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在老家盼着下雨作文(我下雨天第一次在家的作文)

在老家盼着下雨作文(我下雨天第一次在家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02:33:41
在老家盼着下雨作文(我下雨天第一次在家的作文)

在老家盼着下雨作文【一】

??家见闻750字

走在用石子铺成的小路上,心情是无比兴奋的,因为我快要见到很久没见的外婆了。这时,三个中年妇女向我们走来,她们个个满脸脏兮兮的,头发篷乱地垂下。其中,有一个妇女背后背着一个小孩,说:“小妹子,你可怜可怜我们吧,我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这娃子可是我的命根子呀!求求你们啦!”另外两个也随声应和着。我终于被她们那种可怜样感动了,想要妈妈给她们一点钱。可妈妈却不一为然:“没钱!”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妈妈平常可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呀,怎么现在。我思绪万千。

过了一会儿,妈妈拉着我来到了一个早已废弃的破房子前停住了。只见那里面有两个人,是两个中年妇女,她们俩一手拿着草枝,一手拿着帽子一般大小的东西。她编来编去,终于编好了,她拿着那东西跑向我们。近看,原来是个草编的帽子。妈妈问道:“多少钱?”那个妇女轻声说:“—块五。”“什么?”妈妈问道。那人颤抖着说:“不,—块。”当听到这句话时,妈妈惊讶极了!我又何尝不是呢?妈妈拿起10元钱塞进她的`手中,便拉着我走了。我回过头来,那人竟然哭了。我问妈妈为啥不把钱给那乞丐,却给了那个住在破房子里的人。她和蔼地说:”你应该知道,那乞丐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靠自己的劳动来克服暂时的贫困呢。这说明她们利用了我们旁人的善良和同情心,所以才一次又一次地乞讨。而那两个中年妇女虽然日子过得很贫寒,但她们没丧失自尊,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我听了这段话很受感动。

从这件事情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有目标。目标可以使人不断地奋斗,直到目标实现。而那个乞丐呢,没了自尊心,没有了奋斗的目标。成天只知道向人乞讨。这样他永远也不会改变生活的现状,只能永远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凡事要靠自己,要学会自食其力。

在老家盼着下雨作文【二】

老家村西有座南北走向的山,人们叫它西山。

西山的东面是大片的梯田,我曾问过老人什么时候修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这片梯田是村子主要的粮田之一,也是我们小时候最主要的挖野菜、放羊、玩耍的地方。

村里的老房子大部分是青石彻成的,其中的青石便产自西山。在我童年时,一到冬天农闲,便能看到很多大人到西山去采石,中午饭是不回家吃的,都是小孩或妇女送到山上。伴随着傍晚隆隆的炮声,辛劳了一天的男人们才陆续回家。

山脚下有块地,人们管他叫涝地。这是因为每年的夏天,雨季来临时,在这块地里随便挖个坑,便会有泉水涌出。记得小时候,上山渴了,我们便到这块地的边上找泉水喝。

西山顶上,在几块凸出地面的山石下,有一块地方。轻轻跺一下脚,便会听到"咚咚"的声音,仿佛下面是空的。如果两个人站一起,一人跺脚,另一人会感到脚下有明显的震动。也曾有不少人往下挖过,也许是困于工具的落后,也许是因为不管往下挖多深,跺跺脚还是和原来一样,有"咚咚"的声音,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早年,山顶上有许多的马尾松树。雨过天晴后的早晨,是采蘑菇的好时光。后来人们把树砍了种庄稼;再后来,年轻人大多不愿在家务农,大片的农田里都栽上了白杨树,现在山顶上便又长满了白杨树。

山的北面,有一个分水岭。一个小雨滴本来是应该滴向西的,流向沭河;一阵微风就会让让它滴向东,流向村子边的小河里。不过它最终还是会流向沭河,只是要在几十里之外了。(中国散文网 www.sanwen.com

山北面有条沟,沟不深,人们叫它西北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小小的抗日战斗,这次的战斗应该是台儿庄战役的一部分。日本人大约从潍坊一带抄近路到莒县、临沂,和驻守在北面村子里的一个班的政府军相遇。政府军被日本人从北面的村子追到这里,最后全部牺牲。是几个我叫爷爷的人,大着胆子把他们埋了。在我刚记事时,还听说曾有人到这里来祭奠,但来人不跟村里来往,祭奠后就立即走了。

每次回家,我都会爬西山。不仅因为这里留下了我儿时太多的记忆;还因为在西山顶上,我可以看到西边更遥远的地方。

在老家盼着下雨作文【三】

一位同事在城里买了楼房,进宅大喜,我去吃饭。饭后,一个同事说带我去城走走。

坐上同事的摩托车,一路穿行的是幢幢高楼,片片小区。最后上到县城最高的楼顶,远望楼宇连天际,俯视楼房密密麻麻无闲地。于是便有一种感叹:城市发展太快了。便愧从中来:这么多的楼房,竟没有我的份!我可是十八岁就开始工作,奋斗了三十年的啊。便有一种神往:何时也能在城里买套楼,做半个城里人,过下城里人的生活。

可是随着楼价的飙升,听到同事“买套楼要用三代人的钱”的感慨,加上大女毕业在广州安了个家,儿子也即将大学毕业会在某个城市安个家,我的“城里人”的梦再也不敢做了。于是便把目光重新投到冷落了多时的乡下的家,便重新拾起对乡下老家的感情,星期天节假日便不再窝在单位的宿舍里而是往乡下老家里跑。

乡下老家其实是个好地方:一个小山坡边立起一幢三层半高近四百平方米的小楼。小楼左右两边各是一条小山冲汇集在门前又是一条山冲,种着香蕉等农作物。一条公路弯弯地从小楼门前几米远的地方经过,由于近,便砌起了围墙。现在公路改建了,拉直了,离门口有十多米远了,也建成了混凝土的\'了,我便拆去了围墙,门前便有了一片空地。公路两边,有一亩多的田地属于我的。

每周有两天的假期,加上寒暑假,回乡下老家的日子多了,便在门前的田地上种上香蕉。香蕉的管理时间性不强,收获时间性也不很强,既有收入,又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自从拆了围墙,便热闹了。在蕉地上做工,人来人往的,都是乡里乡亲,熟着呢,便打招呼,便请他们饮茶烧烟。一天下来,没做多少工啊。不过也没关系。

我和妻子一般都是星期六早上才回家,回到家已是八九点钟了。我们有了经验,妻子便煲大半煲开水,泡一壶茶,我把茶几、几张凳子、水烟筒搬出门前空地,才开始做工。不久便有招呼了,便有各色人等高谈阔论了:天文地理,野史传说,人情世故,农作生产,家长里短,生儿育女。

我一边应答,一边倒茶,嘿,真有当年蒲松龄老先生送茶换故事的味道呢,可是我没有目的的,他们所说的我可以入脑可以一笑了之可以给一声同情的叹息可以让它们随风而去。而蒲老先生却要支起耳朵,只字不漏地记着,辛苦着呢。有些小儿也来凑热闹,把我那条四季杨桃树爬得木身光溜溜的。

吃的就更容易了。吃惯了细粮精肉,改改胃口最好,小楼的周围是山,是田地,有的是野番薯、野大薯、野淮山薯、野竽头,只要拿起锄头,就能找到。用它们煲汤、煲糖,好味着呢。

家在乡下,就好好地收拾心情,多一点时间回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