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张继科作文500字(我的偶像张继科作文600字范文)

张继科作文500字(我的偶像张继科作文600字范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13:23:35
张继科作文500字(我的偶像张继科作文600字范文)

张继科作文500字【一】

张继科,一个平凡普通的名字,却造就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张继科,一个年轻的乒乓球运动员,1988年出生于美丽的山东青岛。父亲张传铭是山东青岛的乒乓球教练,同时也是个铁杆球迷,所以就把儿子取名为“继科”,与著名的巴西足球明星“济科”同音。本想着让儿子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但是后来看到中国足球队输给也门了,张传铭说“踢足球看来没有希望,就打乒乓球吧,打乒乓球爸爸可以教你一辈子!”就这样,父亲的决定,改变了张继科的命运。

张继科曾经说过,因为父亲的严厉,他小的时候没少吃过苦头,比如发烧的时候坚持训练,不完成训练不让吃饭,每天坚持长跑两公里等等。的确如此,从五岁起,父亲张传铭就为继科规划好了人生路线,那就是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个乒乓球运动员。

张继科的童年更多的是在乒乓球桌上度过的,小小年纪的张继科可以说在乒乓球上具有极高的天赋。12岁进入山东鲁能俱乐部,14岁入选国家二队,15岁就进入国家一队这个乒乓球的最高殿堂。那是的他,不论是国家级比赛还是省级比赛,总能拿到第一名,深受国家队教练的重视。然而仅仅在国家队里呆了几个月,年少轻狂的他就因为严重违反队规被下调回省队,这也是他出道以来遭受到的最大一次打击。被下调回青岛的那些日子是张继科最难熬的日子,堂堂国家队运动员因为违反队规而受罚,成为了他心上的伤。那时候的他每天都戴着一顶鸭舌帽,生怕别人认识自己,消极的训练,在球技上一成不变,这些危险的信号让父亲张传铭不禁为他感到担心。气馁的张继科动了放弃国内运动员的念头,想到国外发展,寻求更广阔的一片天空,可是被父亲拒绝了。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么的与国家队擦肩而过的张继科,万万没有想到恩师伊霄给了自己一个重返国家队的机会。

在张继科被退回鲁能俱乐部的时候,伊霄是鲁能的主教练。看着张继科的表现,伊霄想出了让“摔盘子”的方法缓解张继科内心的压力。经过这件事情,张继科宛如一只雄鹰重新振作起来。直至20xx年,经过两年的卧薪尝胆,张继科凭借着全国锦标赛男单第五名的成绩重返国家队,又过去两年后,还是全国锦标赛,张继科连胜“奥运三虎”:王浩,马琳,王励勤一举夺得男单冠军,成为了国家队的八名重点培养对象之一,201x年,张继科又蝉联了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在去鹿特丹之前,年轻的张继科从来都没有经历世乒赛单打比赛,但是他用自己参加锦标赛的经历去积极地面对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未知的挑战。结果不负众望,新手张继科在鹿特丹赢得了自己“大满贯”道路上的第一个冠军——世乒赛男单冠军。在夺得冠军以后,张继科在一千多名观众的注意下将自己的球衣撕成两半,仰天大吼,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仰天长啸的狼。早在次之前,刘国梁就曾经给继科起了一个外号“藏獒”,他说继科身上有野性,但也有点控制不了自己,特点跟藏獒很相符。张继科很喜欢这个新外号,他说:“藏獒不就得有点性吗?我感觉比赛人越多,现场气氛越高涨,就越能激发我的潜力,越到大赛我整体状态越好。”鹿特丹世乒赛至此曲终人散,张继科最后撕衣庆祝的一幕,永远定格为世乒赛的经典。

在接下来的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张继科不改“性”继续崭露头角,在世界杯男单比赛中战胜王浩一举夺冠。然而关键的第三步——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的冠军让张继科成为中国男乒历史上继刘国梁和孔令辉之后第三位大满贯选手,也成为继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之后的第四位全满贯选手。在短短的十八个月内完成大满贯,在所有业内人士看来是一个神话。不错,连张继科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成功比起别人更多了一种运气,但是最终决定的.还是实力。在伦敦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中,张继科面对的是自己的同门师兄王浩——这位参加两届奥运会之后每次都是亚军的老将,张继科不负众望,艰难地完成了比赛,为师傅肖战,主教练刘国梁,还有父母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张继科说,在参加比赛之前你,国际上传有流言,说赢得了世乒赛的人赢不了奥运会。但是我觉得魔咒是用来打破的。因为对自己的信心,使张继科在比赛和训练中游刃有余。师傅肖战在面对记者的采访的时候说,刚开始决定要冲刺大满贯时,继科的心里多了很多的焦虑。他是一个好强,敢说敢做的人,一旦他认定的事情就算是多苦多累他都会完成。聪明勤奋的张继科和充满信心的肖战联手为国家乒乓球队创下了一个辉煌的奇迹。

