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9 04:16:56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一】

成长中的故事犹如满天星,其中也有的像黄河水一样流向了远处。但有一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就是小时候包饺子。

要过年了,奶奶在视线里来回穿梭,让我觉得眼花缭乱。在干什么呢?让我们放大镜头看一看,噢,原来是在准备包饺子呢!没过一会儿,奶奶就像摆摊子似的,在桌子上摆放了一碗饺子馅和饺子皮。只见奶奶麻利而又熟练地拿起一块饺子皮摊在手上,用勺子挖一团馅儿放在皮中间,之后又迅速地合上皮,把边捏紧,就这样一个饺子诞生了。

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二话不说,拿起一块饺子皮包了起来。

我学着奶奶的模样:挖了一大勺馅儿,倒在皮中,在有模有样地捏紧。我捏出来的不像奶奶那样。而是一个大肚皮的“将军”。我不服气,于是又拿了一块皮包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扁着肚皮的\'“乞丐”出炉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包的饺子各式各样,有的皮破了,有的馅儿落了,还有的…刚开始还兴致勃勃,现在却如同落进了万丈深渊。

奶奶让我不要灰心,于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和奶奶包的一样的饺子了。不,甚至比奶奶包的还好。我顿时像吃了喜鹊蛋——乐开了怀。

从中我得出了一个道理: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你肯用心。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二】

我今天刚做完作业,奶奶说:“童童,我教你包饺子,好不好?”

我们去菜市场买了一些饺子皮和猪肉,青菜、木耳、小葱,放在一个大盆里。

我和奶奶坐在椅子上,一起包饺子。

奶奶先把饺子皮拿在手里,用筷子夹一些肉馅,再包好就行了。

我就照奶奶的做法做了起来,可是我和奶奶的比一比,可把奶奶笑坏了。奶奶的是半圆形的,我的是三角形,而且肉太少了。

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慢慢地,我包的和奶奶包的一样好了。

晚饭开始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开心了!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传统作用就是作为教材的有声注解,将教材中的字句篇章嚼碎“喂”给学生,教材如是说,教师就如是说。知识的传承需要这种细致的讲授,但只有讲授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都有一段停滞期、迷茫期,因为大学里的教师大部分不会将教材打开到具体的页数,然后一句一句的讲解,课堂中的许多理论都是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甚至与教材不相合,那么如何去读手中的教材呢?该怎样选择不同的意见呢?新的理论该如何有序合理地安插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呢?

教材犹如是一扇神秘的大门,打开门后的世界更加精彩,学生想要打开这扇门,特别是刚刚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我们经常说在辅导学生学习时要由扶到放,逐渐让学生摸索出学习的方法,积累学习的经验。一百个读者有一百种对文章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教师不是教材的代言人,给学生的只能是方向和方法,至于学生最终会得出什么样的感悟,那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和探求,让学生在离开我们以后也能有效地进行自学。一句话,我们是教材和学生间的纽带,必需却又不着痕迹。

教奶奶学英语作文【四】

近日,有幸拜读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这本书,感到这本书本色天然,语言质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毫无半点虚假掺杂。从书首页读至最后,就好象一位长者在娓娓地、不经意地在述说着他的教学生活,他的朴实有作为的人生;他最挚爱的学生,还有与他一块儿活着的京戏;他最得意的课堂,还有年轻气盛时在他的吼叫下的学生……满书用平实的语言和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教学事例,字里行间真挚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执着的追求。在这本书里你找不到一句实实在在地说理的话语却又发现其实每篇文章里都包含着育人的大道理。它没有直接的说出应该怎样去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怎样去教学生,怎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是通过一则一则的事例去引导我们怎样做,读后让我深受触动。

首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深情投入,使于老师在30多年的小学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听过于老师课的朋友都知道于老师唱得一口好戏,殊不知,于老师还画得一幅好画,写得一笔好字,拉得一手好琴呢,这是我从他的文章《露一手》中知道的。按于老师的才华,他完全有机会另谋高就,但是他宁愿把它的一生奉献给小学教育,无怨无悔,这令我敬佩不已。正是这种对教育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他常常在思考问题时忘记了一切,他在崇拜思考一章中说:“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而在书中前言中的一句极为朴实的话语“学习学习再学习”更是他真实的写照。他对自己每天的.阅读量,对自己每学期投稿的数量……都作了明确的要求,从不间断。正因为于老师如此酷爱读书,如此发奋写作,有着非常丰厚的文学底蕴,所以他的课才那么精彩,他的文章才这么受广大教师欢迎。我也曾要求自己平时多读多写,但往往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松懈了,这就是普通教师与大师的差距。

其次,对儿童的爱。于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他的换位思考教育“假如我是六、七岁的孩子”深深的感染了我。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乐,同悲,有感情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有动作的默契。他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常常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学生。我们总是抱怨说,现在的老师真难当,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教。其实是我们没像于老师那样进行换位思考。虽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我们也知道应该这样做,但实践起来却常常做不到,常常禁不住又用成人的眼光去要生,而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因此,在学生调皮时,在学生课堂上不听课时,在学生犯错误时,我常常是指责多于艺术的批评,就是因为没能换位思考,没能在“小”字上下功夫。儿童因为小,所以更需要细心照顾。而于老师却在这小字上格外尽力,因此也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奇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心灵。

再次,于永正老师懂得宽容。他说:“花朵是色彩斑澜的,学生是五彩缤纷的。”可见,学生不可能齐步走,教育不应搞“一刀切”,于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尤其是对差生的偏爱,是一种高尚的宽容。于老师还说:“发脾气很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要几秒钟。”是啊,如果每位老师在学生将调皮时,对学生多些爱,多些宽容,忍耐几秒钟,我们的教育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老师深厚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值得我终身学习,它将时刻提醒我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