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最美的文字读书笔记)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最美的文字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5-02 16:42:47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最美的文字读书笔记)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一】

读完《人生最美是清欢》,我开始试着理解何为清欢。

“清欢”,是在一天快结束时,花八分钟思考人生;是在夜晚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由一束马蹄兰来告别友人。“清欢”是一种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以夕阳落款》,这篇两分钟就能看完的文章却让我深受感触。文中有一句话“如果在黄昏时刻,禁止论说,只准听音乐喝茶,看夕阳沉思,将是对这个城市的人最严重的惩罚吧。”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啊,我们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留不出哪怕一分钟来思考,无人能傍晚时静下心欣赏落日的美景,许多人麻木地让自己泡在工作和学习里,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文中把夕阳比作落款的印章,把生活比喻为一幅水墨画,只有尽心去创作的水墨画,才会不留遗憾。

书再往后翻,翻到了又一篇我十分喜爱的作品——《红心番薯》。文章写的是作者父亲南洋梦里的乡思,以及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生命的惊讶。

番薯在幼时的作者眼里象征着宝岛,而芋头则代表了大陆。文中,幼年的作者不禁感叹着两种植物的相似。其实,相似的何止是形状,水土、人情都是差不多的。我想,作者对这件往事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绝不是因为跟别的小孩儿吵了一架,而是作者父亲在油灯下,将大陆和宝岛连起来的那一根线,以及父亲眼中掩不住的乡愁。

作者住在高楼里,感叹着番薯顽强的生命,作者所住的地方与我们一样,是无土的存在。在作者父亲眼中,人就该脚下是土地,头顶是天空,“脚踏实地”才是正常的。《马来的雨》的作者胡绳梁也感叹“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带土地的房子,读后感。但亲近自然却是很容易做到的。即使身处“容不下绿色的地方”也应该牢记自然,对脚下每一寸土地都保持尊重。文章以番薯来代表坚强、沉默、忠心的品质,同时文末最后一句“上一代人的狂歌和低吟都埋在那小小的花盆中,只有静夜的敏感才听得见。”又一次向我们叙述何为“清欢”。

“清欢”是细腻的情感,是善于观察的眼睛,是真诚地对待生活,更是在浓墨重彩的人生之画作中留出属于自己的空白。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二】

日暮斜阳,十里荷花,正值豆寇年华的少女,外出游玩喝醉了酒,脸颊上还泛着红晕,正兴奋地划着船,你追我赶,却不小心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左右晃动的小船、哗啦哗啦向后退去的湖水,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惊飞了栖息的鹭鸟,纷纷展翅高飞……

读惯了整齐严谨的诗句,第一次吟这长短不一、参次不齐的句子,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惊喜,在反复吟诵中,仿佛窥见到宋词隐隐约约的美,但又无法说个清清楚楚。如同遇见一位蒙着面纱的女子,神秘又富有魔力,想去揭开它,细细端详那绝世的容颜,陶醉在梦一般的意境中。

可是,繁忙的学业和应试的压力,使得这一切成了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暂时搁浅在青春岁月里。

高考后,因各种阴差阳错,未能进入中文系,离古典文学也越来越远。后来身处象牙塔,手执教鞭站在三尺讲坛上,为生计而默默地耕耘。衣食饱足之余,那个旧时的梦却不停地在召唤。

及至中年,终于再次捧起宋词,掬一缕床前的月光,和着一首首或柔美婉约或清遒豪放的曲调,一幅幅绮丽多姿的人生画卷辅陈开来:

闺阁绣楼里的如花美眷,面对绿肥红瘦,感叹似水流年;

深深庭院里的豪门贵妇,独倚阑杆,望断明月高楼,问云中谁寄锦书来;

秦楼歌馆里的红粉佳人,恋恋不舍地看着金鞭美少年,跃上青骢马飞奔而去,从此绝了音尘,空留玉楼人、琵琶弦上诉相思;

科举不顺的士子,见榜上无名,满腹牢,想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官场受挫的落魄文人,沉醉于美酒红颜,在温柔乡里暗自销魂,用短暂的欢娱,对抗失意的人生;

驰骋疆场的热男儿,面对壮志难酬,连梦里都在沙场秋点兵;

