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

更新时间:2024-05-28 10:57:28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一】

我等不及了,我记得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叫《日子在发霉》,里面就有把日子比作汉堡之说,甚是好奇,今天恰好借这个机会亲自体验体验。我肯定我会吃汉堡,但我现在想换个方式吃它——我不想囫囵吞枣,我要一层一层地看生活。我首先碰到的是上面那层软软的面包,如同婴儿娇嫩的皮肤(这想法有点可怕)。人之初,如璞玉,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周围的一切总是新鲜的。孩子们的心灵是纯洁的,就像生活在层层净化的纯净水之中,明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在他们眼中始终是一个谜。他们总是对这个世界抱以最美妙的幻想,正如我用舌尖触到的甜甜酱和刚从身边走过的孩子可爱的笑脸一样,带给人至真至纯的感动。接着我咬到了那片生菜叶,“咯吱咯吱”的,吃起来很带劲。绿色,生命的颜色,多么生动,多么清新;毕竟它不是熟菜叶,嚼起来还略带一些涩味儿,正如我们这些花季少年一样有理想有抱负,带着一身青春的色彩,精力充沛地向着心中的金牧场前进。

虽然前进途中会有挫折,会有失意,但我们不气馁、不悲观,我们会把每次失败当成宝贵的。我们正年轻,我们有千万个笑的理由。我的牙齿碰到了那块鸡肉,咬下去挺充实,果然是允指留香。它的充实就像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为了眼前的生活而奔波。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有的正接近梦想,有的却和梦想擦肩而过,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看到它实现的那一天,但这些并不阻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步伐。他们依旧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为他们所爱的人和爱他们的人,踏踏实实走着脚下的路。菜叶没有了,鸡块也没有了,最后躺在我手里的依旧是一块圆圆的小面包——和原先那片一模一样。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夕阳西下,只不过是换个方式开始”老人其实和孩子一样,需要人照顾,需要人呵护。他们或许会感慨生命的仓促,但他们的余热温暖整个世界!汉堡消失了,日子却没有消失。我总算到了“日子像个大汉堡”这句话的含义。我很感谢汉堡,真的,而且我将会用心去品尝真正属于我的汉堡,品尝它独特的滋味。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二】

一个工作人员把鸡了,把上面的鸡肉做成了一块块鸡肉堡就要塞到我们的身体里,我不要!我不要!我抗议!但人们根本听不见继续他们制作工程,给我来一份鸡腿汉堡,一份薯条,一份可乐,一份鸡翅……我正不敢相信他们竟然热衷于吃我们这种不健康的食品,那个工作人员把我加进一个袋子里,与其他不健康的食品放在一个盘子里给了小男孩,还笑眯眯的\'说:“小朋友,你端好,我们这的东西都是健康的,不像其他店,用的都是鸡,下次来就来我们店。”小男孩高兴地点点头,找了一个座位吃了起来,我绝望的说,“别吃啊。”但他还是大口大口的吃着,喝着。我看着自己渐渐减少的身体,无奈的摇摇头虽然我填饱了他的肚子,但我还是害了他啊,我简直是一个“罪人”。

我牺牲了,但我希望我来世再也不做汉堡了……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三】

一天,一片餐桌上的牛肉也被扔到菜叶的地盘,那片菜叶毫不客气的说:“喂,你好大胆呀!竟敢跑到我的地盘上来了!”牛肉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都是被人遗弃的垃圾,分什么地盘呀?”菜叶一听,更生气了,争辩道:“我不是垃圾,我是这里的主人!”牛肉则当理不让:“垃圾就是垃圾,哪谈得上地盘,就不要说什么主人不主人了!”就这样牛肉和菜叶吵得不可开交。这时两块面包也从天而降,菜叶和牛肉争先恐后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们,希望他们能给自己评评理。小面包支持菜叶,而大面包支持牛肉,他们四个又吵了起来。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四位垃圾先生都吵累了,他们背对着背,但却谁也不理睬谁。一天,一只凶猛的大狗跑了过来,这条大狗好几天没吃东西了,一看见牛肉,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似的.,一个饿狗抢食的姿势府冲了过去,想把牛肉一口吞掉。菜叶最先看穿了那只狗的来意,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小声提醒牛肉,牛肉回头一看来者气势汹汹,吓得一动不动了,只“啊”了一声便晕了过去。两位面包先生转过头一看,急了,也准备逃跑,但又想到牛肉的危险处境,于是和菜叶不顾一切地跑上去与狗战斗起来;菜叶“嗖”的一声跳上狗的背上,拼命地抓它的毛,挠他的背,下面两位面包也不甘落后,小面包骑在大面包身上,大面包对准狗的眼睛,用力一甩……大狗败下阵来,捂着受伤的眼睛,灰溜溜地跑了。牛肉看见大家这么拼命地保护自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他们都变得非常友好起来。不久之后,一位仙女下凡,看着他们快乐的样子,知道了它们以前的经历,灵机一想:何不把他们组合了起来,变成一个汉堡包呢?

