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叙事>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我眼中的陶渊明小作文)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我眼中的陶渊明小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3 14:13:13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我眼中的陶渊明小作文)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一】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我是一所中学的学生,在初二的第二学期我读了您的经典之作–《桃花源记》。阅读之后,我深有感触。

在您笔下,桃花源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一个风景优美,生机勃勃,生活安定祥和的繁荣景象啊!可是当时现实社会的黑暗,战争不断,剥削人民,使人民苦不堪言。

现在的我们的生活和桃花源记比起来真的是太像了,我们各家各户都过着“小康”生活,都显得“怡然自乐”。

您当时的社会一定很痛苦吧!您弃官隐居避世,过上了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留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时您的内心一定很痛苦吧!远大的理想无法实现,而最后不得不选择隐居,避开了腐败的官场,逃离了黑暗的社会,来到了故乡的田园之中,开始了新的生活。

您老不用担心,您所描述的“桃花源”,并没有被世人埋没,而是开启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自食其力、和平融洽的社会,而这一切都是您在桃花源中所希望和梦想的美好生活。

陶渊明老先生,您大可不必担心,现在我们这些后辈就是您的寄托,您的“桃花源”世界永远不会灰飞烟灭。如果有一天我可以与您见面,将是无比欣喜,感受您的气息,从而感染我,陶醉我。

祝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姚承佑

年3月16日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二】

一阵湿呼呼的露水味儿,透过窗户,钻进了鼻子。迎着金色的阳光,我信步跨出屋门,来到小院里。又是一个新鲜的早晨,空气清冷。一轮旭日从东面的山间爬了起来。

渐渐的,街道上热闹起来了,来来往往的路人,过往的车马,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一副热闹的景象。

片刻之后,回到小屋中,斟上一杯清酒,随性作几篇文章,不觉沉浸了美妙的仙境,僻静的山林。忽的,又好似来到了桃花盛开的桃林中。

酒醒,我安然来到东篱边,随手采了几多菊花。秋日的菊花呀,又是一副灿烂的景象。悠然间,抬头望见了美丽的南山,或许,就有位老神仙住在那有着淡淡清清雾气的山上吧!

秋日的黄昏下,山谷中的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裹着点点花香,向山的这头飘来。归巢的鸟儿们合群结伴飞回了家。

此情此景包含了多少的人生真趣呀,这时候,想要用一个词语去描绘这美妙的景色,却早已忘记将用什么语言去形容了。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三】

尊敬的陶渊明先生:

您好!如果说东晋是历史上的黑夜,那么你便是这片广袤无垠的黑夜最亮的一颗明星,永放光芒;如果说东晋是历史上的画卷,那么您便是这个寥寥几笔的画卷中,最浓厚的一-笔,永流芳香....

您生活在东晋时代,生活在一个早已被黑恶势力充斥的时代。但是,即使这样,您依然顽强的与黑恶势力作斗争。你那顽强不屈,碌碌无为,鞠躬尽瘁,而后已的我们早已耳闻目睹。我对您特点的:

您是一位顽强不屈且拥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少年时代的您,生活在简陋贫穷的农村,即使这样,你也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句诗更是你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体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您甚至比其他人更热爱学习。但在当时那个看身份的时代,即使你再努力,再勤奋也无济于事。您也屡屡遭受失败,得不到别人的重用。而“但未有建业,前途渐前窄\"这句诗则更是将您那远大的政治抱负得不到实现的不甘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您是一位高洁的隐士。在当时那个黑恶的时代,您没有被汹涌的波涛掀入无边无际的“黑色\"海洋中,而是看破红尘,鄙弃功名,弃官隐居。对于您来说,田园的景色,悠闲自在的生活,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是截然不同的。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年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这两句清闲自在的诗句,则更是表达您对自然的由衷喜爱,侧面反映出您对“浑浊”的漩涡的厌恶。

您是一位不怕牺牲,敢于驳论的诗人。生活在田园中的您,对劳动的认识也是焕然一新。您不怕牺牲自己,冒着滔天大罪,刚强而有力地驳斥了儒家对劳动的态度和认识这是何等的无畏啊!

您是我们的楷模,您的芳名早已流传至今,愿你安于平淡,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朵菊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屹立不倒,永世绽放。

祝身体健康

后生:薛博宇

年3月27日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四】

先生:

你好!我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女中学生,我们已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见过很多次面了,已不算是陌生人了。

回首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流淌出多少英雄豪杰,谱写了多少壮丽诗,在我眼中,你是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星星,许多年前,你为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离开了世俗的官场,归隐于那青山绿水之中,你喜欢菊的隐逸,田野的宁静,所以你寄情于山水,回归于田园,闲暇之余,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愁苦之时,带上那把心爱的古琴,于流水之间,弹出一曲清新于悠然,你厌恶官场的污浊,爱的便是隐居之后的恬淡的生活,犹如一只闲云野鹤,陪你走过这柳岸菊香的岁月,我体会到你心境的超然。

