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2000字)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20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9 02:20:15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2000字)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一】

“活着”这两个字眼对常人来说平凡得很,但是对于《活着》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富贵”而言,却意义深刻。

富贵原本是个富家子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他不把父母当回事,对妻子的辛苦劳累不屑一顾。最可恶的是他那吃、喝、嫖、赌的陋习,挥霍光了老一辈留下的所有家产。他的父亲也被他气了。可是这时忏悔已经来不及了。从此,他只能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饱受着为生计而奔波的劳累、苦楚。他怎么也没想到命运会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让他的心灵遭受一次次与亲人离别的痛苦,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孤家寡人苟活于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贵努力地重新生活,这位历经沧桑和磨难的老人将苦难消解于自己的忍耐和平静之中,坚强地挺了过来。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师。是生活渐渐让游手好闲、薄情寡义的富贵变成了一个任劳任怨、百折不挠的家里的顶梁柱。如果没有经历后面的变故,他可能一辈子也无法体会到活着是多么美好和幸运。

在每个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么刻骨铭心,每一次都让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线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虽然走起来非常辛苦,但是它却通向我们人生幸福的道路。只有攀过那危峰兀立的高峰,越过那一条条一望无际的山谷,才能真正体会到活着的意义。

让我们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态度面对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二】

小说就这样以平淡的语调地叙述着一个似乎微不足道而又壮烈的故事,作者说:“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作者一次次将读者对变好的幻想打破。也许这是作者经过种种后得出的结论,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去追求幸福。诚然,福贵的一生的确饱经磨难,当他的亲人一个个相继去世,他还活着!但他的活着比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

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是幸福的,正因我们无需生活于那个动荡的.岁月,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好好地活下去。有太多的人去质问活着的好处,总要去追求金钱,名声,这些我们都未必能获得,但我们该庆幸的是我们都活着!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等而选取亡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选取亡呢?只有活着才会有期望。我们要活着,但不能只为活着而活着,我们需要目标,需要追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赋予好处给本没有好处的生命。

因此活着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福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三】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也许是福贵对自己这一生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大家的劝诫。

好多年前看过电影版《活着》,可能是年龄和时间的关系,几乎没有了太深印象,只是记得他的,他的败家,他的落魄。记得村长说一个包子里包了一头羊,那时感觉到很荒唐。而今再读余华的《活着》,倍感人活着之不易。命运有时让人感到无奈、无力,却又无法改变、无处逃避,只能默默承受,引颈受戮!

福贵最大的错大概就是输掉了家产和祖屋,变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气了父亲,拖累了家人。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却是从输掉家产的时刻开始的。之前的福贵浑浑噩噩,不分昼夜地呆在青楼赌场,那种醉生梦的日子不叫生活,只是活着——行尸走肉般地活着!福贵辜负了生活,生活便还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扇醒他沉睡已久的感觉和良知。此后的福贵才开始悔悟,才学会了珍惜与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无所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福贵最大的福则是娶了家珍这个女人,任劳任怨、不离不弃。在福贵被抓壮丁时照顾卧病的婆婆,同时养育一双儿女。在生病的时候还要坚持下地干活,只为多挣一点工分。这样的女人作者是不忍心让她早早离世的。相较于其他人,家珍也算是善终的一个。让她在送走儿女后依然坚韧地活着,与福贵共同承受这份悲痛,也彼此温暖,相携前行。

从父亲开始,福贵先后送走了身边的七个亲人。对父亲的悔恨,对母亲的遗憾自责,有庆的难以置信,凤霞的猝不及防,二喜的飞来横祸,苦根的贫穷无知,唯有家珍离开时平静安详。如果说有庆、凤霞、二喜的都是外界造成的,对于父母的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苦根的则似乎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从父亲时的浑身无力,到有庆时的大哭大闹,再到苦根时的平静,我们看到福贵变了。亡是一把大锤,击打着福贵的肌体。当第一次敲击时,痛不欲生,当敲击接踵而至,肌体变得坚韧也变得麻木,不再徒劳地反抗,只是接受。

生活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你不知道它下一个恶作剧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所以也不作预设,要么等待,要么迎接。

土地因踩踏变得结实,生命因苦难变得坚强。当胸怀如土地般宽广,便有了承受苦难的力量。土地召唤黑夜,生命迎接苦难,如果黑夜注定要来临,与其躲避,不如坚强面对!

