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学校在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的作文)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学校在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7 05:01:25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学校在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办的作文)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一】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了,我竭力想忘掉它,但始终做不到。

那是发生在我刚上四年级时候的事,那天早上,我们正在晨读,美叶老师领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头发本来就不多,还绕来绕去编成几绺,就像新疆来的姑娘。他低声地说:“我叫立胡蓉蓉,从黄连山来的。”我听到他那细小的声音,我就有火,“容容,哼!声音就妖精妖怪,叫妖容还差不多”,我心里想。我越是想越是觉得这个人不顺眼,所以一下课,我就去捉弄他,但他每次都不以为然,只是谈谈一笑,好像还十分宽容,因此我也就愈加放肆起来。

在后来的学习中,我总觉得和他交往不起来。一天下课后,同学们都惊慌失措地跑出教室去上厕所,容容也去了,我趁别人不注意是把我的笔放在了他的书桌下。上课铃一响,老师叫我们作业时,我就很惊讶的样子说:“老师,我的笔被偷了!”老师好奇地说:“谁会拿你的笔呢?近段时间我们班都没有丢过东西啊!你是不是搞错了?再仔细找找!”我装作很可怜的样子说:“没有,真的是被别人偷了。”老师无可奈何地说:“那好,你到同学们的`书包里看看有没有你的笔。”于是我高兴地跑到容容的桌子下把我的笔找了出来。这时,全班同学一起把目光投向他,老师也用失望的眼神看着他,而他却用很冤枉的眼神看着我。下课后,老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想他这次定了,肯定会被老师骂得狗淋头,肯定会很狼狈地回来,想着他那可怜的样子,我竟忍不住地笑出声来。

过了好半天,容容才满脸泪水、眼圈通火地从办公室出来。可是当我看到他以泪洗面的情景时,我竟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涌出了我的眼睛。我真想跑过去给他说点什么,可是我的脚却像被凝固了一样,在地上生了根。

如今事情已过了好久,直到我们五年级分班,我也没有勇气向他说。我只希望有一天,他看到这篇作文时能原谅我曾经犯下的过错。对不起!容容!我永远祈求你的原谅——阿龙。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二】

攀枝花市第二小学 余兴梅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千百次地问过自己。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学习听、说、读、写;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情感,用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认识存在困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7年,无数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中。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洗礼,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涌进课堂。但是,我们发现语文课堂却存在着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比如“散乱的活跃”、“虚伪的美丽”,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学生的语文素养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反思:要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转变,教师的教学必须站在课程的高度。

第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语文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化+文学”。叶圣陶先生说过:“平常说的话就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就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因此,语文是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1、语文是把“语言和语言运用”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

2、与语言形式密不可分的“文章或文学也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3、蕴涵在文章、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蕴就是文章的精、气、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

1、是交流和交际的工具;

2、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是构成审美能力的重要工具;

4、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人文性:

1、人文性,表现了语文课程鲜明的时代特征;

2、人文性,反映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3、人文性,促进了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

4、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第三,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任务。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

第四,语文教学要真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服务。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重。其次,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

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牛郎织女》一课后,对如何站在课程的高度教学语文有了肤浅的认识。《牛郎织女》一课选自六年级语文教材,在设计本课教学时,老师把主题定位对美满爱情的追求,通过《牛郎织女》这堂课较为提前地告诉给这帮马上就要成为“小青年”的小孩儿们,爱情是美好的,值得你为它付出,甚至做出莫大的牺牲。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深层次的话题。可是老师巧妙地以聊天的方式进行教学,和学生一起聊故事里面的故事和故事后面的故事。整个课堂的气氛特轻松、特单纯,什么都能说,而且说得明白、说得透彻,就像窦老师预期的那样:说了就要对实际生活产生指导意义——哪怕是跟六年级的小孩们说爱情。

教学分为两课时。上课伊始老师便以聊天的形式问道:“还有几个月同学们就要进入中学了,我知道,六年的语文学习对于每位同学来说,收获颇丰。比如,就读懂一篇文章来说,无外乎,我们应当去了解什么呢?”学生有答“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还有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表达的感情色彩是什么?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等等。老师补充说:“对!当然,我们还可以了解,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你看,读书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个简单的过程。今天,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聊聊叶圣陶老先生改编的这篇民间故事。”然后便围绕“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聊故事里面”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进行归类;聊故事原因、情节与结局以及悬念、线索等技巧,探讨故事的表现手法。这种聊天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它迫使学生思考,加入到探究学习的行列,从而将教师的个人思想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整个教学始终,窦老师都极力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第二节课中,围绕“为什么写和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两个话题,让学生“聊故事背后的故事”。 在这里老师设计了“是人间好还是天上好?为什么故事要写男、女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天上有神仙吗?”等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同学们愉快而坦然地和老师交流爱情这个话题,引出了《白蛇转》《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民间爱情故事。通过学生汇报阅读报告单,比较《牛郎织女》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的文本共性,并进而分析民间故事的基本模式;又通过让学生比较《牛郎织女》的不同版本,使学生领会叶圣陶改编意图。无论教学任务还是目标多靠学生自己聊出来,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引导的`手段极为隐蔽。从表层来看,教师由传统的中心地位引退,学生变为主角,成为推动课堂教学的动因。从深层来看,风筝尽管飞得很高,但线依然在教师手中。不难看出,在《牛郎织女》示范课中,窦老师始终有意识地让教师从课堂淡出,引导学生主动讨论与探究学习,从而一改传统教师中心论的教学模式。