于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动的汉堡包诞生了,它会跳、会跑,还会一起笑,一起哭……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四】

终于到了周末。我随爸爸来到肯德基餐厅。因为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既紧张又激动。

我们第一个项目是参观制作间,阿姨带着我们走进厨房,说:“这是零下18℃的`冰柜。”我们把手伸进冰柜里,真凉啊!

阿姨又带着我们去看了一个零上3℃的冰箱、汉堡制作间等,随后我们便开始跟着阿姨学做汉堡了。

第一步:阿姨发给我们每四个人一盒生菜。第二步:我们每人分得两片面包。第三步:将一块炸鸡片夹入两片面包中间。第四步:在鸡块上加入10克左右的沙拉酱。第五步:再加入20克左右的生菜。第六步:将面包扣合并进行包装,一个汉堡便做成功了。

我们正吃着自己做的汉堡包时,圣诞老人来啦!他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份礼物。以前,我只知道吃汉堡,现在我不光会吃,也会做汉堡了。

我觉得今天过得很有意义,很快乐!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五】

??找汉堡包(续写)

从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谜宫,里面住着三个小小家伙:一个叫乐乐的小老鼠,性格开朗,乐观灵活;一个叫米米的小老鼠,性格机敏,行动果敢;一个叫闷闷的\'小矮人,胆小怕事,喜欢抱怨,在他们的隔壁,存放着堆积如山的汉堡包,三个小家伙守着这些汉堡包,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一天早晨,他们突然发现汉堡包不见了,(怎么办呢?故事从这里开始了像一群热窝上的蚂蚁着急得在迷宫里转来转去。

闷闷怯怯地说:“这些汉堡包可是我们唯一的粮食,现在不见了,我会被饿的。呜……呜……呜……”

乐乐继续环顾四周,一会儿看看地上,一会儿看看前方。突然,他拍了拍脑袋,笑哈哈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些汉堡包肯定是被狐狸偷走的。你们瞧,这地上有一些细小的面包屑,还有狐狸的脚印。”

米米生气地说:“这可恶的狐狸,要被我发现,我定要让他粉身碎骨。”

闷闷害怕地说:“这里有狐狸来吗?我好怕。”

米米一边安抚闷闷,一边问乐乐:“乐乐,我们怎么知道狐狸住在哪儿呢?”

乐乐沉思了一会儿,高兴地说:“米米,你的鼻子不是很灵敏吗?”

米米不解地问:“找狐狸跟鼻子灵敏有什么关系吗?”

乐乐慢条斯理地说:“汉堡包有味道,狐狸也有味道,用你的鼻子闻一闻,沿着味道走,不就可以找到狐狸了吗?”

米米恍然大悟,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乐乐,你真聪明。”说完,就拉起闷闷往外跑。

这时,闷闷却甩开米米的手,说:“我不去,我怕狐狸,我要呆在迷宫里,你们自己去吧。”

乐乐笑眯眯地说:“闷闷,你不去可以呀。到时候狐狸又来了,连你就会吃了。”

闷闷连忙说:“我去,我去。”

他们一同沿着味道来到一座屋子前,米米说:“就是这儿,再往前就没有味道了。”他们冲进屋里,看见狐狸淘淘正在津津有味地吃汉堡包呢。他们迅速把狐狸抓住,送到森林法院,法官判狐狸蹲五个月监狱并偿还等量汉堡包。听到这个结果,米米和闷闷兴奋不已。乐乐却说:“不要狐狸淘淘赔,把剩下的汉堡包搬回迷宫,算了。淘淘也许也是没办法才偷我们的汉堡包。原谅他吧。”米米和闷闷同意了乐乐的建议,一路唱着把剩下的汉堡包搬回去了。

语文作文五感法写汉堡【六】

1.本体论的提问与构成论的回答

语文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有许多种: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历来的争论大致上都是在“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之间的选择或权重的分配上。从来没有人想过,“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A+B用这种回答方式是关于“语文是什么”的问题的回答吗?

