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捉蚊趣事的作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捉蚊趣事的作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更新时间:2024-05-09 12:23:07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捉蚊趣事的作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一】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二】

一个夏日的夜晚,我做着一个美丽的梦,梦见我来到了糖果公园,我正咬着一根又大又甜的`棒棒糖,刚吃到一半,一只贼头贼脑的蚊子把我从吃糖的美梦中拉了回来。

我心想:你这只臭蚊子,敢进我房间,也许是没听说过我的”降龙十八掌“吧!看我不把你打成蚊子泥!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掀开被子跳下床,顺势打开灯,蚊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踮着脚悄悄地向前走,大叫一声:“啊嗒!”我用力的打了过去只不过蚊子没打着,手打着疼,应该是声音太大,蚊子飞了,不过下一次一定不轻饶你!

我假装躺下,蚊子飞了过来,为了试探一下我是否睡着了,在我耳边“嗡嗡”叫,看我没动静,就大胆得吸取我的液,我刚想打过去,可是一想:蚊子吸取我的液,吸得越久越会放松警惕,打到它的准确性就越高,如果我现在打下去,它可能会飞走。

我慢慢地等着,一秒,两秒,我找准了时机,一巴掌打了下去,却只打下了蚊子的一条腿,我气急败坏地说:“今天,我决不让你活着飞出去!“

我再次跳下床来,拿着拖鞋,只见那蚊子飞上飞下,嘴里哼着歌,仿佛我没打它,他很得意,我再也忍不住了,瞪着蚊子,一挺身扑了过去,没想到扑了个空。

突然我的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个好主意:“既然我打不你,我就喷你!”说完,我拿起花露水向蚊子喷了过去,只见蚊子一瞬间就落了下去,这一招真起效果了,我看着蚊子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真想哈哈大笑:叫你得意现在还不是败在了我的手下。最后我拿起拖鞋,往下一拍,拍了它。

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蚊子,竟然能和我周旋如此之久。等一下,我不是点了蚊香液吗?怎么还有蚊子?我走过去一看是蚊香液的按钮没有按下去啊!

我可真是个小马虎,下次可要细心点,不然又会引起“人蚊大战”啊!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三】

一天,晚上,当我睡着时,有一只蚊子在叮我,我发现了它,用双手拍蚊子,拍不到它,它还叫来三两只蚊子,这样就开始了“人蚊大战”。我连忙拿了拍子,拼命地向蚊子大军打去,它们一下子散开了,我愤愤不平地,眼睛好像冒着火,用脚用力的地走去抽屉,拿出电蚊香,马上开开关。一阵阵灭蚊的香味向蚊子大军飘去,最大的蚊子——蚊子首领领着大军冲向我,它们好像一点都不怕灭蚊香。我又从抽屉里拿灭蚊水放在桌上,我一声大笑说:“看你不。”我把灭蚊水放在桌上,拿起电蚊香的机器,电蚊香发出一种香味,这香味,是蚊子的\'末日,可是这令人生气的蚊子大军好像一点都不在意这蚊香的存在。我更生气了,拿出我的伤力武器——防蚊水,一淋,蚊子有一只了。我好像惹怒了蚊子大军,它们飞快地冲向我,叮我,咬我,我非常生气。

我再拿出伤力一百的武器,我拿出打火机,突然一只蚊子向我扑来,我连忙一打出火,烧了这只蚊子。我连忙点着蚊香,一阵子,房子间里充满了香味,它们发火了,它身上的白纹出现了,我拿起拍子,用九牛二虎之力打向蚊子大军,我发火了,在箱子里拿出电蚊拍,我开始终结这场大战。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四】

蚊子是四大害虫之一。尤其是雌性的蚊子专吸人,动物的来维持生命。还传染疾病,所以每一次我一看到蚊子,绝不手下留情。

在周日下午,我在姥姥家,正津津有味地坐在床上读书。突然,大腿上像针刺般痛。我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蚊子在我腿上,一看它肚子鼓鼓的,肯定吸了我不少,,小蚊子,竟敢喝我的。刚一说完,我就用手往我腿上拍,拍完之后我的意地把手拿开,刚拿开我就得意不起来了,我腿上连一只蚊子都没有,除了我的手印什么也没有。我连忙向周围看一看,有没有蚊子,突然,墙壁上的一只蚊子一直在嗡、嗡、嗡直叫,像这些蚊子瞧不起,正嘲我笑呢。我生气的拿着书向墙壁上拍,可是一个也没有拍到,那些蚊子还是嗡、嗡、嗡叫个不停,这时我更生气了。我把书扔向喝了我的的那只蚊子,那只蚊子连忙向一边准备逃跑。我说:你这只蚊子喝了我的,还想逃跑,看你往哪里逃。我连忙用手去拍蚊子,可是它飞的太高了,我蹦着拍都拍不到它,可是,只听一声巨响,我栽了一个大跟头,原来是摔倒了哇。我眼看文字就要飞走了。我赶紧关上了所有窗户,蚊子赶紧掉头回去,还没等它反应过来,我就把它给拍了。

