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二年级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二年级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04:27:32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二年级元宵节的习俗作文)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一】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明珠”。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二】

昨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电视屏幕下方打出字幕:明天在市文化馆举办闹元宵猜灯谜的活动,希望广大市民踊跃参加。我便央求爸爸明天一定要带我去。

今天早上,我早早的就起床了。吃过饭,爸爸便带我来到文化馆。文化馆那儿人还真不少,有和我一样是爸爸妈妈带着来的,也有自己骑车来的大哥哥大姐姐。灯谜全被挂在拴在电线杆上的绳子上,风儿一吹,五颜六色的灯谜便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我迫不及待的走过去掀开一张灯谜,想了半天也没猜出来。又掀了一张,想了想还是没有猜出来。“怎么办啊,我不会一个也猜不出吧!”我在心里想到。正在我为难之际,我掀开一张“自己吃药”打一成语的字条,这不就是“自讨苦吃”吗!我抓起字条来到兑奖区,告诉阿姨我的谜底。阿姨笑着对我说:“小朋友,恭喜你答对了,奖励你一只笔,希望你好好学习!”“谢谢阿姨!”我说完就拿着奖品美滋滋的往回走。

这时,迎面走过来一位记者阿姨要采访我和爸爸,阿姨问我:“小朋友,你觉得今年的猜灯谜活动有趣吗?你猜出了多少条?”我告诉阿姨:“这次我没能猜岀几条,但是我很开心。今后我要多读书,扩大知识面,明年我还来,一定会比今年猜的多!”记者阿姨送我了两支笔和一本笔记本,我便和爸爸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三】

这个寒假,我们一家去东北旅游,度过了难忘而有意义的七天。

东北的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而室内温度却达20度!正所谓冰火两重天,那么现在,我就带大家去见识一下吧!

哈尔滨是我们北国之行的第一站,它的特色,莫过于冰天雪地了,而马迭尔冰棍更是特色中的特色,它不需包装纸,更不用藏进冰箱,室外的温度足以使它冰冻,还会结起一层甜霜。

睡火炕则是旅途中一大囧事,用一个比喻,那就是“韩式烧烤”。我们如一片片牛肉和鱿鱼,在“烤炉”喜欢系姆······到下半夜,“烤炉”熄火,我们一下子被丢进冰冷的调料中,被人食用······噩梦终于结束了。

第二天,我们就将穿越东升雪山,我们一行中共有4个小孩,我们享受了特权:坐一辆马车到山脚,再徒步上山,大人们可要全程徒步呢!一路上,我们风景看尽,笑话说翻,这才到达山脚。爬坡途中,我耐不住大人们的慢性子,一马当先,那玉树银花与我擦肩而过,向我身后退去,显出朦胧之美。脚下的奇特干雪如澳洲黄金海岸的金沙一般,又如四月的绿草地,踩起来棉柔舒服,但一捏,却又清凉无比。在团队中,我第一个到达山顶。眺望远方,整个雪乡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在雪地上唱啊跳啊滚啊,妈妈用相机记录下了那些美妙的瞬间。下山时我重新归队一路上边走边滑,因为雪被铲雪车铲出两道小路,只要稍一用力,就可自己顺着山路滑,毫不费力。

东北之行的趣事不止这些,待我向你慢慢道来。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四】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五】

浙江浦江一带在元宵节有吃馒头、麦饼的习俗。据说原因是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六】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七】

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带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枣糕原是清朝宫廷御用糕点,其味香远,入口丝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防衰之功效。

东北元宵节的习俗作文【八】

今年的2月28日就是元宵节了,按照学校的惯例,本周五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庆元宵活动。

整整一个中午和一个下午的闹元宵活动中,最令我兴奋的就是“寻宝”游戏了。“下面,五、六年级的寻宝游戏开始……”随着广播响彻云霄起,全六年级的同学就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向操场奔去。也有些同学似乎对当上“寻宝大王”没什么兴趣,不紧不慢地走在中间,急得后面的人跟幽灵似的晃来晃去,想超也超不过去。我和邵玉晨随着人流终于挤到了一楼,开始了我们的寻宝活动。

我们漫无目地的向前走着,东张西望,希望有些意外收获。只见有些同学在慢悠悠地低着头找灯纸,也不看自己正往哪儿走;有些同学则拉着同伴东奔西跳,不知从哪儿下手;有些同学正在一块一块地方细心搜察。

“房子!”不知谁叫我,我四下张望,只见朱谌懿、包扬雯、张乐遥正在向我和邵玉晨跑来。“去一号楼的花圃找找吧!”“走!”我们便向一号楼的花圃奔去。来到花圃,只见已经有几位同学已经在那里展开搜寻工作了。我们也埋头找了起来,翻翻草丛,没有;翻翻低矮的灌木丛,没有;弯腰看看松树底下,没有;垫起脚尖看看树洞,没有;翻开松动的青石板,还是没有……希望之灯一次又一次地点燃,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一张张令我兴奋地白色纸条在我眼前出现,翻过来却是一片又一片令我失忘的空白。我一次又一次翻动每一个可能的地方,却依旧一无所获。不久,这个令我兴奋的游戏便在广播声中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