不管生活赐予我们什么,我们都需要直面相对。苦难是一坛酒,酝酿、发酵,最终都会化作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只要走过坎坷,就能迎来希望。只要活着,就是强者;只要活着,就是英雄!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四】

从生而为人到行将就木不过须臾之间,洪荒之间万事万物皆变得渺小。生而为人,我们都是第一次,所谓幸事!

生命的延续就像是脚下的土地一样,带给我们无数的希望和落寞,我们憧憬着它再一次的繁衍,见证着生命的轮回。即便遭受着来自生活带来的打压,但仍打心底里觉得活着真好,像守着一方土地一样守着生命。

初读《活着》一书,它不仅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还给了我深刻的思索!读完《活着》,我不禁为福贵的命运而嘘唏。他的人生就像是起起伏伏的过山车,过山车的终点是游戏的目的地,可他的终点可能是无尽的亡。若仅从福贵家人的层面来解读福贵,我真心觉得他是一个失败的人。站在父母的角度,他败尽了家产,使年迈的父母被迫搬到茅屋;对于一个妻子而言,他也不是一个良人;就他的一对子女来说,他更加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如果说福贵的父亲去世只是一个序幕,那么他的人生悲剧才刚刚开始上演,因为他的亲人们在慢慢的离他而去。《活着》中为我们展现了福贵的大半辈子,他由一个沉迷享乐的人逐渐变成一个垂暮的老人,他的身体和性格在生活中慢慢的改变。一个皮肤黝黑的老人在农田来驱赶着老牛耕地,这是多么常见的景象,黄昏中不知疲倦的他,一人一牛!

在书中,我最喜欢凤霞这个角色,她是一个悲剧的角色。在凤霞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那种勤劳朴实的品质,她对于自己的这个家庭真的是全身心毫无保留的付出。小的时候一场大病使她成为了聋哑人,她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父母把她送出去省下钱来给有庆读书的时候,她连哭都是无声的,眼泪成为了她唯一的表达方式。等凤霞长大成人之后,由于身体的缺陷没有人上门提亲,那时的她对于爱情的向往就像是太阳一样的炙热,她看到新娘子出嫁的场景,从田地走到田埂上,走到新娘子的旁边,她只能用行动来表明。好不容易结婚了总算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最后却于难产。凤霞,像霞光一样罩着这个家庭的女子。

生活就如同一本没有完结的小说,读者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是怎样的结局。但活的久了,你所钟爱的故事,都会有一个金石为开的结局。

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后来的新中国,福贵一家在生活的挫折中积极的活下去,即使家人后来相继的离世,福贵还是在坚强的活着。“福贵”是中国广大底层人民的一个缩影。在生活的重压下苦苦挣扎的底层人民,在困难面前即使不会微笑但还是反复的站起来,其实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们可能会屈服于现实,会遭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压,事若求全何所乐,不完整的人生,有些许意外的生活才会令生命更加的精彩刺激。无论如何,对生命报以一定的崇敬,多一点热情。

“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福贵的娘对福贵说道。我非常的认可,没有什么比活着重要了,活着真好!

花开几个轮回,花谢几个时光,总有留不住的人,留不住的事,也有到不了的岸,尝不到的乐。活着活着好像就明白了,不如淡定看待,豁达待之。面对匆匆人生,我们始终要有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潇洒!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五】

。珍惜眼前平静温馨的生活,珍惜身边爱着我们的家人朋友,珍惜校园里的点点滴滴,珍惜我们还有机会追逐的梦想。

生活不易,在我们还能享受与家人相守之时,请不要吝啬我们的关怀和支持;在我们还有条件追梦时,请不要轻言放弃。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活着3000字读书笔记作文【六】

也许大多数读者在读完《活着》这本小说后都会有一种为小说悲剧的强烈震撼,同时淡淡地思考:这本书以如此悲伤的一个主题,到底想表达怎样一种状态,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呢?