先生,读您,给我带来了一丝清新之感,我多想抛弃一切来到你的田园,和你一起读文、品诗,享受田园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宁静,享受四季美景,忘记世俗。品您,有着莲的高洁,梅的与世无争,竹的谦逊,从你的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可又为你的生不逢时而鸣不平

先生,你远离官场,远离深爱着你的人民,把你的才华掩埋起来,你知道有多少人为此而感到惋惜,我想,如果你当初没有归隐,你虽不能把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那比铁还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我想现在你可能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可能投胎在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个,为祖国和人民努力工作来弥补你的遗憾。

先生,你铿锵有力的话语,“我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我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有着与你相同的性格,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盏明灯,是我人生中的一面镜子,我虽然十分渴望来到你的田园享受四时之景,但我清楚地知道我不能这样做,我不能像你一样,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一个遗憾,让我后悔莫及。

田园固然是宁静,没有纷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固然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但不能因此去躲开,去逃避世俗,我要让我这块金子在日光中灿灿生光,我虽然不像先生你一样的光彩夺目,但我也要让这颗微弱的星光,在夜空中闪烁,哪怕那光只能送一只小蚂蚁回家,我也无悔。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五】

千年前,你,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让你无奈,你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初识你是在你的家,桃花源中五柳后的小居。你的家在一片与世无争的静谧的土地上,在吁陌交通的鸡犬相闻间。我叹你如何寻得这一方净土,山也清丽,水也清丽;人皆安详,心皆安详。你欣然地右手执卷,左手牵壶,来往于这片山水田园间,微醉的身形挪移着,映在那些池竹稻麦上。壶中的可是那忘忧醒神的酒,让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手中可是那千年无人懂的丹青妙卷,唯让你不求甚解地会意去了其中的快乐?人世间没有你陶渊明,可你到底身处天地间,身处那一片桃花源。

你忆起归家的情景,欢喜与释然写在脸上,荒芜的山径,还依稀留着些一般不愿随流而去的松菊。仆童相迎,他们身后,还有你尚未更事的孩子倚在门边。当然,还有使人敞怀的好酒在杯中静候。你坚定地说:“隐,我没有选错。”

是啊,多少人试图作出这样的选择,走出的又有几个,出而不复人的又有几个?心不够恬淡,哪怕是淡泊明志的诸葛孔明也坚守不住那一亩三分净土。却唯有你,为那一壶一卷与世俗决裂,毅然把自己“关”了起来。隐,使你守住心而不动。世间纷扰,诱惑却也不可避免。你当年无心而出山时,定不曾多想鸟倦飞而知还之日。可这日子来得到底是快,也使你悟得更快,放得更快。时至今日,我依然仰视着你释怀的神话,坚信着包容万物而无染的心胸的存在。还有你的文章,隐退尽了锋芒而泛着桃花源间的落英之芳与东篱黄花秋放之味的气息,一起塑起了我心中那个壶卷于手、坦然于胸、土灰掩面却神采非常的你--陶渊明!

陶潜,也许你这一生的名声也便是你一生的铭记,一生的宿命:你埋没于世间滚滚风尘中,潜进那自乐的心灵家园里。俗世寻不见你的神采,九泉却掩不尽你的魂风。千百年后,你浮现于我面前,你,陶渊明,那南山下的采菊老人,却似无意地携走了我心间的一瓣菊香。

采菊东篱下,举目眺南山。

南山不可见,唯觉香满怀。

有心云常在,倦飞鸟无从。

笔泄山野句,神醉酒壶空。

我身边的陶渊明作文【六】

陶兄:

久仰你大名了,今日我有幸给你写信,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也劳您在百忙之中指教一二。近日,我拜读了您的大作,深深地被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所震撼;也深深地羡慕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更深深地被您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讳”所折服。

您的大作无不表现出您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向往。酒,是你的钟爱;诗,是您的寄托;菊,是您品格的化身。您居陋室而不悲,因为那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污浊;您常常食不果腹而不躁;因为你有食粮。我对陶兄您十分敬佩,您是我心中的偶像。因为你如菊一般,是位隐士。但我不明白,一味的隐居会解决问题吗?隐居,在我看来就是逃避。为什么不学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不学梅“孤芳自傲”!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与那污浊的社会一搏,留下千古美名。我还有一事向请教陶兄。酒,乃文人墨客皆爱之物。苏轼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曹操“酾酒临江”,赋诗写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边塞诗人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但到最后,哪个不是“借酒消愁愁更愁”呢?既然如此,为何要靠酩酊大醉来增加自己的痛苦呢?陶兄,您也是诗坛之中爱酒之人。您能告诉我原因吗?您是否亦是为了逃避而用酒来麻醉自己呢?用酒来控诉自己处境的不平吗?还是用酒来寻求那短暂的快感呢?若我所问有不当之处,还望陶兄您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成为污浊社会中的一枝菊花,一枝独秀。

人各有志,只要您认为自己所为没有违背自己的原则,也就此生无憾了。陶兄,打扰了,就此搁笔。此致敬礼

您的仰慕者:朱江鹏