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木棉书馆作文400字

木棉书馆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9 15:21:42
木棉书馆作文400字

木棉书馆作文400字【一】

这两星期跑学校调研。在好几间学校都见到木棉,正开着花。才突然感觉,哦,三月了,正春暖花开的.时候。

在我们这地方,不管是山野,或是庭院,花树并不多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先贤这话,用来说我们这鄙远之地,其实是不适合的。家乡凭朵儿引人注目的草木本就不多,所谓可爱者就更是寥寥了。我以为,能称可爱者,春有木棉,夏有荷吧。宋人刘克庄南来粤地曾作诗云:“春深绝不见研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或者可以算个佐证。

木棉是种高大的乔木,花朵儿也比较大,但一般不是很密。这些学校的木棉大多是新种的,高则高矣,枝桠却还不是很多,所以花儿看起来开得并不是很热闹。倒想起母校的那两棵高大的木棉来了,擎天立地,枝桠纵横,花开时节,那才真的是热闹。

母校是所很有些年头的老校,离家一里多路,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这读的。学校建在村边的半山上,后傍山坡,前临水塘。学校旁边有座园子,园前筑有平台,平台上种有两株木棉。这木棉树干粗壮,我们几个孩子手拉手还抱不过;枝干繁多,或斜指蓝天,或任意纵横,盖出一方天地。那时农村都是一层的瓦房,没有楼房,几十米高的木棉树立在那里,真有种立地顶天的感觉。站在这树下,抬头望树,人觉得是那样的渺小。

春三月,是花开时节。木棉花期长,能在树上开上好些日子。花开繁盛时,树上好像点满了火盏,燃红半天,那片红火几里外就能看见。

木棉朵儿大,花开五瓣,花瓣肥厚。花从高大的树上掉下,如一小风车从半空中旋转着直往下坠,砸到地上啪啪作响。

木棉花大,好看,我们都喜欢。所以在整个花期,每到课间,我们就多了项游戏——抢花。下课钟一响,大家就冲到树下,仰头看树,等那花儿掉落。每见有花掉下,大家挤团一起,伸手向天,要把花接住。木棉花肥重,往往是看见花影闪动,人还没作出反应,花已掉地上了。所以拾到的花大多是瓣断蕊残的。到上课钟响起,大家拿着捡到的花儿回到课室,塞在书桌抽屉里,上课时还不时的低下头闻闻,那花有一种淡淡的清润的甜味。

我与木棉花还有一段特殊的情缘。

读四年级时,有一次咳嗽咳了很久也不见好,最后咳出来了。母亲急得不行。有老人对母亲说,买点瘦肉煲木棉花试试。但那时已是夏季,木棉花期早就过了。母亲急得直跺脚:这时候哪找木棉花呀!哪找木棉花呀!后来母亲也不知听谁说的,学校旁边一个从城里回来住的人家里有,就急急的去求来了晒干的木棉,煲汤给我喝。也不知是否是真的是木棉的功效,后来我的咳嗽就真的见好了。

那时候,木棉花于我,是花,是美,也是药,是善物。

初中毕业后,离开了母校。之后读书,工作,足迹基本没有离开岭南,栖身之处少不了木棉的身影,但见高大一点的木棉树,总免不了会和母校的那两株树作个比较,倒不是说对母校那木棉有多深的怀恋,只是那两株树实在是太高大了。真不知道长了多少的年岁才长成这样的伟岸。

