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学蒸馒头作文300字)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学蒸馒头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9 07:36:42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学蒸馒头作文300字)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一】

《胶东烽火》第二集《色黄金》中,还原了抗日战争时期,招远人民突破重重封锁,自招远金矿远赴延安,为延安输送了至少13万两黄金的故事。在故事中,“黄金部队”不怕牺牲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连续两天,市委党史研究办公室干部职工都准时收看《胶东烽火》。“两会时期,央视在黄金时段播出,说明烟台红色文化地位的重要性,也将这种红色文化传播开来。”综合科科长王晓鸽告诉记者。

在微博中,不少烟台网友大呼长知识了,以前只知道烟台漂亮,直到看了央视4套的《胶东烽火》,才知道烟台的革命历史,才知道烟台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而一位来烟务工的网友表示,初到烟台,感觉它只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观看《胶东烽火》之后,突然发现烟台还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一个有历史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这部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必将进一步提升胶东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我们烟台人的骄傲和自豪,让胶东精神永远薪火相传。”微博网友“烟台二马路”评论说:《胶东烽火》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很容易就让人看入迷了。

随着《胶东烽火》的热播,许多外地观众也都被节目厚重的脉络与详实的史料打动。有外地网友表示,通过观看节目,他深深感受到了烟台这座滨海小城承载着的深厚历史和炽热的红色基因。而更多的网友呐喊着这个纪录片让他们感受到战争年代英雄儿女的不易,也让他们记住了那座叫做烟台的城市。

论坛里,一位土生土长的烟台市民说道:“生在烟台,长在烟台。今天看了《胶东烽火》,才知道曾发生在这片大地上的动人、动心、动情的故事,才知道共和国的旗帜上有烟台人的风彩!我为生于此、长于此、日后依然在此而骄傲!”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二】

你们可能会觉得凤梨虾球没什么稀奇,一般的餐厅里时常见到,但是真要制作起来,可是需要下点功夫的喔!现在就让我来一一介绍凤梨虾求的作法吧!材料是:虾子、面粉、凤梨以及美乃滋(以上材料份量依照个人喜好调整)。步骤是先将虾子剥壳(也可直接买现成的虾仁),接着将拨好的虾子裹上面粉并油炸,等待油炸的同时可将凤梨切片备用,最后是将炸成金黄色的虾子盛到盘中、摆上凤梨并挤上美乃滋做点缀,金黄可口、香气四溢的凤梨虾球就大功告成啦!

上桌啰!最令人期待的品尝时间来啰!酥酥脆脆的虾球,佐上酸酸甜甜的凤梨,一同放入嘴里的`那瞬间……美妙的滋味就如同小天使在嘴里跳着美妙的华尔滋一般!

妈妈的拿手菜美味可口、妈妈的拿手菜令回味无穷、妈妈的拿手菜令沉醉不已……我希望将它学起来,未来换我做给家人吃,并且加上创新的作法!你的妈妈也有拿手菜吗?赶紧发掘并且学起来吧!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三】

改写括号中的内容,使其句式整齐,韵律和谐。

醒来眼里布满了泪水;(大病之后我疲乏,依依不舍的离别,旅行途中的辛苦,到家后可能的恐怖的事实,)都到心上来了。

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语言运用试题,在近年中考语文试卷中经常出现。这类句式修改,一般要求句式整齐,语意连贯,可调整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愿意。

句式整齐,语意连贯,其实就是修改为整句。整句是什么呢?整句就是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一组句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整句形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贯通,能够把内容表达得鲜明集中,有利于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题的实质是将原句修改为排比句(排比句就是整句的一种),但在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意在降低试题难度,只要句式基本整齐,意思和原句差不多都能得分。

查看本题中要修改的部分,我们很容易发现,出现了“大病之后”、“旅行途中”、“到家后”三个时间状语,只要第二个短语“依依不舍的离别”可以修改为时间状语修饰,句式基本上就整齐了。“依依不舍的离别”就是离别的时候依依不舍呀,“离别时”不就是一个时间状语吗?

看看,这样修改后就变成了“大病之后我疲乏,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旅行途中的\'辛苦,到家后可能的恐怖的事实”

是否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呢?同学们在修改中也要试着读一读,看看还有不有别扭的地方。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第一个短语和后三个是不同的。我们只需要把第一个短语也修改成的字短语修改的偏正短语就行了。

“大病之后的疲乏,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旅行途中的辛苦,到家后可能的恐怖的事实”

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你还可以进一步美化。

“大病后的疲乏,离别时的不舍,旅行途中的辛苦,到家后可能的恐怖的事实”

前三句字格式、字数完全相同了,最后一句是不能改为“到家后的事实”的,也不能改为“到家后的恐怖事实”,因为去掉“可能”,就改变原句的原意了。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四】

随着抗日队伍不断扩大,不断改编和重组,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成立了胶东军政委员会和第三军司令部。理琦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和第三军司令,吕其恩任副主席和副司令。

1938年2月22日夜,皓月当空。

刚刚起义不久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开始急行军,向烟台东南30公里的牟平县城进发。

部队到达昆嵛山前的崔家口村,牟平城传来情报,有良知的伪警察对国民党公安局长投敌十分不满,想反过来参加抗日部队。特委领导针对这一情况,决定趁伪军内部矛盾之机奇袭牟平。

