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借物喻人写粉笔的作文举一个事例)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借物喻人写粉笔的作文举一个事例)

更新时间:2024-06-03 00:04:11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借物喻人写粉笔的作文举一个事例)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一】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根“天线”,这就是蜡烛。

蜡烛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见过蜡烛吧!它非常便宜,满世界到处都是。看到这,你一定会感到奇怪吧,蜡烛这么普通,我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介绍它呢?的确,蜡烛很普通,但是它那种默默为他人付出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我。它点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丝回报。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国花朵的培育者、祖国栋梁的支柱、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每天,老师早早地回到学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可我却要说老师是一支蜡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暗。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蜡烛一样,为照亮别人牺牲自己。

蜡烛,它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二】

今天下雪了,树木光秃秃的,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在我上学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有一棵小草。它已经没有一点绿色了,可还是坚强地站着,它的身上已经落满了雪。来到学校,我很为它担心。放了学,我急忙去看它,可是它已经被埋在了雪里。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明年小草还会再重生的。”听了爸爸的话,我真为小草的精神而感动。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三】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丁零零,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的跑到座位上,挺直胸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文件放到桌子上,开始了这节课的内容。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住的粉笔,转身从黑板上为我们写者。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一点点消失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个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便消失了。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她)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四】

白杨是种奇特的树,其实他也很平常,只不过是他身上的块块伤疤,在日夜闪动着光辉。

伤疤又名节疤,人们若想让他们成为栋梁,必须毫不留情地把旁枝杂干砍掉。创伤留了下来,就成了节疤。

白杨定是委屈,他有他的自由,凭什么让别人干涉。他想反抗,但无济于事。手起刀落,刀不认人,人类象切除肿瘤一样砍去了本属于他的树枝。

ròutǐ的痛是暂时的,区区小伤不会要了白杨的命。虽然他很伤心,但由于没有了旁枝,他一心向上生长,最终成为一棵栋梁。

人和白杨是有区别的,对于人,外伤不久便会复合,有时甚至看不出一点受伤的痕迹。对于白杨,就没有那么走运了。节疤仍会顽强的留在他的身上,留在他的心里。

人和白杨是有区别的,如果人遇到这种情况,他就有可能认为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怨天尤人,日渐消沉,甚至会懦弱到轻生。但白杨不懂这些,他就不会像人类那样做蠢事。就算他懂,他也没有能力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也没有能力使节疤消失,任凭他留在自己心里……

待他再大一些,他就会明白,其实,他比人强的多:

他没有人类的羁绊,所以他能一直生长。

他没有人类的懦弱,所以不会去想放弃生命。

他没有人类的自私,所以能坦荡地望向远方。

其实他可能没有注意,他拥有一样东西:节疤。

现在,我们可以不叫他节疤了,叫白杨的眼睛更为合适。惨痛过后,伤疤其实只是存在于他的肌肤。而心理的节疤转变成为一颗颗明亮的眼睛,默默地欣赏着这个世界。

成为栋梁的白杨,不见累累伤疤,但见颗颗慧眼。无需点化,白杨顿悟:最难得的经历是受伤,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

后记:白杨问了问成为栋梁的老白杨:“为什么他们不让我们恣意生长呢?”老白杨笑而不答,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那些伤疤才会真正变为白杨的眼睛。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五】

她,温柔与善良的化身,美丽与阳光的守护神。她笑起来,像是一朵面对太阳的太阳花,阳光灿烂。又像是清水出芙蓉般洁白无暇,不带有丝毫瑕疵。她长长的卷发,像海草一样轻盈,又如瀑布一般美丽。她,犹如灵动仙子一般。美丽如花,美丽如画。

她,我最敬爱的语文老师。美丽而又善良的天使。她的眼睛会说话,她的笑容会魔法。在上课走神的时候,她的眼神就是指南针,帮我找回正确的方向。在成绩进步的时候,她的眼睛就是最大的鼓舞。她的眼睛让我自信,让我快乐,让我谦虚。她的眼睛,我的信仰。

她的话,我永远铭记在心里。她的笑,我永远记在脑海里,因为,那是最美。她的举动,有的时候会很孩子气,比如,她在数学老师讲课的时候,会悄悄的走进来,如果数学老师生气了,她就会轻声的把门关上,不进班级。这些举动都很孩子气吧!不过,在我看来,孩子气的她很美,美的不食人间烟火。

她,每天都对着我们笑,虽然有时候她也会生气,不过很美。因为她生气的时候很可爱,气着气着就被气笑了。她的笑、那么美。我相信,即使一切变老、变模糊,她的笑,也依旧美丽,依旧是我的信仰。因为她的笑,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她,美丽如花,美丽如画。

她,善解人意,温柔体贴。

她,天使的化身,我的信仰。

她,就是那花样女人,我的语文老师,美丽、温柔、可爱、的老师。

粉笔借物喻人的作文【六】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那里四围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象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荔枝刚开花。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在这儿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没听说过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象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身体。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取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