这里,我们需要区别两个概念:本体与构成。

语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一个语文本体论的问题,它要回答的是,语文的本源与实质。而A+B这种回答方式,则是一个语文构成论的回答方式,它所回答的,是语文有哪些成分和要素。

语文本体论,属于语文教育哲学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观;语文构成论,属于语文课程论的范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一个人的语文课程观。如果说语文的本体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是“语文是什么”,那么,语文构成论设问所期待的答案则是“语文课教什么”。这两个问题处在不同层次上,它们的答案,也处在不同的领域。

从研究方法上来讲,语文本体论是一种认知思维,它需要的是思辩。它首先要确定人的实践系统,然后弄清楚语文在人的实践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实践系统的关系,最后才能对语文的本源与实质作出判断。过去,我们试图用释名的办法来获得答案,要么是求之于训诂,要么是求之于“语文”名称发明人的约定;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求之于语文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这都不是语文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训诂法也好,考证当事人的约定也好,从教材或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中总结归纳也好,都是证实的办法。这种办法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客观实在”而不是当作一种“实践设计”来看待,陷入了一种以实体证明来探寻本源和实质的路子。语文教育首先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价值选择。忘记这一点,永远也无法获得关于语文本体的说明。

语文构成论的研究方法则与之相反,它是一种筹划性思维,它需要的是归纳、总结。它首先要确定的是语文课要达到什么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开展哪些活动,开展这些活动要涉及到哪些“材料”,从这些活动和“材料”中,就总结出语文教育的成分和要素。

总之,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A+B这种回答方式误将一个构成论的回答当作本体论的回答。这是语文本体论与构成论的双重迷失。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教育。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语文构成是由对语文本体的认识决定的,语文是什么的答案决定语文由什么构成,前者是后者的标准,是后者的分析工具。这种看法从逻辑上来讲是正确的。但是,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在人类的思维发展上也并不是一种单一的先后关系。从思维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讲,认知思维与筹划思维常常是互为前提、相互转化的,在很多情况下,常常是成熟的筹划思维催生了认知思维的发展,认知思维建立在筹划思维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基础上。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认知思维指导了筹划思维,人们根据自己对事实的理论认识,来筹划自己的实践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案。

应该说,目前关于语文的学术积累和理论准备,都不足以为我们提供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换句话说,关于语文的研究,还没有发展到由认知思维向筹划思维转化的“理性时代”。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片面强调从“语文是什么”到“语文教什么”曲本体论到构成论)的逻辑过程,可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有的同志主张与其花那么多工夫讨论“语文是什么”这么一个抽象命题,不如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这种主张,也许是对的,至少是有意义的。

2.语文是什么与语文不是什么

语文是什么,是语文本体论的正面设问,语文不是什么,则是语文本体论的反面设问。

在这篇小文章里,笔者想立足于语文教学实际,先从反面探讨一下,语文不是什么。然后再具体讨论一下语文的构成。

第一,语文不是语文的内容。语文和语文的内容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应该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了。传统的观点是一个很简单但很有力的论证:文以载道,所以:文即道。现代,人们更是从内容与形式的哲学命题出发加以论证,证明二者之间内容的优先地位:内容是皮,形式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这里涉及到许多理论问题。比如:文与道是一个“载”的关系吗?即算回答是肯定的,由此可以得出文与道即是同一关系的结论吗?还比如:语文与语文的内容,是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的关系吗?语文的形式指的是什么呢?对于语文来说,语文的内容具有优先地位吗?内容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具有优先地位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都是不能简单地下结论的。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展的这一次语文教育大讨论,主题之一即是对语文教育人文内涵的失落提出了批判。作为一种纠偏,语文教学出现了一种称之为“人文教育”的倾向。在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设问: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认真阅读课文,请说出这篇文章的主旨。一些新编的语文教材,更是设计了大量的人文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生走入社会,走人大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虽然在这些活动设计中,也有一些是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最后也要求写出调查报告或者日头演讲的,但活动设计的主旨,它的目标指向,不在这些“语文活动”本身,而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人文主题。有人称这种貌似与语文有关、但其主旨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为“泛语文”。

一个最有力的质问是:这些教学活动与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艺术课的教学有什么区别。如果说这些够活动设计因为涉及到了语文的运用很阅读资料、撰写报告、口头演讲等赋算是语文课的话,那么政治历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学课里不也有语文的运用甚至语文活动吗?

