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引用名人名言作文800字)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引用名人名言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9 02:35:28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引用名人名言作文800字)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一】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格言可以激励我们不断进取,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出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笔下。意思是学习贵在勤奋、刻苦,它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怕苦,多读书。

以前我做事非常懒惰,怕吃苦。进入五年级后,老师为了让我们保证早读的时间,规定每天早晨提前20分钟到校晨读。可是每天清早我都舍不得离开那热乎乎的被窝,时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七点了,我还赖着不肯起床。结果每天早晨我都是伴着上课铃走进教室。读书的时间没有了保障,我的语文成绩也慢慢下降了。

一段,我们学校参加县里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我也被抽到了,一开始我非常高兴。可是练了两天我就受不了了。因为每天中午、晚上都要加班排练,并且老师要求的也非常严格。我怕吃苦,就放弃了。可事后看到别人都在有声有色地排练,我的心里后悔极了!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怕吃苦的下场啊!以后,我绝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事实证明,不勤奋、怕吃苦,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为了提醒自己,我把这句格言贴在了我的书桌上方,让它时刻提醒我、督促我,让我勇于挑战困难、战胜挫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将使我受益终生。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二】

在小时候,我没感觉到时间有多么宝贵,你看: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60秒。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所以我从来不懂得珍惜时间。

后来,我上了小学,知道了要珍惜时间,知道了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可是怎样才能珍惜时间呢?我心里没数自从我看到了华罗庚爷爷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

从这句话中我不由得想起了雷锋叔叔,他的“钉子精神”不正是这句话的最好说明吗?在电影开始的\'几分钟时间,雷锋叔叔总是拿出书来读,这样日积月累,他所得到的知识不就比别人多了许多了吗作文网http://WWw.ZUowEn8.coM/?我想或许是这样才使雷锋叔叔迅速地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战士。

自从我看了这句格言后,我也总生活中零星时间利用起来,例如:每天放学回家离吃饭时间还有十分钟,过去我总是一回到家就休息,而现在我总是把这十分钟利用起来,翻一翻字典,尽管只会学几十个字,可日积月累,1个月就可以多学几百个字。我相信只要我做一个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三】

从上小学三年级认了几个字开始,父母就开始让我读少儿版的《诗经》、《大学》等等,当时真是一头雾水,读一页还要老老实实翻半天词典。直到现在已学了不少,虽然只是大略上的,却觉得自己已“满腹经纶”了,倒真有了顿悟的感觉。

这顿悟一,便是传统文化–她的躯干、她的精神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她就来源于社会,存在于自然,孔孟的功劳就是智慧的发掘,让我们这些后辈可以用手捧着读。而且绵延几千年的几件事,诸如春节、端午、重阳、中秋以及它们代表的国民级文化也诞生于春秋战国,我们的国家民族也诞生在战国末期。

这顿悟二,正是照应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她的载体–典籍,我的态度与大多数人有细微的差别。文化经典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一代一代地赋予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才得以看见现在书上浩如烟海的注释。我们可以想象到孔孟以及以后千千万万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在经历了千年浩荡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正确认识到这文章中的原意?其实,我们都不是圣人,也只能断章取义从中取来我们能利用的零件,装进脑子里,待日久天长,它们在那里自然发酵,酿成各自的美酒。

现在,我们的文化经典已经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意义:我们把她当成通往更高经济水平的精神跳板;我们把她当成唯一文化加以再次推崇,如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现代翻版。甚至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被用以抵抗诸如美国腐化和拜金主义的入侵。只是这源远流长的文化已经不堪重负了,这是伟大的孔子孟子所没有想到的吧。我想,这局势倒真象生物课上学的蛋白质翻译–从DNA上截一小段,再送到核外去加工一下,人见人爱的蛋白质就诞生了。读了这么多的文化经典,放下书本,也该有自己的想法了,信念是自己总结的,拾先人之牙慧也绝非信念。

圣贤说过:敏于行讷于言。不错,读到这句话就应该抬起头,拨开书林去眺望天地了。在那里一定要保持认知的敏感和自知之明的沉默。这就是我读中国文化经典所感、所言。

关于经典名言的作文800字【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这句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不历经磨难,是在逆境中成长过来的。

逆境磨练意志。是的,一个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是坚定的意志,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够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着王者的荣光?然而她的确做到了,她用一次次跌倒与一次次艰辛地爬起铺就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这路上的坎坷与荆棘,我们常人是无法想象的。可正是这种逆境造就了她坚强的意志,成就了她辉煌的一生。

逆境彰显气节。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正是在逆境中彰显其高风亮节的。朱自清在生活穷困潦倒中,宁可饿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闻一多在昆明联大任教授,当时有的学者谋官,有的文人为财主、达官显贵们写墓志铭之类换取钱财。闻一多对此不屑一顾,常靠借贷度日,甚至拍卖了自己仅有的一件大衣和十分心爱的藏书,他每天拄着手杖,步行20里,拎着妻子用旧蓝布缝制的书袋进城上课,回来就埋头在木板搭成的书案上看书做文章。在他们身上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逆境激发爱心。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他的成长历程是多么的艰辛,精神病的父亲,出走的母亲,拮据的生活……但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宿,而是坚强面对,自己的不幸反而激起了对比他更苦、更弱者的疼爱,他细心照顾父亲捡来的妹妹,让妹妹享受到了人间的至爱亲情。

逆境是磨刀石,逆境是试金石,逆境是助推器,只要我们在逆境面前迎难而上,直面挫折,定能成就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