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国宝熊猫的自述作文说明文(国宝熊猫优秀作文90个字)

国宝熊猫的自述作文说明文(国宝熊猫优秀作文90个字)

更新时间:2024-03-26 20:01:52
国宝熊猫的自述作文说明文(国宝熊猫优秀作文90个字)

国宝熊猫的自述作文说明文【一】

熊猫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很惹人喜爱。他四肢较短行动缓慢,毛茸茸的.脸上签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再加上一身墨墨的毛,更显得美丽可爱。

大熊猫身体胖软,四肢粗壮,身长约1.5米,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公斤。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付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现在却偏爱吃素,主要以吃箭竹为生。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要吃20公斤左右的鲜竹。大熊猫性情孤僻,喜欢独居,昼伏夜出,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它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搬家。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雄雌大熊猫难得同居在一起。雌性大熊猫怀孕4-5个月左右,就急着寻找树洞或石穴作为“产房”,它每胎产1-2只小熊猫。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他们遍布我国的陕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区,在云南,四川,浙江,福建,台湾等省也有他们的踪迹,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应该叫“大猫熊“。因为,大熊猫不是像猫的熊,而是像熊的猫,大熊猫是猫科动物。

熊猫吃东西时,经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抓住嘴里送,他爱吃新鲜的竹叶,竹茎,还有牛奶和鸡蛋。熊猫吃饱了还得喝水润润喉龙。他来到水池边,伏下身子,双手靠着池边低下头,他来到水池边,伏下身子,双手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的喝起来,看那副模样,真使人发笑。

熊猫是世界上珍贵的动物。他是动物园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

国宝熊猫的自述作文说明文【二】

熊猫,乃是国家之宝,全世界只有1000多只。熊猫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总会给我们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熊猫的原产地之一,就是我们四川成都。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去到大熊猫繁育基地去看一看我们国宝大熊猫。

今天一早,我们快乐地出发了,虽然路程十分遥远,却丝毫没有妨碍我们拜访大熊猫的兴奋心情。一进大门,就看到许许多多的竹子,形成一条林荫小路。竹子根根又高又细,像许多有着披肩长发的姑娘们正在欢迎我们。这里幽静清香,环境十分优美,像在仙境一般。经过许多曲折,我们终于见到了大熊猫。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只正在熟睡的大熊猫。它那又大又黑的眼睛紧闭着,被它的“黑眼圈”盖住了,又肥又大的身体不时翻动着,可爱极了。

而我最喜欢的是一只正在吃竹子的熊猫。它大大的眼睛,盯着手里的竹子,坐在一棵树旁吃着。它“一手”抓着竹子,“一手”托着竹子,两只脚还紧紧地把竹子夹住,生怕别人把它的竹子抢走,让人看着就想发笑。它吃竹子时,先把头向右边倾,然后再像吃甘蔗一样把竹子的皮撕开,把中间的软竹子吃个一干二净。只见它吃了一根又一根,好像吃不饱似的。原来,熊猫的消化很差,吃进肚子里的竹子几乎都原封原样地拉了出来,所以熊猫一天要吃100-200千克的竹子才能吃饱。听说,熊猫光是吃竹子,就要吃5至11个小时,这让我十分感叹,熊猫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呀!

熊猫的可爱、憨态可掬,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熊猫为什么是国宝,为什么只有1000多只呢?就是因为非法狩猎。我希望世上没有非法狩猎,没有国宝,没有保护动物。

国宝熊猫的自述作文说明文【三】

大家都了解熊猫吗?今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它吧!

熊猫的脸部和腹部的毛发是白色的,四肢的毛发是黑色的,看上去像穿了一件黑白相间的大衣。最有趣的是它脑袋上长着两个半圆形的耳朵,看上去像两把小扇子。最引入注意的是它的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毛发,看起来像戴着一副墨镜,特别帅气。

熊猫爱吃竹子。一只熊猫已经找到了一根竹子,它兴奋地坐在地上,前爪紧紧地抱着竹子,似乎捡到了个宝贝似的,生怕别人抢走。它首先把竹子放在鼻子前仔细地闻了闻,竹子发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它迫不及待地将竹子放进嘴里,用锋利的牙齿将竹子咬成了两半,快速地将竹子从嘴里拿出。接着用前爪将其中的一小半竹zi掰下来放进嘴里,再将最外层的竹子皮咬掉,最后将咬掉皮的竹子放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一根竹子便被它吃了个精光。

熊猫很喜欢爬树。瞧!那里有三只熊猫在爬树,一只身手敏捷的小熊猫已经爬上了树,它正歪着脑袋低着头,好像在对树下的两只熊猫说:“看!我都爬上来了,你们要加油啦!”树下的两只熊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明白了它的`意思。一只体重相对较轻的熊猫,用前爪抱着树干,准备往上爬,另一只体重较重的熊猫在后面,用前爪拖住前面这只熊猫的臀部,使劲往上推,好像在对它说:“别着急,有我的帮助,你一定可以爬上去的。”没过多久,它们全都爬上了树,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大熊猫喜欢独处,因此它们的性格十分孤僻。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我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