失去江山社稷的一代君王,在艰难屈辱的流亡岁月里,以泪书写亡国之痛……

只要心中有情,那怕无关风花雪月,都可以借词来抒发、来吟唱。宋词的世界里,有诉不尽的相思闺怨,吟不完的离愁别绪,道不尽的人间沧桑。

一首首词、一段段感情,一种种人生,令人感慨万千,迫不及待地想表达出来,与人分享,于是有了这部《宋词中的娱乐圈》。

之所以凸显娱乐,是为了还原词的最初功用,它依附于酒宴音乐,为花天酒地、醉生梦的宾客助兴而唱。可以说,词应歌而生,因娱乐而兴。

宋朝是一个讲究及时行乐的年代。盛世汴京,繁华似锦,处处烟花柳巷,罗绮飘香,莺歌燕舞。人生如梦,恨欢娱太少,岂能辜负眼前的诗酒与锦绣年华。邀三五知己,捧起玉液琼浆,听十七八妙龄女子,手执红牙板,唱“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人生,何等逍遥!

故到了宋代,词有幸遇到了最肥沃的`土壤。这颗前朝遗留的种子,迅速落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出最绚丽灿烂的花朵,以一种自信柔媚的姿态绽放在文学百花园,并且拥有了一个更为鲜明响亮的名字----宋词,与雍容外放的唐诗一起争奇斗艳。

该作品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名人的佚闻趣事为素材,通过对两宋二十六位词家的重要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勾勒出一条宋词发展的轨迹,完整地再现了大宋王朝音乐文学的发展与历史的兴衰。

与宋词的相遇,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如果愿意,请从俗世红尘中抽出些宁静的时光,让《宋词中的娱乐圈》带您穿越回大宋,去感受那个醉生梦的时代,在余音袅袅的曲调中,忘记流年,忘记伤痛。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三】

假期看了《人生最美是清欢》,才知道林清玄修过几年佛学,所以他的文字里处处都渗透着一种禅意。虽然也是鸡汤,但是,确实能让人在最烦闷浮躁的时候静下心来。于我现在的年纪和心境,这是一本娓娓道来的总结。

每个人都要有个小千世界,这是我们的精神世界,这是除了眼前苟且的诗和远方。这个小世界,有人能懂,便是难得知己,无人理解,自己也能乐得自在。我们靠近人群,日日经历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也和尘世保持距离,偶尔把玩琴棋书画诗酒花。现世喧嚣又残酷,我们很难做到任何时候都独善其身,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小千世界种一片烂漫山花,那里,只有美好和安宁。

每个人的生命,最终都是孤独的,看杨绛尤为感触。曾经和睦幸福的一家人,先是送走孩子,接着送走丈夫,更多地生命,她都是一个人度过的。拥有家庭不是生命的终点,离开家人也不是幸福的尽头。

我们一生要经历无数的相逢和别离,无论是欣喜与相逢还是悲伤与别离,像写在水上的字,你在念及这种感情的时候,它已悄悄流走。人生只此一次,我依然怀抱最大的期待,希望命运可以带给我真爱,但是我也知道,真爱到来之前,我要像希望对方爱我那样爱自己,真爱降临的时候,我要如爱自己一般爱对方,直到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分离,如果那不是彼此生命的终点,也希望,不会是彼此幸福的终点。人的灵性的修行,最终只是一个人的路,我们对生命的体悟,最终只能靠自己完成。

温柔两半,任何时候,都对世界和万物多一份尊重和感恩。如果心能柔软得听到一滴雨落下的声音,那对待别人,更能做到宽容和温柔。随遇而安,不仅是身处何地,更是身陷何境,都能做到既来之,则安之,才是平常心。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四】

最近一直在读《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作者用很容易读懂的话语讲述了教育的最最珍贵的道理。很多的教育案例都充分说明我们人作为子女或者家长身上存在的问题。正是自身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和改善而影响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式。回想自己的童年,父母是否真的做到了最简单的教育了呢,我想肯定是没有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当自己也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能不能做到最简单的教育?因此真的需要好好的研究自己了。因为,尹建莉在第67页引用了一句蒙台梭利的话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我们常常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

