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躺着真舒服 作文(关于椅子躺着舒服的作文)

躺着真舒服 作文(关于椅子躺着舒服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13 16:03:09
躺着真舒服 作文(关于椅子躺着舒服的作文)

躺着真舒服 作文【一】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趴在爸爸的背上一分钟,并写下感想。我十分害羞,不愿开口,就曾到爸爸旁边,说了一声:“爸爸,我累了。”便顺势趴在了爸爸的背上。

我静静地趴在爸爸的背上,爸爸也静静地趴在床上。“砰,砰砰”,我和爸爸的心跳交织在一起,有规律地打着节拍。

爸爸的背虽然没有妈妈的背那样温暖、柔软,但它宽大、厚实,给我一种安全感。

我小时候经常趴在爸爸那宽大、厚实的背上,把爸爸的背当成是“人肉床垫”,而且一旦上去,就像壁虎一样怎么弄也不下来。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常常骑在爸爸的背上探索未知的世界。

现在,爸爸的背虽然还像以前那样舒适,可是它却做不了我的“人肉床垫”,不能再让我骑在背上看世界了。爸爸的背可经不起我的一番折腾。

爸爸那呼吸声变得急促,我知道爸爸累了,便小心翼翼地从爸爸的背上下来。

我摸摸自己的背,又拍拍爸爸的背,发现我的背十分单薄,肋骨都数的清,像一朵脆弱的小花,经不起风雨。爸爸的背十分厚实,像一棵粗壮的大树为我这朵“小花”遮风挡雨。

我这才发现,爸爸的背已经微驼,但他用这宽大、厚实的背支撑起了整个家,我难以想象爸爸的背上的压力有多大,可以压弯爸爸的背。我恳求岁月不要那么无情,让爸爸的头上又添了几缕银发;我恳求时光不要再流逝,让爸爸渐渐老去。

爸爸老了,但我已经长大。我想对爸爸说:“爸爸,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您,让您不再劳累。”

躺着真舒服 作文【二】

小时候,我总爱骑在父亲的背上,如今,父亲背不动我了……

——题记

父亲的背是温暖的。

小时候,父亲背着我,粉嫩的脸蛋贴在父亲的背上,所感到的总是温暖与舒适。在父亲背上的那些时光,充满了我的酸甜苦辣,尽管那时的我一点也不懂人生。但是至今,脑海中总有那么些个挥之不去的记忆。

第一次上街,父亲背上的我看到了这个街市的繁华,那叫卖声,砍价声等等,与我的欢笑声融合,显得那么诙谐。

第一次摔倒,父亲背上的我人就嚎啕地哭着,感受到父亲背上的温存后,又会心地笑了。

第一次生病,父亲背上的我缓解着疾病的痛楚,痛,并睡着了。

…………

父亲那个宽大的背,伴我度过了儿时的闲暇岁月。在那个背上,我以成人的高度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万物,初识到了并不多的人和事。

父亲的背同样是坚毅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背不再承载我了。对于父亲的背,我也从仰视变为了平视。

由于父亲工作的辛苦忙碌,现实生活中的我仿佛真切体味到了朱自清《背影》中的“我”看到父亲背影时的感受。每每望着父亲离家工作的背影,便多了一份寂寞。看着家中从无到有的一切,又多了几份感动,是父亲远去的背影告诉我一个人在家好好呆着,不要出去乱跑,多多温习功课,拿到好成绩。父亲回到家后,望着他往来于各个房间的背影,仿佛在对正在埋头于书中的我说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太辛苦了。

当我做错事时,父亲那严肃的脸庞使我感到恐惧,但看到父亲的背,仿佛感受到了父亲的两面性,那如大山般的`坚毅。通过父亲的背,我天真地理解了那个背叮嘱我下不为例,知错就改。

…………

父亲的背仿佛是父亲的心,时常与我进行着对话,给了我激励、启发……

当父亲的背酸痛时,我也会伸出拳头为父亲锤锤,呵护着父亲的“心”,也呵护着我的“知音”。

以后,等父亲老了,在那个沧桑、微驼的背上,我能读出什么?

不管读出什么,父亲的背永远不会让我忘记,通过父亲的背所知晓的,也总是那么清晰,那么不可磨灭……

常熟市梅李中学高一:王梦竹

躺着真舒服 作文【三】

——题记

每逢暑假,家长就要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唯恐他们浪费了这个赶超别人的好时机,我们总是在批判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可是换个角度思考,他们也只是想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有更多竞争的筹码,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只是让孩子现在不过的那么舒服,以后更舒服。

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去学琴,学了三节课就觉得无聊,不学了,去学油画,也是学了几节课后就觉得自己画得不好,便又放弃了。去学书法,又嫌墨水弄得自己太脏,又弃笔不学了。问他为什么不坚持做下去,他说,他觉得这些事情太繁琐了,自己想过的舒服一点。过了几年,他又跟我说,自己当初就是过得太舒服了,以至于现在什么技能都没有学成。现在已追悔莫及。