其他蚊子吓得落荒而逃,都不敢回来了。从此再也没有蚊子来咬我了。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五】

我想我能不能练这样的“神功”呢?于是我就把门窗关上,去找苍蝇做实验了。我东找西找,终于在厨房里找到一只苍蝇,此刻它停在一棵白菜上,我悄悄地溜到苍蝇的身后,然后向苍蝇的方向抓去,我打开手掌,发现只有一片白菜叶子,苍蝇却跑掉了。我想:原来苍蝇不是那么好抓的,但他为什么能看见我呢?后来才知道,苍蝇的眼睛是复眼(复眼Compoundeye,复眼就是由许多的小眼构成的“大眼睛”,苍蝇的一只复眼是由4000个小眼组成,这些小眼组成一个蜂窝一样的形状堆积在苍蝇的.头两边。苍蝇的复眼每秒闪烁60次,可见苍蝇的反应力是多么的快。人的可视范围是一百八十度,而苍蝇的可视范围是三百五十度,差不多可以看一周了),怪不得我在它的后面它也能看见。

我跟随它到了卧室,它正在床上,还在“搓脚”(苍蝇没有鼻子,它的味觉器官在脚上,只要它飞到食物上,就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去品一品味道如何,然后再用嘴吃。因为苍蝇很贪吃,又喜欢到处飞,所以见到任何食物都要尝一尝,这样一来,苍蝇的脚上就会沾上许多的食物,阻碍了它的味觉,所以苍蝇把脚搓来搓去,是为了把脚上沾的食物全部搓掉。。我这次靠得近了一些,然后以我最快的速度一巴掌拍了下去,我把手打开发现那只苍蝇已经被我拍了。有了这次,我成功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后,我竟然用手差不多拍了这个屋子里的苍蝇。

我最后明白了一个道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梅园中学初一:荒原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六】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七】

“叮铃铃,叮铃铃。”

闹钟响了,我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到水龙头旁边洗脸。忽然发现全身都是大大的红包,又痛又痒,难受极了。肯定是讨厌的蚊子,我已经被他盯了九九八十一次了,我已经忍无可忍了,今天我必须除掉蚊子。

到了深夜,我在我的卧室里发现了在我家居住了很多天的蚊子。他每天二话不说就在我的卧室里大吃大喝,因此他吃的又圆又胖,还打扰我睡觉,十分令人讨厌。于是我赶快把门和窗户都关住,让他无路可走。我拿着电蚊拍四处挥舞,结果灵巧的蚊子躲避了我所有的攻击,没有打到一次。我十分生气,开始狂追蚊子,结果不小心失足从床上掉在地下了。这下又多了一个包,看来我得呼叫支援了。妈妈、爸爸和妹妹都来帮助我。妈妈说小孩子眼睛好,我和妹妹负责跟踪蚊子,不一会儿蚊子就落到了爸爸和妈妈的手掌心。

虽然它了,但是留的是我自己的啊!

评语:小作者描写了自己捉蚊子的一件小事,语言生动幽默,叙述条理清晰,结尾读来令人捧腹,突出“趣”字。

作文捉蚊趣事的提纲【八】

有一天,正当我睡得香,做着美梦的时候,突然耳边传来“嗡嗡嗡”的叫声,吵得我睡不着觉。我把自己蒙进被窝里,这样既听不到蚊子发出烦人的叫声,也不用担心被蚊子叮咬,真是一举两得。可被子里实在太闷了,我忍不住钻出被窝,狡猾得蚊子看见我从被子里探出头来,得意洋洋地又开始唱歌跳舞,像一架架“战斗机”从我头顶风驰电掣地俯冲过来。这下可把我惹火了,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立马开了灯,寻视“战斗机”的踪影,心想:该的家伙,看你往哪儿跑,今天我一定让你粉身碎骨。终于一个黑点出现在我眼前,我迅速拍了一下,可这“战斗机”十分敏捷,一下就躲过了我的手掌。但这也让蚊子慌了手脚,像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我不禁哈哈大笑,蚊子仿佛知道了我的计谋,立刻向我发起攻击。我一阵乱拍,可偏拍不中,反而被咬了几个大包,我气愤得拿出了“必武器”——蚊香,嘴里嘀咕到:算你狠,看你还能活多久。这一招真够灵,终于可以让我睡个安稳觉了。

蚊子在我身上留下了许多“战利品”,我对蚊子也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