这种泛语文倾向实际上影响到了所有的语文教学,因为我们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人文的主题,《松鼠》不是一个自然的主题吗?《胡同文化》不是一个文化历史的主题吗?如果我们把这个自然的主题、文化的主题也都归于语文的教学内容的话,那么它与生物课、历史课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什么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就是“语文是什么”的本体论答案。我们目前能说的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是不一样的,因为语文与语文的内容不是一回事。张楚廷教授的这段论述也许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当学习语言学的时候,并不特指某种对象,不是就某一类具体的事物来学习的,……也许都涉及到,但都不是特定对象;与其说它因涉及而负载了这一切,不如说一切涉及它自己一语言;也许通过学习它而涉猎了许多,但主要还是涉猎它自己一语言;它不拘束地回到自己。”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怎样从“某一类具体的事物”“回到自己”。这种“泛语文”的语文教学,则是迷失了自己。这无疑是一种本体论迷失。

第二,语文也不是一个知识系统。我们可以把数学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可以把历史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大致上是没错的。但我们可以把语文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吗?

过去,我们主要是在“能力与知识”的范畴内来讨论语文与知识的关系的,这种视角很容易得出一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这种“很正确”的结论。现代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学校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知识化”“知识中心”是现代学校教育一种前提性、普遍性的\'倾向。语文是现代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环,于是现代课程的设计者毫不犹豫地断定了语文的知识性质。

语文与知识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语文的教学性质这个角度来考虑,正如王荣生博士所说,语文知识是用以描述语文教学的目标,借以指导教师理解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工具。附语文本身来考虑,语文至少与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有关。这些知识,大致上收归在语用学这门学科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一些这样的语文知识是有益的,必要的。

但是,从语文的本质这个层面来看,语文是超知识的,或者说是非知识的。语文更多地以直觉的形式呈现,语文更多地以知情意统一的特点引起人们的注意。现代哲学、现代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对语言的知识化理解是对语言的误解。过去,我们主要是在工具论的指导下断定语文的知识性质的,所谓工具论,其实就是语文知识论。实际上,工具论作为一种语言学理论,早已被现代哲学深深质疑。从马克思的“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到胡塞尔“语言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先验性条件”,从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的住所”到伽达默尔“语言是人类拥有世界的唯一方式”,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到分析哲学的语言本体论从接受理论到语言建构主义,从认知语言学到语言人类学,它们都指向一个结论:语言远非工具,语言远非一个知识系统。

如果我们把语文看作一个学校教学的科目,则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知识。我们学物理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物理世界,我们学历史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历史;物理知识与历史知识都是“真理性知识”,它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必然规律,对这种客观必然规律的掌握是“掌握”物理与历史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可以称之为“语文智慧”(大家更能接受的表述是“语文素养”)的东西,语文知识对语文智慧的获得来说是不是不可或缺的呢?目前的研究似乎还不能证明这一点。语文知识是一种“非真理性知识”,它是建构的(传统的说法是“约定俗成”的);对于语文实践来说,重要的是获得这种建构的智慧,“约定俗成”的智慧。而有关研究表明,语文知识既不是建构语文、“约成”语文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条件,而只是辅助条件。

总之,语文涉及到知识,但语文不能被看作一个知识系统,尤其不能当作一个知识系统来学。把语文当作知识来学,既不符合语文的规律,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3.教什么与什么是可教的

现在我们回到语文构成的论题上。它要解决的问题是:语文课教什么?

首先,这是一个实践设计的问题,它当然与语文本体有关,它必须符合语文本身的要求。但在整体上,它直接面向的,是语文教育的实际需要。换一句话说,教什么的问题,是把语文当作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设计的问题,它除了涉及语文本身以外,还涉及到语文以外的其他要素,比方说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作为教育科目,它还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或某一社会意识,等等。语文课教什么的设计,就是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一种整体选择。我在这里强调“教什么”的可选择性、设计性,目的除了说明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强调这种选择的相对性、阶段性、可变性:它是建立在目前大家对语文本体和与语文有关的其他社会因素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没有终极性,它随着人们对语文本体的认识的变化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一种面向实际的实践选择,而不是理论的逻辑的证明,虽然它并不排斥理论的逻辑的证明。

