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傅雷家书500字读后感作文)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傅雷家书500字读后感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22 07:30:50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傅雷家书500字读后感作文)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一】

提起《傅雷家书》总是有点莫名其妙,一些写这些家庭琐碎事的家书,竟能成一本书?但读过一遍后就不再这样想。

《傅雷家书》收录傅雷与其子傅聪,女儿傅敏,及妻子的书信。常人看来十分平常,但就在这看似平常的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股淳朴,真实的感情。特别是父子之情。

读过《傅雷家书》后不免把它与《培根随笔》中的那篇“论父母与子女”相连系起来。培根的笔下,他详细论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这也许是外国对父母与子女的最好的描述。而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也似乎像培根所说的那样,也可以说傅雷的教育印证了培根对子女在金钱和人品教导的正确性。

记得《傅雷家书》傅雷给儿子傅聪写的一句话:“先做人,再做艺术家。”对于传统的中国教育来说,实在是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不管是书籍或是电视剧中常常会有这句:先做人,再做什么——的这类话。可见傅雷先生也是一个传统的父亲。

既然是一个传统的父亲,那就当然少不了一个在中国教育史上几千年终而不变且很恐怖的一个动词:“打”!俗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钢!不过,也不排除;棍棒之下出残疾!的家庭暴力悲剧。

傅雷也对儿子在书信中说过一些因管教过严而对不起儿子的话。当然,我不能玩全否认传统教育不好,因为,傅雷先生的确成功了!傅聪成为了著名钢琴大师、傅敏成了英语特级教师。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信中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傅雷即是儿子的好父亲,也是一位好老师!

之所以《傅雷家书》成了一本十分有教育意义的书,在于父亲给儿子恰到好处的严格,不溺爱,即是为人父母,又是为人师表,可以说是父母们的模范了!

正像易中天说过:“子女是中国家庭的中心。”傅雷正是把半生的精力花在子女身上,可以说他就是“父爱如山”的一个诠释!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二】

首先我想说真羡慕有这样一位父亲在人生的道路上亦师亦友,当然同样很爱自己的爸爸。这样的家庭氛围也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可是我信心时隐时现,意志、信念在我忙碌的时候经常抛在脑后,我想是时候给自己些规定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自己也是很感恩并幸运地遇见这本书,傅雷前辈间接的教育了所有和这本书有缘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今天我看这本书看到40页本科接着看下去可我把此读物当做良师益友,在自己出门在外的日子里弥补家人的唠叨,老师的教诲,而不至于在痛苦和孤独中不知何区何从……

以下几句原句是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的!这可是一位智者毕生总结出的“忠实的镜子”:

1: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得不到安宁!真的,巴扎尔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2:心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3:一辈子记住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4: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其他大大小小的饿哦列出来大家也看不清楚,有兴趣的看原文去哦!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三】

无数飞扬的纸书随着西北而来的寒风逐次到达。父性才真正觉醒,一月十九日,傅雷提笔,悔恨地,却又温暖的写下了第一封家书。

每一封家书,几乎无不贯穿着感性与理性。感性是言语间便透露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的爱;理性,则是傅雷时不时便提到的艺术自身,以及每一个字都值得推敲的哲理。在这些纸张中,他们有悲伤,有烦恼,有挂念,也有欣喜和激动。有时他所发表的理论观点与我不尽相同,我也会情不自禁的勾画,写下属于我的观点。

在这些家书里。他是活的,一个真实,活生生的人物。尽管没有实体,但无形间却承载着灵魂于其中,没有一些作家所谓的“偶像光环”。他如一个赤子,刚刚降临人间,对任何事物都有他眼中自己的独特风景,并会毫不犹豫的展现出来。

什么是艺术?又何为信仰?如何看待过去与错误?为人处世应狂傲还是隐忍?他赤裸裸地说了出来,不带任何装饰。

在持续十二年的家书中,他曾说:“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孤独了,内心宁静了,才会认识自己,才会在心目灵中创造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而他不正是在引导孩子,引导我们,写下自己的观点,创造自己的世界吗?

我们天生即赤子,身为赤子的他,用这本书给我们百年孤独。

10篇傅雷家书作文500字【四】

《傅雷家书》第一版1981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我手边的是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新版,较之旧版新增了三十四封家信,增添部分多数为傅雷夫人朱梅馥所写,话题集中于家庭,婚姻,对远方儿子的挂念,平淡而深挚,可见挂肚牵肠的天下母亲之心。

全书最后是傅雷与朱梅馥遗书的影印件,时间定格于1966年9月2日夜,就在当夜,二人双双自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昭天地。那是中国文化史上惨痛的一页,也许对于身处在那个时代惊涛中的人,它只是众多悲剧中的一幕,无数无辜灵魂的呼号与呐喊,也无法唤醒深沉的夜。而对于傅聪,傅敏而言,他们在一夜之间失掉了一个世界,永远失去了抚养他们,教育他们,指引他们,督责他们,慈爱而高尚的双亲。弥拉(傅聪的儿子)还穿着奶奶亲手编织的毛衣,却再也不可能亲眼见到他的奶奶。1958年傅聪自波兰出走英国后,傅雷和自己的儿子就被意识形态的深深大洋所隔绝,现在他们真的被隔绝在两个世界了,一个是阴,一个是阳,永无相见之期。我们已经无法分辨,究竟哪一种隔绝才是乐章中最悲怆的段落。

多年后,陈村写过一篇叫《》的文章,他和傅雷住在同一条江苏路上,生命中有十二个年头和傅雷的生命重合,然而始终没有见过傅雷。陈村曾在图书馆借阅《欧也妮?葛朗台》,但那本书没有封面和扉页,没有译者的名字,他也不知道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就是译者的家,小小的花园内曾种满怒放的月季。在书房里,傅雷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孜孜矻矻,勤勉不辍,翻译《幻灭》,翻译《艺术哲学》,用精致端整的楷书为儿子整日抄写整章《艺术哲学》,写几十万字的家书。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一夜停止了,花园内的月季被粗暴的手连根拔起,书房内的山水画和条幅撕成碎片,践踏在无知的脚下。一个艺术家精心构造的理想世界,自溺于黑暗的洪水。

楼适夷1981年为此书做的跋,言词之间似乎极力为傅雷父子申辩,称傅雷是爱国的,“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正在日益浓厚”,傅聪“始终没有背弃过他的祖国”。如此的辩白在手舞真理巨棒的人面前是何其的苍白,其实原本什么都不必说,一切的语言都是多余的。“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如今辨伪真”,真正应该解释的人在那里沉默不语,想依靠沉默的黑暗来隐藏自己的行踪,只有人格的光辉能够照亮阴暗,辉映历史。

傅雷走了,为了自己人格尊严的誓言,乌云将长久的将阳光遮蔽,不知道在那一刻,傅雷有没有想到《约翰?克里斯多夫》,是否依旧相信乌云不能永远湮没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