“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时间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觉得要从自身做起,建立鼓励的常规方式,用表扬和鼓励来代替指责和批评,也许课堂上难免会有对事情的批评和指正,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需要被发现和被关爱。我觉得作者的初衷就是让每一个教育者明白,教育的最本真的源泉是要回归,回归当初的美好,一切的美好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五】

本月读了尹建莉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书中传达的有心无痕的教育理念,让我感受很深,字里行间流露出教育的美丽和质朴,再次让我接受了心灵的洗礼。虽然两本书落脚点在家庭教育上,但书中列举出很多案例,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论证,简单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却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们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宽松、愉快、深入的教育方式。结合我的实际,浅谈一下我读完这本书的几点感受:

第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尹老师提到孩子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越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的确,孩子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被什么东西吸引,分散注意力;有的孩子会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玩耍也是孩子重要的学习途径。我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多在游戏中让孩子们找到学习中的乐趣,给他们宽松的学习学习氛围。

第二: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一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钟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不可捉摸,爱好就是天才,想想现在我教的一年级小朋友中,有个叫杨元生的孩子,他的表现在孩子中特别显眼,不太和同龄的小朋友玩,一个人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忙着自己的事情。他不愿意和我交流,我主动找他说,主动和他拉勾勾,让他愿意和我交朋友。尽管看似他上课不认真听,但是学习思维却非常敏捷。

第三:时刻关注自己的潜台词。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对孩子们的教育也要甜甜化。孩子们在不断的长大,不光是身体的长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智发展,也会有变化。我要不断的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尊重以孩子为主体的生命化教育。

最美的往往是最简单的,爱是一门艺术,让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信任孩子、修炼自己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六】

读过这本书以后,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写些什么,不拘形式的读后感也好,一些心情的触动也罢。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与作者的精神碰撞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舒心愉悦的旅程。书本整体颜色是小清新蓝,搭配水墨画,给人一种十分淡雅的感觉。

我喜欢这本书几乎每一个标题,毫不夸张的说,书中的每一个标题都符合文青关于诗情画意的想象。温一壶月光下酒,以夕阳落款,用岁月在莲上写诗,不知多少秋声等等,光是标题就已经美的不知所以了。整本书分为五个章节,情绪依此递进,从活在当下,体味生活滋味,到表达温暖的感情,再取温柔半两,随遇而安,最后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看似散漫的散文,细细读来,并不只是辞藻的堆砌,而是一次关于生活的对话。作者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意,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从小细节着手,以小见大,从再平凡不过的经历中参透其中的道理,读来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反而能够舒缓压力。

其中,我最爱的一句话是“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结束时无尽的苍穹。”其中有深意,欲辩又还休。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红心番薯这片文章,微凉秋风,旧家前河堤的苇芒花遍地蔓生,遮挡住了父亲的踪迹,近了才发现父亲的白发藏在灰白的苇芒花里,我竟未能看见。经历过几年南洋战争的父亲,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红心番薯就是他日日夜夜的期盼,这朴实无华的番薯温暖了身在异乡的游子,牵动着归家的心。

在那一代经历过战争的人心底,有一段番薯的岁月,“那岁月里永远有枪声时起时落”,在颠沛流离的时代里,在饥饿的岁月里,红心番薯都是生活的慰藉。廉价的番薯不仅记录着过去的时光,它从头到脚都是有用的,番薯花芬芳倔强,淡红的花朵在每一个落日余辉里开得正好。番薯叶也可以单独作为蔬菜登上菜场的舞台。这渺小卑微的红心番薯映照着上一个年代的沉默与喧闹,也承载在对父亲深深的怀念。这是一篇温暖的文章,透过平凡的红心番薯,写出上一代人的厚重的历史,也从点滴间透露出温暖细腻的亲情。