这支百余人的队伍,夜行百余里,第二天拂晓到达牟平城外。估计先头部队进到城门的时候,理琦、林一山、孙端夫、宋澄带领主力由南门攻入牟平。顿时,城内声枪声响成一片。伪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已成了瓮中之鳖。活捉伪县长宋健吾、公安局长和商会副会长常继武,缴获枪支100多支。奇袭牟平,速战速决,旗开得胜。

“袭击胜利远退却”,这是游击战中的一条。意思是奇袭胜利之后要立即远远离开,以防敌人的反扑、报复。可是,一些干部恋战,忙于搜捕,散发传单,没有执行速撤命令,延误了集合时间。指挥部领导和 20几人边撤边等撤到城南雷神庙内,正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

雷神庙是个独立的四合院,有正殿,东西两厢和南侧厅,四周建有砖石围墙,建筑面积均为500余平方米,庙外东、南、西三面都是开阔地,北面200米处为一村庄。

指挥部命令战士们在这里休息待命。理琦、林一山和大队干部在南侧厅开会,对下一步怎么办,意见不统一。一种意见主张在牟平县城就地建立抗日政权;一种意见主张离开县城,到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一种意见主张在临近县城又背靠山区的地方打游击。

会议进行中,日本飞机曾三次飞临牟平县城上空侦察。第三军领导对此有所警觉,但因在西门外已派出三中队阻击烟台敌军,又派出一中队一部在附近警戒。在敌机第二次飞临时,命令主力押着俘虏先行转移,会议仍继续进行。这时留在庙内只有理琦、林一山等干部战士20余人。

会议进行到中午12点以后,多数人同意第三种意见,并作出立即转移甩开敌人的决定。大家起身正准备转移,忽听有人高喊:“鬼子来了!”

牟平距烟台仅30公里,此时日本陆战队已团团包围了雷神庙,用机枪封锁了庙门。四合院内四栋庙房,无法相互联络,想通过大院都要遭到敌人的袭击。

被围在庙内的理琦、林一山(临时参谋长、孙端夫、宋澄、特务队长杜梓林等人凭借墙壁,不断变换位置坚持战斗,打退敌人数次冲锋。不幸理琦同志腹部连中三弹,倒在泊之中。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杜梓林牺牲了,林一山手腕、腿部负重伤。

敌人在庙四周布置了好几道防线,还筑有临时掩体,看来白天突围已不可能,必需坚持到黄昏以后。

敌人从正面进攻受挫,便改变了招法,从屋外爬上屋顶,日军一露头,我们的神枪手胡秀山等弹无虚发,鬼子一个个被打滚下来。

天渐渐黑了,又下起大雪,日军输红了眼,便放火烧南侧厅。战士们转移到东西两厢。火势越来越猛,形成一道火墙,日军不敢冒然往里冲,熊熊烈火反倒成了一道临时防线。忽然,“轰!”的一声,南侧厅墙倒屋塌,第三军战士的正面完全暴露在日军面前,形势相当危急。天黑、大雪,敌人开始收缩,好在此时突围的时刻到了。

此时,远方传来枪声。大家一齐呼喊:“援军来了,同志们,冲啊!”宋澄指挥大家越过打塌的院墙,从便门纷纷向庙外突围出去。

同志们背着理琦、林一山,搀扶着宋澄脱离险境。离雷神庙南2里,理琦不幸牺牲。随将遗体安放在一户农民的草园里。组织了一副担架,抬着林一山,宋澄和胡秀山继续前进回到崔家口。

留守特委机关的吕其恩同志,得知理琦、杜梓林等同志不幸牺牲的消息时,痛苦失声。

“雷神庙战斗从午后打到晚上,激战七八个小时”,《中共烟台地方史》给于这样的高度评价:“从现在仅存的革命遗物——在一块0.8平方米的铁皮雨搭子上,竟有138个弹洞。可见当时战斗之激烈。这一战,‘第三军’以少数缺乏战斗经验的指挥员和劣势装备,抗拒数倍于己的优势敌人,打退数次进攻,取得毙伤日军50余人、烧毁敌汽车数辆的重大胜利。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地鼓舞了胶东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胶东大馒头的做法作文300字【五】

“啦啦啦!我是白白的小馒头,”一大清早,做馒头的师傅就把我们这些胖乎乎的馒头放进了蒸笼里。我一进蒸笼,就感到身上热乎乎的.,好像在洗““桑拿”。不一会儿,我就昏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我才醒过来,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塑料袋里。我马上反应过来:我被人买走了!““反正迟早要被吃掉的,用不着大惊小怪。我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啦!”我安慰自己。

接着,我被一个小男孩带到了学校里。那个男孩急急忙忙把我从袋子里取出来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口,就把我丢进了黑洞洞的抽屉里。我心想:到了放学的时候,他一定会把我带回家的。于是,我耐心地等呀等……终于,我挨到了放学,满欢心喜地等着男孩把我装进书包。但令我失望的是,他连看都不看我一眼,背起书包就走了。

第二天,我的身上已经长出了一点点小绿毛,小男孩看我已经发霉了,就毫不犹豫地把我扔进了垃圾桶里。

人类啊人类,你们难道不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你们应该珍惜粮食,不应该浪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