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写关于腊月二十六事情的作文)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写关于腊月二十六事情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2 06:24:38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写关于腊月二十六事情的作文)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一】

“小孩小孩你别急,过了腊八就是年”。何止是小孩子,大人们也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年关渐近,农贸市场,当属是最能体现年节气氛的地方。

行走在刺骨的寒风里,人们前往农贸市场的步履匆匆。五颜六色的冬装,在人们手中五颜六色的各类果品、菜品、食品的衬托之下,显示出勃勃生机。

操着天南海北不同口音的小贩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吆喝声高,手脚麻利,账算得更快、更精准。人们和颜悦色,畅买畅卖,灌香肠的摊位上只消一会儿功夫,便排起了长队。腊肉,也是人们喜欢的食材。猪蹄、猪肚、猪肝、肥肠,这些平素人们不多买的猪下水,此时也变得炙手可热。几位家庭主妇的小推车上,每人拉着一个猪后腿和一些水果花生瓜子,喜笑颜开地走过。一位老乡刚提来几只活鸡,瞬间便被抢购一空,有人还不住地问他下次再来的时间。再看那卖菜的小贩们更是使尽浑身解数,莴苣削了皮、大葱择掉老叶,菠菜论捆走,蘑菇、豆腐提前称重分别装好了带,购买的人们提走一袋,小贩们还不忘说上一句:“你去复称,短一两我补一斤”。水果贩子们“十块钱三斤、二十块钱七斤的叫卖”,一车车梨、苹果很快售罄。购买现场制作的小磨香油、油茶粉、芝麻粉的人们趋之若骛,闻着那飘香的芝麻味儿,人们的心儿早已醉了。

“土鸡蛋,土鸡蛋来了!”一声声吆喝,引来了一大群大叔大婶。人们你三斤,他五斤竞相购买,一位大娘一番:“没错,我买过他家的土鸡蛋,味道就是不同”说罢,人们将信将疑,一些人原以为大娘是个“托儿”,可是定睛一看,她的手中分明也提溜着几斤在这小贩摊位刚买的鸡蛋,许多人此时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都是真的。那些背着背篓、拉着购物小推车、提着购物袋的消费者们一个个如同打了鸡似的,兴奋的.不得了,好像此时的各类食材都不要钱似的,个个空手而来,满载而归。肉联厂的一车猪肉拉来了,人们有秩序地排好了队,社区的工作人员按排队顺序给大家发号,领到号的人们则在一旁看着师傅刀起刀落,瞧着他们娴熟的刀法,还真是一种享受。人们在购买到了自己可心的猪肉后,边走边聊,高兴地奔家去了。

那卖八角、桂皮、草果、花椒、肉蔻等佐料的摊位,同样也显得生意兴隆。带有增氧泵的水池里刚刚还是鱼儿满池,转眼间就见了底儿,老板收拾家什,带着在一旁等候的儿子,屁颠屁颠地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腊月的脚步飞也似地疾步向前,祖先给人们留下的春节真好,人们尤为重视这个传统节日,这是举家团圆的日子,这是畅叙友情的时侯,这是展示厨艺的档口,为了这一切的一切,您说,腊月的农贸市场能不显得格外忙碌与热闹吗?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二】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三】

每天都是如此:六点半起床,六点五十踏进教室……

假如有第二十五小时呢?

我会拿起图书馆的童话书,津津有味地品读它。沉浸在童话故事中,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冒险,为他激动,为他伤心,忽而紧张,忽而放松,忽而沉思,猜想故事的结局,又忽而恍然大悟!我必定会因为这一小时兴奋。

若真有第二十五小时,我会拉着妈妈坐在客厅里,聊的是所见所闻,而不是学习——我已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坐在妈妈身边,与妈妈谈心了;妈妈好久没有与我说起她平时在家的趣事儿了,我也很久没把我对事情的想法和感觉告诉妈妈。我攒了很多话要对妈妈讲,也想听听妈妈的想法,可是我们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就用这第二十五小时吧!

如果真的'像我所想的那样,每天有二十五个小时,我会用多余的一小时上网,看娱乐圈,我会了解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与热点:汽车追尾,奇异动植物,明星之间的绯闻……我也绝不会对爸妈谈起的这些事感到迷惑:全球变暖,如何观天象……

而且我要用这第二十五小时晒太阳来补充钙质,做家务以减轻爸爸的负担,甚至睡到一个自然醒,让身心彻底解放……或者去电影院看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去公园打一场精彩的羽毛球赛,在家里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每天能有第二十五小时,是我最大的心愿。如果我的心愿能实现,我一定会珍惜前二十四个小时,好好享受第二十五小时!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四】

不知怎的,那一天的情景始终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那天是腊月二十四,一大早起来,我们就赶回了老家甘垛,因为今天是传统节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据说春节就是从这一天拉开序幕的。下车后,我立刻忘记了烦恼,只记得这几个字——自由,轻松。我缠着爷爷奶奶给我准备了一大堆的干草和芦苇,只盼着天快点黑,好让我早点点燃它们,尽情地玩个够。

盼呀盼呀,终于等到天黑了,我飞快地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点起了火,并不停地往火堆里加干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爷爷先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放到火上焚烧。嘴里还大声祷告着: “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爸爸、妈妈、二爷爷、二奶奶和姑妈、姑父一起围着火堆说说笑笑。这时,我一拍脑门,飞也似的奔向家里。把小狗来来抱了出来,因为我怕它冻着,我要让它和我们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爷爷看着我那调皮样,笑嘻嘻地对我说;“曈曈,你能抱着小来从这火上跳过去吗?”我转头用眼神询问妈妈可不可以,妈妈含笑点了点头,于是我抱起小来后退了几步,起跑,腾空,啊!我抱着小来跳过来了!我们一家人笑得前俯后仰,这时候,爸爸笑着对我说:“跳火堆就代表着来年不管做什么都会像这火堆一样的旺!”我问妈妈是真的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并向全家发出了号召:“来,让我们大家一起跳,让我们全家来年红红火火!”……

大火烧完后,我们意犹未尽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见许多颗火珠飞上了天,然后“啪”的一声,绽开了无数的焰花,蓝的、红的、黄的`……美丽无比。看得我眼花缭乱,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为可以在乡下待上一晚,但我这个如意算盘打错了,任我说尽了好话,还是被老妈一手拉回了高邮,不过我还是度过了一个快乐的节日!

腊月二十五日的习俗作文【五】

“二月二”这天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有民谚为证:“二月二,龙抬头,孩子大人要剃头。”

龙抬头之际,正处春旺之时。踏青可以改换自己的心境与运势,给人带来好运与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