意义。我想,《于丹趣品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于丹想在忙碌生活里给大家搭几个小亭子,让匆忙的脚步有停歇的时间。那么,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呢?于丹认为,在用尽一生去实现自己毕生的愿望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意趣与闲情,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化随笔,还不如说这是一本身心灵的佳作。在书中,你将读到如何借助古人“一生相伴的酒,日常品的茶,宛若天籁的琴声”,让自己疲惫、充满噪音的内心停一停、静一静,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内心的真正所需。从某种程度上说,于丹教授更像是一位“心理医生”,在她的悉心开导下,那些曾经萦绕在心头的负面情绪——焦躁、迷茫、抑郁、愤懑将会逐渐消散。我们困顿的心灵将会在寂静的阅读中找回生命的本真,找回那个最初的自己。这就是于丹和她的《于丹感悟生活》,超越今人与古人的时空界限,解读当下的生活状态,让我们用一颗闲闲的心去享受生活,在建功立业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