这本书所涉及的时代背景相当丰富,故事主人公福贵经历了民国到共和国的转变,熬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人名公社……然后活着。强调活着。生存活着是故事的主题,为衬托生活的主题,作者描述了大量的亡。主人公亲朋好友的相继离去,一次又一次给主人公以感触,一次又一次重塑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离去的第一个人是主人公的父亲,之前主人公认为父亲和自己一样是个败家子,自己便有理由去败家,去毫无顾虑,肆无忌惮地败家。败家由起初一个有趣朦胧的概念,到一个沉重压着的现实,主人公猛然惊醒并感到自责后,才猛然发现父亲原来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父亲也才得到了尊重。其实主人公对父亲生前的尊重,对父亲后的追念都是愧疚的一种形式,意识到父亲的,母亲的悲伤,妻子的为难都源于自己的愧疚。主人公的人格已发生转变,弥补了自己人性上的缺失。与此同时,主人公也成为一个只是带有特殊历史的普通人了,这也是书中的一个妙处,故事的发展又得以从劳苦大众的角度凸显那一种苦难。

我们都已经发现到,每当一个亲友离去时,主人公诚然会感到悲痛和孤独,但都不会感到绝望。每当陷入一个困境时,主人公诚然会苦恼,会迷茫,但都在努力地走出困境。作为一个小人物,他能坚持活下去,只要命运不彻底击毁他,他就活下去;只要他还有生存的希望,还有生活的可能,他就坚持活下去;他能活下去,无论生活多么悲伤,多么贫苦,多么缺少快乐享受而充满了伤痛。这种活下去的精神是一种最平凡的精神,也可能是人性中最坚韧的一点。

当主人公由富贵跌入贫穷的时期,是他败光家产的那段时期,生活发生转变的那段时期,也是主人公摆脱行尸走肉这个形态的时期。期间主人公恐惧过,迷惘过,失去过生活的动力和方向,在父亲的开导下,决定改变现实,通过劳动再次积累家业,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需求,满足自己的某些,这是一种原始而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是活着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

在后来的变折中,主人公感受到了小角色的艰苦和幸运。艰苦在于,无论在哪一种浩劫中,他都会成为间接利用和受害的目标,只能盲目地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幸运在于,他永远不会成为矛头所向,矛盾所在。即使在内战中,他只能毫无怨言的去做了壮丁,但永远不会像那个被弟兄倒戈的连长。投降后还是能活下去的。他只能选择被生产队压迫,被红卫兵侵害,但永远不会像可怜的春生失去生的希望。把头低下还是能活下去的。他为生计的奔波,他对生命的热爱,他对生活的不放弃,就是活着的一种精神————热爱并坚持。

读《活着》让我想到了《骆驼祥子》,这两本书的主人公有趣的异同引起了我的思考。两者活着都有一个目标,随着现实中苦难的打击,不停地降低目标,降低要求,最后目标变得十分简单————活着。可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活着”的含义是不同的,祥子遭受挫折后是放弃了希望,丧失了抗击挫折的能力,安于现状没有追求的生活,已经成为标准的行尸走肉了。可福贵的活着是在与挫折抗争中活着,在化解悲伤寻求乐观中活着。虽然目标越来越小,可他是有追求,有希望的。直到最后一个亲人苦根离开之前,他都存留着一种可以把日子过得幸福快乐的期待。即使所有人离他而去,他也能在老牛的陪伴下,回想亲人,回想过去的一点一滴,继续乐观地生活下去,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才能真正反映“活着”这个主题,这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中的可贵,不平凡的那一点。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去,我还活着。”也许,平凡地活着,这种平凡的精神,真的不失为一种成功的人生智慧。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