如今25岁的青岛小伙张继科,在巴黎世乒赛上卫冕冠军,他说自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冲刺全满贯,成为乒乓球界的“林丹”!201x年的巴西奥运会,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年轻小哥张继科将带领我们的国家队在国际舞台上创造出新的辉煌!

张继科作文500字【二】

历时三年的改扩建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开馆。3月11日,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轴”“一区”,然后跟随讲解员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修改完善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重新开幕。这是国博改扩建工程竣工后最新推出的第一个基本陈列。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遥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条“复兴之路”上,听着讲解员耐心细致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油画、文物展现在眼前。让我也受到了教益。

在建筑风格和展示上,我同样得到一些感触:原建筑与新建筑的结合、展览上历史文物与多媒体科技的融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此次改扩建充分考虑到原建筑已在人们的脑海中经形成了特定的印象,因此,在方案设计时非常注重与原建筑风格的一致性,北、西、南3个外立面保持不变,新建筑向东扩建40米,向地下扩建两层,向地上扩建一层,新建筑嵌入老建筑之中,新老建筑形成有机的结合。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而且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照片、油画、文物等静态的展品,还增加了多媒体半景画文物组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藏铁路多媒体互动场景,空间模拟了一辆火车,有车头工作舱,有座椅,墙上的电视是动态的草原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开往西-藏的列车之上。既强化了视觉效果,丰富了陈列内容,又使观众有了更多的参与项目。国博精心设计使修改后的陈列更加大气庄重,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彰显出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深邃魅力。

张继科作文500字【三】

《科洛弗悖论》(又名:上帝粒子)看完了。我没有看过这个系列前面两部,它独立成片,并无关系。 一直关注着,是因为章子怡参演了。 在这部电影当中,章子怡并非主角,但的确是主要角色,甚至在剧情的推动上来说,是关键角色。 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说几个跟剧情没太大关系的信息点吧。

第一,总共7个宇航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象征意味很浓烈。 第二,章子怡饰演的中国宇航员,谭,在这个项目中,是直接负责这个加速器项目的工程师(总算看到一个正面积极、不打酱油的中国人角色了)谭这个角色,在片中代表睿智、冷静、勇气、担当等种种元素,未免剧透,不一一说明了,总而言之,这个角色是一次正面的中国人形象,反而,其中俄罗斯人又被黑了一把。 第三,章子怡全程使用普通话对白,而所有外籍演员在片中都能理解她的普通话,也能用普通话做回应,在一部英语片中,实属难见,毕竟,主要角色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唯一使用本国语言与其他角色自然交流的角色只有谭,这个意义难得。 第四,片子应该根本没有往中国来上映的打算(也许会来上映也未可知)比起其他好莱坞电影中为了开拓中国市场而刻意放一个几分钟的中国人角色这种做法,《科洛弗悖论》从一开始用的就是多国宇航员为了拯救世界一起进行一项太空任务,谭这个角色在里面并不突兀,而且,戏份有份量。这个份量指的不是多,是这个角色之于整部电影的贡献。你们去看就知道了,这次不是美国人带着全世界人民拯救地球了。 第五,很喜欢女主角,那位英国女演员。 第六,这不是一部以角色为中心的电影,有一丁点惊悚元素,但并不是作为惊悚部分出现,没有任何画面和配乐的渲染,连我这种看《京城八十一号》都会吓得全程三分之二闭眼的都完全可以接受。不要抱着任何标签去看这部电影。毕竟,一开始我以为它是灾难片,看到二十分钟我以为它是悬疑片,再看到一个小时我以为它是科幻片,再看到最后他妈的竟然变成了一个怪兽片。 第七,类型并没有约束它,它讲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而在这个完整的故事之外,有很多可以去延伸的东西。 第八,我是非常推荐这部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