读着又发现一篇宝藏文章《温一壶月光下酒》,”传说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开口说话就会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来听…...”烤雪让我觉得浪漫极了。人的言谈都有情绪,用大火或是文火,烤得太快或者太慢还需要视情况而定。遇到谈情说爱得时候,要用情诗裁冰,最好放上一首情歌渲染氛围,再加一点酒就能听的人微醺;要是遇上吵架的情况,听的时候大火烤一半,留一半随意丢弃。“倘若失恋了,就一把火把整个雪屋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以同样的心情,留住秋夜里的桂花香,等秋天过去,再打开细细品尝;再比如说,温一壶月光下酒,邀上好友,在满园狂花中痛饮,在蝉声悠悠的夏夜里醉去,在薄暮秋霜里与海棠俱醉,或是用腊梅温一壶大曲,都是浪漫的体验。当然,读文人客的诗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读苏东坡的词另有一番滋味,“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温月光下酒,寻一个良辰美景,添上几分才情,效果会更佳。

读到《我似昔人,不是昔人》,山静水流世事无常,一切都是人间常态。有位梵志幼年出家,白发苍苍返乡,邻人问他你还是之前那个梵志吗?他回答说我还是我,只是不是当初那个我了。让我自然地想到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算是同一个道理吧。时间河流的流逝也许短期不会带来太大的改变,但过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呢?在回顾过去的同时,我们也接受着现在。年少时做的梦,许下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吗,抑或是丢在过去的旧时光里。我们的外貌,思想和性格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一路走来遇见的人,经历的事,现在看来都是宝贵的回忆。了解了这一点,或许对生活会更热爱一点,对身边的人要更珍惜一些,对自己的期待要坚持下去,在前行的路上要做一个不受惑的人,对于生活也要加足马力向前啊。

在我感觉浮躁的时候,这本书里的词句总能给我或深或浅的暗示。文章用词优美隽永,参杂了些许禅意,落脚在平凡的事物上,道理深入浅出。触动我敏感神经的是这本书写的都是人间的美好所在,永远向阳的心情教我慢慢寻觅生活中真实的感动。所以,我想把它推荐给你,一起找到生活的甜。幸运的是,后来某天我在喜马拉雅电台里找到这些散文,然后再无数个夜里,让它就这样放着,伴着我进入梦乡。一本书毕竟有限,虽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的脾气心性,但多受些熏陶,总没有坏处。

最美读书笔记作文【七】

读过《人生最美是清欢》以后,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写些什么,不拘形式的读后感也好,一些心情的触动也罢。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与作者的精神碰撞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舒心愉悦的旅程。书本整体颜色是小清新蓝,搭配水墨画,给人一种十分淡雅的感觉。

我喜欢这本书几乎每一个标题,毫不夸张的说,书中的每一个标题都符合文青关于诗情画意的想象。温一壶月光下酒,以夕阳落款,用岁月在莲上写诗,不知多少秋声等,光是标题就已经美的不知所以了。整本书分为五个章节,情绪依此递进,从活在当下,体味生活滋味,到表达温暖的感情,再取温柔半两,随遇而安,最后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看似散漫的散文,细细读来,并不只是辞藻的堆砌,而是一次关于生活的对话。作者在每一篇文章中都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实意,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从小细节着手,以小见大,从再平凡不过的经历中参透其中的道理,读来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反而能够舒缓压力。

其中,我最爱的一句话是“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结束时无尽的苍穹。”其中有深意,欲辩又还休。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红心番薯这片文章,微凉秋风,旧家前河堤的苇芒花遍地蔓生,遮挡住了父亲的踪迹,近了才发现父亲的白发藏在灰白的苇芒花里,我竟未能看见。经历过几年南洋战争的父亲,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红心番薯就是他日日夜夜的期盼,这朴实无华的番薯温暖了身在异乡的游子,牵动着归家的心。在那一代经历过战争的人心底,有一段番薯的岁月,“那岁月里永远有枪声时起时落”,在颠沛流离的时代里,在饥饿的岁月里,红心番薯都是生活的慰藉。廉价的番薯不仅记录着过去的时光,它从头到脚都是有用的,番薯花芬芳倔强,淡红的花朵在每一个落日余辉里开得正好。番薯叶也可以单独作为蔬菜登上菜场的舞台。这渺小卑微的红心番薯映照着上一个年代的沉默与喧闹,也承载在对父亲深深的怀念。这是一篇温暖的文章,透过平凡的红心番薯,写出上一代人的厚重的历史,也从点滴间透露出温暖细腻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