其实舒服并不是一件坏事,人首先要过的舒服,才能没有负担的去做事情。但若凡事都以舒服为终极目标,那么你的生活不会有一点改善,人类最终也不会进步。读书不舒服吧?可是如果不能忍受读书的这种不舒服,就不会有知识渊博的自己,工作不舒服吧,每天躺在家里,享受沙发薯片多好,可是如果不出去工作,就不会有提高学习的机会,也不会有发光发热的舞台。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很多不舒服,可是如果我们去一心追求安逸,那么可能永远都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彼岸,只会永远在荒芒的大道上胡乱前行。

试想一下,任何的成功者都是要经历一股脑的不舒服才能到达自己的目标,比如钢琴家郎朗,如果没有小时候那十年如一日的钢琴训练和父亲严厉的苛责,那么他最终也不会走上维多利亚大舞台,向世人演奏那位曼妙的钢琴之曲。就连朗朗在回忆起自己的成长之路时也也是无比的心酸。而历年来的高考夺魁者没有一个不是不用读书,便能轻松到达理想的大学学习,每次采访他们回忆之路时,他们的话语中除了透露的满满的自信,无一例外的。还有那不为人知的辛酸,春节都在学习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你不能忍受一时的不舒服,那最终也可能像我的`那位朋友一样,为了过得舒服,而使自己以后的人生更加不舒服,一事无成。

安逸是弱者的地狱,是强者的阶梯。对于心智不坚者,他们对于安逸就像对待一颗恶魔的糖果,在她的利诱之下,安守本分,不想改变,而对于强者,安逸就是他们所不能忍受的,他们在安逸的生活中却还要处处努力。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不舒服,找不自在只是为了让以后的人生更加自在,而且沉溺于舒服与安逸之中,以后的人生便少了自在。

躺着真舒服 作文【四】

而且,她是无辜的。

前不久,父亲患病住院,守候病榻前的日子,我听到了这个故事。

这是一位女病人,五十年代末,因为车祸送进这家医院。由于医生的失手,一根细微的神经被柳叶刀碰断了,造成她高位截瘫。从此,她就一直住在医院,饮食和治疗的全部费用由医院承担。当时,她还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幻想的十八岁姑娘,照书上的说法正是“天真烂漫”的年龄。现在,岁月无情地将她磨洗成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太太。而且她的思想、语言包括行为方式还烙下了那个年代的印痕,与当下的现实总也合不上节拍。护士小姐还告诉我,与她同一病房的病人经常把她当作取笑的对象,因为她经常表现得乖戾而不近情理,比如同病房青年女病人有男朋友来探望,她就跟自己的饭碗、书报发一通脾气,自言自语,很让人莫名其妙;而一些孩子来探望他们的奶奶或阿姨,她总想抱一抱,能摸一下小脸蛋也行,不让碰她就好几天不高兴,甚至骂骂咧咧。这就是一个女性的本能,这一哂一怒中,蕴含着多少无奈和苦痛!

那她为什么不回家?

她就是要吃在这里,躺在这里,也要在这里。这是中国人处理事故的观念和方式。于是,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在几乎封闭的病房里如烟如云地消逝。而她躺着,静听着沙漏的细声,呆望着窗外苍天白云,那么执着,那么从容,还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怨愤和享受安闲的乐趣,如果从简单的吃喝拉撒中能提炼出一点儿小乐趣的话。那是一种怎样的人生!但是,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责备她一声,哪怕是轻轻的一声。因为她是一起事故的受害者,一个不幸的人,更因为她没有更开阔地看到今天生活的剧烈变化。但是有个也在病房里探视亲人的年轻姑娘对我说:与其在病床上度过一生,不如做点儿什么。要是我,早就一把吞下去,与这个世界拜拜了。事实上,她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可是,一个永远躺着的人,能希望她做点儿什么呢?那位小姐很不以为然。那么我也不能说什么了。

有一天,突然听到女病房传出尖锐的哭声,心里猛地抽紧。过了一会儿,传来的消息大大出乎我的`想象:那个曾经为女病人动手术的主刀医生早已退休了,年纪也很大了,油尽灯枯之时,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再次了自己的败笔,于是托亲友带口信给那个至今还躺在床上的女病人,真切地再道一声对不起。那个女病人听了,好一阵子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像小孩子那样号啕大哭起来。

我通过门缝看到两行热泪从一张苍白的脸上汹涌倾泻。我心里一下子抽得很紧很紧。久久的,我在走廊上徘徊,我想到,生命就像一个人手里握着的沙粒,你越用力,它从指缝中漏得也就越快,对于把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的人来说,沙粒漏出的速度真是难以遏止;如果你将拳头握得松一点儿,沙粒漏出的速度就变慢了,但是你可能活得很软弱。

可是,我不能就此认为那个可怜的女人活得像条海滩上的鱼,从医学的意义上说,她为我们健康地活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