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借物抒情的作文600字以上)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借物抒情的作文600字以上)

更新时间:2024-03-06 15:41:08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借物抒情的作文600字以上)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一】

笔者,写子画图的用具,现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种解释。如果要说人类的历史是由什么记载传承的,毫无疑问,就是笔。

在笔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以手为笔,以土代纸,开始在上面画几条横横杠杠,或者画出第一只鸟和第一棵树。直到有一天,祖先们发现,要记录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日期、方位、重大事件、晚餐的组成……于是,笔被发明出来了。

一说笔,与炎黄子孙魂牵梦萦千载的毛笔定然当仁不让。一方好墨,一笔狼毫,古代读书人,哪个少的了?一杆毛笔,在无数古人的指间留下厚重的茧。有人练字把屋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人用墨汁浸黑了一个池塘,更有人练字写坏的笔头积了五大簏子。颜真卿的厚重庄严,王羲之的笔走龙蛇,郑板桥的以隶为楷,一杆毛笔何来如此大的魅力?经过千年的沉淀浮沉,毛笔这东西早已不再是东西了,是灵魂之所,是精神寄托,更是文化人物的象征。

一直到了现代,钢笔出现了,矛盾也就出现了。人们一边提高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文化、新事物,一边又激昂地挥洒手中的毛笔。碰撞以时间为推进体,愈演愈烈。最后,毛笔终于败下阵来。于是有了辛亥革命,有了胡适之的白话文,有了纤小的镀金钢笔。文化斗士们陷入了迷茫与彷徨,是前进,还是保留?革新、革新,何时才能新?后来的后来,人们一狠心,将笔倾斜过来,只是手中的笔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惨战并未终结,怎么望也望不到头。

中国人奉行中庸之道,外国人爱用轻佻的羽毛笔。但西方区区百年历史岂能与我中华五千年灿烂篇章相提并论?从笔的这一小面,便看出了个所以然来。也许是我思想封建,个人总是看不上外国人的处事方式与礼貌习惯。毕竟,五千年也不是说轻盈就轻盈地起来的。扯远了,这话题太厚重,我搬不动。

笔触、笔答、笔调、笔钩、笔力、笔路、笔顺、笔体、笔下、笔战、笔债、笔走龙蛇,那么多的衍生,得花多少时间才能看透它的灵魂。

有人说,在这个键鼠时代,笔将会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我不信,就凭着那白纸的等待。

笔底有数不尽的哀怨,有道不尽的沧桑,合上扉页,细细得咂。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二】

人人都说花美丽,而我却爱松树。

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凛冽的寒风在唱着歌,猛烈地摇摆着松树。雪花纷纷往松树上压,不一会,松树就变成了银树,风和雪都想征服它,但是,松树以它那顽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风和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来了,蒙蒙春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万物,松树也在春雨的喂养下开花了。一朵朵黄色的小花挂在枝头,迎着温暖的春风、笑着、笑着……

秋天,花凋谢了,草枯萎了,松树却在秋风秋雨中展示着自己无穷的魅力。一束束针一样的枝叶在秋风中挺立着,好像在说:“我们不怕风!”

我爱松树,更爱它那种无微不至的献身精神。听爸爸说,松树的树干是良好的木材,可以造纸;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节油;它的枝和根还是很好的燃料。夏天,它撑开一把绿色的大绒伞,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松树虽然没有花那样美丽、芳香,但是为了人类,它即使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

你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到:做人,不能时刻总想着自己,要多为别人想一想。如果,人人总是想着自己,那世界怎麽会发展,世界怎麽会进步呢?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三】

我知道,春天,是早就来了的。

是料峭的风告诉我的,是解冻的河流、和煦的阳光、人们脸上的笑告诉我的。可是我迟迟不肯相信,总是期待着一场春雨。

春雨来了,我竟然不知道。我在屋内,它在窗外。我在梦里,它在梦外。我不是窗前的那棵柳树,没有感受到它的第一丝清凉。它细细地落在了屋瓦上,在树梢里穿行,它是否也惊了哪只鸟儿的轻梦。

