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结尾(以年味为主题的作文不少于450字)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结尾(以年味为主题的作文不少于450字)

更新时间:2024-05-20 10:54:04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结尾(以年味为主题的作文不少于450字)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结尾【一】

春节,真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既可以放假,又可以收压岁钱,真是好事成双。可是最近网上老是抱怨没了年味,但因为本人的钱包有些体力不支,所以也懒得纠结年味这个问题。为了给钱包补充能量,只好靠一些“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了(别怪我下手太狠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上网大量浏览了一些小手法,,学了一招,拿几张一块的试了一个晚上,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为了孔方兄我认了,我拼了;为了钱包,我认了;为了小康生活,我爆发了。当老爸看见我抽风的样子时,十分淡定地说:“女儿,不早了洗洗睡吧!”我却满脸斗志的说“爸,我要发达了。”便十分开心地跑回房间,老爸和老妈对视了一下,说“最近孩子都怎么了?”就一起回房间了。

初一,哥哥先给我压岁钱,我心想:让你平时欺负我,我一定连本带利要回来。于是我在数钱时设下了一个陷阱,故意把一张钱塞回去,本来是五百,再一数就变成了四百了。数完后,我阴声阴气地说:“怎么就四百啊?四很不吉利的。”哥哥说:“不对啊,我明明数的是五百啊!”于是我把钱折成扇子状遮住下部分,十分心虚的说:“你看,明明就是四百,小学数学都不过关,再说四真的很不吉利的。”哥哥无奈的说:“你到底要怎样?”我个个字都咬着说:“一千吧!”哥哥向后跳一步说:“你打劫啊?”

“没关系,可以打六折的。”我满脸正义的说。哥哥松了一口气,又拿出两百给我。我十分开心的说:“哥,新年快乐。”就拿着钱塞进了钱包里。看着哥哥的钱包扁扁的,,我的钱包鼓鼓的,就明白了我的小康社会在向我款款走来,不禁心生感叹:春天真的要来了。

年,春节,压岁钱,都是那么美好,或许压岁钱不在多少,而在于生活情趣,或许我的小计俩已经被看穿了,但为了大家开心,或许那一两百块钱就不那么重要了。因此过年的年味儿,也就是人情味了吧!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结尾【二】

崭新的一年又踏着匆匆的脚步奔跑来了,怀着兴奋的心情,再也等不及了。新年新气象,人们忘记了前年的烦恼,翻开新的一面,开始了欢乐、祥和的一刻!

年味是什么呢?看,是热闹的一面!夜晚,农村里一块空旷的平地上围着一群人,中央放着一箱又一箱的烟花、鞭炮,他们派了两个人去点燃,当火光闪到绳子的低端时,一朵朵烟花笔直地飞向天空,把漆黑的大盘子给炸碎了,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落下了几星“花蕊”,一朵朵烟花接二连三地从地上跳起,似乎在举行跳高比赛,发出震天响的声音,人们欢呼着四散,走到家门前倚在门边看这美妙的一幕,热闹极了!

年味是什么呢?瞧,是团圆的一面,桌上摆放着一道道热腾腾的饭菜,飘出了一丝丝香味,质朴鼻孔,一家人围着大桌一一坐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互相敬酒,互道新年快乐、学习进步等祝福的话语,互讲近年来的生活情况,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是的,唯一全家团圆的日子就应该是这个景象!

年味是什么呢?嗯,是祥和的一面。父母亲用毛笔沾上墨水在红纸上写下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字样,贴在了大门的两侧,预示着“福到”;并且把纸糊成了一个个又红又大的灯笼,在大院挂上一根绳子,绳子挂着五个大红灯笼,预示着“五福临门”,多么祥和的一面!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应该是这样子,一派热闹的景象,全家团圆,祥和的画面,这就是年味。

以年味为话题作文结尾【三】

二十三打土尘,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洗金漆,二十八刜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鐤罐咵。年初一,开门就作揖,初一拜家庭,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

这是湖北的年歌,唱出了湖北整个过年的风俗。然而各地习俗有不同,我家乡的年味,独具一番风情韵致。

农村地年是从腊八开始地。喝完腊八粥就该鸡宰鸭腌制腊肉了。一年到头养了三四百斤地大肥猪也被腌制成各种腊味——腊猪蹄,腊肠,猪头肉等。然后捎带给远方地亲人,让在大城市里生活地子女也感受到一分浓浓地乡情。

二八二九,身在异乡地人们都披着尘土回乡,赶在三十之前给失去地亲人“送亮”——所谓送亮,即在祖先坟头烧上写冥币,再放鞭,烧香,在坟头插上一根红烛(现在已被LED灯所代替),年轻一辈地人还要磕头祈愿,希望在新地一年里能被祖先佑护。当夜幕降临时,你会看到辽阔无垠地田野上,是星星点点,绵延不绝,昏惑地红光如同天空中地星星,闪闪烁烁,只有在这时,你才会感受到这片土地地伟大,以及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传承地厚重。

团年饭地程序也颇为讲究,菜肴摆好后,人不上桌,先盛好米饭摆好酒,在桌子下烧上一堆堆纸钱,这叫“叫祖”,让逝去地祖先先吃,据说在这个时候,小孩子能在门地角落里看到祖先地灵魂,虽说迷信了些,去饱含着人们对于先祖地思念,以及对于民俗地代代传承和尊重。

饭桌上地菜肴品类丰盛,然而有几道菜却必不可少——腊鱼,腊肠,腊肉以及鱼糕。荆州人素有“无糕不成席”之称,每年过年家家都会置些鱼糕,而有手艺地人家便会自己打制。将鱼肉切碎成一团无刺地肉团,再抹上些蛋黄,在笼屉里蒸成糕状,鱼肉除刺,保留其鲜味,加上细腻地口感,辅以蛋皮地柔韧,自然成了家家桌上不可或缺地标配。另一道不得不提地菜就是猪头肉了——这是公安特有地风俗,即将一整只猪头加盐腌制,在年三十上锅一蒸,即可入口了。猪头上地每一块肉都是精品,肥而不腻,嫩滑爽口,但由于是假重盐腌制,味道极咸,我们这样地年轻人吃不了两三块便认输了,而老一辈则一只脚架在凳子上,一手拿着菜刀,在猪头上大块撕扯,大汗淋漓。

三十的晚上在一阵鞭炮声中赶走“年”之后,便迎来了农历的新一年,接连几天的走亲访友后,年也算是过完了,听上辈的讲,他们小时候过年时还有舞狮子龙灯的表演,小孩子还可以踩竹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年俗也渐渐消失了,但值得庆幸的是,那扎根在泥土中的年味却从未被时光冲淡。

我想,所谓的年味,就是团圆的味道,传承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