从窦老师的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仅把握了故事的基本结构与技巧,也初步领悟到其基本模式与改编思路,“从而创编出属于自己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这是多么大的飞跃!

语文课不仅要使儿童读书识字,掌握语文的基本技巧与技能,培养其人文情怀,更需要锻炼儿童的创新思维。所以,我们应该像窦桂梅老师一样,站在课程的高度教语文。正如她说的那样:“面对语文教学,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将‘读’进行到底、将感悟渗入骨髓,可以继续在词句训练上花功夫、做文章。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固守一隅、不顾其他,是否是最好且唯一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得更远点、更快点?儿童的语言学习的确应该‘儿童’一些,简单、清浅、有趣。然而,也有人说儿童就是哲学,儿童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深刻。我们可否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真正将儿童当作成长中的儿童,而不是当作不变的、长不大的幼稚儿童呢?语文教学应当存在现行模式以外的多种可能性。力求在教学中,以文学的方式呈现语文,从选文、教学预设到最后的课堂呈现,紧紧抓住‘文学’这根主线,力图让我们的教学从理论指导到实际操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脱离文字的束缚,抵达文学的对岸。”

课程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也不等于教学内容。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角度,站在课程高度用好用足教材。如果要发挥教材作为“定篇”的作用,我们可能更关注情景的创设,适度的拓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如果要发挥教材作为“例子”的作用,我们可能更关注教材“例”的局部,指导学生从中习得方法、策略等。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三】

本次活动有三个环节:团体操“舞动青春”,自编团体操“武术表演”,自由活动由各班自行安排活动项目。

不知不觉,比赛的日子到了。可这天却下起了雨,本以为人些同学们会望而生畏;可当比赛的音乐响起时,我们大家都兴致勃发冲向操场,认认真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一拳把雨滴击得粉碎,一脚将迎来的雨滴踢到九霄云外,不服输的我们把每一个力量都发挥到了极致。

风雨中的我们带着一股军人的毅力。那些守卫边防的'战士,他们无论雨雪风霜、严寒酷暑,都要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那是国家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他们用自己的毅力筑起了钢铁城墙。雨在他们眼中又算得了什么?

再看5。12汶川大地震后,第一批救援队也是在夜雨中爬山涉水徒步十几个小时后到达的,他们到达后没有顾得上休息一会,没顾得上换件干衣服,就在雨中展开了救援,一个个生还者就是他们在雨中的废墟里找到的。面对着废墟下苦苦煎熬的生命,试问:雨又能阻挡什么呢?

今天操场上的我们,只不过是在雨中举行一次活动,这点雨根本不算什么;汗水雨水的交融是同学们坚强意志的洋溢;望着朦胧的雨空,我仿佛看到了一弯美丽的彩虹。

希望学校能改进作文【四】

当一个人走出襁褓,看到大千世界的坎坷,看到成功之路的漫长,看到命运未卜的未来,但仍然能高喊出一声我能,他便拥有了超越平凡的灵魂。

也许这一句“我能”不能够冲破人生中的种种困难,不能为多变的人生指明方向,不能为晖暗阴霾的未来打开明灯,但这是一种自信的力量,一种勇于梦想,成就希望的奇伟力量。

有自信,越王没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楚项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

人生好似一场战争,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时间的枷锁捆绑着无限的理想,但我们不能够冲破枷锁,解放生命吗?不能对自己的梦想高喊一声我能吗?不能让有限的时间绽放出无限的价值吗?

多少人的心灵中,“我能”充盈着他们的肉,羸弱的躯体,奇幻的梦想,一个坚信我能的人可能迷茫吗?那远古的'猿人,千千万万的成功者,书写了一个个传奇,好似飞翔在广袤天空,伫立于七彩彩虹,奔腾于无边平原,遨游于璀璨星空。

yes,i can。李阳曾这样勉励自己。而今日的我们呢?我们其实已经成为“我能”的铁杆执行者,回想幼时的呀呀学语,逐步走向自立的过程……

蓦然回首,难道这不是人的一种良好品质吗?今日的你我如何来实现美好未来呢?

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