上世纪九十年代,母校恢复旧名,我回母校参加校友会,第一次了解了母校的历史,也知道了那木棉所经历的岁月。

母校建于一九三一年,是为纪念一个国民党的将军而办的小学,校舍就建在该将军的纪念园旁边。一批国民党中响当当的人物蔡廷楷、蒋光鼐、陈铭枢、陈济棠、孙科、邹鲁、区寿年、余汉谋……担任学校的校董。学校的创办人张炎将军曾作为叶挺的部下参加了南昌起义,后任国民党师长、中将参议。一九三二年,学校招收中学生;同年,那两株木棉也种在了纪念园前的平台上。学校确定“雪耻救国、生产救国”办学目标,成立学生军训团,十九路军给军训团配枪上百枝;学校规模扩大,木棉和学校一同成长。四十年代初,一批共产党人到学校任教,一批学生加入了共产党。一九四五年一月,学校的共产党人和军训团的学生参加了南路人民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学校创办人、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张炎将军被俘,经中共南方局、张发奎、李济深等营救未果,壮烈牺牲。二月,学校被国民党政府撤销。

原来母校,和革命、和英雄有着这样辉煌的关联。

那些年,看《广州起义》、《刑场上的婚礼》等电影,看人物和木棉花相互重叠、置换、辉映的画面,感觉这木棉和英烈,那种伟岸、壮烈,真的很衬。我想,和母校一同沐风浴雨成长的那两棵木棉是同样有这样的意义的,英雄,伟岸,壮烈。

三月中,母校的主任打来电话,说省里的老校友回来,学校要开个校友理事会,叫回去参加会议。又说,那两株木棉花开得正茂,回来看看吧。

那天,天气正好,只是阳光有点猛。离学校还有好几里远,就看见那木棉树顶上的红火了。

回到母校,只见那八十岁的木棉依然粗壮,古拙,巍峨,立地顶天。粗糙的树干和凸起的根瘤记满了岁月沧桑,枝桠纵横伸展,一树繁花,在丽日下肆意燃烧,红艳照天,衬托着青翠的远山近野。还有比这更美丽的春日么!

一直觉得那高高大大红艳似火的木棉真是入诗入画的好题材。这些年来,读赵少昂、关山月等岭南派大师画作,在描绘岭南春色的画作里,用如火的木棉去涂抹出浓烈的春意,很是佩服大师们对春天的把握。

有什么能比木棉更能代表南方的春天呢。

木棉书馆作文400字【二】

今天,我去了图书馆。图书馆里有许多书,我选了半天,也不知道挑哪一本好。突然,我看到一本书,书名是木棉·流年,我很好奇这个文绉绉名字的书会是怎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抽出了它。封面上,有一个小女孩躲在木门后面,身后的梅花开的正艳。随便翻翻,我就被故事吸引了。于是,我借走了这本书。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翻开,读了起来。阿宁出生在李村,四岁时,父亲和奶奶感染上了鼠疫,福嫂带着她去了海门井巷。一天,福嫂的儿子阿贵带阿宁放牛时,和花钱买了日本籍地主的儿子发生争执,第二天,牛被他们牵走,送到屠厂。而阿贵却被他们伤了头,内脏也受伤了。当晚就了。阿宁被带到了番婆家,开始新的生活。在这里,她认识了雪梅姨、上了小学、知道了许多事情……

我觉得福嫂好可怜,她在阿宁家中打杂,结果差点染上鼠疫,和家人团聚后,儿子又被人打了。

我认为阿贵之所以被打,和阿宁有很大的关系。阿宁不听阿贵的劝告,执意要在阿毛手中的篮子,阿贵也告诉她阿毛有一个日本籍的老爹,不能惹他。( 如果她肯听话就不会有悲剧发生。可是最后谁都没有怪她,太不符合逻辑了!只能说明福嫂对阿宁太好了。

番婆对阿宁很好,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还送她去上学。番婆也是一个有骨气的人。日本人到处搜索中国的文物,番婆有一个祖传的花瓶,日本军官许诺只要她交出花瓶,就能活下来。在生与两条路两种选择的威逼下,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她没有被命运屈服。

梅园的雪梅姨对阿宁也很好,他们的相遇很偶然。只是因为她发现阿宁在捡花,就帮着她穿好了花环,还请阿宁吃了点心,喝了咖啡。还给她做了一个柳絮枕头。其实,我觉得阿宁真是很幸运,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关心。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