当我们从“教什么”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复杂的局面。就目前的研究来说,我们可以分析出语言、文章、文学和文化这么四个成分。几乎所有的研究最后都是从反面来论证的:语文能不包括语言吗,语文能不学文章吗,语文没有文学还是语文吗,语文能去除文化的含义吗。这种反面论证方法一方面说明它的这种研究不是穷尽的,也许在这四种成分以外还应有其他成分,另一方面说明,这种反面证明其不可或缺并没有解决它们在语文中到底占据一个什么位置的问题,它只是说明它们对语文来说不可或缺,但它们相互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它们各自对语文来说起着一个什么作用、被摆在一个什么具体的位置呢,这个问题对语文实践来说也许比判定它们是语文的一个成分或要素更重要。

那么,在语文中,语言、文章、文学与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当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它们是一个层面的东西吗,第二,作为“教什么”的问题的一个回答,它们具有可教性吗,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什么东西把它们贯穿起来呢,统领它们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可以肯定地说,语言、文章、文学与文化这几个概念不是并列的,内涵上也在不同的领域。文章和文学是成文作品,文章与文学的区别在这种成文作品所在的不同领域与不同表现形式。文化是文章和文学的内涵,任何一篇成文作品,不管是文章还是文学,都是某一时代、某一类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产物,都是某种“文化体系”的产物。直接地说,在文化学层面上,文章和文学都是人的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成文表现形式,都是文化的物化形态(之一)。

那么语言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呢?要论述清楚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相当的篇幅,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广阔的学术背景。我们在这里直接引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论述来说明这个问题。列维·斯特劳斯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过这样的归纳: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结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语言则是文化的一种条件。“首先,这是从历时性方面来看文化的条件,因为我们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化大多是通过语言”;“另外,从理论性更强得多的观点来看,语言之所以可以说是文化的条件,是因为语言所赖以建立的材料同文化所赖以建立的材料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逻辑关系、对位、相关性,等等。由此观点来看,语言好像是为那些相应于与文化的不同方面的更复杂的结构奠定了一种基础”。斯特劳斯的意思是说,语言是比文化更基础的东西。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就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由语言提供基本成分和结构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工具,则很自然把它放置在第二个层面,而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世界观”,则很自然把它放置在第三个层面上。

以上论述使我们获得了一个语文要素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文章与文学;第二层:文化;第三层:语言。那么,站在语文的立场上,我们怎么样将它们统一起来呢?我寻找到的概念是:言语。

不管是文章和文学,还是文化,还是语言,它们都被包容在“言语”的概念中,或者说,它们都能被“言语”这个概念所解释。文章和文学作为言语作品这是不证自明的,它们是言语作品的不同类型。从言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正是对言语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说明,换一句话来说,我们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言语,言语就正是一种文化活动。至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则早有前人的经典论述:“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的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文章与文学、文化、语言,都是语文的构成要素。我们把它们统一在“言语”的概念下: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是不是把这四个要素都要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呢?一也是也不是。说“不是”,是因为教学内容是一个实体性的所指,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的实体性所指不是别的,正是文章与文学。离开了文章和文学,(在语文这个范畴内)文化只是一个“概念”或“内涵”,作为一种概念性、内涵性的东西,它只能让人领悟到,思索到,体验到,却无法使它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接触”,因而没有可教性。语言是可教的,但可教的语言是物质形态的语言,是知识形态的语言,而“世界观”形态的语言则是不可教的,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作为文化的条件的语言是不可教的,因为它是一种“背景性”的存在。说“是”,是因为文章和文学、文化、语言四个范畴是相互层叠蕴涵的,它们是全息性的四个范畴。“语言结构是‘许多系统的系统’,或者说各种相互有关的范畴的‘网络’,其中没有哪个部分是完全独立的,或者完全从属于另一部分的。就语言来说,在把一切都学会以前,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皮特·科德的这段论述,对语文这四个要素都是适用的。

于是我们获得关于语文的一种结构描述:以文章和文学为语文的基本要件;以文化为内在的意蕴与价值取向;以语言为基础;以言语观为基本立场(一个理解语文的理论视域)。由此我们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几条基本原则:从言语的角度来理解语文、把握语文;从语言的这个基本层面走向语文;着眼于文化的意蕴展开语文教学;着力于文章和文学这两个方面来实施语文教学。其基本要义可以概括为:明确文章教育与文学教育两个阵地;都要从文化来立意;都以语言为基础;都作为言语来学。

注释:

①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9.

②参见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9-268.

③参见拙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54-265.

④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2.

⑤[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⑥[英]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391.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