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如何放松心里的压力作文(怎样缓解心理压力作文)

如何放松心里的压力作文(怎样缓解心理压力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2 09:54:33
如何放松心里的压力作文(怎样缓解心理压力作文)

如何放松心里的压力作文【一】

压力与挫折是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们所有人,在出生时,都是哭出来的,而不是笑出来的,就表示着,我们的人生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总是会经历风雨的。

那年初春,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老爸便带我到了乡下的老家。那是一座很老的木头房子,用木板将房顶铺得密密的,即使白天进去,也仿佛伸手不见五指。上面还有一层楼,很低,好像是放东西的,连楼梯都没有,我到现在也从没上去过。我看到了墙上挂着几把大锄头,太重了,我拿不动,突然发现了竟然还有一柄小锄头,于是我拿了下来。很称手,估计是老爸像我一样大的时候用来挖笋的吧。我童心大发,也有模有样的扛着锄头去爷爷的竹林里挖笋去了。

我漫无目的的在竹林里乱刨,一会把这挖一下,一会把那挖一下,半天了都看不见一颗竹笋。正当我心中怒火地刨着时,挖到了一颗小笋,很小,吃也吃不了。我很生气,于是找了几块石头,就这样将它给压住了,扛着锄头扬长而去。

几天过后,一场春雨连绵不绝几日。我又一次来到了乡下,跑到竹林,我想看看那颗被我压住的小竹笋怎么样了。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小竹笋长大了,他幼小的身体竟然撑开了石头,长得比以前更茁壮了。我没有砍倒它,我希望明年我再来这里时,它会成为真正的竹子,成为这一片竹林中的一员。这就是一种压力,压力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动力。

这让我又想起一事。有一次,在外婆家玩,家里养着鸡,我看到了一个鸡蛋,在微微摇动,有点破裂的样子,出于好心,我帮助这一只小鸡破开了蛋壳。心里很高兴,我做了一件“善事”。看着小鸡从蛋壳里走了出来,没走几步就倒下去了,不过一会儿,便没有了生机。我大受打击,自己竟然伤害了一个小生命。

压力是我们不能缺少的,幼弱的竹笋在压力中获得了新生,刚出生的小鸡没有受到任何压力就出世了,却活不过半刻。压力是一种动力,不经历磨难风雨怎会有彩虹,微笑面对压力,勇敢向前获得新生。

如何放松心里的压力作文【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全社会对“减负增效”形成了共识。“减负增效”是指通过减轻同学们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减负增效”对于青少年的学习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减负首先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如今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误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找到一个铁饭碗,才是最好的出路,因此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就加重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而青少年本身的承受能力并未得到全面的锻炼,十分脆弱,极易造成心理发育不健康。前不久发生在浙江金华的中学生徐力因不堪忍受母亲的苛刻要求,心理失衡而将其母打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能不给人们敲响“减负”的警钟。

减负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如同紧箍咒,使得学校教育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上,因而布置了许多机械、重复性的作业,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由于课业负担繁重,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减少了,想闯一下“第二课堂”,却没有时间。妨碍了学生拓展兴趣爱好。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中美两国学生的最大差别之一,便是中国学生兴趣比较狭窄。据报载,美国小学生日平均劳动时间为1,2小时,在新加坡学生每周至少要下一次厨房,而在我国,学生的日均劳动时间竟不足12分钟,这与课业负担过重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过重的课业负担将影响到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青少年的生存能力与社会竟争力。大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就呐喊过“救救孩子”,今天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正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

如今,不少同学对“减负增效”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认为减负后就一点儿压力也没有了,可以无拘无束地玩了。于是放学后便出入于游戏厅,回家把书包一扔就看起电视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有悖于“减负增效”初衷的。要知道,减负是形式,增效才是最终目的。倘若减负后我们失去了上进心,失去了动力,哪里还谈得上提高学习效率?新世纪的祖国建设需要大批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减负”的情况下,能够自我加压、自我激励,树立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课后自觉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掌握更多更新的本领。我们还要利用充足的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多思考、多锻炼,开拓“第二课堂”,拓宽兴趣爱好,全面发展自己。

总之,我认为“减负增效”是减量不减质,减压力不减动力。现在,“减负增效”已逐渐深入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心中,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它为青少年创造了“天高任鸟飞”的.大好条件,我们要把握时机,“大鹏同风起”!

如何放松心里的压力作文【三】

压力就是这样,过多过少都不适宜。多,会使你精神紧张;少,则颓废学业,不进则退。压力是急促清脆的闹钟声,令你从熟睡中惊醒,一阵茫然;压力又是一条布满尖刺的长鞭,鞭策着你继续前进。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压力也是如此。至于什么时候该放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掌握压力的大小,取得前进的方向。古人所叙述的也只有压力的利与弊,掌握的方法还是要靠自己来慢慢探索。而我们的任务这是去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去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去前进。

一名培训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那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的沉重。这就像我们承担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不管时间的长短,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以致无法承担。我们必须做的是放下这杯水,休息一下后再拿起这杯水,如此我们才能拿得更久……”

压力使人挖掘自己的潜力,迸发出最大的力量。曾有一则故事,它让我回味了好久好久:一只狼追一只兔子,想让兔子成为它的午餐,可最终狼没有追到,让兔子给跑了。一只豹笑话它道:“笨蛋,你竟然跑不过一只小兔子。”可狼却平静地说:“我只不过仅仅为了一顿饭而奔跑,可兔子却是为了它的性命啊!”毕竟,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吹倒的,可是你把它加几舀水,它就不容易被风吹倒了。其实我们就是一只木桶,水就象生活中的压力,我们若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虽然这些压力有时候会让我们烦恼,但是可以不让我们被生活中的风浪打翻,就像没有高压,石油也不会自己就冒出来。

这个世界早已教会我们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因为他们对我们贡献太大。然而,有没有人想过,如果没有了压力,哪来的动力?没有了动力,这个世界将怎样发展下去?面对压力,我们不要悲观,反而应乐观的面对它,也不要拒绝压力,让压力这块磨刀石把你的刀锋磨得更加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