它一定是受了哪朵花的邀请,或是来赴哪颗青芽的预约,只是为什么这样悄悄地来呢。我愿它静静地落在我的梦里,让我的梦也开出纯白的花,爆出嫩绿的芽。

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呀,当我推开窗,看到闪亮的雨丝,看到湿了的树梢、湿了的土地。那种惊喜是迎面而来的清新。世界一下子温润了,不再是那副板着的冷若冰霜的面孔。天是阴的,我想那些灰色的云是积攒了一个冬天的愁绪吧,像是一个人无法遣散的忧郁。如今,纷落成雨,是要滋长出怎么样的一个春天呀。

我看到柳树上附上了一层极浅的绿,那飘忽的绿如一弯轻漾的湖。这种时候才最让人充满了希望。那种微弱的绿会一点点变深,一点点盎然,让人的心也成了一片叶子,慢慢地随着舒展开来。

我在春雨中行走,像一棵行走的树。我伸展了枝条任它轻柔地抚摸。一棵从冬天走来的树,是很久没有这样舒展了心事,放松了心情的。

我行走在春雨中,油然地想起了那些舒缓的歌。思绪可以在那悠扬散漫的旋律中自由地穿行,歌声不止,思绪不休。你自在地听着,忽然会在某一个时刻想要流泪,就像在春雨中行走,突然感到眼角有一颗清凉的雨滴。或许春雨是一场从寂寞里飘落的歌。

春雨让人盼了又盼。在你的脚下与身边,在那些风化的山石间,又有多少生命在期盼一场春雨呢。它们曾沉寂在冬里,沉寂在寂寞的梦里。春风摇了摇,它们还怯怯地不敢探头,等到了一场清透的春雨来过,才急急地钻出了梦,钻出了土壤,钻出了锁着的心事。

花争着吐露出芬芳,草抢着挣扎出土壤,那些快乐的心情也挤着要飞出人的胸腔。还等什么呢,在这潇潇春雨中,在这清新的乐曲中,还有什么能阻止生命的脚步。

看吧,春雨过后,孩子走进了田野,风筝飞上了蓝天,鸟儿的欢唱一天比一天热烈,春天是一天比一天醉人了。

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作文600字【四】

十多年的时间,给丫头做嫁妆我一直坚信着人和树在冥冥之中有着不解的缘分,一棵和自己脉相通的树。

或许在某个冬天。

人的一生里应该拥有一棵树,可以感受到大树里流淌的汩汩生命力连通自己的脉,我却很想对她更好一些。

人注定是不安分的动物。

我曾认定了奶奶不疼我,就坚定不移,我的树会留在寒风里。

属于我的那一棵树,又共同垂垂老去,可奶奶不肯,现在的它,或许在老家的院子里,落叶归根,现在只剩下两堵残墙,干净的树干,只是站在这棵树下时,一样的沧桑,深邃。就像孩子相信世界的另一端会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样的人。我们一同在成长,成为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见证,一直望着远方。而那棵梧桐却一年年高大起来,这是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见证,我会很幸福。

一个人在旅途中走累了,都可以搂着它的臂膀像搂着外祖母的脖子,和我的树一样,大而漂亮的树叶。

我的梧桐树俊秀挺拔,就必须在生命里游走,自己和树,留棵树,我们都只属于自然,会有一棵和我脉相通的树,是棵梧桐。

不过生命里有一棵树和我共同生活过。当我们站在高大的树下仰望时。成长也好,生了双腿,不管我什么时候回去,足可以守护着老房子的根基,上面生了很多很多眼睛,老房子从房顶老到了门槛,在那一刻便成了整体,辽远,静静离去,一样的温暖,生了根。

树是坚贞不渝的,衰老也罢。

而树是沉稳的。

姑姑说它长的不是地方――将来会挡了老房子的窗。

我相信在我曾每天都走过的地方。那一刻。

我记得当时奶奶说,这些涟漪或是印记含着时间的风沙铺就着身后的历程。

同样的时间在树木上漾开涟漪的同时也会在人的皮肤上刻下印记,泥糊的墙一层层剥落,要砍断它。

或许我也会老去在某一年的冬天里,可以像当年那个顽皮的孩子仰着头看自己英俊的父亲一样,在印象中它很完美,会情不自禁地想像大树的孩子一样。我们喝的是同一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